熠熠生辉 光耀四方——秦晋豫冀周朝青铜器荟萃
1、
↑ 《熠熠生辉光耀四方——秦晋豫冀两周诸侯国青铜文化展》由陕西、山西、河南、河北4省文物局主办,20家文博单位支持协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于2016年10月24日至2017年2月24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展馆南展厅展出。汇展了各类青铜器文物精品206件(组),其中有100余件(组)都是一级文物,很多重器是首次向社会公众展出。秦晋豫冀四省青铜器荟萃,集中反映了两周时期诸侯国青铜文化风貌,概述了两周时期应国、晋国、芮国、中山国、霸国等9个代表性诸侯国的故事,融合了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前249年时期历史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完整性。
▼成王剪桐 分封晋侯 “成王剪桐”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讲的是成王登基后,将一片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叔虞,说要拿这个玉圭分封叔虞为诸侯,史佚请成王选择吉日册封叔虞,成王以为自己不过在说玩笑话,但史佚坚持认为“天子无戏言”。于是成王践行诺言,将叔虞分封到唐这个地方,国号为“唐”。唐国就是晋国的前身。从成王开始,到康王晚期,西周的大部分诸侯分封于这一时期。“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这显示了周初封建诸侯的治国成效。 晋国的领地在今山西南部,这里曾经是夏朝的`中心地区,也是戎狄杂处之地。周王室制定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政策,即杂用夏朝的政治制度和戎狄的规则,成效显著。晋侯墓地出土的三足瓮、兔尊等青铜器反映了晋文化与戎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晋国筚路蓝缕的开疆历史。
↓晋叔家父方壶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50.8厘米,1994年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山西省博物院藏(下同)。
2、
↓杨姞壶 高28厘米
3、
↓大鸟纹卣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35.8厘米,1994年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藏(下同)。
4、
↓龙纹方彝 高24.4厘米
5、
↓双耳壶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52厘米,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曲沃县天马——曲村遗址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藏。
6、
↓龙耳人足方盒 为女性用来盛放饰件或用来珍藏小型物件的容器。甘肃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亦出土这样的方盒,均出土女性墓中。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9.3厘米,1994年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山西省博物院藏。
7、
▼武王哲嗣 藩屏东土 周人在东去灭商的征途上,注意到洛河和伊河一带处于天下的中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于是决定在洛伊建立新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武王克商二年后去世,没来得及实行,后来成王完成了营建成周的举措。此时,被分封于今洛阳至郑州一线的诸侯国很多,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应国。 应国始封者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在今河南平顶山一带,此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应国位于商旅文化浓郁的中原腹地,但其青铜器与西周王畿之地丰镐青铜器的风格一致。由此可见,应国在立国之后,虽然处在藩屏周王朝的前线,仍能保持国有的文化特点,并影响着周边的国族。
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部的薛庄乡北滍(zhì)村滍阳岭上。南北长约2400米,东西宽约100米。共发掘墓葬42座,排列有序,主要是周代应国国君和贵族的墓葬。出土青铜器和玉器等文物数千件,有些青铜器如匍鸭盉、柞伯簋等可谓稀世珍品。该墓地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斜角云纹鼎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高26.2厘米,199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下同)。
8、
↓应公鼎 高26.6厘米
9、
↓应侯甗(yǎn)高44厘米。甗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器具。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鬲,用于煮水;上部是甑,用于放置所蒸食物,是中国人最早使用蒸汽的铜器具。铸有铭文“应侯作旅彝”。
10、
↓敔(wú)簋高26厘米
11、
↓邓公簋 高20厘米
12、
↓少姜壶 高22.4厘米
13、
↓盘龙钮盖盉 盛酒器 高27.8厘米
14、
↓人面具 高15.7厘米
15、
↓侧面形人面具 高18厘米
16、
↓兽面具 高14.7厘米
17、
↓应事爵 高19.3厘米
18、
▼西土国族 器宇轩昂 周族故地在关中西部。西土之地关山险阻,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周人灭商之后,将大量殷商遗民迁居到这里,其中来自殷都的工匠将高超的铸造技术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带到西土,并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造出一大批精美的青铜器。
20世纪后半叶发现的青铜器和近年来发现的石鼓山青铜器是西周青铜器的杰
【青铜器鉴赏】相关文章:
《青铜器》说课稿07-10
《青铜器》教学设计07-12
《青铜器》说课稿范文11-29
《青铜器》阅读答案09-08
青铜器阅读答案11-19
漫说青铜器阅读答案04-02
描写青铜器的优美诗句06-06
中国的青铜器美术课件04-15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