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

2021-07-27 书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还是对书信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1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读了您的信件我感触颇深想就“中学生与社会”这个主题向您求教一二。

  现在我已经升入初三升学也成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您在《谈升学与选课》中将升学问题分为选校和选课两部分您认为在升学问题上只要考虑自己的喜好而不必考虑别的问题因为兴趣可以让我们更加充分地发挥才干从而适应社会。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部分以记忆重复劳动为主的职业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在背诵法律条文上即使能够学有所成发挥才能也不一定适用于社会。像我这类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是应该按照兴趣进行选择还是要考虑社会需求呢?现在世界局势对我国十分不利离开祖国的学生们也遭到蔑视。那么在这种形势下他们是应该继续去追求自己所期待学习还是安于现状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业呢?还希望您能指点迷津。

  您在文中说:“文凭只是一种找饭碗的敲门砖。”而现在文凭越发地盛行起来有些人甚至不惜以破坏法律为代价“窃取”文凭。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凭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在您生活的年代能读到书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初中以上学历的人似乎已经可以算作是高学历了。而如今本科已经只是个起步价硕士博士才能够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虽说国家一再强调要平等待人但高学历者似乎总能在各种场合获得某种“特权”。对于如此“高热”的文凭论人先生对现在正处于求知阶段的青年学生有何想点醒的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人们差别对待他人毕竟从学生时代起“学霸”“学神”之类的人物总是会得到敬畏之心的。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高学历者无论是能力还是为人处世总是会比旁人高出一等。而我们在中学时代的学习内容更偏向于基础知识个人兴趣相对占比较少这会导致部分有才能、有兴趣的学生在还未正式接触到自己想学的科目时就已经在中考、高考前那些选拔性考试中“半路身亡”更遑论大学进修的机会了。请问您对此有何指教盼复一二!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朱钰琦

  7月25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2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这几天我阅读了您给青年写的十二封信感触颇深从中汲取了许多精神养料。今天我给您写信是想和您谈谈“做人与作文”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指点!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相反我们需要融入一个大集体里才能不断成长。这便考验了我们对做人真谛的理解。我的学校有一篇“做人三字格”其中有一句便是“先做人后作文”我也认为“做人”是最首要的事情。

  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您在信中曾写到:“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是啊人生不就是图个简单快乐吗?我想做人也正是如此要做出洒脱做出轻松。自然之美永远比矫揉造作出来的“美”要好得多。摆脱困扰活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才是最好的。以此为宗旨做立意的文章才该是“真”的文章先生您说是吗?

  做人要用心那是应该用理智还是应该用情感呢?在我看来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理智那就是随心所欲的天下没有情感那就是毫无意义的时光。我很欣赏您在信中的一句话:“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然而我又在推想你没有明确表述的半句就是那种问心而不问理的道德是否也给人类以幸福虽然会有您提到的“束缚”?据心立意的文章固然有真趣那么据理立意的文章是否也有真善在其中?因为据为看来真趣真善皆是美的。

  做人做事都切勿轻浮粗率也就是您所谓“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走马观花式的为人肯定会显得不够真诚别人也不会用真心相待到头来只是自讨苦吃罢了。因此我们时刻都要保持着一颗真诚的心这样才能在做人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好。我想作文也是如此道理。

  至于在具体的作文方法上我尝试总结了一下您在信中所写的内容:读书模仿反复斟酌。只有认定目标去临摹去感悟才有可能自成一派风景。有句话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看。”无数次的推敲后佳作才会诞生。

  以上便是我对“做人与作文”的一些浅浅的领悟衷心感谢您的十二封信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信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我真诚的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冉丽滢

  20xx年7月26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3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读了您的十二封信我想就人生理想谈谈我的.想法恳请您花费宝贵的时间指教一二!

