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论文

时间:2022-12-04 14:10:44 论文 我要投稿

景观设计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景观设计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景观设计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1

  一、现代景观审美独特性

  科学技术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促进人们对环境认识的觉醒,景观设计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审美主体已由少数人向大众化转变;西方艺术观念的引入,景观审美情趣与审美思维发生了转变,审美意识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形成了景观设计的全局意识;而对环境功能、经济、形式的关注,要求景观设计作品既具备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同时要求符合现代审美需求。总之,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在历史延续性基础上,从空间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视觉环境的角度力求建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山水画艺术特点分析

  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观。山水画崇尚自然,重视自然生态观。“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画家对自然山水一直抱着亲和的态度,他们积极投入自然的怀抱,渴望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山水画的意境塑造。技法是画家情感表达的手段,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或雄奇幽静,或空灵淡泊。山水画利用散点透视、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构图手法,让画面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解决了由于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和静态感所带来的局限。这种意境既是画境,又是景观设计中的精神空间。山水画的创意构图。山水画以步移景异的欣赏习惯处理构图,采取散点透视展现画卷的视野,这样可以让人看得全面、看得深远、看得精细,同时也具有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视觉感受。山水画的空间处理。山水画空间并非是单纯视觉空间,而是由视觉探寻引向空间的精神体验,也就是通过画境中的可观、可行、可游和可居的心理模拟,引导人们对宇宙人生之道的精神领悟和理想追求。山水画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造就了山水画独特的审美内涵。纵观历史,文人墨客大多通过寄情于山水抒发情感,这一点不仅体现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的圣人情趣,更体现了山水画的精神蕴含。

  三、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

  1.居住区山水意境表现

  意境最早见于佛经,是自我对客观的领悟。山水画的意境是作者哲学观、美学观在画面中的体现,受儒家、道家、禅宗的影响,不同的画面体现的人格与精神意志不同。他们利用墨的皴、擦、点、染,笔锋的转、折、顿、挫,使画面呈现出枯、润、浓、淡等多种形式变化,实现画面意境的表达。利用“置陈布势”“经营位置”表达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美。对于居住区景观的意境营造来说,首先,对设计师的审美思想与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设计者的人格特质与精神意志直接影响着方案构思、立意和风格。设计师主体意识的表达以及对构图、布局、意象的安排,充分体现自己对环境、对文脉的理解,也是建构人性化、个性化居住环境的保障。其次,居住区景观需要的是生态、健康、开敞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创作讲究“意在笔先”,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场地的文化品质与格调,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利用植物、石材、水体等自然要素营造环境,做到有目的、有感情地进行设计,这样既能够充分表达设计的主题,也更能表现“回归自然”的意境。最后,山水画的章法布局讲究起、承、转、合,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留白等,体现了画家对画面的整体把控能力,也在画面中营造了内敛、含蓄的视觉感受。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构图不仅要符合居住区的功能、绿化率要求,更要按照形式美法则来布局,应依据道路级别将场地划分为不同用途、不同风格的空间,或采用规则式以表现秩序之感,或采用自由式以表现含蓄之美,尽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造一个可居、可赏、可游的外部空间,诱发人们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满足人们物质精神需求。

  2.居住区山水意境营造方法

  (1)植物造景植物是山水画景物构成要素之一,常用松、柳、枫、竹、芭蕉等。山水画非常注重植物的配置。常利用植物不同的体态、高低、花色、叶形、进行疏密安排,形成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同时善于运用植物的寓意象征人的品格与精神,寄托了画家疏远污浊、洁身自好的品格追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也应根据植物不同的审美功能与形态特征,营造居住区的山水意境。以乔木、灌木、花卉为主体,结合山石、绿地、水体等构建立体绿化空间,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多维度的景观效果,让居住者的视线在游憩时可以得到空间的延伸,带来意境的想象。

  (2)叠山理水山水画以巧妙安排山石与水,体现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宗旨。在现代居住区环境营造中,叠山理水对山水意境的营造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山水画中利用皴、擦、点、染等画法,表现山石的质感、色彩及在画面中的位置关系,景观设计中则利用太湖石、石笋石、卵石、木化石、碎石等不同石料结合地形营造山石意象,在借景、对景、障景、露景等多种传统组景手法的运用中,做到有景、有境。叠山理水是为造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境,无水不成景。水在中国传统以及现代山水画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的动可以表达激昂高亢、玲珑婉转,水的静能够体现晶莹剔透、水雾袅袅。水作为辅景,增加画面整体性,连贯性,灵动性,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水作为主景,表现了画面的气势磅礴,恢宏大气。在当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高差、坡道、转弯、阻碍等形成溪流、漫流、叠流等有趣的水形,可以利用山石孔洞、假山、陡崖表现洪流跌落、雪浪翻滚的壮美景观,还可以借鉴山水画中的“留白”,形成一汪静水,将水榭、山石、花草倒映其中,增加景物的层次美。

  (3)空间韵律山水画空间既能表达出静的空间艺术,同样可以展现动态的时空转换,它是一个叠加的往复循环,同样节奏与韵味的笔墨构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里不停地出现,构置一种和谐有序的秩序感,表达画家对精神世界不可遏止的追求。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平面布局上,应做到景观节点间如绘画般起承转合,利用“收放”与“开合”的对比,做到主景突出、客景烘托。同时合理设计交通路线,做到步移景异,错落有致,既满足人们对景观美的感受,还要满足良好的通达性。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营造应注重自然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例如空间的转折、起伏、相聚、相离都应满足自然景观的生长逻辑,人“游”于空间时要有“情理之内,意料之外”的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在居住区景观中以空间韵律来体现,满足中国传统的审美原则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理想人居环境在当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延续。

  (4)色彩写意山水画朴素、淡雅的色彩美学观影响力中国古典园林的主体色调,无论从哪个角度,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山石、植物等都是一幅幅水墨淡彩的图画。居住区山水意境的色彩配置,应从整体色调上把握,做到用色精简、雅致。景观建构物以及设施小品的用色,应与主色调协调统一;植物的搭配应做到四季景致不同;同时要避免因工业化生产,造就千篇一律的景观视觉。传统造园中的材料,如瓦片、青砖、卵石、方砖、碎石等材质是营造山水意境的重要材料,适当选择利用,更能体现回归自然的空间意境。

  四、小结

  中国山水画凝聚了华夏民族丰富的智慧与感情,山水画的自然环境观、形式意境、构图方法、氛围营造对现代居住区景观都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领会其精髓,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艺术传统。

景观设计论文2

  摘要:校园景观的意义是指校园文化通过提供自身的景观形态信息让学生自己领会,达到某种规范力量和潜在的教育功能。本文从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出发,探讨文化元素的应用对大学绿地景观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地景观;文化元素;设计

  学校为了增加教书育人的目的,除了课堂传授知识以外,还会借助一定的固体形态,文化景观是普遍运用到的,但是还会运用绿地景观。这些景观的出现,都是设计者在不同时代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下,结合借助物赋予它新的形象和涵义。

