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并不是很理解学习《论语》的作用竟然有如此之大,但这个周,通过对我们班的论语一角的学习,我了解了一条条《论语》里蕴含的知识,发现它对我们的学习真的很有帮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她的意思是: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知识产生兴趣,只有对”知“乐而为之,才能不断积累更渊博的知识。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的古筝学习。最初,我因为她优美的旋律和音色而喜欢上了她,但枯燥的日复一日的练习却让我几次都想放弃,坚持到现在,我已经慢慢体会到了,古筝带给我的乐趣,每天的练习也不再只是完成作业。我还发现一个秘密,要是我这个周喜欢练了,总会有很大进步,要是这个周应付了,不仅没有提高,可能还会后退,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句话真对,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用心才能学得好,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我已经把学古筝当作一种乐趣了,只是还不够深,应该继续努力。
再看看其它学科,总是喜欢的,感兴趣的学得更好些。我的数学不太好,常常会出一些不该错的题。结合《论语》里的这句话,再看着班上的数学尖子生们,我发现她们非常喜爱数学,常常以解题为乐趣。而我,还只是把它当作一门知识课,不喜欢深入思考。现在我知道了我和他们的主要差别在哪里,我会努力像他们一样,从数学中发现乐趣,爱上数学,这样才能学得更好。
这么一条简简单单的论语,却让我明白了这许多的道理,我会慢慢学习其它的《论语》知识,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2
孔子的《论语》语言深奥,我作为一名小学生,只知《论语》是一部描述孔子与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就在五年级时,学校编写了各年级适用的《论语》,我才慢慢对它产生了兴趣。
读过了《论语》后,我了解了孔子是中国儒家的创始人,《论语》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言论,其中大多关于学习,十分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对我的学习的帮助效果非常显著。《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直接的两句话告诉了我,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时常复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生活的过程,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着复习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发现。
就拿那一次来说吧,那天是语文测试的日子,前一天晚上由于我贪图玩耍,就没有复习。练习时,许多题目我都答不出来,急得我抓耳挠腮,最后成绩很差。回到家后,我发奋努力,每一天回到家后不是和小伙伴们玩耍,而是打开书包,开始复习功课。就这样到了第二次语文测验,我从容不迫地在卷子上行云流水般地写下了答案,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表面上来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每天坚持,就一定能有新体会。孔子的这个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许多现代人提倡的。读《论语》,仅仅是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大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3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论语》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许多人事间的道理,它能让我们品德高尚,更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哲理性的知识。如我们在学《论语十则》时,里面既有讲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又有讲思想修养的。其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学习了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它告诉我们。
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拖累,从而被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而如果只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因此,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还有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意思是碰到了寒冷的冬季,这以后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说明了我们应当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无论在任何处境都应坚贞不屈。
然而,《论语》毕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又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是不会过期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科学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宣扬祖先们的博大精深。总的来说,《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我们在生活中,对于这些哲理中的要求我们能做到的就尽量做到,不能做到的也不能完全忽视,只要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做到最好,才算我们真正领悟到了一些真谛。有人说过:”人做好了,世界也就做好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完善自己,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吧!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4
一个故事之所以人尽皆知,是因为它包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一段历史之所以千古流传,是因为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传奇;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享誉中外,是因为它时时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神圣的文学殿堂。畅游其间我们将跟全世界的人们的一起,欣赏美丽,感悟真谛,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论语》就是一部享誉中外的文学作品,其间经典名句,含义深刻,值得咀嚼,耐人寻味。如: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旧知识,从中悟出新的体会和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从中我体会到及时复习的重要性,我今后学习时,一定要认真复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学习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受到蒙蔽,只是空想而主动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这真是说到我心里了。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不能专心学习,老师也因此常常批评我。听了孔子的劝导,我明白了,学习时思考的重要性。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说,由,我教给你的知识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敬佩的学习态度。想到自己有时候为了颜面,不懂装懂,真是不应该!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集子,更是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这里面有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而其“仁”、“礼”的核心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全书。其中不少言论在当今仍被公认为至理名言。在倡导青少年学习国学的今天,读读《论语》,不失是很好的选择。我爱《论语》!我一辈子都要读《论语》。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5
