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师说》导学案

2024-09-21

苏教版高中语文《师说》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 说”的文体知识。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 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 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匆忙急迫的样子)而东(由长安东去洛阳),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3.诵读课文;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标注出重点字词和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理解文意。并写下自己在预习中存 在的疑难问题。

  【预习反馈】

  1.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句读(du) 或不焉 (fǒu) 经传(zhuàn) 近谀 ( yú )

  聃(dān ) 蟠(pán ) 郯子(tán) 贻(yí )

  无长无少(zhǎng)

  2.指名朗读课文。

  3.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全班讨论。

  【合作探究】

  指明同学串讲课文,同步梳理文中 重要词语和特殊文言现象。

  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 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 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多么)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为耻

  4.其它(自己补充):

  【当堂检测】

  1.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2. 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课后作业】

  1.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2. 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3. 背诵并默写文章的1-2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 理解作者的观点,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预习反馈】

  1.检查1-2节的背诵。

  2.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古之学者必有师; 对比论证。)

  【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句在全文中有何 作用?

  (这句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2.第一段中作者怎样从理 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讨论后明确: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概述教师的作用;第三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讨论后明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2)这一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为了论证分论点,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讨论后明确:

  a.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土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作出了什么论断?

  讨论后明确: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结论。

  (2)本段的分论点?所用的论证方法?

  讨论后明确:圣人无常师。举例论证。

  5.分析第四段:

  (1)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 样的“时”所束缚?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好古文”和“不拘于时”?(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1)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2)说明写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赏 品味: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总结提升】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 ”,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课后作业】

  《师说》与《问说》(片断)比较阅读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 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韩愈《师说》)

  (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曰: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多矣,悲夫!(选自刘开《问说》)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

  (2)圣人之所以为圣 ( )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

  下列两组中加点词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惑( )

  A.传道受业解惑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道( )

  A.传道受业解惑也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下面第6-8句。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

  6.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传”、“无惑也难”有 哪些具体表现?请从4个方面概括。

  (1)

  (2)

  (3)

  (4)

  8.比较选文与《师说》在立意(或内容 )上的异同,然后填空。

  (1)相同点:(不超过25个字)

  (2)不同点:(每小题字数不超过25个字)

  ①《问说》:

  ②《师说》:

  9.“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这一句与《师说》中的哪句话相应?(连标点不超过25个字)

  (1.(1)低于 (2) 原因(3)以……为耻 (4)加强语气

  2.B 3.C 4.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5.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所了解的。

  6.道理不只是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

  7.(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或不焉,小学而大遗。(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1)相同点:两文都是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向各种人学习。(2)不同点:①《问 说》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②《师说》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主张从师而学。

  9.是故无贵无 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师说》导学案】相关文章:

《故乡》的导学案02-14

高中语文教学之导学案教学初探论文03-19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铁的性质导学案09-01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03-20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