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振兴助力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
2021年2月25日,习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经过接续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如期完成,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发展基础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产业和就业仍不稳定,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新的起点,我们应再接再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实践队将尽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这是今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脱贫地区顺利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SWUFE圩亩方塘实践队由西南财经大学12名来自不同学院、专业、年级的大学生组成,为响应’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西财学子走进四川省遂宁市XX县回马镇山河村。在三下乡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回顾了山河村历年来脱贫艰辛历程,并以“聚焦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深入探索挖掘,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乡村脱贫成果,研究山河村扶贫产业可持续性与发展前景,利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寻求适合切实山河村的发展模式来探索山河村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实践队了解到:XX县回马镇山河村介于遂宁到射洪之间,过去交通落后,发展闭塞,被评为省级贫困村,2017年,现山河村、原枯井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序列。2017年,枯井村完成“村退出、户脱贫”任务。2018年,原枯井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四好村”。至此,做好发展规划的链接,结合以往的脱贫攻坚完成情况和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做好乡村振兴规划,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找出山河村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就成了山河村现如今工作的重中之重。
SWUFE圩亩方塘实践队分三个方向对四川省遂宁市XX县回马镇山河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一)扶贫产业——农旅模式
实践队了解到:农旅模式作为农村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产物,是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游览消费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拓展农业旅游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建立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农业+旅游有多种发展形式,如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村落小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农家乐旅游、回归自然旅游等。实践队在互联网上搜索大量背景相似的全国农旅模式发展成功的实例,选择标准为首选背景相一致的案例,其次是四川省内其它地区的相似的案例,深挖其发展过程,以及最终成效。为山河村的农旅模式发展提供了大量可参考借鉴的文献及资料。
(二)扶贫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通过前期线下探访与线上调研资料的整理与归集,实践队了解到:山河村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适合结合农旅模式来发展扶贫产业,并进行后续的乡村振兴工作。
1、地理位置优势
XX县隶属于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成都平原经济区东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金分割点,毗邻成都东部新城拓展区,成都国际铁路基尼开发区,幅员面积701。7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县城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蓬莱镇因传承千年的卓简井钻井技艺而名扬四海。山河村作为XX县回马镇下辖的行政村,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2、农业发展优势
现如今山河村已经构建起村集体绿色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推绿色发展。成立谈神咀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优化联动发展模式,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产业,以“五联模式”为核心,按照“适度规模,一社一品”的理念,形成了以肉牛产业为主导产业,稻田养虾、乌骨鸡养殖、雷竹、水产养殖、光伏发电共同发展的“1+5”产业格局。极大程度推进了生产体系、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并以“国土整理”项目为契机,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山河村高标准农田占比70%以上,形成了以玉米、油菜为主导的农户经济。
3、旅游发展优势
近年来,XX县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按照“做强景区旅游、做实城市旅游、做优乡村旅游”的思路,抓住当前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发展机遇,主动作为,创新发展,推进XX旅游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XX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XX县天府旅游名县项目的推进,旅游发展名声不断加大,吸引了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为将游客进一步引入山河村,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发展前景——山河村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为了助力山河村农业“走出去”与促进旅游业“引进来”,实践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改造
一,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山河村道路及桥梁建设改造、山河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需推动乡村旅游巴士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设,完善山河村道路网络系统,提高山河村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同时加强道路林荫绿化、照明等设施建设,整治落石区域,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使得山河村道路可以通向山河村的每一处。
二,加大山河村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需确保山河村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和检查,且需加快山河村供水、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根据山河村地形因素与农业种植区现状,编制适合山河村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加强山河村河湖水系保护和管理也不容小觑,山河村的鱼虾养殖需要依靠一定的水域,坚决制止非法侵占河湖水系的行为。
三,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山河村目前已有一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可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做进一步升级改造,确保山河村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类标准。以此对山河村的河湖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同时需提高山河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剂。
四,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山河村公厕管理维护水平,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厕所技术攻关和科技支撑,全面开展文明用厕宣传教育。在部分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且需做到干净卫生、使用免费、管理有效。
五,搭建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以及旅游引导标识系统,这样有助于后期山河村的农旅模式的发展,可适当建立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2、推进山河村农业发展
一,强根基。构建村集体绿色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推绿色发展。目前山河村已成立了XX县谈神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且秉承着“适度规模,一社一品”的理念,形成了“1+5”的产业格局。山河村后续发展应继续积极推进生产体系、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且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二,以“国土整理”项目为契机,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山河村高标准农田占比70%以上,形成了以玉米、油菜为主导的农户经济,配备了专业农技员,在日常生活中会组织农户上卫校,培养技术,且山河村机械化耕种水平达90%,成为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高标准农田需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切实加强农田建设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压紧压实责任,扎实推动农田建设管理水平提升。
三,创新联动发展模式,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产业,以资本联投、生产联营、市场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的“五联模式”为核心,确保合作社和农户双赢双收。这要求帮扶部门加大帮扶力度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脱贫村集体经济扶持。
四,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村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山河村肉牛基础产能,健全肉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3、推进山河村旅游建设
一,推进山河村旅游休闲区建设与电商的引入,在考察了山河村的基本情况后,认为山河村可开启旅游休闲区的打造计划,如特色农家乐、农场品采摘体验区、垂钓休闲区、动物养殖/喂养体验区等。此外,山河村旅游区有很多特色农副产品。但这些产品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知名度和辐射范围有限,而且目前山河村多数农产品没有引进深加工环节,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整合、价值链提升等待开发空间较大。因而山河村应该将电商促创业、电商促消费、电商促投资、电商创产业优势等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更加重视电商的价值发挥和产业带动作用。借助与电商“巨头”的项目合作,带动涉农电商的本土化成长。
二、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可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凝聚群众合力,构建浓厚乡风文明氛围,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提供乡村公益性岗位来提高山河村民风建设。根据山河村乡村振兴计划进行新型农民的针对性培训,提供更多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山河村,有不少像这样的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提供稳定性收入。且资料显示:2017年山河村实现贫困村退出,公益性岗位也不再局限于让贫困户就业。除了固定公益性岗位,山河村还开发了临时性的公益性岗位。
4、落实保障措施+人才引进
山河村要落实保障措施,就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培育风清气正的沃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依法治村的水平,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利益冲突。鼓励政府利用人才引进政策为山河村招纳贤士,且建立健全引育培养计划可以吸引返乡农民工、种养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村医村教中培养村级带头人,增强村“向心力”“凝聚力”,这将极大程度提升山河村的致富能力。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主要以线上调研的形式进行。为推进山河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项重大任务的完成,实践队搜集了数百份资料、文献、数据,且结合疫情前对山河村的前期摸底探访,对山河村后续发展引出了“农旅模式”打造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实践队深切感受到了脱贫前后山河村的变化,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研究山河村可持续性与发展前景,寻求适合山河村发展的农旅模式来推动后续山河村乡村振兴工作。