  在您的第十封信“谈摆脱”中您说:“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人的欲望和理想有很多因而常常在选择的歧路上徘徊不知追求哪一个好心中总怀着忧愁不如“拿得起放得下”摆脱世俗的困扰洗涤心中杂念专一的往一个方向去不管正确与否都奔着那一个理想才会不落后与他人。

  虽然我知道摆脱是好但也总想着权衡。比如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想刻苦学习每天竞争在战场一般的考试中但我又想放松不让自己一直保持着疲惫的状态可现在只有将学习摆在第一位想尽全力实现人生理想又苦于“悲剧”之中不知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能让我化解“摆脱”?

  您的第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中说“人们并非在这个世界来享福的”春天蝴蝶美丽吸引着人们但狂风暴雨来临时便无影无踪却是那在天寒地冻时被雪压而不倒的劲松更耐苦持恒我认为人亦是如此在追求人生理想时有的人刚开始浩浩荡荡器宇轩昂认为万里江山都可以拿下;当失败来临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失败和渺小真正达到人生理想的人不是那些徒有其表而是一些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人生活就是生活为何因人生的苦恼而苦恼。

  您还说“人在平凡中出庄严在黑暗中出光彩”我们追求理想时必然会遇上挫折至小也有“黎明前的黑暗”面对那些悲剧要以平静的心态认为:“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算人生”这样走过黑暗的人。必然达到人生理想!

  尽管是要正确看待成败但我身临其境时确实避免不了心中的高低浮沉您能否指导一下怎样才能完美地解决这种心里困境呢?

  以上为我为我对“人生理想”的一己之见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

此致

敬礼

  一位读者芦艺

  20xx年7月25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4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读了您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感慨良多于是我也拿起笔想给您写一封信来说说我对中学生与社会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多指教!

  有人说经典总是历久弥新的我想这就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吧通过阅读您的书我发现书中探讨的某些话题在过了近一百年的今天仍是我们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不禁佩服您的见解之超前。首先我想在此感谢您在书中的建议对我来说非常受用也一下子给予了我正确的思路。

  比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您在谈多元宇宙中说的“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读到这两句话时我不禁眼前一亮——这一下子解决了我正疑惑的问题。恰如老人家总是基于绵延种族的观点说应该恋爱读了您的书后我明白了这是在“道德宇宙”中的角度。而在“恋爱宇宙”中恋爱是至上的、纯真的应该“为恋爱而恋爱”。

  但是我还有一点不解多元宇宙之间的界限难道一定需要划分清楚吗?社会本就是多元化的我们作为中学生更应该接受多元化的教育。您在书中说“美术无关道德”可是依我拙见有些艺术作品的确能够体现作者的道德层面、思想。比如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关于革命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人的价值精神我认为这或许也算是“道德宇宙”中的一部分如果将两者剥离那些艺术作品可能会失去其价值。况且一名中学生应该多角度看待并分析问题对于艺术也一样。不知您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您提倡青年人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这个“自我”应该伸张到何种程度呢?倘若我们中学生过度自我而盲目抵制外界事物——毕竟中学生的辨识能力还不够我觉得这或许也是一种误入歧途。而且您说“围着你的全是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会不会有些绝对?或者我们作为中学生在社会中难免眼花缭乱关于“浮浅顽劣虚伪酷毒”的界限模糊若盲目凭借少年意气来“冲突”恐怕与您所说的情形背道而驰了。所以在此我想询问一下您对“浮浅顽劣虚伪酷毒”的详细界定。

  以上是一点点个人微不足道的看法最后再次感谢您书中的宝贵意见与建议给予我的莫大帮助!

此致

敬礼!