  一、大学校园绿地景观

  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作用是美化校园环境和丰富校园生活【1】。大学校园绿地景观包括水面、湿地、散片区域的绿地等。绿地景观在和人工建筑,均衡的搭配,合理的分割校园,使校园在布局上进一步合理和美观,营造的良好校园环境。绿地景观的长远意义在于培育校风和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学校知名度。因此对于绿地景观的设计,也要注意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实际地形,在保持学校整体水土平衡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绿地景观布局,配合人工建筑,形成自然分区,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绿地景观的特点

  1、协调性

  绿地景观的协调性,强调在遵循园林规划的基础上,绿地景观的布局也要和学校自身的情况相协调,注意运用文化元素,进而彰显学校特色和魅力【2】。绿化景观要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和教育背景,这就要绿化景观要尊重学校的整体布局和分区,再进行合理分布,起到映衬作用。但是绿化景观在院系的设置,就要结合院系自身的教育特色来分布。如林业系院系要注意采用和林场的结合方式,而农业院系则要注意和农场的结合等。只有在局部和谐的基础上,学校设计者在进行整体布局绿地景观,合理运用文化元素,才能更好达到应有的陪衬作用。

  2、对称性

  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绿地景观要达到和学校的对称,文化元素的的适当运用更能突出绿地景观的文化价值,突出学校的价值。比如学校的建筑风格是西洋式,绿地景观也要注意倾向于西洋欧式,这样才能彰显学校注重引用新式教学和大胆创新教学的特点。绿地景观和校园建筑的整体和谐,相互对称,才能更好地提高校园的环境质量,也凸显出学校的整体美。

  3、独特性

  学校分布的不同,办学理念的不同和学校的历史,都是造成学校特点不同的一些因素。学校在内部布局上就会采用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布局,这就包括独特的绿地景观设计。例如厦门大学运用蒲葵点缀校园,但是北京大学就是运用垂柳来分布校区各个角落。另外在具有学校纪念意义的地方,也会设立独有的纪念性景观。学校在利用绿地景观衬托的同时,注意添加文化因素,更能丰富绿地景观的内涵,达到彰显学校的效果。

  三、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经济问题

  现在公立大学居多,学校经费都是国家承担,对大学的校园规划和绿化的经济效益也要进行综合考虑。在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设计与管理中,合理运用文化元素,对校园绿化景观要有科学的规划,按步实施,减少反复工作带来的经济损失。

  2、注意生态问题

  绿地景观的分布是不断更新的,随着文化元素的添加和更新,绿地景观的更新肯能会更快。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注意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原来,来进行绿地景观的重新布局工作。在综合考虑绿地景观中文化元素的应用和学校的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校园生长结构,对未来也有预见性,对设计方案要合理创新。

  3、注意美化问题

  学校过多面积地使用绿地景观,也会在一些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如某大学前后种植许多乔木,由于乔木生长的时间过长,长时间没有专业修剪工作,致使高达的乔木遮挡了底楼和二层教学区的光线,长时间的光线不足和阴暗潮湿,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这都是只片面追求了绿地景观的绿化作用,忽视了美化方面,绿地景观应有的观赏价值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反而成了反面的典型。

  四、发展趋势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的发展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步伐要求,这与大学自身的发展特点也有关。总体规划布局也是趋向非中轴对称的自然式方向发展,绿地景观的形式变得多样化和自然化。规划设计要符合时代精神,也要注意对人文精神的追溯,对历史文化也要有所保留,去提升大学的与时俱进和弘扬历史的精神。大学绿地景观中文化元素的应用,也更侧重追求大学的特殊性和本质性,打造出与众不同的全新的设计风格的新高等学府。

  五、结束语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中文化元素的应用,目的是为了营造人文美化和积极向上的并且属于校园独有的景观,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但是,它的具体实施也要注意和大学本身的实际相结合,才可以由理想变成现实,产生对校园期望的预想。这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校园景观文化设计者也要注意时代元素的注入,保证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辉.论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设地中的文化元素挖掘及景观应用[J]教育管理,20xx,3(27):437-438.

  [2]杨斯玲.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报,20xx,(5):1-91.

景观设计论文3

  摘要:本文首先概括地介绍了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最后阐述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发展,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可参考依据,促进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

  关键字:传统园林设计;现代景观设计

  前言:中国园林设计融合了艺术审美、文化内涵、哲学思想和建筑业。我国传统园林历史悠久,是自然和文化的结合,体现了山水之美和建筑之美,以自然为基础,将建筑业、人力艺术、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形成了环境优雅的园林设计,具有丰富的意境。现代景观设计正在进行新的尝试,既需要秉承优秀的传统园林设计,也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现代景观设计传承了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传统园林的传承和创新。

  1.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思想

  1.1 师法自然,崇尚自然美的设计思想

  我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思想是合理地添加自然要素,遵循“师法自然”的思想,崇尚自然美,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设计手法。我国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是布置在已有山水环境之中的,从两晋南北朝到清代初期,为了使两者达到协调的造景效果,人们把建筑布局与山水环境联系到一起,代表了自然主义的情怀。这种朴素的设计思想并不是通过机械人工模仿或者形式再现来实现的,需要园林设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对自然美的总结、概括、抽象,是来源于自然的,又是超出于自然的,巧妙地将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成为一体,创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象。

  现代景观设计传承了传统园林的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思想,这也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生态思想的体现。借鉴传统园林自然美的特点,现代景观设计创造了人鱼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符合人们对环保的追求,保证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是根据贵族的心理需求和日常活动而建设的,其功能需求是主要是作为贵族观赏。然而,这时期的传统园林设计注重人本主义,根据人的游憩或观赏等需求,提供符合人需要的园林设计。在传统园林设计中,人作为设计的核心对象,园林设计师都是按照人的喜好、性格、兴趣,创造出人性化的园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随着我国对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视程度的加深,现代景观设计改变了最初忽略人感受的设计方法,继承传统园林设计的人文主义设计理念,加强了对现代景观设计使用者的需要的研究,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和需求,能够设计出更加舒适的园林环境。

  2.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

  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中,传承了传统园林设计的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在空间组景、诗情画意、叠石理水、植物配置四个方面。

  2.1 空间组景方面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主要采用步移景异、以小见大的空间组景手法,十分精妙的设计了园林的空间效果,非常讲究空间环境的许是变化,更加巧妙的运用不同的景观元素,并且同样的组景方式使用的不多。其中,步移景异的设计手法,将同一环境内的景色创造的变化很大,景色各异,注重虚实、层次、因借、抑扬的安排,使园林达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观效果。以小见大是丰富了有效的空间,实现更广阔的景观效果。现代景观设计中,采用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精妙的创造出变化莫测的景观环境。

  2.2 诗情画意方面

  在传统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注重意境的创造,赋予园林以灵魂和生命力,需要人们感知,才能够理解园林设计的自然美和形式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师将园林设计成为具有诗情画意的空间环境,这些设计师大多数也是田园诗人。现代景观设计在已经创造方面也十分考究,并不是简单地种植植物,而是创造出情感色彩丰富的园林设计,设计师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挖掘、分析,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将传统园林设计的诗情画意思想融入于现代景观设计中。

  2.3 叠石理水方面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的两大要素就是叠石和理水。水元素包括水声和水形。水体主要是瀑布和叠水两种形式。潺潺流水可以平复人们的心情,使人变得心情舒畅。水形是随着岸线自然变化的,与静态景物结合,形成不同形态。传统园林中,普遍采用叠石的设计手法,创造多变的地形,使得空间环境更加丰富。在叠石理水方面,现代景观设计也做的很好,将山水要素和石体要素加入到现代景观中,与环境相协调。

