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2024-11-27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八、指导朗读。

  这首诗节奏明快,格律严谨,韵律清晰,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朗读能力。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也可以播放录音)

  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质疑。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1)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

  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

  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

  1.教师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利用课文插图和关于“延河”、“南泥湾”、“杨家岭”、“枣园”的图像资料,课文朗读录音等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适当进行点拨。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认识“延、昔、笋”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体会诗韵,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文体特点,通晓诗意,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深刻体会“追寻”的时代意义。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重温单元人与事,营造“追寻”之意

  1.播放《建党伟业》主题曲《追寻》的mv片段。(板书:追寻)

  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首诗领略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颗心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过渡:我们曾追寻一句话体会京剧表演术家的民族气节!

  图片

  “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梅兰芳

  2.引出课题:追寻一段历史可知兴衰,追寻一腔志向可明其志,追寻一种抉择可感气节……这节课,我们沿着“追寻”的足迹,走进“革命圣地”延安,一起为那段历史拍摄视频,制作一份《“追寻”光辉的足迹》短视频。(补全课题:延安,我把你)

  3.拍摄视频之前,我们需要走进那段历史,了解那段不朽的回忆!读题猜测,作者走进延安可能会“追寻”什么呢?(预设:事物、历史、人物、事件、地方、精神……)

  (设计意图:以音乐的旋律,营造诗歌学习的氛围,结合情景朗读,感知“追寻”的含义,唤醒整个单元的“人物和事件”关联语文要素,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二、朗读诗歌词与句,体会“追寻”之韵

  1.初读正音,感知诗韵。

  (1)自由朗读,辨析词语词语:

  (预设:“炕”后鼻音,“脊”读三声。释义“满目琳琅”也作“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设疑生思,发现诗韵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预设:诗中“追寻”的事物;每个词的都有相同的“αng”韵。)

  (3)练习朗读,相机指导(预设:借助节奏划分,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适当突出每小节第二、四两句末尾的一个字,读书诗歌的声韵美。)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关键词语,既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感知词义,又进一步引发思考,发现全诗押“αng”韵,体会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文体特点。)

  三、感知诗中景与物,融入“追寻”之境

  1.延安,我把你追寻的过程中,我的眼中发现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朗读圈画,汇报交流,结合景物变化,展开想象,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2.分享眼中的变化,触摸时代的变迁。

  (预设:从破旧的茅屋,低矮的窑洞到一排排高楼大厦,一件件电器满目琳琅,说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破车老牛的落后生产力到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等设备的日新月异,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一去不返。)

  (设计意图:俗话说:眼见为实。外在的变化显而易见,学生容易从视觉“追寻”的表象入手,引发对翻天覆地变化缘由的深层“追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感知“追寻”的内涵。)

  四、穿越诗境朝与夕,品悟“追寻”之味

  合作探究,借助《“追寻”光辉的足迹》视频拍摄记录单,结合背景资料深悟“追寻”的内涵。

  2.汇报交流,借助《“追寻”光辉的足迹》拍摄单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1)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板书:延河)

  资料: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当年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救国救民的革命道理。

  (2)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板书:枣园)

  资料: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泽东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

  (3)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板书:南泥湾)

  资料:南泥湾是一条杳无人烟的溪谷。三五九旅奉命进驻这里,自制工具搞生产。他们以惊人的毅力,艰苦奋斗三年,将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4)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板书:杨家岭)

  资料:杨家岭是中央领导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曾召开过第七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毛主席在这里书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名句。

  (预设: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追寻延河,就是追忆与革命者并肩战斗的岁月;追寻枣园,就是紧跟党中央;追寻南泥湾,就是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追寻杨家岭,就是追寻伟人的足迹,遵照党的指导思想,建设美好的明天。)

  2.师生合作,情景朗读体味朝夕变迁的不凡。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配乐朗读)

  师:那“延河叮咚的流水”两岸不在泥泞,如今遍地繁华……

  生: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师:那“枣园梨花的清香”依旧满城芬芳,这清香在述说……

  生: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师:那“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崛起了斗志,崛起了新时代……

  生: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师:那“杨家岭讲话的会场”场景历历在目,点燃自力更生!