孔子说:“学习和了解习之不是很愉快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难道不是一个人们不认识也不生气的绅士吗?”这句话来自哪本书?答对了,它来自《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写的,记载了孔子的言行。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深刻的真理。
孔子说:“如果你通过温习过去来学习新事物,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时,我们也应该复习旧知识。如果我们有新发现和新经历,我们就能成为老师。这种学习方法应该牢牢记住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孔子说:“李仁很漂亮。他没有选择其他人。他怎么会知道?”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仁慈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明智的。如果你和没有爱心的人生活在一起,你怎么说自己是聪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和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和有爱心的人做邻居。它要求全社会倡导和实施仁爱。
儿子想住在九邑,或者说,“陋居,这是什么?”孔子说:“为什么绅士有这么卑微的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觉得简单粗暴,不要住在那里。如果你在一个简单而简陋的地方传播文明,那么这个简单而简陋的地方就不应该是简陋的。我们应该传播文明,说文明的话,做文明的事情,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文明与和谐的美丽社会。
这本书不仅有意义,而且故事也很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金玉的故事。它主要讲述一个水果小贩。它的果实总是和刚刚采摘的一样。一个人买了一个柑橘类水果,回家看看。里面像棉花一样。这个故事是用来描述那些只有华丽外表却没有实际技能的人,或者那些外表好但没有实际内容的人。
《论语》给了我们很多理由。有机会的话,你必须仔细阅读。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6
我的爸爸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司机,但是敬职敬业,是同事们一致认同的好司机!在家里他又是一个好爸爸!检查作业、接送我们上学的样样都不落下,可行了!在生活中,爸爸样样是我的好老师,可有一次,我却当了爸爸的小老师!
今天我当了一回爸爸的拼音小老师。我把26个字母写在了一张纸上,并且每天教爸爸4~5个,可今天会读了第二天就又忘了。而且还都不准呢,可伤脑筋呀!通过几天的学习,爸爸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拼音的读法和写法了,真是不容易啊!但是,直到现在爸爸还是没有完全的学会拼音。所以我做拼音练习卷的时候,爸爸总会和我一起做,积累更多的拼音知识。
这件事,让我想起论语中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几个人一起在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原本我觉的这句话很荒谬,难道我也能做老师的老师、爸爸的老师吗?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明白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我们班里,我不仅要向心灵手巧的孙卓奕、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沈书煜、关心集体的刘艺灵等好同学学习,也要向平时不声不语但是也有自己优点的同学学习,比如黄宇通平时虽然一声不响,但是他却精通宇宙知识,学习他们的优点。
渐渐的读论语成为我每天的阅读习惯。通过读论语学做人,让我每天都有收获,思想每天都有提高,并且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因此,我要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争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7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孔夫子的名著——《论语》。其中,我对孔子的弟子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朋友交而有信乎?传不习乎?”感触颇深。
这句话的含义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我认为曾子说得非常正确!的确,既然是为别人做事,那么我们就要一心一意做好,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朋友之间要讲诚信,不能搞阴谋诡计;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如果不复习的话,会前记后忘,这样是学不好的。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以上面的做人、做事的标准时时刻刻要求自己,一直被人们传诵。三国时期,蜀国战败,刘备病逝,刘备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请诸葛亮来辅佐他的儿子。诸葛亮不负刘备的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光复汉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末的季布,他一向说话算数,从不反悔,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温故而知新。他读书的方法有点奇怪,他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咀嚼,就如同老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总会有新的触悟,新的理解,新的收获,新的认识。
三省吾身,是古人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在做人和做学问上面。只要按三省吾身的要求去做,都会得到别人的称赞,取得成功的。我们应该多多学习古人的优点,传承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使我们的言行永远不败于古人。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8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有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今天是一周《论语》七天任务结束的最后一天,同时也在随笔中谈一下交朋友的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口蜜腹剑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益者就是那种对我们有用的人,可以完善你的品德,提高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那便就是益者。友直是指正直,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带有一种朗朗人格,这样的人可以在你怯弱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对于某一件事自己犹豫不决时给一个最终答案,如果你交的朋友是这样的或有这样的那就是自己收获了一种好朋友。友谅,指的是诚实,和这种朋友交往,我们的内心是安稳的,这样也可以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净化。友多闻,是指那些见多识广的人,和他们交朋友,自己的学习能力、成绩和方式也能逐渐增强,所以我们也要多和见多识广、知识广泛的人交朋友。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友便辟指的是专门喜欢拍马屁,很留心观察别人的眼色,巴结他人,他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让他人开心,自己并从中得利。友善柔是两面派的人,在你面前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在背地里却常常说你的坏话并四处传播谣言。友便佞就是指很会耍嘴皮子的人,除了一张好嘴,其他什么都没有,肚子里空空如也。
通过孔子说的这一句话和我给他们做的对比,相信大家也能分辨出益友和损友了,朋友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亮自己,但是在选择朋友之前一定要想想《论语》中的这句话,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益友。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9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2或前551——前479)。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这本书流传至今,历经了2000多年。我不由得大吃一惊,心想:历经两千多年的书,想必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吧,要不然它也不会这么著名。