结合了山河村农业和XX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决定将“农旅模式”作为山河村后续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这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从而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以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支撑,要求引入现代化新要素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践队将旅游休闲与电商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
实践队很幸运能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为助力乡村振兴尽一点绵力,很荣幸能为山河村的发展建设铺展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聚青年力量,助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你我同行!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2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xx3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调研组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的重点是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调研期间,实地察看了xx区xx镇、xx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情况,听取了市住建委、市美丽办、市城管执法局、xx区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从总体情况来看,调研活动富有实效,既看到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垃圾整治情况。我市农村垃圾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模式进行运作,xx年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26万吨,集中清理陈年垃圾5.8万吨,完成15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整治。xx年我市13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全市已建设有害垃圾回收点1057个,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225吨。今年以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接收农村生活垃圾2.3万吨,确保了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全接收,且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改厕工作情况。xx年我市共完成10.2526万户农村改厕。xx年省厅下达我市6.4万户改厕任务,市政府岗位目标任务为10万户(每县区2.5万户),目前已开工31035户,完成进度占比31.04%。其中xx区6900户,完成进度占比27.60%;涡阳县9850户,完成进度占比39.40%;蒙城县7055户,完成进度占比28.22%;利辛县7230户,完成进度占比28.92%。
(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情况。1.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全市80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涡阳县20个、蒙城县16个、利辛县22个、xx区22个。已开工建设35个;纳入城市管网的5个;已建成运营26个(其中需扩建7个)其中涡阳县建成2个,蒙城县建成10个,利辛县建成4个,xx区建成10个;未建成14个。2.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全市40个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14个,其中涡阳县4个,蒙城县6个,xx区4个。14个污水处理设施中6个采用改厕式、8个采用管道+站式污水处理技术。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全面“清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20xx年5月全市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以来,全市所有村庄和沿线沿边,全面开展多年积存垃圾清理工作。一是高标准。按照“垃圾全面整治、农村全面覆盖、设施全面配套”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环境“无暴露性垃圾、无水面垃圾漂浮物、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放、无污水横流、无公共场所垃圾”的六无目标,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二是配设施。按照“农村人口300-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保洁员1.81万人,“每个自然村至少设1个垃圾收集点和1辆垃圾收集车”的标准建设近6万个垃圾收集点、购置2.1万辆收集车,为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夯实了基础。同时,为减少农村生活垃圾运转频次和二次污染,试点推广“不见垃圾桶·垃圾不落地”。三是推分类。xx年,在全市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垃圾源头分类。采取可利用废品市场回收、有毒有害垃圾政府有偿回收、厨余无害垃圾堆肥填埋等方式,构建了适合当地的“农户分类”“有害回收”“无害填埋”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目前,全市已建设有害垃圾回收点1057个,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225吨。四是重长效。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4000万元,五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10亿多元,确保农村清洁工程能长期开展。采取抽样暗访、日常督查、委托第三方测评等方式进行督查,建立了农村清洁工程“一月一测评、一月一通报”的督查制度,年终综合考评结果作为市级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确保农村保洁取得常态长效。目前,全市已建立了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行之有效的农村保洁机制,在广大农村全面消除了成片成堆垃圾。
(二)抓住关键“改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水平。
把改厕工作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改变农村面貌的重要工作。一是合理选择改厕模式。各县区结合实际,坚持群众自愿、试点先行的原则,有效实施三格式和窨井式两种模式,不断推动农村改厕工作提档升级。二是加快推进改厕进程。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有力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落实落细。xx年我市共完成10.2526万户农村改厕;xx年省下达我市6.4万户改厕任务,市政府岗位目标任务为10万户(每县区2.5万户),目前已开工3.1035万户,完成进度占比31.04%。三是探索实施粪污治理。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积极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四是充分利用资金支持。农村改厕县区级每户补助500元,市级每户补助300元,省级每户补助400元,合计1200元/户。改厕资金的充分利用,助推了此项工作的纵深开展。
(三)突出重点“治污”,强化农村人居环境基础。
结合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抓住乡镇政府驻地和示范中心村这两个关键,以点带面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一是规划布点先行。编制县域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立全市污水处理设施布点体系,在选点布点上,优先选择乡镇政府驻地、省级中心村、列入“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任务的建制村及重点流域周边、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重点打造敏感地带村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处理。结合区位、人口等因素,坚持因“地”施策,科学选择处理模式。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通过以下两种模式进行建设,一是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如古井镇污水处理厂、许疃镇污水处理厂、高炉镇污水处理厂等,日处理规模20xx-3000吨,其他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500-1500吨左右;二是城区近郊的乡镇直接接入城区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如xx区十八里镇、蒙城县双涧镇。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及建制村通过管网+污水处理站、管网+大三格式化粪池、户用改厕等三种模式进行。自然村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采用户用改厕模式,与扶贫相结合,优先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进行户用改厕。三是统筹协调推进。乡镇政府驻地、省级中心村和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省美丽乡村建设同步部署、同步施工、同步督查、同步考核,统筹使用资金,确保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运行按序时进度推进、如期完成目标。目前,全市80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启动建设,建成运营26个,xx年底基本全部投入运营;省级中心村、建制村污水处理设施分别建成72个、80个,分别在建85个、40个;xx年完成改厕10.2526万户,xx年截至目前完成改厕3.1035万户;养殖场治污设施覆盖率达98%。这为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问题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系统谋划有待提升。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还基本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市各级相关部门在系统谋划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思维、整体谋划和长远观念。
(二)群众参与度急需提高。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群众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比如,有的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淡薄,认为垃圾清理是环卫工人的事,存在垃圾随意扔的现象;有的个别农户厕所建成后,基本没使用,还是继续老传统用厕方式;有的个别农户对污水处理的意识还不强。
(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环保设施的长效管护运营机制、政府投入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高效的治理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等还有待完善。
(四)资金投入压力较大。农村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很不足,长效保障资金等仅靠政府单方投入压力较大。
四、几点建议
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抓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重大意义和迫切要求,聚焦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综合施策,认真抓好农村环境垃圾治理、改厕、污水处理“三大革命”,加快补齐短板,积极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
(二)坚持科学谋划。农村环境整治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立足长远,科学谋划。一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农村主要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根据污染特征,加大力度优先整治。二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规划建设等不同实际,合理确定整治任务目标,分步分类实施,做到逐步提升、逐年完善。比如,要将整治和投资的重点放在规划保留的村庄,非保留村庄主要以环境提升、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为主,避免以后村庄撤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要注重文化保护,要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环境、民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等,在环境整治中重点加强保护和修复。
(三)健全保障机制。一要健全政府投入机制。政府应发挥独有的动员组织优势,进一步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运行费用的资金保障工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易地扶贫拆迁、危房改造等相关项目时,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好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创新政府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环境保护治理和环保项目建设等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纳入环保督查重要内容,同时加强环保日常监督考评,以考核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久改善。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资金的多渠道筹措力度,形成“本级财政奖补、上级单位争取、部分投入整合、受益群体自筹、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格局,着重挖掘社会企业、在外乡贤等资源,深入交流,凝聚共识,争取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要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强化工程跟踪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实效性及资金拨付的规范性。
