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2024-08-20 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1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

  为做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市局《关于印发〈20xx年度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土资规发〔20xx〕82号)和《关于认真做好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局领导的指示要求,市局对我分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这是对我分局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我代表分局党委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根据检查要求,现将分局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

  该项工作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高成喜局长为组长,皮文胜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分局地籍地政科,由科长具体负责专班工作。

  工作专班任务是负责排查、巡查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确保通讯畅通;如在排查中发现问题或是群众反映出现隐患点,要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协调、配合区政府和有关技术人员开展排险、预防;并迅速向市局、分局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将处置情况及时向市局、区政府提交书面报告。此外,工作专班还负责积极协调区政府及辖区街道、社区共同排查地灾隐患,掌握各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确保日常工作中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顺利展开。

  二、狠抓落实,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在实处。

  (一)及时制定《江岸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实际,分局及时修订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今年的防治工作任务,要求辖区各街道制定和完善区片、局部的应急预案,明确灾害防治责任人,明确避灾路线、临时安置地点及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并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求工作专班人员随时做好观测记录,密切注视灾情动态,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和处置,方案还要求积极与建设、市政、交通、水利、气象、地震等部门进行沟通,形成合力,加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力度。

  (二)加强防治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为提高全体职工的防治地质灾害意识,我们把宣传教育列为重点工作之一,突出宣传重点,并注重宣传方式的不断创新。分局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地质灾害宣传片,让大家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预防工作的必要性,还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全体职工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提高了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分局还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通过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图画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从而扩大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广泛利用社会有效资源,达到共同监督地质灾害隐患的现实动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群测群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落实规章制度,实现地质灾害预防为主。

  1、坚持排查监测和巡查制度。分局领导小组带领工作专班人员深入全区开展排查工作,我辖区虽然没有地质灾害重点易发区域,但分局仍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有效的排查安全隐患,并密切联系各街道和乡、镇、村,形成良好的巡查排险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巡查网络,使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2、坚持群测群防工作制。分局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辖区各街道、社区共同做好预防地质灾害工作,要求各负责人定期收集群众反映,及时汇报辖区内有无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并且要求他们提高警惕、配合分局搞好监测,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共同防治地质灾害。

  3、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值班、速报、应急处理等制度,确保政令畅通、信息快捷,防灾、避灾、救灾、治灾措施及时有效。在汛期内,工作专班人员坚持24小时电话畅通,加强值班制度,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能立即组织应急处置,确认险情灾情,启动预案,及时消除。

  4、落实培训制度,增强预防灾害的意识。坚持落实集中培训制度,分局除了要求各科室定期组织预防地质灾害知识培训外,还邀请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曹微副处长,为全局干部职工上了一堂题为“地质灾害防治及管理”专题辅导课,培训效果明显。分局工作专班还坚持深入街道、社区进行培训,让群众了解更多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自救的方法。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防治地质灾害的自觉性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分局扎实开展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奠定了基础。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全力推进群测群防建设,健全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部门联动,提高群测群防员防灾避险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排查工作台账,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编制应急预案,落实防灾措施。

  (三)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明白卡和举办培训班等各种手段,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小分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对已编制的预案要加强宣讲,让群众知道预案的预警信号、避让路线、避灾地点等内容,使群众遇到险情能够按预案有序避灾。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宣传力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常态工作范围,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坚决克服饶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灾减灾的认识。

  (二)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力度。建议市局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加强这项工作的培训力度,除了电视电话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使基层工作人员都能意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从而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意识、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认真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的趋势,进一步组织开展地质环境调查,根据自然因素和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时间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层层落实防灾预案和建立“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无小事。江岸分局将以市局这次检查为契机,不断查漏补缺,健全防灾长效机制,扎实开展群测群防建设,不断增强汛期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2

  我乡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接到通知要求后,严格按照《中共德格县委办公室德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县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积极认真的查漏补缺、严格落实防灾责任,不断完善防治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相关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现将我乡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灾点基本情况

  我乡山体滑坡严重、隐患点人员集中、色曲河、金沙江横贯我乡辖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地,每年5—8月雨季属重点检测和防范期。我乡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主要分布于康公、秧达、折学、龚垭、普西、洞庄6个村,威胁3处单位、215人,以及农户38户、338人。其灾害类型主要为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崩塌;