我又一次翻开书,开始细细的品味了。我看见论语上有这么一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是啊,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短处,反之,每个人也都有长处。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且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更进一步。我忽然想到了五年级时,我们班里有几个人写的字蛮漂亮的,我十分羡慕,就有时候会去练练字,但是没过两个月就渐渐淡忘了,后来索性就不练了。
直到六年级下册时,我才又下定决心练字了,因为虽然不算特别难看,可是有时候考试时会因为写的不清楚而白白扣分。我就慢慢地开始把字形矫正过来,可是写那些字的时候特别费力,常常写了一会儿就手酸的要命,但是我每当这时候,就会想起别人那好看的字,暗暗鼓励自己,渐渐地,渐渐地,我写的时候就越来越顺手了。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0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表示你需要立志。在德行上要立志好好修养,在学问上要立志好好研究。“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不能”表示你做得不够,需要努力。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道德修养—“才”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是否合格,而“德”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是否可靠。作为教师的我们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道德品质,对学生有直接教育和影响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教师只有用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促使其健康成长。
读书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还要不断的读书学习,因为想要将学生教好的,我们就要努力让自己的大脑做一个小型的电脑,将学生需要的知识随时提取出来。这些知识就需要我们不断的从书中汲取。我们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才能塑造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才能够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老师。
知错即改——作为一名老师,虽然我们都在努力的去关爱 、尊重每个学生,可有时犯错真的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反省,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激发起他们的的学习热情,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1
当你灰心丧气时,名著为你排忧解难;当你高兴快乐时,名著与你一起欢笑;当你无所事事时,名著给你笑声连连。四书之一《论语》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主要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品读这本书,让我们在一句句话、一幅幅画、一个个人物中悟出许许多多的人生哲。
为人处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仁”,而这句话正好体现出“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像“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都能体现出。我的感受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且做到“仁”,那么我们就会博得别人的好感和青睐。
道德品质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孔子认为,作为一个人,不能骄傲自大而且吝啬小气,要宽容大气而且谦虚一些,这样就算得上是一个接近于完美的人了。我的感受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听不见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也不会得到重用。
学而不厌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十分重视“博学”,全篇共四十三章言及学,共出现六十五个“学”字。由此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并且教导学生也要勤思敏学。我的感受是:当我们学习时,一定要学透彻,学明白,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朋友们,快快再次拿起这本书读一读吧!你会发现,《论语》其实充满了奥秘与神奇。朋友们,让我们多读好书,多读名著,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携手共同创造明天的辉煌吧!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2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论语》的书,就仿佛回到了古代,里面一句一句含有精华的句子,似乎都在告诉我在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论语里里面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考,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考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没用。两全其美,那才叫好。,还有一句,我非常喜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习后在再温习一下,不是很好吗?如果不去温习,那么你就会把所学的一切全部都忘光的,所以每次学习到的知识再温习一下,那么这些知识就会留在大脑里,不会忘记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有时,我的看拼音写词语考了一百分,自己感觉不错,因为有许多同学在我后面呢,后来看了《论语》这本书后,想想这也是不对的,要虚心学习,不能骄傲。因为有句话:“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所以我要努力把它做到更好。如果还保持这种心态,那么我就没有前途了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这么深奥的道理了,在我们这么发达的社会都需要它。
论语的内容实在太深奥了。一时是理解不过来的。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慢慢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3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论语》,这本书里讲了许多人生道理,每个道理都有一个故事、一幅插图,图文并茂,令人更加能明易懂。带着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为了帮助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
书中还说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就是说学习要勤奋,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勤奋努力+方法+讲究=。也是说明勤奋是学习的首要因素,勤奋是精神,更是方法,要勤学、勤记、勤思。子曰:“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要要勤奋学习。说得多好啊,我也要以这句话为我的座右铭,陪伴我今后的学习之路。
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我也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通过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4
从小就背的朗朗上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时只是背诵,现在再来看,这一小段话蕴含着许多道理。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就注意改正,如果没有,就要加以防备。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