  2.4 植物配置方面

  在植物配置上,中国传统园林采用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地组合树种,注重植物间的层次搭配,如花草、地被植物、灌木、乔木的疏密变化、高低变化,实现更好的景观效果。此外,传统园林赋予每种花木不同的特征,赋予花木以人性,例如,牡丹的富贵、梅花的坚强、菊花的高尚、文竹的永恒,莲花的高洁等。现代景观设计同样注重花木的搭配,继承了传统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手法。

  3. 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发展

  现代景观设计要正确分析传统园林的观点,找出传统设计中的利与弊,秉承传统园林设计中的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设计师在分析传统园林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进行的,目的是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主义形式的现代景观设计。

  3.1 景观设计与数字技术的紧密结合

  早于1969年,生态学家就将景观设计就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对景观场地内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和分类,根据使用者的具体要求,进行生态敏感度评价,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景观设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迈入数字时代,对景观场的形貌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场地的坡向、高程、坡度等信息,更准确掌握场地的现状,使得现代景观设计更加科学性、经济性。

  3.2 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西方造景手法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日本的枯水造景手法等,法国几何式构图造园艺术,意大利苔地园造园艺术。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学习并借鉴了西方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与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结合,采用多种造园手法,拓宽了现代景观设计的思路,提高了现代景观的整体效果。

  3.3开拓了景观设计的服务领域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存在一定的封闭感和内向型,并且由于当时的封建制度,园林只服务于少数的贵族,这也是传统园林设计的局限性。不同于传统园林设计,现代景观设计打破了传统园林的局限性,它们的使用者是广大人民群众,是更加开放的活动空间。现代景观设计打开拓了设计领域,是一种完整、系统的景观规划,致力于改善人们群众的生活环境。在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园区、体育中心,都建造了现代景观,增加了城市的美感。

  结语:综上所述,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吸取了传统园林设计的精华,传承了传统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手法,主要体现在空间组景、诗情画意、叠石理水和植物配置方面。现代景观设计延续和继承了传统园林设计,同时又与数字技术的紧密结合,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开拓了景观设计的服务领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

景观设计论文4

  在研究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关系中,以城市设计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包括: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概论等一些涉及到环境和行为关系的理论。以辽宁工业大学校园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和课题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第一手数据材料,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和一定的行为模式特征后,进一步把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趋向,研究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对校园公共空间设计长生哪些方面的变化。以此为基础,对现代大学校园的发展和未来趋势的现有蓝图进行分析,为校园设计建立一套有效的体系和设计理论。

  经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总结了关于校园公共空间应具有多元化、公共化、秩序性、开放性的设计要素,特别是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指出适宜的校园公共空间是促进形成学生们学习生活和交流的空间诱因,在一定程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满足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通过设计人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能够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交流并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气氛。论文最后辅之以辽宁工业大学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方案,作为对本文研究结论应用的尝试。

  1研究的意义

  在当代高等教育规模飞速发展,大学校园承载能力不足,适当地进行扩建活动以适应人流量的增长。在校园设计中,在空间利用率、用户保养和空间尺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校园外部空间作为在校生活的用户的重要场所,应该是是最有活力的地方之一。学生发生在校园外部空间的活动是校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成公共记忆的地方。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为校园营造良好的氛围,营造出丰富的校园生活,学习空间会从教室扩展到整个校园空间中去。因此,对校区外部环境空间设计亦应考虑给予受足够的关注度。通过学生行为的变化对于本校园功能设计的影响,提出这一研究课题,力求通过课题研究对校园设计方面的理念进行一个较全面的整理并根据现在学生行为发展变化进行一定的补充。

  2高校校区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当今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现状。有一些高等学府需要进行扩建新校区或建成新的高校。校园是青年学子放飞希望与梦想的地方,是青年人集中聚集的区域。它的规划关乎着校园气氛和教学环境的质量。通常的方式是引入城市设计的做法来设计校区。在这个过程中侧重的不是单纯的景观规划和混凝土建筑物的设计,应当是一个有组织方向的规则,在人的潜意识里人人可以参与在建筑单体与单位空间的使用走向和设计流程中来。对于校园内的空间应考虑其建设的年代性,使不同年代的建筑在同一个校园平台中和谐共存,应用新建建筑功能上的优势来弥补其他建筑的不足,连贯整合建筑内外部空间,打造出一个不仅具有时代感而且能保留校园建筑所特有的精神缩影和文化内涵。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改进功能主义规划原则的不足之处,呼吁对人的行为习惯应给予关注并深刻理解,并力图为设计者、行为学者和日常使用者之间架设起联系的桥梁,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把视觉信息分析做为工具,探讨使用者在既定环境中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从而提出改造,的评价体系和设计程序,在教学研究与现实设计中进行应用。

  3大学校园研究的特殊性

  大学园区建设区别于常见的单体建筑设计,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他是单体的建筑营造方式,而是多个上万平方米的建筑单体,依照不同功能和用途进行的建筑空间整合,其次,它不会受到社会政治、人民经济因等素的影响,而是使用方式相对单纯,占地面积广阔的综合设计,校园建设不能单单只的从平面分区规划出发,也不应该只侧重于单纯的建筑设计上。

景观设计论文5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园林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园林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呈现园林特色的基础,植物的净化作用是提高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介绍了北方园林常见的植物,具体分析了北方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设计的原则以及园林植物工程中的矛盾与解决措施,最后总结出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与意义。

  关键词:北方园林;绿地环境设计;景观设计;主题性;生态化;美学意义

  一、北方园林

  我国的园林造景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即各具特色的南、北方园林。园林的研究成为我们为重建周围栖息环境而做出的重大跨越。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南北方园林的差异。正因差距的存在,我们总结了南方园林建设中可吸收的精华之处、北方园林中最博大精深的民俗特色以及北方园林的荡气回肠的历史底蕴。我们北方园林的建设是可以借鉴前辈的经验,南方的经验以及外国的经验。只要是合理的、适用的就可以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将各种文化融汇贯通,形成新的北方园林的文化形式。

  二、植物

  我国园林植物造景艺术已有千年历史,这千年历史的开篇便是北方的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大多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园林植物是园林五大要素之一,也是季节特色的传承载体,蕴含着丰厚的自然语言。不光是古代帝王对园林植物造景相当的重视,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发展也应当引起当代人的持续关注。

  (一)植物及种植方式

  根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要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生存法则,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遵循物种多样化。据不完全统计,园林中绿化面积一般占整个园林面积的30%-80%,这使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1.乔木。乔木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达五米以上,且明显主干内有木质层和木质部,乔木又可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常绿乔木一般分布在公园、陵墓以及山上等,如云杉、白皮松、迎客松等。由于乔木高大,枝叶茂密,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起到消除噪音,净化空气、引领以及遮阴作用;在艺术领域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做出不同的造型,如公园中植物盆景艺术(人工造型)、迎客松(自然造型)。

  2.灌木。灌木也有木质层和木质部,它和乔木的区别在灌木是主干不明显、植株矮小且丛生的植物,在园林设计中一般起到装饰作用。园林中的观花、观果、观枝类植物一般为灌木,常见灌木有石榴、茶树、沙柳、茉莉、牡丹等。