  我乡共有沿公路隐患点13处,诱发因素多为降雨-地震-人为因素;

  我乡共有山洪危险区4处,主要分布于洞庄村、折学村、秧达村3个村。

  二、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我乡地灾的基本情况,我乡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群策群防”的防御工作方针,县乡村三级密切配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认真贯彻县会议精神和各项工作要求,将我乡地灾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我乡历来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了领导机构,确保地灾防治工作高效开展。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二)制定防治方案,加强摸底排查。

  为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下发了《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修改完善了《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召开工作会议,对全乡地灾防治工作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下发了防治方案和预案,充分做好动员工作。各村也结合排查、巡查工作成果,制定了村级年度防治方案,群众转移方案。

  (三)做好防范警示,强化宣传教育。

  今年为使地灾防治宣传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切实增强广大群众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积极组织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参加培训,组织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召开了全乡地质灾害责任人的培训会,对各监测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宣传等。一是通过培训监测责任人、监测人掌握了监测方法和临灾预警方法,增强了群众防灾意识和识别地灾的能力。二是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到各村各户。在汛期来临之前,各村将两种明白卡迅速发放到每户群众家中,并张贴在墙上,将宣传画张贴到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地方,将包括地质灾害基本情况、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等内容的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卡和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所有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和群众手中,同时对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宣传牌,划定了危险区。发放了地质灾害监测记录本8本,防灾工作明白卡8份,防灾避险明白卡125份。

  三、汛期工作开展安排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管网络。结合实际,乡成立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巡查组,在雨汛期进行流动巡查。乡上还设立了专门值班电话,值班人员认真做好了每日值班记录。各村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确定了8名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对监测点每天进行监管巡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类型设立警示牌,做好监测记录。同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将上级新的方法、措施传达给一线工作人员,将一线工作人员的经验传播出去。

  二是做好汛期灾害应急调查准备,建立健全灾情速报制,确保灾情及时准确上报。村巡查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危险区域巡查,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各监测点经监测有重大险情发生时,5分钟内上报乡政府,乡政府立即采取应急防灾减灾措施,同时立即上报县自然资源局。乡应急指挥长及时赶赴现场,视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三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制度。我乡建立了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将气象信息通过短消息的方式发送到各村监测人手机中,确保信息及时畅通,牢牢的把握地质灾害预防的主动权。当接上级部门所发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3-5级时,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告知各村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乡将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3

  由我区地震灾害频发,地震、防洪、山体滑坡时有发生。为确实做好我校今年汛期的防洪、防汛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及学校财产的安全,接到上级通知后,我校安全领导小组在校长的.组织领导下,对我校的校园内外周边地区进行拉网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先将我校的排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

  我校属于新建校园,没有围墙,校园内外排水系统正常,不存在安全隐患,地质情况,根据排查的情况,墙体、基石无异常情况,可以正常的使用。地质没有变动,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二、校园周围。

  通过排查,学校周围的排水沟渠正常,没有发现堵塞现象,雨季的洪水不会给我校造成危害。

  三、存在的问题。

  1、罗坝、老爬坑线的同学,喜欢从小河边走,如果有洪水,此段路隐患较大。

  2、清水塘线的同学,云保公路时必经之路,雨天视线不清,容易发展交通安全。

  四、整改措施。

  1、要求罗坝、老爬坑、东色同学尽量走大路,建议家长上学、放学要有专人负责到学校接送学生。

  2、清水塘的同学,走路必须靠右行,如果要穿越公路,先听、看,确保无车辆方可经过。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4

  根据《关于福建省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XX]71号)、《批转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明政文[20XX]3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教育实际,我局联合县国土资源局于4月19-20日开展了中小学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排查对象

  20XX年4月11日前各校(园)自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上报情况见附表)。

  二、排查组成员

  县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学校相关人员。

  三、排查情况

  4月19-20日,县国土资源局、教育局及相关学校人员对存在地质灾害学校进行详实的现场勘查,完成了全县9所学校近1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

