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从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英语教学谈起

发布时间:2016-3-9编辑:互联网

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从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英语教学谈起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一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现行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也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胡文仲,1997)。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2.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宋飞,199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杨平,1994)。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料。

3.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王勇,1998)。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课本的内容设置很大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各种交际会话,因此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与各种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

1.称呼语

在Lesson 34中楼上的住户因为给楼下的住户带来噪音而道歉说:“I’m very sorry, comrade.”“comrade”是很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称呼。在西方,常用Sir和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女子可称呼Miss。但是,有时陌生人之间也可用表面上很亲密的称呼,例如:love,dear,pet, honey,sweet-heart等。这在英国某些非正式场合用得特别普遍,如在市场上商贩和顾客之间,在公共汽车售票员和乘客之间。但是,最近有些女性(特别在美国)反对男人这样称呼她们(潘景森译,1987)。

Lesson 34中一班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一间工厂,学生们称呼一个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在许多农村,同村的平辈基本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尽管他们未必有血缘关系。但是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Jenkins”,“Auntie Brown”,对方听了可能会觉得不大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Don”(胡文仲,1997)。

应该指出,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如果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时往往降一辈来称呼。例如:great uncle可称Uncle Jim。实际上,用Great-Uncle Liu之类来称呼一个人,听起来不太顺耳,而且许多西方人也不喜欢别人用grand-或great-之类来强调自己上了年纪(邓炎昌,1995)。

2.感谢与答谢

“Thak you”这句话不论中、英文都用得很普遍。它用来对许多事物表示感谢。例如,对礼物、邀请、帮助,或对主动提供帮助、其他种类主动提供的东西表示感激。但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这句话,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如 Lesson 1中给老师送礼物时的一段对话:

-Happy Teachers’Day, Miss Zhao!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you, ith our best wishes!

-What beautiful flowers!Oh, a diary, too.Thank you!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所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地道谢(胡文仲,1997)。

对于别人的赞美,中国人通常会否认以表谦虚,但英国人往往以“Thank you”来接受。

汉语里在亲密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是不大习惯用“谢谢”的。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者表示在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但是,在英语中,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在一切情况下都用”Thak you”,不用则常常显得太无礼,可能会被误认为这个人把别人的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

“Thank you”除了用来表示感谢之外,还可以纯粹地表示礼貌。当一样东西从一个人手里转递到另一个人手里时,那个人习以为常地要说“Thank you”。如:当学生把练习本送交给老师时,老师一般要谢谢学生;如果某个人给别人打电话,在通话结束时,对方会感谢另一方打来电话,即使彼此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帮助,也可能会讲这句话的(潘昌森译,1987)。

3.恭维与赞扬

恭维语在美国社会的各种场合经常、广泛地使用,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它们就象问候。感谢及道歉语一样成了一种套话。在美国社会中,人们通过赞扬、夸奖来鼓励某些合自己心意的行为。在美国学校,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赞扬来鼓励学生,如:

You know something, Tom.You did a good job.

又如 Lesson10中,Class 3的学生赢了校运会的接力赛,老师在班上称赞道:

Well done, everyone!

人们也通过赞扬和恭维来建立及维护社会关系,还常用它们来代替道歉、问候、感谢等套语,如:

That's a delicious dinner. Thanks for having us.

也用它们来缓和批评的锋芒,如用 compliments+but/though+criticism的形式:

Listen, I think you are doing a good job with their classes, but please tell them to stay out of the office at lunch time.

两位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在坦率地评价对方做的事情之前通常要先赞扬一番,如:

On the whole, the play was a great success but the ending still left something to be desired.

两位近来不曾相见的朋友或同事再度相见时常恭维几句作为问候的一部分或代替问候套语,如: Hi, Mary, haven't seen you for a long time. You look so good. You've lost weight.(吴长镛,1996)

在美国社会中赞美、恭维语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恭维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的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美国人一般避免恭维后者。因此恭维别人的发型很多,恭维别人漂亮的头发很少。人们经常恭维别人漂亮的衣服或明显的减肥,但很少恭维别人说:“You are beautiful”而常说:“You look nice/You are looking good today.”一方面,“good”和“nice”比”beauatiful”要弱;另一方面,用了look似乎表示这种状况并不是永久性的,而可能是努力的结果。有时在这种笼统的恭维后面再具体恭维某人的发型、服饰或减肥。人们经常赞美的其它东西是家具、房子、汽车及别的财物,如:“I think your apartment is fantastic.”有时也称赞对方的孩子可爱,偶尔也夸奖对方的其他亲戚、朋友等,如:“Your baby is adorable.”“I like your friends.”