(四)营造良好氛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不仅要提升“硬件”,“软件”也非常重要,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提升“软环境”,持续提升农村环境水平的重要保障。一要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二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3
实践时间:
20xx年x月x日-x日
实践地点:
xx
实践过程及体会:
实践出真知,为响应国家鼓励青年到实践中去,xx于x年8月5日抵达xx市xx县xx镇进行社会实践。在深入了解当地经济政策以及国家对乡村振兴颁发的政策后,实践队开始了对xx镇的实践活动。
受疫情影响实践活动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开始,xx成员来到了xx镇政府,在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到了xx镇近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副镇长朱吉文接待了我们实践队成员,通过更深入的了解,实践队成员发现现在的xx镇村民的经济收入不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在农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被运用,食品也会通过电商,网红促销等方式进行更全面的推广。我们更深的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下午我们走进了xx镇集市,通过对xx镇当地的地摊,农业以及食品的调研,实践队成员对国家政策在乡村振兴方面有了新的认知,也感受到了在国家的扶持下乡村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接触到了一些当地的公司企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xx公司,作为一个天然植物有限公司,质量是排在第一位的。该公司生产的即食燕麦原材料就取自xx县黄河小麦,不仅保证了食品的质量,更节省了运费等一系列的花销。同时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直播带货的兴起,xx公司也非常重视电商的发展,经公司经理介绍疫情期间曾与快手网红合作进行直播带货,正因为该公司主动适应网络新环境才使得该公司食品的销售走在当地其它公司之前。只有优质的食品和新科技才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该企业才会办得越来越好。
我们还进行了线上的调研,就xx县本地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展开调研,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都是想要返乡就业但当地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成了这些青壮年在家乡就业的一大困扰。在这次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当地的青壮年真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带着孩子的老年人,因此要想助力当地的发展就要留住人才,留住那些青壮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发展的越来越好。
这次的实践活动短短几天就过去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本不熟悉的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变得熟络起来,让我们掌握了多种调查调研的方法,剪辑视频、写新闻的能力,我们也学会了团结一心分工合作将原本繁重的工作在短时间内优质优良的完成。除此之外也让我们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的看到了社会最真实的一面,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本身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和进行这次社会实践真正的意义所在。
实践的过程很累但也很快乐很充实,这应该会成为我们整个大学生活中最值得怀念的经历,实践完成后会让自己收获满满的成就感,社会实践就像是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搭起的一座桥梁,引导我们认识社会接触社会从校园走向社会,当我们真正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时也不会不知所措。社会实践可以说是一个加油站,能让我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身为一名大学生,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就应该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国家做贡献,为乡村发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助力乡村发展。乡村富裕,国家强盛!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4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区继续加大农村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效果日新月异,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大革命
1、改厕
20xx年我区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为1069户,截至目前已完成户厕改造1083户,超额完成任务。
2、垃圾治理
今年的任务是,农村生活垃圾及时收运,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20xx年,完成农村新产生生活垃圾的清运及无害化处理工作,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16%。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运市场化运行机制,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覆盖率达100%,农村专兼职保洁员1200余人,垃圾桶0.93万余个,各类环卫车辆150余台。强化对市场化环卫公司服务质量的监管考核,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公司转运、集中处理”的市场化处理体系。
3、污水治理
今年的任务是,完成20xx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污水设施建设,完成7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建设,规划建设20xx年5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目前,20xx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污水设施的建设已完工并投入使用,7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设施建设已完成4个,另外3个正在有序开展。20xx年度5个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普片进入收尾工程,预计近日完工。
(二)、三大行动
1、“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
20xx年计划实施整治409个自然村庄。截至目前,全区已实施村庄整治409个,占任务的100%,全区动员12.8万人次参与“五清一改”工作,共清理沟塘416条,清理村内淤泥0。6685万吨,清理乱搭乱建20xx户,回收利用农业废弃物1446余吨,清理废旧大型广告牌9192个,拆除无功能建筑近40486平方米,清理清理残垣断壁1466处,清理乱堆乱放10901余处。
2、农村畜禽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动
20xx年,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目前,全区直联直报系统录入的176家规模养殖场,已关闭18家,其余158家已全部完成治理并通过验收,配建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
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20xx年底前应编尽编。我区坚持以乡村振兴的要求做好长远谋划,按照村庄规划要求,落实符合规划布局、分类原则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突出体现村庄特色、历史人文、地域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留住乡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意愿。加快推进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将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提高村庄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三)、美丽乡村建设
20xx年度我区的1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20xx年xx月中旬通过市级验收,20xx年xx月初通过省级验收。我区3个中心村受到市级嘉奖。
20xx年我区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8个和美丽宜居重点示范村3个,目前5个省级中心村正有序推进。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和3个美丽宜居重点示范村xx月底完成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异地互验。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抓保障。区镇村三级分别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设立办公室,专人管专人抓,建立健全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区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行政村,村干部包村民组,同时区里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考评组和工作指导组,实现工作有部署、过程有监督、考核指导有专人,保障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督查调度,抓跟踪问效。为使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区里建立了督查调度机制,采取“周推进、月循环”办法推进,把11个乡镇(街道)分成四片,每周组织科局和乡镇分管领导到3个乡镇进行现场观摩,对工作成效明显的通报表彰,对工作落后的安排大会表态发言,限期整改,再进行“回头看”,对及个别落后的乡镇由区分管书记、分管区长单独进行现场调度和推进。
三是强化宣传,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长效长管,关键靠群众。区里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形成方案,分解落实到科局和乡镇,采取多形式进行宣传发动。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要求、目标、任务、意义等制成光盘和磁带发放各村,进行滚动播放,并印成一封信发放到农户家,区文明办、区妇联、区教育局等单位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美丽庭院、小手拉大手等评选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爱惜环境的自觉性,逐步改变农民群众的不良生活习惯。
四是强化资金整合,保障工作持续推进。为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资金,我区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争取中央非标债券项目,筹措资金用于农村道路、改厕、美丽乡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2、利用土地增减挂项目盈余资金用于沟塘清淤等;
3、乡镇村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拆除无功能建筑等机械费;
4、利用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垃圾治理。20xx年—20xx年,社会资本投入垃圾、污水治理资金11亿元,镇村自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近千万元。
五是健全机制,长效长管。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1、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实现群众的事群众办;
2、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做到垃圾日产日消;
3、采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模式,实现农村污水常态化管护运行机制;
4、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健全农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并发挥作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陋俗,倡导农村新风貌。
三、下步工作谋划
(一)抓任务落实。我们深知由于区财政困难,干部群众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认真总结过去,注重细节,完成余下农村自然村环境整治,完成非标债券项目建设;加快农村环境提升工作;完成20xx年5个省级中心村的建设工作。
(二)抓宣传发动。全面准确围绕《x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播、专题讲座等形式深入宣传发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把改变群众不良卫生习惯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落脚点,逐步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民建、民议、民享、民管的乡村治理目标。
(三)抓重点补短板。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回头看,对农村户厕改造、中心村建设、五项清理、畜禽粪污治理等重点工程逐项回头看,逐项梳理,找准问题,限期整改。