  读者徐瑞姗

  7月26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1.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2.给老鼠先生的一封信

3.给孔明先生的一封信

4.给感冒先生的一封信

5.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6.书信:给暴雨先生的一封信

7.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15篇)

8.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15篇

上一篇:写给同学的一封信 下一篇:给刘翔的一封信_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

2021-07-27 书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还是对书信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1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读了您的信件我感触颇深想就“中学生与社会”这个主题向您求教一二。

  现在我已经升入初三升学也成为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您在《谈升学与选课》中将升学问题分为选校和选课两部分您认为在升学问题上只要考虑自己的喜好而不必考虑别的问题因为兴趣可以让我们更加充分地发挥才干从而适应社会。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部分以记忆重复劳动为主的职业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在背诵法律条文上即使能够学有所成发挥才能也不一定适用于社会。像我这类对法律感兴趣的学生是应该按照兴趣进行选择还是要考虑社会需求呢?现在世界局势对我国十分不利离开祖国的学生们也遭到蔑视。那么在这种形势下他们是应该继续去追求自己所期待学习还是安于现状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业呢?还希望您能指点迷津。

  您在文中说:“文凭只是一种找饭碗的敲门砖。”而现在文凭越发地盛行起来有些人甚至不惜以破坏法律为代价“窃取”文凭。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文凭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在您生活的年代能读到书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初中以上学历的人似乎已经可以算作是高学历了。而如今本科已经只是个起步价硕士博士才能够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虽说国家一再强调要平等待人但高学历者似乎总能在各种场合获得某种“特权”。对于如此“高热”的文凭论人先生对现在正处于求知阶段的青年学生有何想点醒的呢?

  其实这也不能怪人们差别对待他人毕竟从学生时代起“学霸”“学神”之类的人物总是会得到敬畏之心的。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高学历者无论是能力还是为人处世总是会比旁人高出一等。而我们在中学时代的学习内容更偏向于基础知识个人兴趣相对占比较少这会导致部分有才能、有兴趣的学生在还未正式接触到自己想学的科目时就已经在中考、高考前那些选拔性考试中“半路身亡”更遑论大学进修的机会了。请问您对此有何指教盼复一二!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朱钰琦

  7月25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2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

  这几天我阅读了您给青年写的十二封信感触颇深从中汲取了许多精神养料。今天我给您写信是想和您谈谈“做人与作文”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指点!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相反我们需要融入一个大集体里才能不断成长。这便考验了我们对做人真谛的理解。我的学校有一篇“做人三字格”其中有一句便是“先做人后作文”我也认为“做人”是最首要的事情。

  人生活着是为了什么呢?您在信中曾写到:“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生活就是为着生活别无其他目的。”是啊人生不就是图个简单快乐吗?我想做人也正是如此要做出洒脱做出轻松。自然之美永远比矫揉造作出来的“美”要好得多。摆脱困扰活出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才是最好的。以此为宗旨做立意的文章才该是“真”的文章先生您说是吗?

  做人要用心那是应该用理智还是应该用情感呢?在我看来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没有理智那就是随心所欲的天下没有情感那就是毫无意义的时光。我很欣赏您在信中的一句话:“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问理而不问心的道德只能给人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然而我又在推想你没有明确表述的半句就是那种问心而不问理的道德是否也给人类以幸福虽然会有您提到的“束缚”?据心立意的文章固然有真趣那么据理立意的文章是否也有真善在其中?因为据为看来真趣真善皆是美的。

  做人做事都切勿轻浮粗率也就是您所谓“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走马观花式的为人肯定会显得不够真诚别人也不会用真心相待到头来只是自讨苦吃罢了。因此我们时刻都要保持着一颗真诚的心这样才能在做人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好。我想作文也是如此道理。

  至于在具体的作文方法上我尝试总结了一下您在信中所写的内容:读书模仿反复斟酌。只有认定目标去临摹去感悟才有可能自成一派风景。有句话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看。”无数次的推敲后佳作才会诞生。

  以上便是我对“做人与作文”的一些浅浅的领悟衷心感谢您的十二封信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信中定有许多不当之处我真诚的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此致

敬礼

  您的读者冉丽滢

  20xx年7月26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3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读了您的十二封信我想就人生理想谈谈我的.想法恳请您花费宝贵的时间指教一二!