  3.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一般分布在园林植物中的最低层,其茎具有不发达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但没有形成层。与木本植物相反,其木质包围在韧皮部的外侧,其茎称为草质茎。

  (二)北方园林中植物设计原则

  在北方园林空间设计中合理搭配各种植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植物的生态和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园林中的功能和观赏特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把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塑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然后,我们还要按照园林的整体性原则以及植物特性把周围环境与植物特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园林空间统一协调。最后,远期工程与近期工程相结合,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北方园林植物搭配原则

  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园林意境园林设计中植物之间的搭配我们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局部与整体的搭配。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统一很重要,不一样的植物搭配,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过程,要是景观得到较好的保持,不仅要考虑植物之间的搭配,还必须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草灌乔之间的结合,这样才可以使园林的整体美学得到发挥,增强植物之间的错落感;

  2.色彩与环境搭配。在园林景观之中植物虽然不一定是主体,但是植物的色彩却影响着整个空间的气氛,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不同会使园林风格不同,因此各种情况下都要考虑到颜色搭配的主次关系。要处理园林整体色彩时,我们应该多考虑以绿色为主色调,为之加以补色以及辅色,我国北方夏季以及冬季占据的时间比较长,应多考虑这两个季节的植物色彩搭配。

  3.植物与建筑小品。实际上一组优秀的建筑小品作品一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它离不开植物的衬托。建筑小品和植物同为园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营造景观氛围。

  三、植物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

  修建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绿化栽植等多个方面都为园林工程所涵盖。建造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致力于营造更加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然而由于部分工程的特殊性,而导致的植物反季栽植的现象屡见不鲜。本着为生物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原则,为了树木的高成活率为前提,在植物栽植的运用中就需要对应问题采取相对的措施。除去植物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及其广泛,可净化空气、吸附尘土、减弱噪声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防止尘土飞扬和水土流失。

  (一)原有绿植的保存

  在工程期间,绿植一经确认被保存,在施工前就要开始防护。机械施工对植物带来的损伤,属于物理损伤也即轻度损伤,可以用草织物保护起来。而在施工过程中,危害性最大的因素要数石灰和水泥,其危害程度可造成土壤碱化,严重危害树木生长,这种对土地和树木都有危害的因素,在必要时可作垫层保护树穴。

  (二)反季节栽培

  通常北方地区落叶树栽培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常绿树栽培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受工期等因素影响,而不得不反季种植。若要确保反季节栽植的成活率,可使用生物培育途径。其中涉及与生物学科的交叉,需要各工程之间相互配合。

  四、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意义

  北方气候等制约因素很长时期以来限制着北方地区植物景观建设。建设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无论从人们的观赏角度还是对社会的贡献意义来讲,都具有非凡的价值,因此,以下将北方园林植物应用的意义作为一个重要部分。

  (一)全球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前进的轨道。商业和旅游业都是当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业,园林的绿化应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优秀的园林设计可以作为人们向往感受自然生活的新动力,与此同时生态、自然的园林自然而然的吸引旅游业及其周边产业带动北方经济快速发展。

  (二)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尽管最早出现的园林是北方园林,但较于南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北方园林的发展不得不令业内人士担忧。通过研究北方园林中植物的应用与意义,能逐步减小南北方园林的差距,缩短南北方园林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江南北能够相互借鉴、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三)千年造景文化的传承。树木千差万别的姿态造型决定了中国具有千年历史的园林造景艺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搭配更是经过历朝历代能工巧匠的精研细琢才成就了园林造景艺术。通过写北方园林,除却给人呈现一种地域感,更为重要的是为呈现一种文化感,这种文化是千年流传的文化,是造景艺术的文化,是在我们中华儿女间流传的文化。

  (四)全民绿色行动。在城市绿化匮乏的今天,说起植物并不能为城市中麻木的意识流带来什么冲撞,但若是一座园林,一片植物,不仅能唤起人们心中潜在的绿色向往,也能唤起人们绿色家园意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园林的建设也代表着时代的进程。

  (五)利于缓解土地资源问题。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土壤功能衰退的今天,土地俨然已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即合理利用,努力做到不损害、不浪费,避免土地富营养化。

  五、结语

  北方的冬季,并不只在现代人的眼中是孤寂的,在千年前诗人的诗中就流露着北方冬季的萧条,甚至是惨淡。作为园林,其意义是提供人们陶冶情操的艺术价值,带来丰厚的精神洗礼,如沐春风一样的享受。气候的影响,环境的制约,土地资源的限制都在为北方冬季园林建设带来不断的新挑战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在北方万物萧条的冬季不仅要配以耐寒常绿的植物,更要适当配以可供观枝型的植物,使土地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使冬季既有冬味,且实现有景可观。这些对于我国北方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工程都具有不可小觑的非凡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辛.景观设计教学[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xx.

景观设计论文6

  面对这一状况,如何促进其山地城市滨水区环境的持续进化发展,如何协调保护其山地城市滨水区的文化的特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山地城市滨水区的的生态价值就成了设计师必须要做出的判断。本文正是基于这个问题,希望可以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手段总结出重庆地区山地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若干原则和具体的设计方法,以期对以后的重庆地区山地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实践有所裨益。

  重庆滨水景观的现状与问题

  1. 水环境

  (1)水质问题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近年来环境也有所改善。但是重庆市主城区污水处理仍需改进,有部分城市生活污水排入长江,同时垃圾也严重威胁着长江和嘉陵江的水环境,水环境在一些地区形式不容乐观。

  (2)水土资源流失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出现一些大型项目的施工。大面积的土地平整,会使得沿江地表植被减少,部分土地裸露,加上留下了一些推而不建的闲置土地会影响滨江公共空间的自然环境。

  2.生物环境

  (1)滨江原生植被遭到破坏

  重庆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恢复,但是也有“弱不禁风”的一面,例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浅薄,降雨量大。脆弱的滨江植被在滨江地带的建设中已经受到了破坏,混凝土的灰色取代了成片的原生树木、草坡和灌木。

  (2)生物多样化程度趋低

  生物的多样性能够保持生态的平衡和稳定,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态学原理。重庆主城滨水区域的生物多样化程度趋低,对生态的平衡产生了影响。

  3.湿地的破坏

  近几十年以来,重庆的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滨江地带的建设速度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对滨水区域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做得还不够,所以湿地的面积还在缩减,特别在渝中区两江沿岸的湿地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4.自然景观

  自然生态环境对滨江公共空间环境的景观质量影响尤为明显。杂乱的环境会影响滨江山水相融的美学意境,这也会使得滨江公共空间根植在市民心中美好的情感象征意义渐渐变弱,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重庆主城区位于长江上游及嘉陵江的汇合处,两江水位随季节变化不断地涨落,滨江地带随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枯水期时,沿江的众多浅滩石块裸露出来。涨水期水面上浮,江面宽阔,接近岸堤的滨江区域自然景观随季节呈现丰富形态。但是遗憾的是这种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重庆主城区滨水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1.充分利用山地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

  重庆具有明显的山地地形、山地城市滨水区通常都拥有起伏变化的坡地。坡地的大小和形态直接影响着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坡型较为缓和的地带适宜设置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市民活动场地等类型的空间。而坡度较为陡峭的地段适合设置观光区域,观景节点等。