(四)抓责任压实。通过督查调度,现场推进、考评考核等形式把区乡村三级责任压实,把科局任务再细化再明确,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责任明确、工作内容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工作时限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五)抓保障落实。一是要积极对接中央省市政策,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二是统筹安排各部门项目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区乡镇财政挤出资金专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是用足用好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是探索农民合理付费机制。
(六)健全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政府奖补机制、村民付费机制、社会资本投入机制、社会企业帮扶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建长管、长效和村民自我管理的有效治理办法。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5
乡村资金“喊渴”,基层金融服务供给难以到达“末梢”,农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问题并存。今年以来,富新镇积极推进十大微改革项目,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索抓金融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立足“党建引领、资智赋能、政策到底、服务直达”四维模式,释放“党建+金融”叠加效应,促进金融与产业发展双向联动,开创政银村多赢局面。
一、背景起因
20xx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中央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一20xx年)》等文件,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富新镇地势平坦,耕地众多,作为传统农业大镇,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急需金融活水、金融服务供给薄弱,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等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党建+金融”制度,加大了金融支农力度,充实了经济发展血液,使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到乡村振兴领域,切实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二、主要做法
“背靠背”授信,备足群众致富马力。农村地区有较强的金融需求,但由于村民缺乏抵押物,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为此农商行富新支行特组建由该行业务骨干、村民小组长和德高望重的党员代表组成的背靠背授信评议小组,根据村民家庭生产经营情况、家境人品、社会评价以及有无不良嗜好等多个指标,“背靠背”打分开展评级授信工作,力求做到严格标准、客观公正。根据评议分值给村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匹配不同额度的信用贷款,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地区贷款需求,同时培养了村民的信用意识,20xx年富新支行评定并报送人行信用村3个,在富新掀起了“诚信”之风。自去年10月以来,绵竹农商银行富新支行已对4个村实现“整村授信”覆盖工作,完成4000余户家庭的评级授信,授信金额达2亿元。
“面对面”授课,深化金融服务内涵。积极发挥银行党支部与村社区党支部共建作用,开展“大金融小课堂”系列活动,3位金融副书记每人对应负责4个村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巡回宣讲”。通过微党课形式开展普惠金融、涉农金融业务、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宣讲,以活泼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进行有效讲解。同时利用逢场天,走出课堂,走进群众,发放普惠金融知识系列读本和宣传折页,手把手向老年人传授手机银行等操作方法,扩大了金融知识在农村地区的受众面,切实提升了群众在金融服务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目前已开展巡回宣讲12场13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心连心”融入,精准对接发展需求。围绕“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两大任务,认真落实“每周1天驻点、半年1次调度、挂职期间5件履职承诺”三大机制。镇党委建立金融干部人才档案,客观记录金融副书学习教育和工作经历,定期开展座谈讨论,跟踪掌握其挂职期间所需所想,了解工作进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梳理下步工作举措,用心用情为其挂职提供全面保障。金融副书记全身心融入镇村工作,积极参加支行与挂职党支部双重组织生活,列席挂职党支部重大产业发展议事,精准对接镇村发展需求,认真分析村镇建设、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加大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乡村金融能人队伍培养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户贷款的模式创新及功能的拓展。现已对接12个村社区梳理出金融助力发展规划12项,拟为文永村、清狮村村分别预授信5000万元。
“手拉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党建联动,探索打造“乡镇党委主导、支行与村社支部互动、农户积极参与”的“手拉手”共创模式。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研判,金融副书记根据我镇产业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在“整村授信”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全镇重点项目、新型农业主体的对接和支持力度,现已走访龙头企业3个、新型农业主体108户。持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农村地区客户量身制定了“第一书记振兴贷”“蜀信e小额农贷”“红色信贷-成果贷”“乡村振兴-支农快贷”等乡村振兴类支农信贷产品,建立快审低率机制,以农户家庭的信誉为保障,以村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所持股份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内快速发放信用贷款。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733户,金额21260万元。其中:为清狮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大米加工厂建设贷款20万元,为富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几点启示
一是“提高认识”把握“党建+金融”工作要义。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工作要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金融信息不对称、农村群众获得感低等问题,突出党的领导,强化使命担当,凝聚改革合力,不断增强做好“党建+金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体推进改革试点示范建设,打造综合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实现参与主体多方共赢、地方发展活力迸发、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综合效应。
二是“党建联盟”凝聚“党建+金融”强大合力。扎实开展银行党支部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着力推动“整村评级授信”、信用环境宣传打造。建立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银镇村”联席会议,总结成效、发掘问题、共商举措,强化工作协作,找准金融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与切入点,瞄准特色产业精准发力,确保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与金融资源高效精准对接,实现“1+1>2”的效果。银行在推动服务下沉、阵地前移、普惠升级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对照职责分工,周密安排部署,开展好宣传,协助企业和群众用好用活普惠金融平台,使“党建共创、金融普惠,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真正在农村地区落地生根。
三是“能力提升”激发“党建+金融”作用发挥。积极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优化农村地区电子支付服务环境和金融产品服务,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等新型移动金融产品,让服务对象通过手机自助操作,实现申贷、用贷、还贷线上交易,全面弥补线下服务短板,享受到24小时全时段无障碍金融服务。在助力村级产业发展方面,要坚持服务本地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做实整村授信,缩短授信时间,创新开发信贷产品,采取联保、担保、抵押以及信用等方式,给予信贷支持。针对普通产业农户、种养大户或专合社等贷款需求,通过简化贷款手续,实行利率优惠等措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效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在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的同时,镇村也要加强对群众的信用教育,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群众向善向好,珍惜征信,全面增强农村社会的信用意识。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发力,开动脑筋,尤其是要借助金融的支持,依托金融的力量,在产业化提升、规模化拓展、品牌化引领、市场化增效上下功夫。我们将通过组织“牵线”、金融“搭台”、党群“唱戏”,充分发挥金融系统优势和挂职干部人才作用,有效推动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强化基层党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切实加快富新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6
项目概况
项目总投资及规模:总投资1。86亿元,示范种植面积5000亩。
项目地点:xx省xx区农用地。
种植品种:小洋金菊(药用、食用及观赏兼用)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本项目区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地理偏僻,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禀赋单一,除了传统种植模式,没有其它产业。本项目引进高效农业种植项目小洋金菊产业,构建“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格局。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除了有较强的观赏性外,还是一剂中药,有去火、醒目之功效。小洋金菊具有药用和保健功效,能清肝明目,舒肝去火,消炎镇静,舒敏缓压,可入药和制茶饮。其生长周期为7个月,亩产干花15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35元市场价计算,每亩产值5250元,纯收入约3000元,比其他作物的种植经济效益要高出很多。
小洋金菊具有药用和保健功效,可入药和制作茶饮,市场前景广阔。2020年持续的新冠疫情,提醒人们中草药种植越发重要。经专家考证,本项目选址的土质气候很适宜小洋金菊的生长。
可行性报告内容
一份完整的乡村振兴产业扶贫项目可行性报告组成,至少包括首页,标题,前言,正文,结论和附件6大部分。作为最核心的正文部分包含下述内容:概述;项目定位及投资建设规模;市场调研及需求预测;项目相关的资源与产品原材料、燃料等;基地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方案;基地建设及产品设计方案;环境、消防与劳动保护;组织架构与人员计划(劳动定员);资金筹集使用方案;经济效益分析评估;综合及社会效益评价;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以上为产业扶贫种植基地可行性报告的一级目录结构,其次级目录格式可以根据项目性质有所差异,可以在专业编制人员指导下进行针对项目自身性质与特点的灵活安排。段落安排上必须符合一般人的逻辑思维习惯,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过渡自然。
种植基地建设工程内容
1、土地深耕及平整
利用推土机将现有耕种土地进行深耕,主要操作为推土机铲斗向下约50cm向前推土,将现有土层下的营养丰富的耕作层泥土暴露出来,并进行适当灌溉、保养,随后利用推土机自身重力碾压完成土地平整,达到可耕种作物的标准。
2、基础底肥与土壤改良
土壤处理。有的园地由于连续耕种多年,土壤中某种病虫害可能非常重,这样可采用土壤长期浸水的方法,也可采用土壤消毒或深耕曝晒,但注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肥料的使用。无公害栽培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肥料,以逐渐培养土壤优良的物理、化学性状,从而有利于中草药植物根系的生长以及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3、蓄水池改造
为保证项目基地灌溉所需,原有蓄水池目前老化严重,且蓄水量过小无法满足未来用水所需,对此将项目范围内的4200立方米的蓄水池实施改造。改造内容主要有清除池底杂物与有害生物、拆除现有蓄水围挡,重新采用砖混结构新建并扩大蓄水围挡长度,合理水流出入口布置,防止水流堵塞影响灌溉。
4、沟渠、涵管设计
沟渠涵管是灌溉用的水流通道,同时也是雨季时期有效的排水设施。本项目中药基地主要有水泥砖沟渠及混凝土沟渠两种,其中水泥砖沟渠主要为短距离输水使用,其底部为砖混结构和防水层,两边为素水泥护边,质量较轻,成本较低,适合在成片的种植基地内铺设。混凝土沟渠主要采用C20型号混凝土成型后敷设,适合长距离输水以及建设高架水渠,不受地形影响,方便不同基地之间的灌溉水系连通。涵管为掩埋在土层下方的排水管道,通常作为田间雨季排水使用,敷设时需要注意有一定的倾斜角,不可与生活污水管网相通,并连通至附近的天然水域或者灌溉用蓄水池。
5、其他建筑设施
其他建筑设施包括管理用房及仓库,采用简易活动板房。
进村道路扩宽工程:
①满足功能需求,保证通行顺畅。道路的修建首先是为了满足出行需要,断面的布设首先保证人、车的安全、顺利通行,以完成功能为首要考虑。
②结合周边发展,综合布置断面。考虑道路两侧将有大片规划建筑区域,道路的断面形式综合考虑与周边工程的关系,为远期工程开发做预留。