  实验小学:厕所化粪池建于陡坡之上,边距约3米,中间为菜地,陡坡中间段未建挡墙约10米。化粪池使用已久,原有排污口已堵塞,现用排污管不能满足排污要求。

  夏阳中学:新食堂右侧边坡人工开挖后有塌方;学生宿舍左后侧填土层下陷,主要是地表水下渗所致;厕所右后侧曾有塌方。

  夏阳中心小学:教学楼后边坡距5米左右,有新滑坡体。

  地美小学:学校西侧人工开挖边坡高3-5m,边坡距1-2m,地下水出露浅,整个学校处于古滑坡体上。

  沙溪中学:综合楼边沟断裂下沉,前土坡为填土坡,雨季水土流夫严重;旧教学楼北侧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3-5m,边坡距小;旧教师宿舍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2-4m,边坡距小。

  城关中学:新食堂地处山谷,后山雨季水量大,夹杂石块泥沙,易造成水沟堵塞,破坏食堂基础。

  枫溪学校:食堂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6-10m,边坡距2-3m;新建学生宿舍楼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4-5m,边坡距1m,过高过陡。

  夏坊中心小学:新建学生宿舍后山较高较陡。

  盖洋中学:综合实验楼及旧澡堂后坡人工开挖边坡高3-10m,边坡距0.5-3m,过高过陡;操场低洼处雨水下渗暗流;停车棚后山有新滑坡体。

  四、针对隐患防治建议

  1、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强观测,定期检查,学校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监测,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有新滑坡体的隐患点,应设立警示标志,并设置防护栏等,如夏阳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后边坡、盖洋中学的综合楼后边坡、沙溪中学旧教工宿舍后边坡等。

  3、部分因排水沟问题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加紧维修,如盖洋中学操场低洼处雨水下渗暗流、夏阳中学学生宿舍左后侧地面下沉、沙溪中学综合楼前边坡水土流失及阶梯下沉等。

  4、实验小学化粪池排污隐患建议协调建设主管部门将市政排污工程管道直接接到化粪池中;夏阳中学新食堂右后侧土方崩塌隐患建议学校进行整改,形成双台阶平台;城关中学排水隐患建议在学校后山修建一阴井沉积沙石,并定期清理;枫溪学校新宿舍边坡应尽快修建;夏坊中心小学新宿舍后边坡建议修建1.5米高的挡土墙。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5

  一、地质滑坡灾害的具体情况

  镇政府现有滑坡点9个,我们主要去了村,村4个点。一是滑坡点3户,已搬迁。二是屋后滑坡点,3户,莫钱不需要办。三是严家槽滑坡点20户,76人,现在一般如小区2户,其余18户全家常年在外打工。普头滑坡56户,213人,搬入安康,仓上,西营16户。新建小区打算安排35户,现已经搬入9户,16户待房建好后搬入,3户放弃搬迁,2户单职工住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必须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

  我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才刚起步,尚处于经验探索阶段,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专业化设备极为缺乏,国土资源、城建、水利、交通、气象等部门统一和相互联动的监测预警指挥体系尚未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处置突发重大地质灾害事件综合能力仍然较低。因此,还需完善群防群控的监测网络体系,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预案、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

  2、必须进一步加大投入。

  我县的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十分繁重,需要投入的防治资金较大。县财政需划拨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用于潜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鉴定和治理,同时,我局要积极申报各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配套资金,用于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作。

  3、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人类活动成为诱发我县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未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勘查评价,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有上升趋势。要加强对人类工程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止因不科学、不规范的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

  三、解决的主要措施

  1、要群测群防,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隐患点预防监测网。

  一是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各乡镇要按照“早安排、早行动、早到位、早落实”的要求,根据上级的有关工作部署,结合辖区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灾害隐患点及工程建设活动等特点,及时与国土、水利、交通、建设等部门做好衔接,按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年度预防预案。二是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要尽快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抢险救灾队伍,并做好物资准备,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做的是否完善,积累遇到实际灾害有序处置的经验。三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防监测网。目前,全县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监测网络,要把责任落实到位,将每项具体工作落实到监测员、落实到村干部,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特别是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应圈定出隐患区、危险点,疏散隐患区内的住户,乡村要确定专兼职人员,指定专人对危险点定期观测上报,形成地质灾害的观测、预防络体系。

  2、要突出重点,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会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认真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落实防灾预案和责任制。安排好防灾应急值班人员,保证汛期通讯畅通,确保防灾工作正常运转。

  3、要源头防范,扎实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工作。

  许多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是无法抗拒的,但是,我县仍然存在着实施的一些建设工程,由于没有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严格评估,造成一些新的地质灾害。因此,平时就要树立防灾意识,让人为因素诱发地质灾害的情况进行改变。

