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
《如何阅读一本书》首次在1940年出版,是莫提默·J·艾德勒的大作,此书属于外国著作,本身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就会加大阅读的难度。再加之翻译中客观存在的误差和翻译者本人的遣词习惯,让我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阅读的目的有很多:学生时代,是为了考试而读;而闲暇时看的言情小说,则是为了娱乐而读。现在,抛开娱乐和考试,则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读。不同于考试和娱乐,为了增强理解力而读,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仅需要勤做笔记、写读后感,还需要运用此书中的技巧来阅读。
这本书风行70年不衰,可见其在阅读上为读者带来的影响与价值。全书从阅读的层次、阅读层次的说明、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个方向作为基本的骨干,将阅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说明、检讨与建议。
首先,读者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之间是有关联的,较高级阅读层次包含了较低级阅读层次的特性。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换句话说,我读书大多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追随喜爱的作家,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而对于阅读的态度,则是主动。读书是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是一个陌生人,他饱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地去拿起一本书,才开启了你与作者的交流之门。
无论是基础阅读还是主题阅读,都强调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主动阅读。阅读是一个特别强调主动性的活动,完全被动是读不了的,那么专注力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专注力并不代表理解力,于是思考就是主动阅读的第二个要素。如果单单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那么一定是双眼停滞,头脑昏睡,即使没有被动到如此,如果阅读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是站在整体框架之上,带着一边思考和一边提出问题去阅读,或者说,由于仅仅对书中钟情的表达和语言很感兴趣,却没有耐心去了解整本书的框架结构、逻辑和内容等实质性的东西,那么,便是单纯的玩味文字,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所当然地,这本书给予你的回报也就局限于摆弄文字上,对于个人在这方面的提升是没有多大帮助的。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关于阅读的看法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的一些分类,观点仍具科学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但我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实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于电子书、网络资讯的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也许是为了放松或打发时间,但我们也应当以严肃的心态去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人生历练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记得有人说过,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翻开书本,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汲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力,我们的理解力。真诚地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我也承认自己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工作外时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应该在以后多阅读,多涉猎各方面知识,储备知识,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有所用处。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随随便便的。你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没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一种哲学。同样的,这本书给我的帮助更加的大,因为我还没有阅读多少书的时候,就能够碰上它。相信这本书所教导我的,能够在我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中,给我打下好的基础,让我能够从此以后有科学和系统的阅读,不断的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及人生的境界。
用书中的一段话作总结:“一本好书能叫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2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但还是通读下来了,就像作者说的:“面对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通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检索。”因为有时候查着查着为难情绪就上来了,然后放弃阅读的概率就会增加,从而错过后面更精彩的内容。
阅读分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越是主动阅读收获就越多。要明白自己阅读是为了什么:是为获得资讯,求得理解而读还是纯粹消磨时间娱乐自己而读。明确目标!
在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中,让我收益最大的还是检视阅读。
一、检视阅读中教会我们如何有系统的略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
3、检视索引。
4、读出版者介绍。
5、挑选主题篇章来看。
6、可以对整本书东翻翻西翻翻,留意主题动脉。
我以前没有注意那么多细节,基本都是翻开书直接阅读,以后应该按这样的流程在阅读前。
二、在粗浅的阅读时,面对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通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检索。
我以前阅读就是碰到不懂的都要去查资料,有时候查着查着就放弃的这本书的阅读,以至于错过后面的精彩的有用的内容。这次就尝试了通读难度高于我理解力整本书,对我来说,好有成就感。对于阅读的速度,以前不太关注,读了这章后,刻意关注速度,发现用书中教我们的方法用手指着字一行一行的移动,速度要比眼睛感觉要快一点,这样专注度增加了,速度也上去了。也不要一味求快,有时需要快慢结合着阅读。
三、在分析阅读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阅读一本书所提的四个问题:
1、这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什么?
2、内容的细节是什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这本书说的是真实的吗?全部真实或部分真实?
4、这本书与我何关?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的质量会更高。
对于这章的分析阅读我还需要继续细读它,因为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指导,没有消化这部分内容。对于第三章的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因为自己原先的阅读都比较单一,对于戏剧,历史,科学和数学可以说基本没有接触,所以阅读起来相当有难度。
就主题阅读,也是我接下来要去尝试的一种阅读,因为近期对积极心理学很感兴趣,所以想进行这方面的阅读。想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的系列著作开始。希望有这方面阅读体验的小伙伴能分享你们的阅读经验。
“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帮助你思想增长。当你阅读了一本好书你的阅读技巧必然是增进了,还能教你了解世界以及你自己,对人类生命中的永恒真理也有更深刻的体认。好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长。”对于书中的这段话特别的认同,一次好的阅读就是一次思想的成长。希望在马老师的阅读营里能阅读到更多的好书。感恩马老师无私的付出,感恩小伙伴一路相伴!
【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