  生: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过渡:孩子们,“我”从延河,追寻到枣园,从南泥湾,追寻到杨家岭。

  其实,我也曾在长征胜利会师的吴起县追寻;也曾在党作战总指挥部王家坪追寻,更在顶天立地的宝塔山上追寻……甚至,把整个延安,追寻(板书:追寻)。

  “我”追寻到底是什么呢?(板书:延安精神)

  (预设:追寻伟人的足迹。追寻革命的岁月。追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延安精神。)

  成果分享:短视频预设30分钟:借助记录单,分享“追寻”过程中,分配时间最长的部分,为什么?

  3.回顾诗文,锁定“作者足迹”,借助资料,串联“事件意义”概括主要内容。

  (板书:足迹、意义)

  (预设:借助板书概括诗歌主要内容;梳理概括现代诗歌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场。教学由扶到放,教师相机点拨,教在难处,教在疑处,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现代诗歌的空间。结合背景资料,层层深入思考“追寻”的意义,通过情景朗读生发对“延安精神”感悟。借助“锁定作者足迹,串联事件意义”的思路,给予学生概括现代诗歌主要内容的方法。)

  五、领悟“我”心情与志,传承“追寻”之路

  情景一:中国的航天历经14年不懈努力,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如今神州登月,蛟龙潜海,高铁纵横……中国科技的飞跃中,你追寻到“延安精神”了么?

  情景二:中国女排,三十年拼搏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冉起……在中国女排拼搏里,你追寻到“延安精神”了么?

  情景三:94岁的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默默奉献60年,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在老红军的身上,你追寻到“延安精神”了么?

  结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孩子们,时代需要“延安精神”!它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融进血液里,刻在骨子里!

  请全体起立!让我们怀揣感动与梦想,追寻“延安精神”的足迹,向着明媚的春光,向着火红的太阳,一路向前,齐读!(音乐:《我和我的祖国》)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事件,拉近学生生活情景,升华“延安精神”,扩大“追寻”的视野,从国家科学技术的腾飞,到女排自强不息的信念,到老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守……把“追寻”道路延展至诗外,传承到当代。将“延安精神”根植于心,内化于行。)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会认“延、昔”7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重点)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重点)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重点)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重点)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背景导入。

  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

  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板书:延安,我把你追寻)

  【设计意图:从介绍背景引入本课,让学生有时代感,走进文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作者介绍

  祁念曾,出生于1946年12月,民族,汉族,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共党员。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陕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报》总编辑,现任深圳商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学生时代,曾以《大学生进行曲》、《校园的路》等诗歌作品传诵一时。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脚步》。

  三、初读感知

  1、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延安、昔日、春笋、茅屋、土炕、一旦、明媚

  (重点指导生字:

  笋:是平舌音“sǔn”,避免读成“shǔn”;

  延:“延”和“廷”是同音字,不能读“tíng”;

  媚:不要读一半,不能读“méi”;

  炕:“炕”和“抗”是形近字,都读“kàng”;

  茅:“茅”和“矛”是形近字,都读“máo”)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韵母易读错:笋(sǔn)、

  声母易读错:炕(kàng)。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满目琳琅以前,往日。

  昔日为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灿烂辉煌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明媚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顶天立地鲜明可爱;明亮美好。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诗歌,思考:我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诗歌主要讲了哪几点意思?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我追寻的是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继承发扬它。)

  4、主要讲了三点意思:第一、二节写人们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三、四节写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五、品读诗文,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节。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

  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燕子和春光”、“小树和雨露阳光”是什么关系?