  4、要标本兼治,力争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从“治标”为主向“治本”为主转变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通过灾害点治理一批、灾民搬迁一批的办法,逐步减少地质灾害的威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强化措施,加快搬迁和小区建设力度。

  要对灾害范围及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受损情况进行全面系统评估;要对地质灾害、次生灾害和隐患点等进行排查评价,提出地质灾害评价意见,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抓紧完成;要对房屋及建筑物受损程度进行鉴定,编制灾后重建城镇建设规划,制定有关建设技术标准;要安置好动迁的移民。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6

  为了认真贯彻2013年5月2日召开的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和县政府召开的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2013年5月3日上午9点,在镇政府召开了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参加人员:各村村主任、辖区各单位负责人、镇联村组长、联村干部、镇安办、交通办、国土资源所全体工作人员、地质灾害监测点监测员。

  会议上传达和落实了省、市、县会议精神。现将我镇贯彻落实的报告如下:

  一、我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我镇有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共6户,涉及21人分布2个村。

  二、镇政府分管领导熊廷国传达省、市、县各级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排查会议精神。

  三、会上宣布了我镇经省地勘院现场核查确定的各地质灾害监测点和监测员名单。

  四、强调当前天兴镇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排查工作。

  (一)国土资源所和村、社及其各村监测员要及时传达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接到雨情通知要及时通知到各监测点。

  (二)未发现和未列入地质灾害监测对象的也要加强巡查,若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向政府和国土资源所报告,经汇总后报县国土资源局。

  (三)加强汛期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各村村干部也要排好汛期值班表,镇上值班人员好与村值班人员随时联系,做好雨前雨后监测和排查工作。

  (四)暂时未发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村,村长和社长都是地质灾害监测人。同样要对本村、本社进行全面监测和排查。

  (五)无论是镇、村、社及监测员都要认真负责,落实责任确保安全。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7

  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函〔2013〕504号),市国土资源局《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的通知》(市国土资函〔2013〕94号)和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的通知》(市国土资发〔2013〕29号)文件要求,区国土资源分局迅速组建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排查领导组,领导组下设七个大排查工作小组,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部分镇对于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召开2013年地灾防治专项工作会,对2013年地灾防治工作还没有进行部署;二是有的还没有组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三是有的还没有编制2013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应急预案;四是有的.对专(兼)职监测员管理不到位,部分监测人员电话不畅通,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

  (二)部分防灾措施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二是有的《预案》公示上墙制度没有落实;三是有的监测人员的监测装备没有落实到位;四是部分隐患点没有设立监测点;五是监测记录不规范。

  (三)个别隐患点需作应急处置。一是新乐镇铜鼓村木姜岩危岩隐患点。该隐患点上几个巨石已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危岩下的6户16人和房屋42间随时会有生命财产安全,对巨石应作应急处理;二是白节镇青风村新瓦房滑坡隐患点。该滑坡体上排水沟堵塞严重,严重影响水沟的截排水功能,同时该滑坡体上罗玉生户房屋后侧有巨石悬空,随时有下滑的可能,对排水沟和巨石应作应急处理。

  二、整改情况

  (一)区国土资源分局排查工作小组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当地政府作了汇报,部分镇政府已及时组织召开了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会议,并对参会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对于预案公示上墙制度还没落实到位的,区国土资源局正积极对每个点的撤离路线等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汇总,统一制作公示牌;监测人员装备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落实资金进行统一购买下发;隐患点没有设置监测点的在国土资源所的指导下已逐一进行设置;监测记录不规范问题,区国土资源局已向市国土资源局汇报,市国土资源局已统一印发了监测记录本下发到各监测点,规范监测记录。

  三、工作建议

  (一)在6月底前都还没有召开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安排布置会和突发地质灾害演练的镇,建议区政府进行通报,并责令其进行整改。

  (二)对于存在监测人员素质低,电话不畅通的点建议镇政府加强管理,对于责任心不强的监测人员及时进行更换,保证监测人员履职到位。

  (三)镇村木姜岩危岩,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并及时请专业队伍对危岩进行排危,确保危岩下6户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镇村新瓦房滑坡,建议区政府督促镇落实资金及时对截排水沟进行清理,保持畅通。同时,对户及时落实避让搬迁。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8

