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达洛维夫人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 1
疯狂,使他成为了一个谜。
读过了《达洛维夫人》,对书中的另外一位主人公“赛普蒂莫斯”印象深刻。尤其是他的疯狂。
我知道,在书中,赛普蒂莫斯的疯狂代表着一种非理性的,包含在深沉无边的黑暗中的,沉默的思考。观其一生,书中对他的描写其实更像是作者本人亲身经历的写照。
维吉尼亚伍尔夫,这位旷世奇女子,拥有美艳的外表,出生于一个知识贵族之家,但由于家长制对其残酷的迫害,才使得她一次又一次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这种疯狂同时也带给了她一种创造力的爆发,一种特殊的敏感的思维方式,所以才有了《达洛维夫人》这部作品,才有了伍尔夫文学史上的盛名。
我们常常崇拜理性,却排斥疯狂。然而,如果说理性是白昼的话,那黑夜便是疯狂。黑夜总会在有一个时刻取代理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白昼的消失,二者间相互不停息的转换,才有自然界的规律运行。
但我却选择走进疯狂,去探索疯狂。在《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沉默不语”的非理性的心灵世界,她用尽毕生气力,要打破这种缄默的状态。伍尔夫这种写作的欲望以及她背后想要传达出的一种独立,自由,发出自己声音的想法就像一株高大,蜿蜒而上,直入云霄,让人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藤蔓一般,顺着我的心墙迅速爬升,又四处蔓延,蔓延,直到它们完全占据与充斥了我的整个心房。
这一切都催使着我拥有伟大使命一般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不是要用体制化的东西来束缚自己身体与心灵的奴隶们,更不是舔食青草的温顺的小绵羊,我们是有灵魂与思想的个体们。我们有权利为自己而发声,只需坦荡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用去考虑身后怎样的目光。
要创作,就要抛开旁人鄙夷的目光;
要旅行,就要挣脱物质琐碎的羁绊;
要发言,就要讲出内心真正的想法;
只有不再沉默,才能诠释沉默的意义,才能追寻到更好的自己,生活,社会与人生。
《达洛维夫人》,闲日散读。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 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是我第一次接触的意识流作品。这本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从克拉丽莎·达洛维夫人上街买花筹备自己的晚宴开始,到晚宴结束为止。
就塑造角色的方式而言,《达洛维夫人》与我曾经读过的任何一本书相比,都大相径庭。
在塑造每个角色时,伍尔夫都长驱直入,抵达人物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思维之中,站在他们的视角看待社会和生活,她也借女主角克拉丽莎最怀念最爱的两个人物表达了写作的原因:“除了思维,我们身外别无他物”“唯有内心的感觉,才值得谈”。
整本书是围绕克拉丽莎展开的。
她是上流社会的议员夫人,过着舒适却空虚的生活,心中始终饱含对青春时光的怀念。我在另一篇读书笔记中写过她给我带来的感触,但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同样深刻值得谈论。
塞普蒂默斯是一个看似和克拉丽莎毫无关联的人物,在书中他们只有两次直接交集:第一次,克拉丽莎上街买花,看到一辆汽车的车胎爆炸,塞普蒂默斯也见证了这一幕;第二次,便是克拉丽莎在宴会上听到他自杀的消息。
他上过前线,失去了自己的好友埃文斯。因为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失去了感觉的能力。他对周围一切都近乎麻木不仁,却常常为身边的自然之美感动(“美就是真理,到处都洋溢着美”);他常常听见自己死去的战友埃文斯呼唤自己,听见小鸟用希腊语唱歌。
他的生活或许绝望,但至少,他是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静谧的。刺激他最终走向自戕的,是他的医生霍姆斯和威廉爵士。威廉爵士崇拜平稳,“由于他崇拜平稳,威廉爵士不仅自己功成名就,也使英国日益昌盛。正是像他这类的人在英国隔离疯子,禁止生育,惩罚绝望情绪,使不稳健的人不能传播他们的观点,直到他们也接受他的平稳感”。他享有上层阶级的特权,面对那些生活中缺乏希望和恩惠的人,他只会冷漠地认为他们缺乏“平稳感”;霍姆斯亦是如此。在塞普蒂默斯眼里,霍姆斯代表一种可怕的力量,他称之为人性。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评论:不要说杀人者是恶魔,这种说法抹杀了人性之恶。这种残忍使塞普蒂默斯感到绝望,当他看到霍姆斯走近自己,他使出了浑身的劲儿跳出了窗户,可仅仅在他跳窗的上一秒,他还想着“活着多好,阳光多温暖”。
在这个人物身上,伍尔夫倾注了她对当时不平等阶级的控诉和对底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但从精神层面上,塞普蒂默斯更是她本人抑郁面的投影:在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崩溃之后,伍尔夫最终也选择了自我了结。
因此,这本书也蕴含了伍尔夫对生死的思考。当克拉丽莎走在自己热爱的伦敦街头,她心里却在想:她必然会永远离开人世,是否会觉得遗憾?没了她,人间一切必将继续下去,是否会感到怨恨?还是欣慰,想到一死便可了结?当她在自己的宴会上听说塞普蒂默斯自杀的消息,她为他感到高兴,因为面对残酷的人生,她逃避了,而那青年是带着宝贵的本心纵身一跃的。她活着,却眼睁睁看着男男女女接连沉沦,看着自己的本心被日复一日空洞虚伪的生活湮没,这是她的灾难。对她这样一个曾经充满激情、现在仍保有对生活的'热爱的人而言,看着自己逐渐迷失和沉沦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
为什么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却会自杀?这本书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正因为热爱生活,才不忍继续因现实的痛苦而煎熬。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幸福的当下死去,这种幸福便成为了永恒。“如果能在此刻死去,那将是莫大的幸福。”
但生命岂是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呢?书中还提到:父母赋予生命,要尽天年、宁静地走完生命之路,但却感到强烈地无能为力。活着不易,但生命是父母赋予的,岂能随手抛弃?何况一个人死后,哀悼的都是逝者生前所爱之人,既然一条生命的消逝给别人带来痛苦,一个人的生命又怎能完全属于自己呢?