  (南方归来的燕子离不开明媚的春光,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雨露阳光。)

  自读,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第一小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2、学习第二节。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1)自读第二节,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板书: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2)分组讨论、交流。

  (3)师点拨。

  (第二小节连用四个“追寻你”,分别是“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样事物。“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著作《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安南部,“开荒的镢头”实际是指军民大生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在延安西北部,党中央许多重要的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作者选取的事物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当年的人们印象深刻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这些事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引起读者的追忆,引发人们的感怀。)

  3、师小结。

  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六、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自学三、四两节。

  (1)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a、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b、“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这两句的意思是什么?

  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

  (“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掉”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活生产条件要改变,而延安的革命精神一点不能变,要继承和发扬。)

  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

  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

  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伟大的延安精神。“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

  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b.我们每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再发展,就必须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3)有感情地朗读,加强理解。

  2、自学五、六两节。

  (1)指名朗读这两节诗,思考、讨论、交流。

  a.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也就是活死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b.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板书: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献身力求上进……)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节诗。

  3.依据板书,归纳中心。

  诗歌通过对延安精神的歌颂,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全诗押的是ang韵,读的时候要很自然地适当加以突出,这样,听起来才声韵铿锵。

  七、扩展运用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在阅读实践中,引伸到课外,联系实际谈谈,教育学生懂得延安精神。】

  八、课堂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九、当堂检测(选做)

  1、诗歌中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

  2、这首诗中追寻延安的四个事物,分别是。

  板书设计

  沿河

  延安,我把你追寻枣园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献身南泥湾力求上进……)

  杨家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这节课则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解决的。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的思想。

  2、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的个问题“追寻”“扶”的,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深切的体会。在学生弄清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对个问题“为追寻”,学生学得。

  不足之处:

  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不理想。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的难度。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清课文内容的内在顺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5个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学习司马光、童第周勤奋学习的事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程序:

  课前交流:名人勤奋成功的事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简介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2、师板书“勤奋”,学生齐读“勤奋”一词,说说自己的理解。(努力;十分努力;为了达到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3、解题:题目中的“说”就是谈、讲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明白文体特征。

  1、自由轻声读文一遍,感觉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相比,有什么特点?(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有关勤奋方面的道理;通过司马光、童第周两个具体的勤奋事例来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

  2、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专门说明道理的说理文章。作者围绕“勤奋”这一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自己的观点。因此,从题目着眼,一看到这“谈”字就知道它的文章类型。

  3、你能将题目在不变换主题的情况下,换一种说法吗?(《论勤奋》《谈勤奋》)

  三、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认读的字:强调“鉴”“馁”“剥”的读音。

  要记的字:先进行分类,再针对字形或字音进行重点识记。

  停写有困难的字。

  2、认读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课后第3题的词语。

  3、指导读难读的句子。(出示自认为较难读的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清楚的?

  交流。

  四、走进实例,见证勤奋。

  1、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课文中作者提出了哪两个人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吗?(一个是司马光的事,一个是童第周的事。)

  教师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2、课文中的两个人都成功了吗?那么他们获得成功靠的是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第2、3小节,找出有关他们成功和勤奋学习的句子。

  出示自学要求:⑴、自由朗读第2、3小节,⑵、用--------划一划写司马光和童第周成功的句子。⑶、用波浪线划一划他们是如何勤奋学习的句子。

  3、司马光

  (1)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师简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就是司马光获得成功的见证,是他花费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一句话呢?

  (2)那么,司马光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出示:⑴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⑵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3)、抓住“滚瓜烂熟”“一遍又一遍”

  哦,无数遍的读书,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就是勤奋!