上学时,每天都会接受新的知识。不会复习的我每次都在考试中失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除了学会温习之前的知识,还要知道怎么学。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现在学习知识,都是自满的,自认为良好,事实上,并没有学到许多知识。学知识要做到虚心求教,在学习上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全方位汲取营养。
生活中,在不同地方当不同的角色,就要做一些应当做的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父母面前就孝敬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还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先知道孝敬父母,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文化学习在第二位。
讲到孝,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他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孝了。”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5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这次的作文课上,我们赏读了《论语》这本书,我从中获得许多感悟。
以前,我总是认为古人的经典文章很深奥,读不懂。而读这本书时,我就像坐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身旁,和他面对面交谈,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是啊,“反省”是一件多么重要而且必要的事呀!只有不断地通过反省,我们才会及时发现错误,并且加以改正。正如上个星期日,表姐到我家玩,我不小心打碎她心爱的水晶星星瓶,却撒谎说是小猫弄翻的。现在想来,我感觉自己是个多么不诚实的人!交而不信是多么要不得!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表姐,并向她道个歉。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不断地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不断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拜他们为师。当然,看到有缺点的人,也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缺点,如果有就需及时改正。比如我们班的陈雨萌同学有很多长处,如唱歌,舞蹈,钢琴,书法等,我应该多多向她学习,让自己的品性更高;而我们班的梅子珊同学有害羞的缺点,我恰好也有这个缺点,所以我要改正,让自己变得胆大、自信,做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
《论语》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里面的经典句段,给我带来了真理无数,时时读来,获益匪浅!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6
简洁而经典的句子是中国古诗文的特色,正因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共同的魅力倍受注目。我以为,在中国古代文明的珍宝中,《论语》就是其间精品之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贫穷的人仰慕富豪,由于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仰慕那些平凡的人,由于他们很快活,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忧虑钱是不是被用光、是不是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说的,高兴的事有许多:学了又经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开心吗?
有情投意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仇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正人吗?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兄弟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现在的大大家,更注重物质化的国际,却疏忽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忠、信。曾子提出的自省办法,却恰似给咱们亮了一盏明灯:我每天屡次反省自个,为他人就事是不是鞠躬尽瘁了呢?同兄弟往来是不是做到诚笃可信了呢?教师教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温习了呢?
我的课外英语辅导班教师从前给咱们讲过一个有关她的学生的故事。那个学生学习极好,很受同学与教师们的期待,可是却有同学发现那个学生偷同学们的笔和钱,从此,那名学生开端被同学们排斥,最终不得不转学。
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品德永远是做人的榜首,想做一个受人期待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这些就是给我感触最深的句子。
读《论语》,令我收获颇丰。往后,我要细读论语,细读这中华悠悠千年才智,读懂这其间的做人道理与处事办法,品味这暖暖的心灵鸡汤。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7
这周,同学们学习了《(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这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前一则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们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以诚实为先,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这天,是同样具有教育好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而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拿我们的班来说吧,在这个60人的群众里,就有许多小“能人”:有的擅长绘画,有的写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闯将,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数学家般敏捷的思维,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赋……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多向他们的长处靠拢,正所谓“扬长避短”。这样不就能够使我这株置身于万顷细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识的养分吗?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渊博的知识,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取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强烈的虚荣心,不要为了一时渴望得到荣耀,而不懂装懂,其结果只是无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且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成功的大门才会时刻向我们敞开!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8
在学习班里,同初一预备班的学哥学姐们读到了初一上册的课本,其中,《论语十则》这篇文章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起初,我看不懂这奇怪的古文,看不懂那极其深奥、奇怪的文字。之后,教文言文20xx年的那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其中的大意,让我们读三遍,然后,背下来,我觉得十分容易,比死记硬背强多了。最后,我写下了这篇读后感,下面,我选了几则论语,分享给大家。
论语之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大意是:学习之后按必须的时间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也很快乐吗所以我觉得,人生,好比一块面包,你已经把一块面包吃完了,不必须你的一生就过完了,你能够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更好吃,更有用处的东西,不是吗
论语之二: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大意是:我每日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读到这篇论语的时候,我觉得此刻的孩子一般都很任性,不会反省自己。我就应学会检讨,学会反省自己,同学们你们也就应行动了!