  2.营造多层次的立体景观

  重庆滨水空间是一种多层次的空间。它利用地形的高低错落,形成了不同标高的空间界面。多层次的立体景观由位于不同标高的景观界面共同叠加而,因此,具有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在三维立体空间界面中,标高最高的山体轮廓线和城市天际线构成了滨水景观的背景;位于中层界面的建筑物以及高大乔木构成了中景的陪衬;而位于最底层空间界面的地面景观、滨水驳岸和水体构成立体景观的底层空间界面。

  3.垂直绿化与竖向多维设计相结合

  垂直绿化常常被用于山地城市的坡地、堡坎上。有些小品建筑为了隐于山地中与环境更好的融合,也可以在立面上或屋顶上种上植物。这种垂直绿化与多维空间的立体设计相结合,不仅能提高环境的生态性,还能够增加城市景观的绿化面积,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山地城市滨水景观是一种立足于立体多维空间的立体景观。它凭借山势变化的有序组织,可以形成多种视觉角度,场地中的立体绿化成为了景观场所中的绿色纽带,将多个空间更好地串联融合在一起。

景观设计论文7

  关键词: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口袋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面积在1hm2以下,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公共、开敞、小而精是口袋公园显著的特点。随着城市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活动与景观需求度不断提升,口袋公园地位逐步上升。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建设、更新改造中,不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根据《广州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xx-xx年)》,全市近期拟规划新增公园共828个,其中800个为社区公园和街心公园。注重城市口袋公园景观优化设计,是推进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本文以近年来广州市区已建成的口袋公园实例出发,围绕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展开讨论。

  1城市口袋公园的功能

  1.1交通功能

  口袋公园通常选址于靠近社区、文体设施、商业中心、主要道路周边的区域,交通功能是其首要功能。口袋公园的设计,应先解决交通流线的梳理问题,优先考虑行人快速通行的需求。不能使用传统公园曲径通幽、分级环路的手法,不可在口袋公园设计过于复杂的曲路及分支。

  1.2使用功能

  口袋公园利用城市中闲置废弃的场地进行改造,主要为社区增加可供休憩、活动的小型公园,以其体量小、选址灵活、高频使用的优势,充分活化城市空间。缝合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为市民提供绿色、舒适、放松、安全的空间,创造高景观品质的交往活动场地。

  1.3叙事功能

  口袋公园是利用城市周边向人们讲述故事的公共空间。在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注重突出本地特色,将区域文化元素融进口袋公园,赋予其更多的文化特质。1.4完善功能口袋公园的建设以绿化景观为主。规划设计时,可以针对原场地现状内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在现场调研时发现场内有积水现象,应优化考虑排水,可设置雨水花园。若发现该区域视线郁闭、夜间照明不足,可以考虑改造为视线通畅的大广场,并安排照明。针对交通受阻的区域,可以重新规划流线,疏通社区疖瘤。

  2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2.1便民、惠民原则

  口袋公园应选择容易实施、周边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的地点实行建设,在此基础上靠近社区、文体设施、商业中心等区域,方便人们活动和到达的场地为最佳。公园的选址应尽量考虑现状存在缺陷的公共场地或亟待改造的消极空间,经过设计人员的充分设计利用,成为可融入市民生活的口袋公园,为城市注入活力。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联合城市群体活动习惯,保证安全的同时确保总体布局的科学性,保障配套设施设置的适宜性。

  2.2精细化原则

  设计人员应联合口袋公园见缝插针的景观特点,全面提升设计精细化水平,重点关注细节设计。基于使用者角度,全面提升口袋公园美观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好用的休闲娱乐场所。

  2.3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口袋公园景观前,设计人员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确保城市口袋公园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内部色彩与细节的一致性,全面凸显城市魅力。

  2.4环保性原则

  通过设计城市口袋公园,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率。选择树种时,设计人员应优先选择本地树种,以此满足发展需求。口袋公园铺装设施应优先考虑透水材料,配套服务设施选择更耐久的材料,减少维护成本,全面确保口袋公园的环保性。

  3城市口袋公园景观发展趋势

  3.1人性化——安全、高效、无障碍

  口袋公园供公众使用,市民可利用此作为通行或休憩场所,公园在任何时间均可供公众通行、休憩。因此,在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强调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充分体现公园的可达性、可留性。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公园周边情况,有效结合城市道路与口袋公园,避免产生治安死角。将为市民服务作为核心,对口袋公园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口袋公园景观布局的合理性。

  3.2交互化——全民共享、参与性强

  在保障设计安全性的前提下,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和习惯,合理布局活动场地,注重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提升。提升使用者的体验,增强市民活动的参与度。部分城市专门打造了宠物为主题的口袋公园,为一些没有固定活动场地的宠物主人们,创建一个官方聚集点,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3流量化——形成话题

  口袋公园的建设应与街道、社区、办公区等各类城市空间有机结合,使口袋公园成为流量热点。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居民生活习惯、城市文化,精心挑选讲故事的主题。以大新路口袋公园为例,口袋公园所在地历史上是一条手工艺人聚集的老街,因此,设计展现宝石盒主题,展现清代史籍记载的“珍奇多聚大新街,翡翠明珠次第排”景象,吸引较多历史文化爱好者。

  3.4节约化——更好的造景手法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是未来城市绿地的发展基本方向,优先选择城市废弃地和消极空间,挖掘空间的价值,满足市民的人性化需求,使消极空间更好为人们所用。景观设计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倡导用节约和可持续的理念,维护人地关系和谐,促进城市发展。

  4城市口袋公园设计难点分析

  口袋公园因其“城市消极空间”的出身限制,在设计上有诸多的难点。第一,口袋公园面积太小时,场地难以做出大开合的空间变化,空间易被切割,不便于人们活动。第二,设计工作人员在思考方案时,过于注重形式,设计整体主题未考虑公园属性,强行在小场地做平面构成,易导致尺度失衡。第三,警惕流于表面的文化符号,口袋公园的选址并非在某些历史街区,设计人员应花费时间、精力溯源其背后的内涵。例如,广州城区里的“建设新村”“淘金”等口袋公园,是老一辈人挥洒汗水、热火朝天建设广州的历史见证。因此,这两个点的口袋公园的设计元素更多强调了羊城的发展印记,脚踏实地的调研精神值得参考与学习。

  5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实践分析

  5.1项目背景

  根据《白云区主干道绿化提升工作方案》可知,xx~xx年,白云区开展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主要从片、线、点等方面着手,对白云区4个重点片区、26条主干道、31个重要绿化节点、精细养护的11条接管道路等进行绿化提升,打造高品质的舒适城市绿化空间,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5.2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江夏地铁站口袋公园位于设计之都片区,城市主干道路交汇处,面积约为3000m2,服务范围约为0.8~1.5hm2,周边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区域现存问题有绿地植物老化凌乱、交通流线紊乱、整体空间和周边环境融合不到位,机动车随意穿行,威胁行人安全。

  5.3设计思路

  基于游园现状进行改造,优化广场园路,增加休息亭、雕塑小品等设施,全面丰富功能,以锈钢板异形花池凸显设计之都的时尚气息。在规划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将江夏地铁站口袋公园打造为多功能游园,使其兼备文化性、生态性、惠民性的特点。(1)多选择新型材料与折线形景观。(2)合理选择下凹绿地营造雨水花园,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净化雨水,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3)根据行人使用习惯,利用异形种植池切割广场形成口袋公园道路系统,利用彩色透水沥青绘制折线图案引导流线。在中心广场上设置风雨廊并配置座椅设施,满足来往江夏地铁站的市民短暂停歇的需要,江夏地铁站口袋公园改造后如图1所示。

  6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设计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人员必须明确景观设计理念,优化口袋公园空间布局,提出具体的景观设计控制措施,对园区道路设计进行优化,全面落实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以此体现口袋公园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最终将水泥森林改造为有温度、有格调的花园城市。

  参考文献

  [1]安格斯布鲁斯.口袋公园[M].潘潇潇,符瑶,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王莉莉.城市微更新中的景观营造——奉贤南桥口袋公园调研及改造实践[J].上海城市管理,20xx,28(1):83-88.