  抓住“警枕”

  “警”在这里什么意思?那你知道提醒他什么吗?(提醒他起来读书写作。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睡懒觉,白白浪费时间。)争分夺秒的学习、写作,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这就是——(点课题“勤奋”)

  (4)、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句,好好体会司马光的勤奋。

  小结:司马光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天资聪颖过人,也同样需要勤奋,只有勤奋,才能获取成功的硕果。

  4、童第周

  (1)童第周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指名说)(板书:青蛙卵剥离手术。)

  (2)过渡:童第周他的成功靠什么?(点课题“勤奋”)谁来把刚才从书中找出有关他勤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相机出示: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

  追问:从他的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谁知道?对呀,感悟力真不错!童第周起早贪黑的学习,每天如此,这同样是——(点课题“勤奋”)

  (3)男生读一读。女生读一读。

  5、对比出理。

  (1)把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人做个比较,看看他们不同的地方是什么?相同之处又是什么?

  不同之处是司马光从小很聪明,童第周从小学习成绩很差。

  相同之处是他们最后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们都很勤奋。

  (2)假如让你们给两位名人各送上一句合适的名言,你觉得送什么好?

  (成功=一分天才+九十九分汗水送给童第周: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6、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一古一今两个人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证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五、学习写法,明确方向。

  1、作者怎么不举例我们班XXX呢?或者举例我们学校的老师啊。

  (别人不知道呀)

  是啊,这里我们又学到一点: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众所周知的事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2、同学们,你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自己勤奋学习了吗?你是怎样勤奋的?如果你没有勤奋,你打算今后如何勤奋学习?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夜以继日编巨著

  童第周以勤补拙成大家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

  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检查预习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生:

  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三.自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提问题。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生:交流。

  四.朗诵感悟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

  生:讨论朗诵设计。

  朗诵,评价。

  五.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目标解析:

  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

  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

  (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

  (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方便?(十个十个的数)

  (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天,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为学生提供现实素材,初步感知大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埋下伏笔。】

  二、经历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

  (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

  (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数形结合,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和意义;通过知识迁移,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准备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

  (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

  (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

  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注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设计意图: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边操作边数数,感悟多样的数数方式,充分感受十进制关系,主动建构了1000的意义。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培养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在比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张纸。教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后教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

  2.1000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1000,作为学生比较的对象,从而加深对1000的认识,领会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 )和( )。

  (二)数一数。

  1.练习十六的第1题。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地数数。

  2.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三)想一想。

  找规律填数:

  1.336、337、338、339、( )、( )

  2.580、590、( )、( )、620

  3.( )、900、800、700、600、( )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伸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延伸:通过个、十、百、千的认识,你还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既能对本课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又为后续学习做好延伸,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8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警示人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崇高理想而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教学目标:

  1、认识“延、昔”等7个生字。

  2、借助资料,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难点:通过学习这首诗,联系相关资料,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1、出示一组“延安”图片。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延安)谁来结合查找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延安?

  3、完善课题,齐读课题。

  4、默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5、梳理阅读要求后课件呈现:

  (1)运用资料理解诗句。

  (2)想一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标出小节号,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不加,不漏,不断。

  2、检查自读情况。

  三、协作学习,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标一标:默读诗歌,在不懂的句子旁标上序号。

  (2)想一想:结合资料、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句子。

  (3)说一说: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

  (4)做一做:合作完成学习单,进一步读懂诗歌。

  ①读第一节,我读懂了作者用“翩翩归来的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和“茁壮成长的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心情。

  ②读第二节,我发现诗人选择了……这四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来追溯延安的光荣历史,由此我体会到了诗人是在追寻。

  ③读第三、第四节,我发现“高楼大厦”“家用电器”“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写的是的延安;“茅屋”“土炕”“老牛破车”写的是的延安。从对比中,我体会到了。

  ④读第五节,我明白了如果失去延安精神,就;有了延安精神,就。由此我体会到了。

  (5)议一议:你怎么理解“延安精神”?

  (6)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根据自学提示展开学习,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3、检查自学,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延安精神,追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相关推荐

【语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09-0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05-02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06-20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10-04

关于《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学设计09-18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学设计范文06-2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范文09-26

《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学设计08-18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通用6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