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的指导意见

2024-08-29 意见

  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呢?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评价观念,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我们迎接的是一种新的评价方式,靠传统的理念是行不通的。传统的评价观只有教师评价学生,把学生视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盛放知识的容器,惟考分是人才的评价观点,从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忽视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为此,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任务是转变评价观念,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是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潜力发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

  ⒈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这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我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给予表扬,由此建立起他们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我采用小组竞赛、对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⒉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机会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生字时,我在指导完书写后让学生试写一个,然后我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来评一评他写得怎么样,在评议中不仅让学生正确掌握了字形还促使学生写出了一手好字。又如朗读课文时,我采用读评读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评一评他或他们读得怎么样,最后再让学生读,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像这样的契机很多,我们要善于抓住,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发展。

  ⒊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如在教学中,当学生读完一个句子或一个语段后,我就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想一想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朗读,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正如有位哲学家说的那样:人生的真谛确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进行评价,这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为学生提供一个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等,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做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学生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实现平等对话,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⒈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实现平等对话

  新课程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思考。以对话为主要状态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以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对话。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实现平等对话。教学民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爱是教师改造工作的源泉,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源泉。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⒉坚持正面引导原则,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我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如在朗读课文中,学生经常有添字、减字的现象。当他们出现了这种现象,我说:不要紧,第一次读错了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我说: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其中还不断鼓励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对时,我说:了不起,你成功了!教师这样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我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三、丰富评价语言,要融入真情

  ⒈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就能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如果老师这样来评价学生: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了。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⒉适当运用体态语言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能体现出教师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

  ⒊评价要动情

  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学生写出工整又美观的一页作业,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教师真喜欢看你的字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一日在课堂上,学生听完《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这个故事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相信海里的盐是手磨磨出来的。我听后非常欣赏这位学生能这样质疑,我走到他身边说这位同学在动脑筋思考,他肯定会去弄清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让老师与这位爱思考的孩子握握手吧!这孩子手与老师的手紧握在一起,他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这激动来源于教师充满情感的评价。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主与互评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的发展。

  • 相关推荐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的指导意见】相关文章:

教师导师指导意见11-14

实习鉴定指导意见评语大全06-04

小学科学教学的指导意见10-30

指导教师评语及意见10-11

指导老师意见11-14

单位综合评价意见范本08-20

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10-03

硕士指导教师推荐意见10-26

小学指导教师意见评语10-11

小学课外阅读活动指导意见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