  [3]聂震雅,邱路.“口袋公园”在南昌社区提升中的设计策略研究——以青山湖区党建文化“口袋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xx,10(11):185-186.

  [4]刘羽,姚梦,陈经纬,等.商业区口袋公园设计探究——以武汉市中山大道商圈为例[J].城市建筑,20xx,16(24):89-92.

  [5]吴斌,朱黎玲.移步换景“见缝插针”的景观设计“口袋公园”里的智能停车库[J].城乡建设,xx,30(4):60-63.

景观设计论文8

  【摘要】通过景观材料发展的历史,对比古今景观材料使用中关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优秀案例,对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景观材料现状的反思与,寻找适合当代中国景观发展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文化传承;地域特征;生态;材料

  一、序言

  材料作为景观设计元素之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景观设计从古典园林发展至今,对材料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经验。早在《考工记》就有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之说。中国景观设计在全球化的今天,受西方影响很大,材料的运用丰富而具有国际化特征,但也面临传统价值定位和民族文化延续的缺失。这是中国当代景观设计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中国景观设计材料的发展

  景观材料是设计师在创造过程中用来表达设计的物质载体,需综合考虑形态、质感、色彩、肌理、光影、环保等方面,分为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两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可能。

  (一)中国古典园林中材料的运用与价值:建筑、山石、水、花木可称为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在有限空间中通过移步换景,虚实变化,蜿蜒曲折,高低错落,重叠渗透等手段,塑造出和谐的山水环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

  《园冶》中“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 “师法自然”的原则。园中一石一山一树一草,无不精挑细选,精心摆布。一块太湖石的选择,都要从整体的比例,形状,倾斜角度,肌理,色泽等各方面周密考量。同时还有配景植物的选择搭配,与建筑的互动关系。园林中石材作为景观材料可能同时具有造景,分割大空间,围合小空间,界定视觉焦点,呼应建筑等作用。

  设计师对材料的态度,不仅要物尽其用,更应智慧地创造物超所值的效果,带着对材料本身属性的尊敬而设计。

  (二)景观设计材料的现状概述:人造新材料发展迅速,随着国际交流而具有全球普遍性,具有适合批量生产,拆卸装载,便于施工,易于维护等特点,在设计中比重渐大。但是,相似风格的现代材料普遍流通到不同区域,也使民族地域特征减弱乃至于消失。自然材料也面临千篇一律的问题,随着培植移栽能力增强,植物的转移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温带城市也可见大面积种植的热带棕榈等。这样的前提下,不同地域的景观风貌易走向统一和单调。

  三、中国现代景观设计材料的使用状况及案例分析

  (一)背景综述: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起步晚,发展快。中外设计交流日益频繁,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以及与境外设计团队合作等文化交汇为中国景观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但是大量使用西方现代景观材料,如欧式铺装,植物几何造型等快餐式发展导致很多优秀传统的丢失。

  另外科技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绿色环保材料的发明,高技术的施工水平,植物新种类的培植都让人感受到科技对景观设计的推动力。

  (二)实际案例分析:优秀的景观案例都具有某些共性:因地制宜,生态环保,主体明确,具有地域特征,对传统材料的创新利用,节约成本等。

  中国设计环境对新创意有强大的包容力,但因此而抛弃了千年文化沉淀,问题就出现了。在材料选择上舍近求远,舍廉求贵,舍节俭求堆砌。导致很多城市的景观支离破碎,缺乏个性,文化异化危机日益严重。

  1、优秀古典园林设计——狮子林(一材多用):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狮子林,以其宏伟壮观的人造山石群为经典,假山和水是狮子林的两大核心材料。太湖石堆砌成自然起伏的山体,其中有小道数条,可自如穿行,享受山水之乐。这些石块还用作建筑基座装饰,嵌于台阶上过渡庭院与建筑空间;搭配疏密有致的植物,倒影于碧绿的湖水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

  园林中叠石的造景效果发挥到了极致。不同的摆放位置,不同的构成方式,不同的配景,用单一材料创造了一个越品越有韵味的环境,这是一材多用的典范。

  2、现代优秀创新景观——沈阳建筑学院(东材西用):沈阳建筑学院的稻田景观用农作物作为表现主体。创新地将广泛存在于农村的稻谷搬进校园,形成了独特的风景。超乎想象的搭配,其实某种存在的必然。一是实用性,在不要人进入的空间草坪与稻谷不影响功能;二是观赏性,稻田给校园注入新鲜感,学生在麦浪中看书能获得不同的体验;三从文化特征来看,稻田景观的蕴含中华民族千年农耕文化的艺术语言,呈现地块原有风貌,充分展示独特的地域性。这样的景观材料创新是一箭N雕。

  3、国外经典案例——日本枯山水(它材我用):日本景观继承自中国而独成一体,枯山水很少有多余的装饰,沙石的造景效果被扩大,将它们虚拟成高山大海。它的精致,小巧、静谧、深邃充分展现出日本的民族文化。

  四、对于中国景观设计材料发展方向的创新思考

  1、本土性

  景观材料是反映城市形象的媒介。大自然将不同地区塑造成不同风貌,本土材料本身就象征了地域文化。就地取材不仅强化地域特征,又能节约成本,尤其减少植物的跨地区转移,避免不必要的死亡,减少维护及运输浪费,又能呈现独特景观效果。

  2、生态性

  生态不仅是指材料本身无污染,再生性好等属性,还包括产生材料的过程耗能少,污染少,耐久,低维护,满足环保标准。这样的材料值得大量使用。

  3、合理性

  对新材料的使用要有所控制,通过高新技术来改善景观,创造一个适宜居住的人工环境是发展趋势。但是人是崇尚自然的,需要一种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在选择新材料的时候,不可避之唯恐不及,也不可尽信其好,需周全考虑,慎之又慎。

  4、在设计中,应该对材料的特性和潜力深度的挖掘,多重利用,实现材料的最大价值。

  五、结语

  总之,在景观材料的运用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文化内涵。在选材和实际操作中,对生态的保护,对文化的传承,对地域差异的尊重是设计师必须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

景观设计论文9

  随着国家对国学文化的推崇和发扬,中式旅游地产项目近些年快速发展,通过对特有的地理资源加以利用,结合传统文化和中式元素进行规划,以彰显我国人文、历史、景观风貌。本方案就是利用冀南佛山景区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地理优势,打造具文化景观与现代休闲特征的景点。