  在您的第十封信“谈摆脱”中您说:“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冲突场”?人的欲望和理想有很多因而常常在选择的歧路上徘徊不知追求哪一个好心中总怀着忧愁不如“拿得起放得下”摆脱世俗的困扰洗涤心中杂念专一的往一个方向去不管正确与否都奔着那一个理想才会不落后与他人。

  虽然我知道摆脱是好但也总想着权衡。比如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想刻苦学习每天竞争在战场一般的考试中但我又想放松不让自己一直保持着疲惫的状态可现在只有将学习摆在第一位想尽全力实现人生理想又苦于“悲剧”之中不知您有什么好的建议能让我化解“摆脱”?

  您的第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中说“人们并非在这个世界来享福的”春天蝴蝶美丽吸引着人们但狂风暴雨来临时便无影无踪却是那在天寒地冻时被雪压而不倒的劲松更耐苦持恒我认为人亦是如此在追求人生理想时有的人刚开始浩浩荡荡器宇轩昂认为万里江山都可以拿下;当失败来临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失败和渺小真正达到人生理想的人不是那些徒有其表而是一些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人生活就是生活为何因人生的苦恼而苦恼。

  您还说“人在平凡中出庄严在黑暗中出光彩”我们追求理想时必然会遇上挫折至小也有“黎明前的黑暗”面对那些悲剧要以平静的心态认为:“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算人生”这样走过黑暗的人。必然达到人生理想!

  尽管是要正确看待成败但我身临其境时确实避免不了心中的高低浮沉您能否指导一下怎样才能完美地解决这种心里困境呢?

  以上为我为我对“人生理想”的一己之见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

此致

敬礼

  一位读者芦艺

  20xx年7月25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4

尊敬的朱光潜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读了您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感慨良多于是我也拿起笔想给您写一封信来说说我对中学生与社会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多指教!

  有人说经典总是历久弥新的我想这就是《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吧通过阅读您的书我发现书中探讨的某些话题在过了近一百年的今天仍是我们大家都在探讨的问题不禁佩服您的见解之超前。首先我想在此感谢您在书中的建议对我来说非常受用也一下子给予了我正确的思路。

  比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您在谈多元宇宙中说的“人生是多方面的每方面如果发展到极点都自有其特殊宇宙和特殊价值标准。我们不能以甲宇宙中的标准测量乙宇宙中的价值。”读到这两句话时我不禁眼前一亮——这一下子解决了我正疑惑的问题。恰如老人家总是基于绵延种族的观点说应该恋爱读了您的书后我明白了这是在“道德宇宙”中的角度。而在“恋爱宇宙”中恋爱是至上的、纯真的应该“为恋爱而恋爱”。

  但是我还有一点不解多元宇宙之间的界限难道一定需要划分清楚吗?社会本就是多元化的我们作为中学生更应该接受多元化的教育。您在书中说“美术无关道德”可是依我拙见有些艺术作品的确能够体现作者的道德层面、思想。比如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关于革命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人的价值精神我认为这或许也算是“道德宇宙”中的一部分如果将两者剥离那些艺术作品可能会失去其价值。况且一名中学生应该多角度看待并分析问题对于艺术也一样。不知您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您请教。您提倡青年人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这个“自我”应该伸张到何种程度呢?倘若我们中学生过度自我而盲目抵制外界事物——毕竟中学生的辨识能力还不够我觉得这或许也是一种误入歧途。而且您说“围着你的全是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会不会有些绝对?或者我们作为中学生在社会中难免眼花缭乱关于“浮浅顽劣虚伪酷毒”的界限模糊若盲目凭借少年意气来“冲突”恐怕与您所说的情形背道而驰了。所以在此我想询问一下您对“浮浅顽劣虚伪酷毒”的详细界定。

  以上是一点点个人微不足道的看法最后再次感谢您书中的宝贵意见与建议给予我的莫大帮助!

此致

敬礼!

  读者徐瑞姗

  7月26日

【给朱光潜先生的一封信】相关文章:

1.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2.给老鼠先生的一封信

3.给孔明先生的一封信

4.给感冒先生的一封信

5.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作文

6.书信:给暴雨先生的一封信

7.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15篇)

8.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15篇

上一篇:写给同学的一封信 下一篇:给刘翔的一封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