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

2020-11-12 稿件

  诗歌,是低年级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丰富等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如下目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该目标从“语言、情感、想象”三方面对低年级学生如何学习诗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三方面要求也正与诗歌的三大特点相对应。教学中,如何针对特点采取相应策略,使儿童诗的教学达到目标中提出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下面以苏教版教材第三册儿童诗崔老师所执教的《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二年级上册第五课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阅读的材料诗是美的载体,诗的排列形式的美,音韵节奏的美,创设意境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儿童诗还有独特的质朴美。本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通。教学时要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的内蕴美,引领孩子去品读,去感受,去体验。

  一、特点一:丰富的情感相应策略:融入这一段情

  儿童诗那短短的诗句中,流淌着一条情感的河流。这河流,从诗题处就起“源”,到结句还未断流。这就使得教师在儿童诗的教学中,从开口说第一句话起,就要用不同的手段,不停地激情、聚情、传情,带着学生融入课文,透过一词一句,理解文字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片段一】

  师:谁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送给盲婆婆蝈蝈时心情怎样?自由读,那些词说明那位小男孩很高兴。

  (多媒体出示小男孩图)

  生:乐呵呵喜滋滋

  师:还有哪些像这样ABB形式的表示高兴的呢?

  生:笑哈哈等。

  师:是呀!小男孩很高兴的送了一只蝈蝈给婆婆。

  生:(读)第一小节

  【片段二】

  师:为什么要送蝈蝈给盲婆婆?如果你有这样的蝈蝈舍得送人吗?

  生:交流

  师:出示替、您

  生:读第二小节

  【解析一】一词一字总关情

  儿童诗的情感,蕴藏在文字的背后。学生只有通过与文本对话才能感受、体验。片段一中的“乐呵呵、喜滋滋”一词,由于教学时补充了画面,学生就感受到小男孩的开心,感受到小男孩对盲婆婆的关爱之情;片段二,从小男孩说的“替、您”话语中,更加感受到他对盲婆婆的关心、爱戴,学生惟有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诵读中,才能有独特的、丰富的感受。

  特点二:悠远的意境相应策略:巧补那一片“白”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觉亲。”儿童诗的`创作同样源于生活,作者在此时被此景所触发而生的情,融成笔端简单的几句诗,其思维的跳跃往往较大,相应的留白较多,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读者唯有入其境,才能领其情。这些特点值得教者认真思索,真切把握,否则处理时易陷入蜻蜓点水式的简单化圈圈之中。加上低年级学生理解时往往只能就字论字,就句读句,难以从整体加以把握。这就更需要教师善于捕捉诗中空白,作层层铺展,为学生搭建“入境”的阶梯,让学生一边走进文本,一边获得体验。但走进文本后,还要跳出文本,进行基于个体体验基础上的个性的升华与张扬,即发学生“自己之声”。

  【片段三】

  师:婆婆手捧着蝈蝈,听着叫声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交流

  师:还会带她去哪里?出示《乡下孩子》图(引导想象说话,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生:回答(体现了孩子们的善良,他们都希望盲婆婆的眼睛能看见)

  看得出崔老师对这一片“白”采取了两种方式来补:

  一是学生接受式补白,即画面的展示及教师的教学语言,学生以听和看的方式来丰富意像。

  二是学生主动式补白,通过学生想想、说说来完成。

  这样,老师与学生一起,在诗的空白处,补进了“画面、音乐、想象”,补出了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也补出了学生对诗句的不同体验。

  如果说,那一幅幅温馨感人的画面,辅以优美的音乐,是为了使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多样化、立体化,是为了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贴在一块,是为了“化我为他”---即“入境”,那么,接下来“你喜欢这样的小朋友吗?以后你会怎么做?”的教学过程,就是“出境”的过程,就是学生回归“自我”的过程,也是学生抒发独特体验,展示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诗的空白处以想象力为翼,驰骋了一个来回,但绝非“空手而回”:从学生精彩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童心的真、童心的纯;从学生有声有色的朗读中,领略到每一个“哈姆雷特”的不同风采。

  特点三:凝练的语言相应策略:精练某几个“点”

  1.朗读点:

  诗是美的载体。诗的语言在排列形式上的美,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还有儿童诗独特的质朴美和稚拙美,要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本课教学中,读的训练历经如下过程:初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再读,整体入手,初步感知——三读,品词析句,丰富情感——四读,配乐诵读,升华情感。这样,学生读诗的过程就成了发现美、捕捉美、展现美、享受美的过程。

  2.发展点:

  【片断四】

  师:出示小练笔:歌声会——————,看到——-————。

  歌声会——————,听到——-————。

  歌声会————————————————。

  这个教学片段中,指导学生模仿文中的语言进行小诗创作,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语言发展的需求。学生在感受儿童诗语言的魅力之后,学会了运用,尽管只是初级模仿阶段,但孩子的创造,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创造的可能。那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诗,有力地映证了一句话——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针对儿童诗特点,崔老师采取不同策略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策略并非呈线形分布,而是相互纵横交错,贯穿整堂课。这三种策略同样适用于其他儿童诗教学。相信只要巧妙利用,教师在执教低年级儿童诗时定能深入浅出、浅入深出,课堂教学定能富有诗情画意,学生也定能在儿童诗学习过程中,达成课标提出的关于“语言、情感、想象”的目标。

  二、一点想法

  词语积累

  诗歌讲究惜字如金,儿童诗凝练的语言,使得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字词教学好像被架空,似乎找不到一个支点。但低年级语文课的使命,又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让学生去感悟那些尽管付出努力都不一定就能悟透的人文性”,更应该“引导学生牢牢抓住几乎人人经过努力都能把握的语言现象及其规律(即工具性)”。如何保证语言文字的有机训练,又不生出旁支末节,以保证诗歌学习的连贯性呢?崔老师也在本课教学的导入处打下一个积累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觉得这些词语还可以经过老师的适当引导变得更有活力。

  其实这个片段的词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还通过画面再现,指导学生读出形、读出感觉,为后面的句子朗读打下基础。之后进行的词串教学,旨在通过一词带多词的形式,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在这“读读、比比、想想、记记”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分清了词义,积累的过程就不再是简单、机械的读读背背。

  问题设计

  我想再细致一点,更有针对性一点,层次再清晰一点就更好了。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评课稿】相关文章:

绿色蝈蝈评课稿2篇01-08

排球课评课稿01-02

散步评课稿01-18

白鹅评课稿01-16

统计评课稿01-15

蒲公英评课稿01-15

赶海评课稿01-14

脚印评课稿01-12

回声评课稿01-10

新疆评课稿01-09

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小乌鸦爱妈妈》的评课稿 小学美术课《秋天的落叶》最新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