  关键词:旅游地产;中式景观;佛山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1佛山的前世今生

  1.1佛山景区背景

  佛山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永年区永合会镇,地处太行山东麓。闻名冀南的佛光寺坐落于此,是当地传统观光、礼佛圣地,现存春秋时期的赵王观望台、凤凰回头看牡丹等历史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青兰高速纵横交错,交通优势非常便利,为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运转提供优良基础。

  1.2项目概况

  景区依山而建,将上述景点包涵其中,丰富了文化旅游资源。本案为旅游区的东侧主入口广场,长600米,宽380米,设计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地势较平坦,便于设置旅游集散、停车、服务中心等功能性设施。

  2设计宗旨与基本理念

  2.1设计宗旨

  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是本设计的根本宗旨。因此,本设计所要突出的是自然对人的净化,使人获得“自然、宁静、闲适、和谐”的体验。

  2.2设计理念

  在设计理念、空间布局上深挖我国南、北传统园林精髓,运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构图手法,结合佛山景区特有的人脉,打造集功能性、景观性、教育性,彰显大气、庄重、仪式感的综合场地。本设计贯彻如下三大基本理念:(1)生态融荣:强调主入口景观与风景区整个生态环境的气象贯通,以生态铸口碑,以文脉融合铸繁荣景象。(2)以人为本:强调人对自然景观的品味,人与植被和山石的亲近,使平日“困”在钢筋水泥中的人获得宁静、清幽、闲适、放松的体验。(3)效益原则:通过对景观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3布局结构与景观要点

  3.1布局结构

  入口广场区是游人集散的区域,人流量密集,因此需要开阔,疏朗的空间,以承载游人的集合、疏导、等待、停留、休息等功能。入口景区设计力图达到以下几点目标:功能强化、品位提高,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因此,在布局结构上划分为入口形象区,中心广场区,游客集散疏导区,游客漫步休息区,形成一系列流线型的景观单元,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布局可概括为“四心”、“一轴”、“一环”。“四心”:游客集散疏导区,入口形象区,中心广场区,漫步休息区。“一轴”:入口形象logo——主题大牌坊——观光塔。“一环”:环绕场地的旅游电瓶车环线、消防环线、及环形景观带。

  3.2景观要点

  (1)游客集散疏导区:设置于入口北侧,附设游客服务中心、游览电瓶车乘车区、团体接待区和办公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和办公管理中心以特色建筑形式展示于游人面前,而不在游人游径中,以科普,环保等图片展示为主,提高旅游区品位。设置开阔场地供团队集散及景区电瓶车的乘坐及停放。(2)入口形象区:由景石作为入口的旗帜,上刻“清清乐园、源远流长”。彰显景区气质,配以开阔场地,打造端庄大气的形象。(3)中心广场区:背山面水是我国传统风水的构成。背山,是景区本以具备的地形优势,因此在设计上增添了“面水”这一项:广场由环形河道围合而成,面积约5.4万平方米,河道宽8米,上设有7座桥分别通往入口形象区和漫步休息区。形似卧龙的百米牌坊贯穿整个景区,气势磅礴,挺拔耸立的它是广场的核心景观。牌坊西侧设置大型音乐喷泉和台地跌水,在喷泉尽端设置浮雕墙,体现当地风土人情,形成宜人的亲水空间,在喷泉的西侧设计了观光塔,置身塔上,整个景区尽收眼底。喷泉的两侧共设置有6个方形景观柱,上刻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孔子六艺”浮雕,传承做人、育人法则,使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能学习国学。景观柱及两侧的绿地,树阵打造出广场的仪式感,使游人倍感尊贵。(4)漫步休息区:环形河道的南北两侧分别设置有景观缓冲区和方形树阵,并设置围树坐凳供游人休息。缓冲区的外围设计有游园和微地形,沿路设置赏花园,春夏两季,芬芳烂漫,融入自然,达到身心释放。

  4系统规划

  4.1系统规划

  (1)交通流线组织:以入口景石logo,牌坊,观光塔为主要人流步行轴线,呈南北辐射状。环景区设置有游园电瓶车线路,同时其兼做消防通道。(2)生态交通设施:主入口东侧为生态停车场,外来车及旅游车均不进入景区。停车场以乔、灌木及芒草遮掩。(3)路幅宽度:园路1.5~2米,踏青通道5米、消防车道4米。(4)地面铺装:利用当地青石,卵石,浅红色、浅黄色石头进行铺装。在图案的组合上,以简洁、素雅、质朴、大气为主。

  4.2绿化系统规划

  景区绿地系统由广场绿地、边界绿地、道路绿地组成,采用五维种植方式,打造层次饱满的植物景观。植物配置运用雪松、大叶女贞等常绿乔木;法桐、槐树等遮阴乔木;银杏、黄栌等观叶乔灌木;玉兰、晚樱等观花乔灌木;柿树、山楂树等观果植物;薰衣草、玫瑰等芳香植物,打造春夏秋冬皆有景、四季景色皆不同的景区。

  5雨水工程

  华北平原水资源有限,因此结合俞孔坚老师的海绵城市理念,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系统,将雨水就近排入收集水体,达到再循环利用。在局部山地坡边需设置排洪沟,将山区洪水引流入河,以保护景区。

  6结束语

  景区入口不仅是功能性场所,更是彰显品质的形象昭示。永年佛山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正通过精雕细琢的细节打造旅游文化,丰富邯郸的软实力,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我们相信: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这颗明珠会继续璀璨发光。

  参考文献:

  [1]王节英,崔士忠.永年打造佛山文化生态5A级景区[N].河北经济日报,2014-09-30(005).

景观设计论文10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分析

  1.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景观是公路环保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反应出公路形象。为了获得较好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因此必须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进行生态公路修建。因此道路绿化景观在施工过程要避免对自然的地形和地貌造成破坏,对当代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要使其具有美感,使驾驶人员感到舒适,提升公路的使用价值,使公路发挥应有的功能。

  1.2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分析

  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主要有地形改造、铺装施工、建设工程设施、植物移栽等。道路景观施工设计中要保证道路的主要功能:确保行车视线清晰。做到以下几点:(1)道路交叉部位以及弯道内侧树木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阻挡,确保足够的行车视距;(2)弯道外侧树木要进行整齐种植,不能对驾驶员视线造成诱导;(3)道路设计中有相规定的宽带和高度范围作为车辆行驶空间,因此树木种植不能进入此区域。(4)绿色植物选择要求为:较强的抗逆性、抗旱性、抗病虫害、方便管理;不对交通造成影响;树木根系发达、适合多次修剪等。

  二、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内容

  2.1施工前准备

  (1)对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进行熟悉并审查;(2)认真做好四通一清工作,主要指供水通畅、供电通畅、道路通畅、信号通畅以及对场地进行清理;(3)清理场地,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场地进行平整不仅是对垃圾进行简单的清除,还包括清除杂草、清除灌木以及建筑垃圾,从而为不同地形施工创造基本条件。