③立体景观展现,自然融合文化。按照景观学原理,道路既要展现视觉的开阔,又要有远近视觉的结合;既要展现自然为主体的原生态景观,又要结合考虑引进现代元素。
种植基地产业道路硬化:
主要是对原破损的便道路面开挖及清理,共4633m长,路面6m宽,混凝土路面。
技术标准:砼路面宽≥3。5m,砼厚度18cm,砼抗折强度必须≥3。5Mpa以上,路面按规范
要求每间隔4m-4。5m必须砌缝,路面抹平收光后必须用机构刻槽防滑,按规定设置伸缩缝及施工缝,并灌缝以防渗漏。
塘堰改造:
主要内容包括6786m2塘堰改造工程,并铺设碎石垫层,进行土方工程及清淤工程。
本项目所有塘堰采用浆砌石墙+河底疏挖衬砌方案整治。塘堰底疏挖后采用厚10cm的现浇C40混凝土护底,下设厚10cm的砂石垫层,整治后可扩充蓄水量确保春耕需要。
引水渠与排水沟渠:
改造21391m的排水暗渠,暗渠形状为60型U梯形断面。具体实施步骤如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础,预制U型槽。施工用模板,采用大块复合板木模板,支撑采用三角拱式析架,竖向钢管,对拉钢筋等构成支撑体系。主要步骤为: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7
一、基本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胡陈乡农业比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至关重要。为此,特围绕胡陈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专题调研。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资金问题成乡村振兴“拦路虎”
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庞大资金,而胡陈乡财政薄弱,难以长期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出于物流等因素的考虑,好项目、大企业一般优先落户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地带,胡陈乡由于先天的地理劣势,在招商引资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
(二)创新不足制约乡村振兴推进
目前,胡陈乡由于创新不足,发展模式僵化,导致原有优势不显、发展后劲不足,最终拖慢乡村振兴进度。以旅游工作为例,胡陈旅游具有“点多、面广、环境好”的特点,并且拥有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三大资源要素,优势突出。但是,由于创新不足,胡陈绿水青山等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随着周边乡镇对乡村旅游的日渐重视,胡陈旅游的优势日益减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今年胡陈桃花节外来游客人数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游客前往其他乡镇街道参加模式更新的樱花节、油菜花节。
(三)群众观念有待提升
一方面,受传统“小农思维”影响,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抱地养老”、“抱房养老”的程度,农村一些闲置土地、房产难以通过集中流转、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终导致花卉经济、民宿经济、观光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遇土地瓶颈。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业主因现代经营理念欠缺,产品服务比较单一,难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综合价值相对有限。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资金管理,强化招商引资
一方面,加强乡村振兴资金监管,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审核,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全乡道路交通建设网络,完善全域绿道功能,实现盛宁线力洋至胡陈段建成通车,争取沿海高速互通连接线立项动工,推进乡客运场站规划建设,扭转地理劣势,强化招商引资竞争力。
(二)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发展后劲
一方面,积极组织乡工作人员、村干部、党员、妇女代表等人员前往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乡镇进行考察学习,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充分把握胡陈乡现有优势,通过改革试点等方式,“老瓶装新酒”,积极探索胡陈乡村振兴新模式。
(三)改善群众观念,推进全民共建
一方面,通过村民说事、聊天长廊等平台进行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观念,激活群众主人翁意识,鼓励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另一方面,借助光点小聚等活动,加强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者之间的交流,并安排相应的经营技能培训,提高经营者经营水准,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8
根据《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及《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文件要求,现将上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厕所革命”。印发《20xx年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新改建卫生户厕座,任务已全部分解到村到户,目前已开始施工座。开展农村卫生户厕摸排整改工作,成立由委书记、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方案,建立包联机制,明确摸排重点、工作措施、时限要求和职责分工,召开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加强督促指导,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机制。
(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财政资金万元,编制《县域农村污水治理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提出我农村污水处理措施。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一次,各村工作队、村干部入户调查并宣讲农村污水治理知识,未发现农村污水乱排乱放现象,不存在农村黑臭水体。
(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行以“户减量、村收集、镇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新模式,计划投资万元。在区周边个乡镇所辖个行政村范围推行生活垃圾场化有偿服务运行模式,采取企业场化运营,将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有偿服务模式先期试点试行。
二、典型经验和亮点
发挥“三个作用”,持续开展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发挥村两委战斗堡垒作用,精心谋划,全镇各村村两委以整治庭院内外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等重点工作为内容,召开了村支委会议,按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完成性的要求,制定了符合各村实际的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方案,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存在的困难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动员力度不够。
(二)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慢。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二)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共建共享。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开展环境整治。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9
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非常旺盛,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财力有限,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全部需要,同时,社会资本对下乡支农也持观望态度。这样,主要的资金缺口便寄希望于金融机构。下面,从“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碰到的问题”以及” 金融服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两方面,阐述金融服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一、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碰到的问题
之前,学习到一篇关于农发行组织乡村振兴战略大调研的文章,文章中提出,尽管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三农”领域长期积累的矛盾尚未解决,乡村振兴的道路还非常长远,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一)农业体量不断做大,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仍然不强。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我国农产品阶段性供大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有待提高,以粮食产业为例,目前我国粮食面临高产量、高库存和高进口的“三高”并存压力。反映出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差距依然较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民向城镇单向流动,大量人口向城镇迁移。从新型城镇化角度来看,农村人口数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减少是必然的规律和趋势,但关键问题是,农村人口的结构失衡,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已经成为趋势。
(三)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仍然动能不足。
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就是让乡村的居民生活富裕起来,要抓住“连起来”、“活起来”这两个关键点,培育农民持续增收的新动能。连起来,即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的衔接,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的收益,把现代农业企业和农户能够有效的连接起来;活起来,即唤醒沉睡的农村资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拓宽增收致富的门路。
二、金融服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威海市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乡居民”的城商行,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三农”客户、共建美丽家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良好契机。要以更有效的服务方式、更集约的服务效率、更灵活的应变能力改进和提升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在支农支小工作上保持定力。我们要用好用活各项扶贫、支农、惠农政策,在支农支小工作落在实处。切实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深化“三农”服务的根本抓手,以扎实有效的信贷投放、便利快捷的渠道服务、丰富多元的金融产品来全方位、多层次地支持乡村实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坚持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大力支持在重点项目和关键薄弱领域的建设,让有限的信贷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坚持做精、做特色,加快完善各项业务产品,对内强化绿色低碳服务、对外支持绿色经济发展。坚持线上线下业务联动,有效整合各类机构、渠道和市场,来适应新业态及符合客户需要,从而提升服务效率,把小微服务做出大成效。
(二)在普惠金融服务中深挖潜力。作为一家城商行,要充分发挥网点、渠道和人员的优势,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将普惠金融工作做深做实。针对低收入群体、家庭困难群体的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推出切合实际的金融产品,为有需求的人最大程度地提供低成本金融服务,把普惠金融产品做活。围绕客户方便、便捷、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措施,将普惠金融服务做精。完善“物理网点+电子渠道+流动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方式,不断充实金融服务及便民服务,充分解决客户多方位的金融服务诉求,把普惠渠道服务做畅。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抓好扶贫信贷投放工作,进一步创优模式、创新产品,落实特惠政策,把普惠民生服务做优。