  一、工程概况

  1.镇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位于镇村,建设施工单位市蜀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该工程的建设是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于2013年10月30日确定。其中地质灾害避险场所建筑面积333m2(含装修、水电安装、场地硬化等);村阵地建设110.57m2,共计总建筑面积443.57㎡,总投资45万元,工程于2013年11月1日动工建设,于2013年3月30日完成全部工程。

  2.镇中学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地位于镇村、距镇场镇方向800m的宜飞路旁。该场地分三部分:一是将中学的操场进行平整、扩宽、硬化建成约3000m2的露天地质灾害避险场地;二是利用中学办公楼前1000m2的敞坝作货物临时存放地和通道;三是利用中学教室20间(1200m2)作安置房。本次投资5万元(操场进行平整、扩宽、硬化4万元,付学校补助1万元),工程已于2013年3月30日完成。

  二、组织形式

  根据工程建设需要,我镇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经过合法谈判,最终确定工程施工单位为蜀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由镇政府与施工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在工程开工建设后,我镇成立了由镇安全生产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西郊国土资源所人员为成员的镇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工作小组,负责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

  三、工程质量安全情况

  自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建设项目启动以来,我镇始终坚持把工程质量和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严把材料质量关、施工安全关,依法操作,规范实施。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工作组定期不定期的.开展现场督查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切实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在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实施。我们也加大了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的管理力度,按照功能区划分,设置有应急供水、应急供电设施;应急医疗、应急指挥部;应急老、幼、病等安置房;应急物资仓库、厨房、食堂等设施。进一步加强应急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从而保障了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平时功能运转和应急期的使用,提高我镇综合防御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服务。

  四、资金使用情况

  镇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包括村阵地建设)及镇中学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地全部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均做到专款专用,封闭运转,严格按区对项目配套资金按工程进度拨款、镇财政统一支付的要求落实,没有任何挪作他用的情况,该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均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无任何违规违法行为。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镇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及中学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地的建设,是将两个项目资金和村阵地建设、中学操场建设资金合并使用,场所和场地建设已顺利完工,尽管在建设中本着科学规划、励行节约、有效配置、充分发挥有限资金作用的原则,但因建设项目多,涉及范围广,建设工期长,原材料价格及人工工资上涨等因素,以致于场所和场地存在以下问题:

  1.地质灾害避险场所的公厕、垃圾处理池、院坝硬化和绿化等附属工程未建设,缺乏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建议追加10万元资金予以完善。

  2.场所和场地的相关设备设施应该定期维护,建议落实专款进行维护管理。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9

  我校在本年度的地质灾害整治工作中,做到了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一年中没有因地质灾害对我校经济与财产造成损失,真正达到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发展的目的,为构建和谐取到了真正的的作用。

  组织得力,领导分工明确

  一、开学初,我校把有责任心、有实干精神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杨焜

  成员;何阳 王安友张满清

  二、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安排工作,拟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工作中做到了五不误:

  1、对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法的学习不误。

  2、对地质灾害的排查、检查不误。

  3、对可能造成地质灾害地域,落实措施不误。

  4、为让全校师生、社区村民了解造成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做到资料宣传不误。

  5、在工作中对各种资料的收集与上交不误。

  结合我校所处区域实际,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通过这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师生们不仅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而且加强了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

  有效利用学校影像设备,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宣传近期内有关地质灾害的图片,让师生感受到地质灾害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甚至危急人们的生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让师生们感受到地质灾害是可以预防的,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提高警惕,我们一定能战胜地质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总之,通过全校师生一年的共同努力,我校、我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地质灾害事故,但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取得的成绩,要看到此项工作的长期性与重要性,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更要加大宣传与排查力度,才能使此项工作做得更好。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10

  我国湖南省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地势较低,且错落分布着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主要河流,北部为洞庭湖平原。这一地形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给湖南带来了地质灾害隐患,主要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等。下面对湖南省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进行一个大致的盘点,帮助人们对湖南省地质灾害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能够做出准确的分析并做好以后的预防工作。