论语之三:子曰: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大意:碰上寒冷的冬天,才明白松柏最后凋谢。读了这篇论语。我明白人的知识是无穷的。随时随地都能够想出一个创意。
以上几句中,有好几句论语是孔子先生写的,他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创始人,是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读了上面几句论语,你是否感觉自己又增长了一些知识,又懂了几分道理,那就请继续在论语中遨游吧……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19
中华文化博大精神,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认为,国学经典才是我们语文学科真正所学习的,总之,《论语》记载了仁,孝,信等道德范畴,我们必须要认真阅读这一部学习的典籍。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
在今年暑假,我又从书柜中找到这本书,揣摩一下内在的文字。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简单意思就是三个人里面必定有一个是我的师傅,而经过我们的揣摩以后,得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让我们在学习方面,要学会谦虚,告诉我们一个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所以我认为,《论语》不但教我们学习的知识,还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处人遇事。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
通过细读《论语》,仅阅几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我们真的应该多看一看这些古文,让其他人对你刮目相看!这也是对现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的一个练习。
论语,它就像一盏引导我们向前的明灯,教会我们做人,论语就是一种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20
寒假,我读了些《论语》,其中令我感悟最深刻的是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他们身上的缺点,我用来检查自己加以改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要改掉自己身上的短处,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从这里我又想到了孔子的另一句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好的我就要向他学习,见到坏的就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错误。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伟大的孔圣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孔子周游列国途中被几个孩子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叫项橐的孩子说出了挡路的原因,孔子认为有理,见他聪明,就又提了一些问题。项橐对答如流,孔子便虚心地向他求教了!那么有学问的孔子都虚心地向一个小孩学习,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更要虚心好学啊!
观光电梯的发明也说明了这一点。有一个酒店因原来的电梯不够用而请来了建造师和工程师设计新的电梯。建造师和工程师一致认为在每层的楼板都要开一个孔,以便安装新的电梯。一个清洁工听到他们的谈话,就建议把电梯建在酒店的外墙上就省事多了。建筑师们眼睛一亮,连声叫好,观光电梯就这样诞生了。因为建造师虚心地听取了清洁工的意见,才有了观光电梯的诞生。如果建造师们看不起清洁工,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就不能诞生今天的观光电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不断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短处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的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21
今天,我们学完了《论语》十二章和《论语》十章,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我有了一些心得和感触。
孔子虽然已经去世了两千多年了,但是他的话语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是耳熟能详,这些话仍然在影响这我们,指导着我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以君子乎?”孔子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君子,要爱学习,乐交友,做有修养的人。现在人们依然保持这种追求,要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高尚的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用自己的经历来教导我们,要循循渐进,终身学习,还告诉我们学思结合的重要性,短短的三十八个字,孔子叙述了自己的一生,这三十八个字成为多数人都要达到的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教导我们,当正义和财富发生冲突时,要坚守道义正义。君子不是不爱财,但要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获取。现在,有多少人因为贪污受贿而被判刑,他们之中不乏都是一些大官员,他们虽说,学识渊博,单绝对不是君子。
我知道孔子颇有盛名,但在学了《论语》中的一点儿之后,我才正真意识到孔子的伟大,他绝对担的起圣人的称号。正因为有孔子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我们才能被称为“礼仪之邦”之一,我们的民族得以延续才有了文化纽带。《论语》这本书的语句已经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那一串串话语早已成了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性格基因。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22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朱熹说:“读书要眼到心到口到”。无论怎样读,最关键的是要读好书。