(三)在推动转型发展中激发活力。我们要以“智能化”为重点,着力完善线上服务能力,丰富线上金融产品,让手机银行、电子银行成为又方便、又快捷、又安全的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方便、快捷为宗旨,优化“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将平台上的服务切入到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支付环境体验。以社区服务为突破,加快推进金融服务与生活消费的深度融合,不断扩大我行“社区金融”平台的规模和影响力,在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缴费需求的同时,为客户搭建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以提升效率为目标,加强大数据在优质服务、产品设计、精准营销、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外实现让客户少等、少跑腿,对内实现效率有提升、管理降低能耗。以新兴技术为导向,加强跨业合作,进一步增强综合金融服务的便捷性,积极向智慧银行转型,以更优质的服务体验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在创新业务功能中提升实力。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客户主体对金融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提供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符合农村发展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尽全力构建全新的金融产品链和专业化服务体系,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拓展中间业务品种,整合统筹各方资源,增强产品研发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资理财在内的更多增值服务。大力开发非信贷类产品创新,积极运用资产证券化等手段,探索为实体经济提供投融资一体化金融服务。加强与优质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积极拓展债券、资产管理等多项金融业务,努力发展低资本、低风险的轻资产业务,最终实现以集约的资本使用、高效的资产流转,来开辟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新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大战略,也是金融发展的新蓝海,不同的金融机构各有优势、各有专长,都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要团结协作才能攻坚克难。只有深入“三农”,了解“三农”,真正摸清“三农”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的创新产品、提供精准金融服务,让我们凝聚合力,积极履行金融机构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积极贡献我们的力量!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0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与乡村振兴规划有机结合,非遗工作者要从“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大责任观念,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到乡村振兴行列之中,让新时代文物工作紧扣乡村发展振兴主题,做好文物保护与发展工作。
传承非遗文化,筑乡村振兴根基。近年以来,为继续加强黔东南的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黔东南发展旅游业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游客呈现出一个又一个多彩的旅游盛景。黔东南主要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上,给游客一种毫不违和的美感,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到黔东南的发展历史。
如今来到黔东南观看文化遗产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些游客也将继续帮助宣传黔东南的文化,帮助黔东南的旅游业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向前发展。
传承非遗文化,做实乡村主题。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可为乡村全面发展打下的重要文化基础。黔东南文化复兴融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快保护,还可以利用黔东南乡村振兴的契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同时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去为传统文化保护助力,平衡传统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应用。
活态化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黔东南进一步制定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举措,在当地建设了民俗生态博物馆等,加强了对古建筑、古民居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进一步确立了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文化保护的基本实施方法和做法。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本地群众和外来的旅客铭记黔东南的乡土文化和传承文化,还可以继续为中华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一份根基,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以创新的方式继续推动黔东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1
根据《XX的通知》(银保监办发XX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有效做好XX银行(以下简称“我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上级监管部门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有关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和战略部署,现将我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优化“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
(一)乡村振兴服务情况
自开业以来,我行坚持扎根县域,坚守“支农支小”、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专注“三农”,做小做散,做精做优,多渠道、多方位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当地县域乡村经济发展。截止X月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户数X户,较年初增加X户,小微企业当年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下降X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X万元,较年初增加X万元,增速X%。当地贷款余额X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X%,无跨经营区域办理授信及发放贷款的情况,当地贷款户数X户,户均X万元。
(二)完善治理机制,各级各司其职
1、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党的作用始终贯穿于经营环节全过程,积极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党的核心作用。20xx年我行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乡村振兴工作,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也是我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上级监管部门对我行的工作要求,我行充分认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思想站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
组 长:X
副组长:X
成 员: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部,主要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与协调,落实上级监管部门下发政策,组织相关条线人员培训,落实行内领导班子的工作计划,收集、整理乡村振兴文字材料等工作。
X年初我行已制定信贷投放计划,信贷资源配置侧重“三农”领域,计划发放各项贷款X万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X%,涉农贷款占比X%,普惠型涉农贷款占比X%。并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至个人,按季考核,择优奖励。同时主动承担贷款客户在办理贷款时,产生的不动产登记费及抵押评估费,不收取除贷款利息以外的任何手续费,减少客户融资成本,让利客户。
二、强化关键领域金融供给
积极响应X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产业发展,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构建完善支农支小金融需求的特色经营模式,改进创新贷款产品与抵押方式,为“三农”及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X年为X推出X贷款,目前已授信X万元。X年计划推出农具抵押贷款,推广“厂商银”、“商农银”合作模式,大力支持县域“三农”及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向乡镇延伸服务触角。
三、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效
X年我行共开展银企对接会X次,覆盖企业家数X家,对接会主要为企业介绍我行信贷产品及为企业宣传讲解“延期还本付息”相关政策,在抖音、微博等短视频平台上传相关视频,累计点击量达1700余次。X年我行与中国农业银行X支行合作设立助农取款点,截止目前共在X市各乡镇设立了X个助农取款点。
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由于目前X市相关职能部门暂未普及林权、土地经营权等相关权证抵押登记业务,我行目前仅有传统的抵押贷款,较难开展其他权证抵押登记业务,目前只能通过发放保证担保或者信用类贷款为相关种植户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力度有限。
五、脱贫攻坚成果
我行挂点X村委扶贫,计划帮助X村委X户家庭脱贫。认真实施对已出台政策措施进行指导和督促,对定点扶贫的村委,由行领导带队组成驻村工作队,每天保证一名扶贫干部留村进行帮扶工作,派出的干部工作认真、情况清楚,工作得力,同时配合村委打击乡村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
驻村工作组统筹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不断完善村级党建工作格局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踉进新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靠体制和机制创新激励,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健全完善村委会各项规章制度,让干部干得舒畅、有奔头,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行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动员有能力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定点扶贫工作中来,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帮扶到户,让贫困户得到更多实惠和发展机会,使扶贫解困明显推进,新农村建设明显加快,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一是落实包村帮户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和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亲临帮扶村,走访X余次,慰问贫困群众和贫困党员家庭X户,送去价值X元的米油肉等生活用品。二是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扶贫领导小组积极动员单位有能力有爱心的职工加入到帮扶行列中来,开展“老同志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为X村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使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同时也有一个更好地学习环境。截止目前南兴村委X户家庭已全部脱贫。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X年将继续坚守村镇银行定位,扎根县域,服务当地“三农”及小微企业。积极运用央行再贷款及其货币政策工具,X年拟申请央行再贷款X元,用于支持雷州地区“三农”及小微企业,进一步助力当地经济良性发展。
(二)树立合规、审慎、稳健的经营意识,始终坚持“小额、分散”的风险防控理念。加强涉农贷款的内控合规管理,盯紧关键岗位、人员和业务环节,将相关风控要求形成“硬约束”。
X年我行将继续坚守村行定位,秉承“X”理念,始终面向“三农”、服务“X”宗旨,以打造“X”为目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2
一、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出台多项政策以便保障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xx年4月,阿里研究院发布了《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xx)》。结果表明,20xx年阿里平台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超过90万个,其中零售平台占比97.73%,1688平台占比约为2.27%,20xx年,阿里平台上完成农产品销售695.50亿元,保持继续增长趋势,比20xx年增长30.52%。20xx年,河北省成为我国第一个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溯源全覆盖的省份。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xx年年底,河北省有淘宝村91个,位居全国第六。全面发展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河北省农业发展使命的需要,是提升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河北省如何应对传统经济的转变,如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变动,如何抓住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全面提升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河北省农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由此可以得出,客观地研究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且找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具体性对策建议,探索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还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河北省电子支付方式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普及应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得到迅猛的发展,支付由传统的现金交易模式转变为多数靠电子进行支付。