除了对主要人物大篇幅的心理描写,伍尔夫对许多只出现了一次的人物也进行了生动的刻画。最能引起我的共鸣的一处,只有短短三五行。
故事依然从上街买花的克拉丽莎开始,在某个时刻她望见伦敦上空盘旋的飞机,紧接着我们就跟随飞机的航线将视角转换到了格林威治。本特利先生在格林威治修草坪,当他看到飞机向远处飞去时,他想:那是理想,是凝聚点,象征人的灵魂;它也象征人决心通过思维、爱因斯坦、数学和孟德尔学说去挣脱躯壳,离开住宅而远走高飞。这样一个简单的心理刻画之后,这个人物就再也没出现过了。但这一个句子,就足以表现出平凡的人对理想和远方的向望。像这样的文段数不胜数,我相信它们都寄托了伍尔夫本人的思想和她对人们的同情。
还有一段我也十分喜欢:一位老太太感叹自己为生活牺牲了玫瑰花,在心里默默祈求一位路过的、站在风信子边的年轻姑娘给予她怜悯。
伍尔夫本人在日记中描述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我要表达的观点多极了,可谓文思泉涌……”初读,这本书便给我带来了无限启发,这篇读后感只是浅略地记录了一些最深刻的印象,读书过程中还有许多转瞬即逝的念头,也还有许多读不明白的语段,因此,这一定会是一本值得我反复品读的作品。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 3
《达洛维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的代表作之一,伍尔夫本人是一个技巧卓越的女性作家。她本人在日记里明确阐释过《达洛维夫人》这本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它所存在的社会意义,着重描写了几种对立面的存在,比如生与死,理智与疯狂,以及当今的社会制度以及相对应的各阶层的人民生活的反差。全书的情节只是写了1919年夏季的一天,达洛维夫人从清晨出门为晚上的宴会买花到深夜晚宴散席结束这一天的活动,整本书的情节跌宕起伏,对比鲜明,显现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高超的写作技巧,真正的突出了她是一个富有独创性,悟性灵敏且有真知灼见的文学批评家。尽管全文中仍是会存在一些作者身为女性所带有的女性视角的偏见,但是瑕不掩瑜,整部小说透露出来的情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探寻的。
《达洛维夫人》的主人公是克拉丽莎,一个生存在以父权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维多利亚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女性被给予的社会角色很局限并且死板。而克拉丽莎出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中产阶级家庭,并且从小被自己的代表父权的父亲和姑妈牢牢控制住,不光是身体上的自由,包括思想上的自由,都被她自己的父亲以及姑妈控制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克拉丽莎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慢慢地长大成人,结婚生女,变成了大家口中的达洛维夫人,失去了自己曾经的姓名,克拉丽莎这个名字只是短暂的存在于她的青春期。整部小说的选材很特别,不是描写了克拉丽莎的一生,仅仅只是写了身为达洛维夫人的克拉丽莎在一天内为了自己作为国会议员的丈夫能够在官场上能够结交到更好更多的朋友,而在家准备晚宴,为这个晚宴筹划以及添置相应的物品所做的一天的活动,期间有穿插描写了青年时期的还是克拉丽莎时的少女情怀以及她的初恋情人彼得,以及两个人之间的矛盾所在,包括她少女时代心中的同性偶像萨拉对于这个时代对女性的束缚的抗争,以及她自己的女儿伊丽莎白对于这个时代对于女性的不公的抵抗,在描写这些抵抗的同时,突出描写了对于达洛维夫人对于这个社会的反抗和妥协,最后是年轻人赛普蒂默斯死亡的消息带给克拉丽莎一股力量,使她有勇气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让她意识到了自我的毁灭,同时也想到了自己少女时代的过往。明白了赛普蒂默斯选择死亡的意义,让自己获得了重生,用完整独立存在的自己重新回到了晚宴上。主动做出抵抗,完成内心的自我超越。
纵观整部小说,是有一个代表意向的,那就是达洛维先生,为了能够不打扰自己生病的妻子养病,而另外打扫出了一兼阁楼给自己的夫人使用,在这间阁楼里,达洛维夫人能够短暂的体会到一个人的自由的感觉,但是归根到底,这间阁楼在本质上也不是达洛维夫人所有的,是代表着资产阶级的丈夫给她的,她只有使用权。整个阁楼也是个封建制度的象征,女主人公,达洛维夫人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小的阁楼里获得了她最后的思想上的解放,整个阁楼在小说里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达洛维夫人在小说中有过接触的三类男性,一个是她的父亲,一位是她的初恋彼得,一位是她的丈夫达洛维先生,这三位男性对于达洛维的影响是不同的,例如她的父亲对她的是封建的`压迫,她的初恋男友和她的思维以及想法是不一样的,彼得不能理解克拉丽莎的追求和想法,在他的想法里,克拉丽莎的追求是对于女性的解放,是对于自由的追求,而对此彼得则表示不理解以及表现出自己的不屑,最终与克拉丽莎不欢而散,最后是克拉丽莎变为达洛维夫人以后的自己的丈夫达洛维先生,这样一位国会议员,他只是专注于自己的政治生涯,对于自己的妻子家庭并不是很关心,而更多地是达洛维夫人只是他社交的一种方式,而那个时候的达洛维夫人,给自己的标签也是家庭妇女以及母亲,她努力地做好这两个标签,能给她带来骄傲的是她所操办的宴会,给她的丈夫带了来脸上的面上,当她和市长一起出席的时候,她脸上的笑才是发自内心的,她觉得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一个身为妻子应该尽的义务,她做到了。