一本好的书,可以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涤,一本好的书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做指引,一本好的书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一本好的书可以让我们受益无穷。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想而知它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从内容上看《论语》包括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宗教等方面,许多内容从量上看并不多,但却非常深刻,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希望通过实行仁政,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孔子主张仁是要加强人的自己修养,孔子主张仁最基本的意思是爱人。
从体例上看,它属于早期的语录散文,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二是格言话,三是对华能够体现出人的性格品质甚至气质。
从教育的意义上看,它更是意义非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我们如何有修养,“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教我们如何学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教我们要有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我们要谦虚,“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教我们要珍惜时间。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会友,以书为乐,毛泽东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恕不可以一日不读”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我扑在书上,就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在书中遨游,在书中畅想,与书携手,读书,读好书。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23
“学而”句提出了“学”的本质,“学”之道;紧接着就是知己之乐;然后是君子的概念,理想的人格。
而君子想要做“仁人”、行“仁道”,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起其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孝弟”,就是“孝顺父母,爱敬兄长”。
但并不是人人都具备有“仁”,比如“巧言令色”之流基本上无“仁”可言。当然,有一种情况是例外的。在面对父母时,无论再怎么“巧言令色”也不为过。
可是,要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到“仁”呢?“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反省,实时检视自己的行为,以此修身,使之符合“仁”之道。概括起来,反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答应别人的事,是否有尽心竭力去完成;与朋友往来,是否有做到诚实守信;恩师所传之学问,是否有学以致用?
个人修身、齐家到一定境界了,那便可以出来治理国家了。治理千乘之国,有五点要素:敬慎于事而不荒嬉;取信于人而不相欺;节俭而不奢靡;爱民而不轻用民力;必不得已而需用民力,当在农闲之时,以不误稼穑。
而后生晚辈求学者,与君子“为仁人”、“行仁道”一样的道理,当先树立起根本。那根本是什么呢?根本为“德”。“德”包括“入”和“出”两部分。读后感。“入”是根本中的根本,“孝悌”。“出”,包括行为做事有章法,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而后由“入”的推己及人“爱众人”,并且亲近“仁人”,习“仁”之道。当根本竖立起来之后,还尚且有余力的话,那就可以去学习诗书文章了。
后生晚辈所求之学,未必一定就得是诗书文章。倘若他能够诚心诚意做到:见到贤人,能够恭敬相待;侍奉父母,事事能够竭尽全力;为保家卫国,甘愿献出生命;对待朋友,能够做到言而有信;那么,即便不曾学习圣贤之书,那他也必定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 篇24
《论语》真的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一本书,这本书记录了孔子与他弟子的言行。最近几天,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十二章,我真可谓是受益匪浅。
在十二章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同时,它还是我童年时期最早接触《论语》时最开始学到的一章,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
孔子说:“学习要按一定的时间复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前来拜访,这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是很君子的行为吗?”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孔老先生的智慧。在几千年前的时代,孔老先生就能悟出至今为止通用了几千年还没有错的道理。就比如说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我现在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听到最多的话就无非是“复习”了。
无论是哪一样学科,老师都告诫我们要定期复习,这样才能牢记在心。第二句话也是正确的,对待朋友就要真诚、真切,朋友好心来拜访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热心迎接。
第三句话真是突出了孔子的道德高尚,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我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虽然我也做不到那么好,但我会去尝试,去一点点接近那种境界。这三句话无不体现出孔子的智慧。
当然,这只是《论语》这本巨著中的一小则文章,还有更大的奥秘蕴藏在其中,等着我们去探索、学习。
《论语》真是一本充满了先人智慧的书本,它对你、对我都会有巨大的改变作用,这些作用都是良性的,最后,让我们一起阅读《论语》吧!
【孔子论语读后感500字】相关文章:
孔子论语的读后感03-31
孔子《论语》读后感04-01
孔子与《论语》12-06
孔子论语的优秀读后感06-12
孔子《论语》读后感范文09-26
孔子与论语的读后感范文07-08
孔子论语读后感的作文06-11
孔子论语孔子经典语录07-18
孔子论语名言精选06-11
孔子论语论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