此类的转变极大地便捷了人民的购物方式以及转变了传统的消费习惯。20xx年,河北省的支付宝网上支出金额同比增长117%,其中人均网上购物消费4258元,缴费支出269元。20xx年年底,我省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达56.0%,较20xx年年底提升7.1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团购使用率达22.1%,较20xx年年底提升5.8个百分点;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订网民使用率较20xx年分别增长7.1、5.8、4.9个百分点。虽然如今在农村仍有一部分的农民没有接触网络,尤其是中老年人,仍使用传统的交易方式,但是大部分的青年人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可以便捷地通过新型的支付方式在电子平台进行产品的交易,这些新型支付方式(如网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已经被广大青年接受并且习惯,无形中推动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2.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快速发展状态,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如瘦肉精、毒豆芽、假奶粉等,让城市居民不再满足于吃饱,而是要吃好、吃健康。这些城市居民对特色优质的农产品有着强烈需求,部分消费者更愿意花钱购买具有保健功能和能体现文化品位的特色高端农产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特别是具有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产品成为了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3.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到20xx年年底,我省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3731万,20xx年新增加网民数量为12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5%,相对于20xx年年末增长了1.6个百分点。截至20xx年年底,我省手机用户规模达到6367.2万,比20xx年增长138.1万。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到20xx年年底为1226.5万户,同比增长98.9万户。
三、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建设体系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以方便快捷的物流为基础,而我国农村的物流配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今多数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是覆盖到了县一级地区,县以下的乡镇无法送达。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客观原因是河北省农村地域山脉较多并且交通相对落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农村物流体系虽然初具规模,但是农村物流体系仍然薄弱,设施装备的科技含量仍然较低,河北省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2.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失。由于目前河北省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城市的环境相比,农村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公共服务设施匮乏,“虹吸效应”使得农村的电子商务人才流失于发展较好的城市,导致现如今河北省农村特别缺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又懂得经营农产品,更愿意到农村进行服务的有为青年。目前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农村电子商务的直接参与者层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在推动与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地方政府层面,缺乏懂电子商务的管理人员。3.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解决。根据《20xx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当前约具有3614.71万农村人口,这个数字接近河北省总人口数量的1/3。从总体上看,河北省的农村网络设施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从市县到乡镇的网络基础设施依然很薄弱。农村网络信息服务还没有完全深入基层,村级信息服务点不够健全,农业信息传递在最后一千米上遇到了阻碍。县镇二级到最终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升对策
1.鼓励第三方物流在农村中发展。对于农村农业个体户以及网商,通过园区进行物流配送并不合理,所以需要链接商户与消费者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第三方物流。因此第三方物流任重而道远,它的参与主体涉及了供需两方以及物流企业自身,通过合同签订确认三方权责,受到法律保护的合同保护着三方的利益。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更明显的优势,配送速度以及物流服务都较为成熟。2.加快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综合考虑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普及率以及信息传输等方面因素,农村电子商务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体系。(1)正式差异化培训。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每个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难题都不一样,所以针对农村网商的培训应该体现出差异,可以请专业网商老师为村内网商进行培训,以及请在各大电商平台经营高级店铺以及销量靠前的成功网商进行成功演讲,传授经验。(2)非正式交流。安排农村中从事电商相关创业人员周期性参加政府、行业相关组织、企业的线下线上交流活动,针对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如政策、运营等。同时促进创业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提升。(3)走出去交流。通过对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县市的考察和调研以及与其交流互动,可以高效率解决自身所遇难题与瓶颈。不定期组织电商相关人员参加电子商务研讨会,参加相应培训课程以及与其他地区共享资源,互助互利,达到双赢。3.提高农村电商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河北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宽带普及率,建设面向三农的移动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如网络普及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网络信息平台、冷库、物流配送等的建设;积极配合建设和完善适合农产品特点的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农产品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商服务平台,发挥“互联网+”倒逼机制,鼓励河北省传统农村商贸企业加快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实力,既是党中央让广大农村老百姓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潜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理念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社会稳定和党的执政地位。根据民权县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在林七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今年9月下旬透过走访农户及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方式对xx村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状况整理如下:
一、xx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xx村概况
xx村座落在民权县县城的东北部,与县城相连,距县城2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从村中穿过,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总面积为13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3村民小组,713户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亩,水面面积50亩,20xx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群众经济收入达4万元,全村共有65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村级组织健全。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
1、精心谋划,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众参与,科学编制,坚持标准,逐步到位”的原则,设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2、理清思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利用x村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群众资产的管理,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和村级群众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用心引导村民发展优质粮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猪等农产品,并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规模,如司庄、梅山、黄村、仰村八个村民小组利用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了占地8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为城区居民带给新鲜蔬菜,菜农收入稳步提高。二是用心发展种植草莓、甘蔗基地400亩和农村种类中介服务组织,扶优做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带动村民用心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工作,增加劳力经济收入。
3、整合资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x村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应对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看病难等“热点难点”实际问题,村两委干部用心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4、建立机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领导。
按照林七乡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x村总支书记王继思为组长、村委会主任王继祥为副组长,两委村干部为成员,村文书为信息报道员。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构成了“市指导、县组织、乡镇主抓、村实施”的良好氛围。
二、x村新农村建设的一点成效
1、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从x村的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做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的关系,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2、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x村下辖8个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从解决好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找准突破口,根据当前的资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分步实施。
3、干群关系得到必须改善。
以前乡镇干部及村干部下农村入农户时,是“要钱要命”,而此刻是“送钱送物”。
三、x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1、徐村党员干部和农民中尚有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该村党员干部虽然对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多数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认为提不提新农村建设,对抓建设促发展没有区别。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来进行的,这证明x村部分农村党员干部还存在思想不够解放,不够开拓性,创新性地去开展工作。如此看来,x村两委领导班子尤其是村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素质高低,必须程度上决定着该村新农村建设行动的成败。
2、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入少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事一议较难统一农民的意见,使得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目前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