  泥石流

  xx年7月4日,湖南怀化驻地溆浦县大江口镇土桥乡白水溪村因山洪引发泥石流,数十名群众被困,其中一户人家共5口人全被掩埋在泥石流中,后经过武警怀化支队的紧张救援,成功转移受困群众15人,成功解救被泥石流掩埋人员4名,但仍有1人不幸遇难。

  xx年6月20日,湖南湘西龙山县,在经历强降雨之后,引发山洪泥石流,整个县城被围困在洪水泥淖之中,逾4万多人受灾。

  xx年5月9日,湖南安化县仙溪镇一载有3名小学生的校车在途径大桥村和山漳村交界处时突遇山体滑坡,校车被泥石流推入河床,3名学生和1名司机顺利救出,仅1名学生受轻微伤。照管员殷胜群因保护学生不幸去世。

  xx年11月16日,云南锡业郴州矿冶有限公司屋场坪锡矿尾矿库因连日来持续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并引发泥石流,山洪直泄尾矿库,致使尾矿库排水竖井上部坍塌,库内积水及部分尾矿经排洪涵洞下泄,致使排洪出口杨家河两岸居住人员4人失联。

  xx年7月7日,湖南特大暴雨导致怀化、湘西州、邵阳、娄底、衡阳、株洲、郴州7市州50县区约109万人因暴雨洪涝受灾,死亡2人(泸溪县1人,南岳区1人,均为滑坡泥石流掩埋),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6万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7千公顷,绝收8.2千公顷,倒塌房屋596户1670间,严重损房1028户2211间,一般损房2261户5306间,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

  滑坡

  xx年7月8日,邵阳市隆回县金石桥镇树仁村3组出现重大滑坡险情,威胁29户105人。隆回县政府、国土资源局和地勘局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经认定,险情有继续发展扩大的趋势。

  xx年7月3日,湖南安化县由于连降暴雨致使原BOT常安公司管理建设的仙溪洢水1号特大桥部分桥体被巨大山体滑坡冲垮,临近的207国道也被水流冲毁。所幸此次山体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受损。

  xx年3月21日,新邵县大新乡磁溪村集市附近一处山体突然滑坡,土石迅速掩埋了正停在山脚下的四台车辆。所幸的是,当时车内并无人员,此次山体滑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崩塌

  xx年7月4日,长沙宁乡县双江口镇槎梓桥村涧溪、槎子片区1500亩农田瞬间被漫过路面的洪水淹没,且造成河堤崩塌,原本就汹涌的“翻堤水”更加肆意的'翻越堤岸经堤外的低洼田注入下游的团头湖,造成湖水迅速上涨,危及望城区格塘镇的柏叶、青山、和平等村数千亩稻田和数十栋民房。次日,在经过奋战抢险之后,河堤已经成功合拢。

  xx年5月31日,湖南省新宁县安山中学发生水塔坍塌事故,造成2死4伤,死伤人员均为在校学生。

  xx年3月28日,湖南省邵阳市湘西南物流中心一建筑物发生坍塌事故。该建筑目前尚在施工阶段,事故导致13名施工人员受伤送医。

  塌陷

  xx年7月7日,湖南长沙书香路与黑石铺路的十字路口发生塌陷,路面出现一个直径近5米的大洞,一辆吉普车正好经过此处,轮胎报废,司机成功逃生。经过市住建委专业人员通过现场勘测,初步分析造成塌陷原因主要是深埋于道路交叉口以下的东西向农排老管道塌陷所致,并指导天心区市政部门制定维修施工方案,确保现场安全。

  2015年12月21日,湖南邵东县黄陂桥乡出现“天坑”,并伴随有房屋开裂倾斜、桥体塌陷、池塘水井干涸等一系列地质异常现象,其中坍塌点共50多处,总面积超90亩,原因疑石膏矿开采所致。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11

  为贯彻落实20xx年上级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杜绝地质灾害引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对学校周边地质环境进行全面排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内容

  1.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

  2.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

  3.学校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

  4.校园校舍危房;

  5.学校周边地质存在的易坍塌地段;

  二、排查情况

  接通知后,我校立即召开学校地质安全防范会议,安排部署地质安全排查工作。

  1.值周领导晨检工作增加学校及周边地质灾害防范,目前未发现有危险地段。

  2.对学校危房进行排查,禁止学生在危房下接受教育和居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所处位置,在一小山包教下,土质疏松。天阴久雨时或难以预料的山洪,可能导致山体滑坡。

  2.若遇大暴雨,洪水流经校园排洪渠,出口入口有堵填现象。

  3.西边、南边校墙因农田灌溉,出现小的裂缝。

  四、整改措施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我镇充分认识到当前防汛和地质灾害对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师生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加强预警预报,以防为主,落实责任人,切实把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

