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的总结
2009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以省级食品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监管为重,服务为先,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平安无事故,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良好。
一、严管理,确保监管规范化
狠抓监管,坚持“三严六抓”,确保监管到位。“三严”,严格市场准入,严要求、高标准实施许可,坚持申证把关制,从严把好源头关;严格证后监管,从巡查、月报到定期抽查形成监管链,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严格强制检验,对不具备检验能力的企业,一律实施委检申报备案制。“六抓”,即抓宣传。通过“3.15”等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积极营造“人人关心食品,个个重视安全”的浓烈氛围。抓承诺。推行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100%与109家生产单位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强化企业自律,增强企业责任意识。抓备案。扎实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使企业不会、不愿、不敢非法添加,8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均实行备案制。抓巡查。查原料是否合格、工艺是否规范、添加剂是否合法;在检查重点上,问题企业定期查、倒闭企业一定查、关停企业及时查。计巡查企业556次,责令6家无证企业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抓节日,注重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和其他特殊时期的市场监控。中秋和奥运期间,出动300多人次,检查单位50家,没收无证食品50多箱。“三鹿”后,积极应对,严格市场抽查,及时公布结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抓典型。联合县电视台,开播《**在行动》主题片10多期,突出焦点,注重典型,做到整治一起,教育一方,影响一片。
二、重服务,确保监管人性化
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服务,寓管理于服务,努力以过硬的业务、优质的服务、奉献的精神,赢得企业的肯定。一是定点联系。与食品企业挂钩,定期联系,了解情况,及时弄清企业在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二是上门帮扶。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深入基层,上门搞好“特色”服务。资料送上门。把企业急需的资料及时送到企业手中,帮其解疑答惑,培训人员。今年已为企业培训、咨询100余人次。专家请上门。针对企业生产中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不能解决的,帮助把专家请上门解决。领导走上门。领导带队深入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针对滨海实际,突出注重小作坊帮扶,使更多的小作坊从“地下”走到 “地上”,从不合法走向合法,从“小”变“大”,引导华康首乌等8家小作坊走上了规范发展之路。三是活动推进。以活动为载体,为企业多做事、做好事、做实事。先后组织了“服务企业”百日行动、“保增长、促内需”问卷调查等活动,放下架子,走向企业,“零距离”、“全方位”为食品企业服务,既做监管员,又做服务员,全力提升了我县食品质量水平。“服务企业”百日行动,解决了企业难题20多个,
三、抓机制,确保监管科学化
一是健全社会监管 “网络”。在食安委领导下,加强乡、村、企监管队伍建设,对 15个镇、30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和298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加强培训,明确责任,将“三进四定”(进企业、进村、进户;定人员、定企业、定区域、定责任)落到实处。二是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明确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强化其社会责任,实行“一企一档”动态监管制度,全面掌握全县企业的分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做到“企业全备案、产品全登记、检验全记录”,消除监管的盲区和死角。三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完善12365投诉举报制,借助县食安委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卫生等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搞好食品监管的联动和衔接,形成监管合力,不断构建监管的长效机制。
2009年,我局将紧紧围绕食品安全,着力抓好“1234”工程。“1”就是把握一个主题:从源头抓质量。“2”就是抓住两个重点:保障食品安全和品牌创建,突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拓展首乌等农产品品牌内涵。“3”就是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不断构建监管的长效机制:责任追究制度,督查自查制度,食品质量安全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4”就是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切实开展食品小作坊整治工作,完善购销台帐,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二是继续实施分类管理,以食品的风险度、质量、诚信度为标准,确定重点管理的区域、食品和企业;三是提高检测能力,加大检查力度,强化对节日市场和生产源头食品的检查;四是加大对无证生产、违规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及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 相关推荐
【食品安全监管的总结】相关文章:
食品专业的实习总结范文04-22
食品工厂实习总结范文04-23
食品专业的实习总结范文04-22
食品工厂实习总结范文04-23
食品专业的实习总结范文04-22
食品工厂实习总结范文04-23
食品专业的实习总结范文04-22
食品工厂实习总结范文04-23
食品专业的实习总结范文04-22
食品工厂实习总结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