3、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对科技应用的不够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使农民富起来,使他们成为新型农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农村的卫生事业、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没有高素质的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认为要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培训示范基地,培养一些精通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牧特产业等技术能人,让每一个农户至少要有一个懂技术的明白人,要以乡、村为单位做好非农业的专业技术培训。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年初,中央、省委、市委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分别下发了“一号文件”,明确了一系列目标、措施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高阳县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关系到全县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全县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点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及示范区建设工作
制定下发《高阳县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搞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街道办)、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①1+5规划体系编制。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高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xx-2022)》委托第三方制定,5个方案由相应的部门承接,正在制定中。
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情况。选定高阳县庞口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我县的示范区,已经制定工作方案,先期对南庞口村、北庞口村进行了大范围环境整治,下一步将对村内街道、村民活动广场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工作,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①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今年是厕所革命攻坚年,省安排专项资金643万元,县级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3月份,到廊坊、文安、任丘的厕具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厕具质量、价格等。5月7日,组织相关人员去涿州、曲阳考察学习农村厕所改造有关事宜,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我县20xx年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村厕具进行政府采购招标,施工建设与安装以乡镇、村为主体进行招投标,资金采取先建后补形式。6月12日,邀请省卫健委丁战辉处长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培训会,6月17日,省、市就改厕工作召开调度会,我县被定为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要逐步提高),要求各县结合实际调整改厕任务数,我县根据改厕资金情况给市里报的调整数是8000座,待省里开常委会后下发各县。目前,正在进行厕具招投标。招标完成后,在白洋淀上游1公里范围内的39个村整村推进改厕工作。
②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高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先后召开3次会议,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搞好村庄清洁行动,目前脏乱差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干净、整洁、美好。
③高速沿线集中整治工作。高阳县高速沿线涉及3个乡镇,5个村庄,分别是西演镇北辛庄村,庞家佐乡大兴庄村、北归还村,庞口镇安庄村、北柳庄村。经多次督查,要求有关乡镇进行整改,并建立台账。目前,庞口镇安庄村、庞佐乡大兴庄村对村里坑塘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恢复了坑塘原貌。
三是农业产业化工作
①完成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按时完成上年年填报表工作。
②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为20xx年创新型农业企业申报工作。
③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申报20xx年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工作。
④高阳县硕丰现代农业园区被列为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平台。
⑤新增辛立庄葡萄种植、魏庄蚂蚱养殖“一村一品”示范经济村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巩固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⑥今年我们主动和市、县统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把更多的企业列入农业产业化统计范畴,力争今年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①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施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任务目标。
②9月底,基本完成164个村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③继续加强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较好地完成下半年填报表工作。争取培树2-3家市级龙头企业。
④赵官佐、莘桥、东赵堡3个中心村积极完善开工前的各项手续,争取10月份开工建设。
三、剖析瓶颈问题
为把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贯彻好、领会好,高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成效显著,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
一是农村人才资源要素较少。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农业技术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有许多在外务工和在县城打工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另外,近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农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输血功能较弱。
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仍然很大。农村垃圾服务设施仍不完善,垃圾处理办法陈旧老套,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造成部分村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是各村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仍旧存在。一方面是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有的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发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集体经济不强。另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悬殊,伴随有一定的社会矛盾隐患。同时,干群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实、落地,促进全镇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是农业发展的内部支撑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农
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四是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意见建议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①加快补齐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把道路、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通信、物流等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
②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帮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农民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好。
③依法简化项目程序。相关职能部门加大项目手续办理方面的工作支持、业务指导,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①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新型社区为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
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与国民经济增数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把项目资金的整合权更多的下放给镇街。
③统筹乡村产业布局,确立适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优先及重点产业。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保护体系,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策项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按照当地资源禀赋的要求,遏制小而散、小而全的产业,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的作法。
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职责。全方位改革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政府职责,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①科学制定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体系。包括调整和完善原有的政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十九大精神相适应的新政策等,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惩治什么都要十分明确,通过政策这个指挥棒,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问题。
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重点是在项目审批、权利下放、土地流转、农业保险、融资保、用地用水用电、减轻企业负担、绿色通道等方面,规范部门职责,防止不作为。同时,更要防止添乱添堵的乱作为。
③加大重点产业的组织保障。建立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工作队伍、技术队伍,健全网络,配齐人员,保障经费。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5
各位领导:
本次成都乡村振兴调研,看了很多很好的案例,结合我区实际和规划工作,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规划先行
乡村振兴作为全新的战略任务,没有老路可走,没有经验可循,需要结合我区实际“规划先行”。
要充分学习国家、省、市各级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这是指导我区编制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依据。同时是要加快完善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1+6+N”,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
(二)注重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引进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同时也要挖掘本地人才资源,不断强化乡村基础教育、就业培训、培智扶志等,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三)科学振兴
乡村振兴是长期性的任务,要加快推进,要坚持“一个核心多点示范全面振兴”的思路,强化核心田家镇作为全省乡村振兴试点的窗口作用,辐射带动全区。针对不同区域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结合我区“一片四线两镇一基地”建设,分类别推进乡村振兴。
二、规划上要做工作
对于下一步工作,加快《xxx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融入乡村振兴的要求,为我区乡村建设提供指导。镇、村规划是直接指导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要加快全区各乡镇总规控规、村庄规划的编制,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相关文章: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04-29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报告02-24
社区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可行性报告11-04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04-29
振兴乡村情况报告11-03
乡村振兴探索报告11-04
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04-29
有关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