  2.突出重点,加强排查

  要求我校点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学校的防灾部署工作。加强重点防汛部位的'查巡,切实抓好校舍的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整改,排除险情。

  3.加强监测,严加防范

  要求各校点要严密监控,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学校及周边地质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可能受灾的地点要及时划出警戒区域,防止学生和其它人员伤亡。要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护坡、挡土墙、围墙等建筑物及在建工程的排查工作。

  4.制定健全预案,及时抢险

  各部门都要认真制定防灾救灾预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启动预案。如遇险情,要第一时间上报校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加强值班,畅通信息

  要加强值班,明确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确保责任到位。要坚持汛期全天值班和昼夜巡查制度,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24小时开机,保证信息畅通。

  6.如遇恶劣天气,立即转移学生,情况严重的,立即上报停课。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12

  我工地认真落实关于《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工地进行了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

  工地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具体管理此项工作。工地领导和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政教处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排查情况

  通过自查两层护坡完好,无松动,无坍塌。工地外围由水泥路面和绿篱区组成,排水渠为路面排水,经查排水通道正常,目前工地地质地形正常。

  三、防范措施

  1、对工地薄弱、已存在隐患的地点进行定点、定期测监,一经发现有重大险情,应及时上报,并及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

  2、工地利用一二三级教育对工人进行地质灾害安全教育,禁止未带安全帽者进入工地,存在安全隐患场所活动,教给工人紧急避险的知识和方法,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工地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宣传应再加强,工人对地质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加强防治措施。

  2、汛期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严重隐患点设立警示牌。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和领导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危及到全体工人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不仅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还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把安全工作放在工作第一位,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防范和管理,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13

  一、基本情况

  地处盆地西北边缘方向,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系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区域地质环境脆弱,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发区之一,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目前,截至目前,全县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1处,其中威胁到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90处,共威胁5424人生命财产安全,潜在威胁财产约2.7846亿元。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局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配备了工作人员。每年汛前编制修订《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防灾明白》、《避险明白卡》并发放至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构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相关部门、各县区、各乡镇(街道)及工作人员都能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值班管理、灾情速报、险情巡查、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制度。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严格落实,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日益完善,逐步进入了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轨道。

  (二)基础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全县13个乡镇和2个牧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要场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摸清了区域内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形成条件、发育规律,对其稳定性、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划定了各行政区内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地段,提出了防治目标和方案,建立了地质灾害数据库,为防灾减灾规划部署打下了基础。新发育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确认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整理汇总相关信息,进行数据更新。

  (三)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形成。

  已建立县、乡(镇、场)、村(寨)、监测员四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每年编制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警戒线、安装警示牌,向地质灾害威胁单位、群众发放“两卡一表”。国土、气象、水利三方共建“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共享平台,利用雨量站对降雨进行时时监测,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雨量监测站24台,裂缝位移计49套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仪器,形成了覆盖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网络。

  (四)治理工程有序推进。

  按照危害危险程度,先后在降扎乡、求吉乡、热尔乡、占哇乡等4多处灾情险情严重地段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目前占哇乡阿念巴泥石流治理工程已完工,剩余地灾治理项目有序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监测员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山区有些农村建房、“美丽家园”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县地貌的原因,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农户村民居住区,在非村民居住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民房、寺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由于地灾点的村民大多经济比较困难,搬迁补足少,群众搬迁意愿不强,避险搬迁难度大。另外,许多地质灾害点需要先评估,评估完后省厅就能拨款专项治理,但前期评估上级才能安排项目。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监测管理人员不足,且人员变动大,业务水平难以持续提高。三是监测设备不足,难以做到全面监测。

  三、几点建议

  我县地质灾害量多面广、稳定性差,山区新的建房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可能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调研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群众防灾意识

  县国土资源局和相关乡镇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让受灾群众做到处灾不慌,防灾有数,避灾有路。要积极争取群众支持和配合应急避险、地质治理、搬迁避让等工作,引导群众尽快搬离重点地质灾害威胁区。要提高群众防灾避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政府强制救灾转变为群众自觉主动避灾。

  (二)加大排查力度,力求隐患点无遗漏

  我县地处高山,质地貌容易被强降雨诱发为灾害点,国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东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广度和深度,力求做到排查无死角、隐患点无遗漏。要分析地质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图册,深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充实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为全县上下积极主动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处置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三)加大治理力度,提高防灾救灾成效