在这样的生活里,她不是没有想过挣扎,不是没有怀恋过她年轻时候的理想,但是生活让她的挣扎显得那样的无力,特别是她年轻时候的同性偶像萨拉,一个敢于用裸奔来证明自己对自己对自由的渴望的女性,在长大以后对于自己的婚姻的妥协身为人妻人母以后,对于这个社会的妥协,让克拉丽莎更觉得迷茫,觉得自己所追求的没有意义,也没有所谓的目标,所以对于自己的女儿伊丽莎白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世俗的反抗她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但是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会一直是这样的做法。
而真正让达洛维反省的是年轻人赛普蒂默斯死亡的消息,塞普蒂默斯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放自己,解放自己在医生那里所受的压迫,正是这样的一个消息,给正在主持晚会的达洛维夫人一股强有力的刺激,让她回想到了自己年轻是的一切,自己所追求的一切。
所以在得知这样的消息以后,她选择回到了自己的阁楼,反思了自己的一切的经历,在经历了强烈的思想斗争以及自我反省以后,她实现了自己的思想上的突破,让自己的思想有了新的突破,自我意识的觉醒,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理想和追去。
而小说的结尾也很是耐人回味的,总的来说,《达洛维夫人》是一本值得我们去仔细研读的小说。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 4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学年论文,我选择了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作为主题。除了惊叹于意识流小说摒弃传统的写法,也是因为伍尔芙给予了我最初的女性主义的启蒙。
这位敏感的、脆弱的、才华横溢的作家,在女性备受禁锢的维多利亚时代,她是拥有自我意识的少数派。
“女人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一笔属于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1998年,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出版以《达洛维夫人》为灵感而成就的小说《时时刻刻》,获得普利策奖,并在2002年改编为同名电影。这是对伍尔芙的致敬之作,同时也探讨了不同时代的女性价值与她们的抗争。
“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
这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克拉丽莎·达洛维要为晚上的宴会做准备,而这样有达官显贵参加的晚宴正是她身为上流社会主妇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她去买花的途中,所见所感,往事如意识流一般在脑海流淌,她想起了少女时代有着冒险精神的初恋情人,想起了曾经倾慕的与众不同的女友,想起了生命里经过的人事……
伍尔芙用一天的时间来写尽这个女子的一生,克拉丽沙的`性格中,有着叛逆的,活跃的,超越世俗之上的成分,她无疑是一个有着独立意识的女性。
她能看到上层阶级的空洞乏味,同样也清楚世俗力量的强大,所以她最终选择了保守稳妥的婚姻,但她是矛盾的,挣扎的,即使年过五十依然受困于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做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自传。
在《达洛维夫人》出版十六年后的1941年,伍尔芙又一次陷入了精神错乱的痛苦之中。为了避免拖累丈夫,她穿上很重的厚呢套裙,在口袋里装满石头,自沉于英国苏塞克斯郡的一条河流中。
- 相关推荐
【达洛维夫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洛必达法则公式及条件06-06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02-03
读《戴洛薇夫人》有感01-24
洛天依言和歌曲《达拉崩巴》歌词完整版01-27
湘夫人教案09-16
屈原《湘夫人》10-24
花蕊夫人介绍05-05
《湘夫人》屈原06-14
《湘夫人》屈原06-14
《湘夫人》屈原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