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发明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发明家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坦克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矛和盾
1、 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认识这两种武器吗?(板书:矛 盾)随机教学“矛和盾”字。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 师小结: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矛长长的,头上尖尖的,用来进攻。盾就是盾牌,是用来抵挡的,保护自己的。(教师随机板书:矛-进攻。盾-自卫。)
3、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矛和盾的集合》(师补充课题)。用来进攻的矛和用来防守的盾怎么能集合起来呢?学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自学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
集合 招架 紧张 自卫
进攻 炮口 坦克 战场
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庞(páng)然大物
自由读——指名读——同桌接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正音。
3、归纳主要内容:同学们,读课文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本领,就是把课文读成一句话或者一小段话,你会吗?(课件出示填空句子)请同学们赶快默读课文,试着填一填。课件出示:
发明家( )矛和盾与朋友比赛的时候,想到把矛的( )、盾的( )合二为一,发明了( ),在战场上( )。
三、学习1-4段,思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1.同学们,发明家在发明坦克的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许多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请默读课文1-4段。
2.交流反馈,随机板书,品读词句。
(1)盾太小。盾太小,所以发明家难以招架住矛强大的进攻。找到相关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
A、自由读,想像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
B、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比赛的紧张?
雨点般:可以看出什么?(连续不断 来势凶猛 很密集)
左抵右挡:做做动作
难以招架:什么意思?
用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感受到“盾太小啦!”
(2)变铁屋。找到相关句子:盾太小了!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发明家在紧张危急关头,想到了这样一个好主意,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那样的心情好好读一读,读出“!”强烈的感情。
(3)要进攻。出示第三自然段: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呀!
“固然”是什么意思,能否换个词儿来说?
发明家又产生了新的困惑,你认为这样的铁屋子像———,只能——,不能——。(课件出示)
读好“!”强烈的语气。
(4)开小洞。找到相关句子: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得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A、什么才能进攻?课文中的“矛”指什么?怪不得“矛”打上了引号。长长的一横叫破折号,破折号占两个格子的位置,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B、出示坦克图,找找什么是坦克的“矛”?什么是坦克的“盾”? 随机理解履带。说说坦克与铁屋子比起来的进步:坦克不仅能—— ,而且能——。
师介绍坦克:坦克的底部装有履带,能行走在泥地、沟渠等特殊的地面上。作战时人可以躲在坚固的铁屋子里,很难受到攻击;又装有炮口,能随时攻击对方。由于它进退自如,攻守灵活,一上战场就发挥了极大作用,名震天下。
四、回顾思维过程,内化语言。
1、默读课文,填空(课件出示):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比赛。对方的矛如( ),发明家用盾( ),还是( )。他想到了:( )。可是( ),对了,(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 )。
2、小结:同学们,发明家就是这样,遇到问题想办法,再遇到问题,再想办法,一步一步想下去,最终发明了坦克。(边说边画箭头,完成结构图)
盾太小 变铁屋 要进攻 开小洞 成坦克
五、生字复现,学写生字
1、读一读(出示词语):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紧张危急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哇哇直叫 合二为一
你发现“左抵右挡”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吗?你也能说说这样的词吗?
2、重点指导生字:架 神
3、找找生活中“合二为一”的例子,下节课交流。
- 矛和盾的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矛和盾的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1-10
比和比例复习的教学设计(通用13篇)05-24
正数和负数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08-27
《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04-17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03-03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