  一是要在加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患应对、水土保持、河流整治、灾毁工程加固除险等工作。结合我县实际,提前做好汛前防台抗灾各项准备工作。二是要加快推进重点地灾隐患点的治理工作,许多道路边坡加固工程亟待开展,一旦发生险情,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县国土部门及县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在短期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全县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县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对于新增灾害点,要加大投入资金请评估单位进行评估。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报告 篇14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6月初,农经工委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常委会副主任葛久通的带领下,对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平田乡天灯洋地灾点搬迁工程和北洋镇前蒋村地灾点加固工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征询了部分区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地处浙中沿海,经常遭受台风暴雨侵袭,西部为丘陵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全区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到724.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目前,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的、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山体滑坡等隐患点33处(其中XX年新增4处),分布于9个乡镇、街道的29个村,直接威胁170户567人的生命和285间民房的安全。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健全组织建设

  经过多年完善,全区上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和黄岩国土资源分局局长任副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国土部门成立了由局长任总指挥的'临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技术指导抢险组和后勤保障组,基层国土所相应建立汛期应急救援中队;相关乡镇、街道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相关村建立了监测体系,确定监测责任人和常年监测员。

  (二)加强宣传培训

  宣传方面:利用全国土地日、防灾减灾日、走村入企等活动宣传地灾防治的重要性;制作“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乡镇、村民手中,让老百姓更加直观地了解如何防灾避灾;在地灾点的醒目位置设立地灾警示牌,标注地灾点的具体位置、影响区域及逃生路线等。培训方面:今年4月份,组织全区30多名监测员和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会,邀请专家来上课,并部署防治任务。

  (三)强化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系统、预警机制建设。气象部门根据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中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划,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自动站,加密观测点上降水、风力等情况,在富山和上郑两个站增加了土壤水分观测。气象部门根据上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以及未来降水预报,结合本地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会同国土部门对比地质灾害防御区划图,对黄岩本地的地质灾害等级进行预报。同时,配合省气象局工作,确定地质灾害临界面雨量,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建立汛期防治制度。每年的防汛期,我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建立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检查、汛期值班、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安全度汛。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防治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部门均要求规划对象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四)加大治理力度

  区财政今年安排地质灾害点工程前期经费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80万元,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项目100万元。区国土部门本着宜搬则搬、宜治则治的原则,XX年以来,通过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街道)、村(居)的共同努力,累计搬治群众05户3564人,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2处,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32处。同时,国土部门每年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地质灾害搬迁专项用地指标,用于地灾点的安置用地报批,去年争取到39亩指标,基本解决了地灾点的搬迁安置用地指标。XX年,我区成功申报省第一批《农村山区野外调查与评价》试点,区财政安排配套资金50万元。

  二、存在问题

  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调研组通过此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梳理,现将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一)部分群众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认为几十年居住的地方一直没发生过地质灾害,必定安全,对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及防患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调研中,有人大代表反映在地灾点人员转移过程中,群众不配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西部山区有些农村建房、景区建设等,事前没有将地质灾害评估纳入审批的程序,从而产生一些人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

  由于我区地貌的原因,西部山区防治区域较大,遭遇强降雨很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经地质专家调查确认,位于山区村民居住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3处,在非村民居住区,富山至决要、头陀至宁溪、北洋至上垟、北洋至平田、屿头至白石公路以及山区其他低等级公路,浙东十八潭、富山大裂谷、划岩山等旅游景区,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现象,威胁车辆、行人、游客的安全。此外,建于山边坡脚的个别校舍、厂房、教堂、寺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三)抗灾救灾能力不足

  一是限于政府财力,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缺口仍较大,一些防治项目经费一时无法落实或仅部分落实。如此次实地察看的上垟乡沈岙岭道路边坡加固工程,预算为xx年内完成对重点隐患点的治理任务,为我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贡献。明年将组织一次跟踪督查,检查治理效果。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强防灾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区财政要加大投入,对于年初制定的治理工程预算不足部分和年内新增的治理工程所需经费,及时追加预算,并拨付到位。对于西部山区地灾隐患点需要搬迁的群众,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以促进搬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国土部门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添置必要的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安装使用,并及时检查、维修,做到全面覆盖、全面监测,使群测群防机制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