除上述诸方面外,赞扬、恭维得最多的是某人通过努力或技术做出的成绩,如干得很好的活、技巧很高的比赛、一顿好饭等。在这一类的赞扬、恭维中,人们的注意力不放在某人的技术、天才或艰巨的工作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努力的结果,如:“You do this kind of writing so well. It has just the right tone.(吴长镛,1996)

对别人的赞美、恭维,最普通的回答是说:“Thank you.”有时人们甚至可同意夸奖的话,例如:

--What a lovely room you've got!

--Tank you. Personally I think it's one of the nicest in this block.(潘景森译,1987)

但是象这样表示同意的话通常只能用来谈论东西,而不能用来谈论能力。有时可以否认或贬低受赞美的东西的价值,但又不明显地 否认对方的赞美(即部分接受,部分不接受)。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未具体受赞美的某种特性。如:

A: Oh,this house is adorable.

B: Well, it's really small, though.(吴长镛,1996)

有时可以作相应的讨论,既不表示直接接受又不断然拒绝,如:

A: That's a lovely blouse you're wearing!

B: Well, I went shopping on Saturday and happened to see it in one of the stores.

有时也可以用夸奖话回敬对方,如:

A:You are looking very smart today.

B: Thank you. So are you.

有时也可以老老实实地讨论夸奖活,如:

A: Oh,you've had your hair permed!It looks beautiful.

B:Do you really think so?I wasn't sure whether it suited me or not.

如果感到夸奖的话不真实,可以老老实实地表示不接受。如果中国人主要是出于礼貌夸奖外国人讲的中国话,那么外国人就可能这样回答:“Oh, I wish that were true!”(潘昌森译,1987)

当别人称赞自己工作干得出色,回答时往往说自己运气好或者工具好,也可说是由于努力的结果,而非天才。如:

①A: Boy,that's nice work.I don't know how you do it.

B:It's easy when you have good tools .

②A:I really like the way you play banjo. I heard some licks there I'd never heard before.

B:Well,they just come from sitting and practising.

在美国社会中,绝大部分赞美、恭维的人和受赞美、受恭维的人年龄、地位相仿。如地位不同时,通常是地位高的人称赞、鼓励地位低的人,称赞他们的能力、表现等。而地位低的人称赞、恭维地位高的人的时候,通常是赞美、恭维他们的外表或个人拥有的财物等(吴长镛,1996)。

四、文化教学的方法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 比较法

2.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

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 较。如Lesson17中表示关心的对话:

A:Hello,you look tired today.

B:Yes,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

A:You'd better go to bed earlier tonight if you can.

这样表示关心的建议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根据英文习惯,A只须说“ I do hope you'11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说法以表示关心。反之,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除非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潘昌森译,1987)。

2.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也可以建议学生多读国外有关游记、人口统计、民意调查、官方思想研究、时事评论等方面的书,从中了解文化。

3.阅读文学作品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de”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邓炎昌,1995)。

5.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学生派定角色,进行模仿角色表演。如Lesson 1 中教师节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进行模仿表演。初时可跟课文一样,待熟练后,可以表演进其它东西和回敬各种赞美的话语。

6.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了,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演剧。从演剧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实际交际能力。而培养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

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主要参考书目:

1.潘昌森泽,Hesen Oatey著《与英美人交往的习俗和语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李立贵“谈谈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方法”,《国外外语教学》,1998

3.吴长镛“美国英语中的恭维语”,《国外外语教学》.1996年第1期

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宋飞“文化背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1998年第2期

6.扬平“词汇的社会文化特征”,《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3期

7.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国外外语教学》,1998年第4期

8.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华南师范大学外语文化学院 梁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