  2.2道路绿化大树、草坪等景观施工

  道路绿化景观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大树移植工作,在挖掘树苗时,要防止对苗木根系造成损伤。常绿树木在移栽时要带土球。土球直径要为树木直径的8~10倍,确保土球保持完整,可以采用麻绳进行绑扎。由于苗木比较高大,运送过程中要将其倾斜放置。为了避免对下枝干造成损伤,要在运输车辆上放好支架。苗木在种植时要根据深浅要求,将苗木置入坑内。栽植深度要高于原地面,避免产生积水。带有土球的苗木要将草绳剪断,一边将其埋入一边将其夯实。裸根树木进行移植时,要保持根系舒展,不能使根部受到折伤,当填土到达坑1/2时,要提起苗木,再进行填土和夯实。树木栽植后,要制作三脚架保护树木。草坪也是道路绿化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并且对整条道路的景观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草坪类型,能够抗病虫害和易于管理。

  2.3营造微地形相关施工

  (1)同附近的自然地形和地貌进行结合。由于自然环境是最佳的绿化景观,因此要同道路绿化景观附近的自然地形和地貌进行有机结合,体现出当地的自然风貌和地形特点,从而做到返璞归真。(2)进行适当的景观构造。由于地形具有不同的高低、不同的大小、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外观,因此地表特征变化多样,这也为景观的多样提供了先天基础。如场景较大时,要构造平缓的绿地、较大面积的草坪,从而呈现宏伟广阔的场景;如场景比较小时,要打破整齐统一的景象,对微地形进行恰当处理,从而呈现更多的层次和空间,具有最佳的景观效果。(3)将建筑景观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形进行融合。人为的建筑景观要同自然的地形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从而使建筑同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将建筑和附近景观有机的融合,从而体现出自然的状态。

  三、结语

  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绿化工作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直接对城市全部的景观和生态造成影响。因此要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组织,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力度,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构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环境取得更好发展。我们要不断研究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和施工技术,从而为我国城市绿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景观设计论文11

  【摘要】民族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并经过时间的洗礼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特征。园林景观作为古老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设计中也对这种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借鉴,并促使园林景观本身的文化内涵量增加,除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外,还传承着一定的民族文化。通过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可以不断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能力,并从民族文化中寻找到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民族文化;体现

  民族文化属于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是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升华的结果。园林景观设计者如果对民族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就会在其设计中加入文化元素,大幅度提升园林景观的外在形象气质。民族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并不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符号来体现的,更不是对民族文化的全面继承,而是对民族文化糅合、创新之后的一种承载方式。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体现特征

  我国的民族文化是总结历史之后,不断升华和艺术化的特有民族符号,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衍生出许多新的意象和产品。民族文化本身的内涵性极强,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者来讲,恰好可以借助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来提升园林景观的内在气质,使设计更加具有内涵和审美性[1]。民族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并不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符号和建筑构造来实现,也并不能单纯的借鉴本土民族文化体现,实际上,民族文化之间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些本土文化虽然具有强烈的本土特征,但是其源头又来自于国外,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是含蓄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的。此外,在采用外来文化元素时,很容易使本土民族文化被掩盖,如景观设计中,过分强调欧化设计,大量选用具有西方格调的植物和建筑,必然会使我国本土文化消失殆尽,不但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体现,更会使园林景观蒙上一层过浓的商业气息,降低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敛性。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体现方式

  合理运用民族元素能够恰到好处的体现民族文化,简单的符号罗列不仅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还会在表达方式上词不达意,无法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特征。在运用民族元素来体现民族文化时,需要讲求整体性和统一性,使人们置身其中能够产生历史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有特殊关联的民族元素,往往需要通过一一呈现的方式来体现,如十二生肖是一个整体,如果直接引用这一元素,不必做隐匿处理,只需要全部罗列出来,但是如果只选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就会使特有符号缺失,无法体现“十二生肖”的真正含义。总之,园林景观借助民族元素来体现民族文化,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确定主题设计思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情感态度来安排建筑、植物和摆设,避免使人产生“元素展览”之感。虽然堆砌元素的呈现方式并不值得推崇,但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并不缺乏成功案例,尤其是对典型民族元素的堆砌可以凸显景观特征,如我国最初在庄园建设中,虽然一味的照搬欧式建筑,但是经过一段历史时期后,这些庄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群,并形成自己的建筑优势,成为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奇迹。

  三、体现民族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一)浑然天成

  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力求将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天衣无缝的整合在一起,形成浑然天成的表现手法。虽然建筑格局、植物布局和物件摆设都由人为因素来控制,但是人为安排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融洽的自然世界。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想要体现民族文化,就要掌握必要的人工技巧,避免破坏自然美感,出现过多人工开凿的痕迹,通过民族元素与自然元素的巧妙搭配,逐步升华景观设计,达到传递民族文化、沟通情感的目的。

  (二)实用性

  园林景观的主要功能是用于休憩和欣赏,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不仅需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还要注重人们的基本需要。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是园林景观功能的一部分,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设计构思中,不能忽略其景观功能的实用性。对于休憩工具的设置、路灯建设、公共卫生间建设,需要合理布置规划,注重满足观赏者的基本需求,便于人们使用,可以将这些工具、建筑与民族元素相融合,既能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又能体现民族文化,如有些景观设计中,采用传统木质建筑来搭建公共卫生间,可以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避免过于突兀。在亭子、长廊、长椅设计中,既要考虑这些建筑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要考量其实用性,并根据实用性来安排具体的尺寸和距离,如果只注重建筑形体的外在美而忽略其实用价值,再美好的景观设计也不能算是成功的。

  (三)意境美

  民族文化中的意境美既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一种设计手法。如“借景”手法是我国自创的一种构造方法,可以无限扩张景观的表现张力,使建筑层次更加分明。意境美的创造过程就是利用有限的视觉环境创造出一种令人无限遐想的美好环境,为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意境美,我国古代园林景观中有许多设计都是与文学元素相融合的。中华民族与西方文化在思考模式方面有很大差异,中国人在认知事物时,常常依靠想象和感觉,强调对有形事物的无形升华,而西方人则注重用理性的思维和逻辑意识来认知事物。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暗示性的、富有想象力的构造手法。为达到设计理念,一些设计者会将一些矛盾性、对抗性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尽管这并不符合景观设计原则,但只要方法运用得当,就能够为观赏者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

  (四)科学布局

  园林景观的占地面积和所处地理环境一般是固定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想要更好的体现民族文化,就需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采光需要等来构建空间布局,处理好宏观布局与细节设置,避免在民族文化表现中,采用不合理的民族元素。如有些传统建筑样式并不适合本地区气候环境,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有很大难度,或者根本没有可行性,无疑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四、结语民族文化承载着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民族智慧,园林景观设计想要与之结合,就需要从中提炼出精华元素来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并以此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作用,降低商业气息。园林景观设计体现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是借助民族元素,借景助景、以小见大,还原自然。但是运用这种设计手法时,不能毫无章法的简单罗列民族元素,需要以民族性的设计方法入手,避免出现过于形式化的东西,从而丧失民族文化固有的深沉感。在运用民族性的设计方法时,要配合当地的环境特点,注重因地制宜的体现民族文化,达到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矫克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与儒家文化思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xx,S1:388-391

景观设计论文12

  题 目

  XX市国庆盛花花坛植物的选择——以金盏菊为例

  姓 名

  李XX 班级 园林xx班

  一、课题的意义

  早春花卉的生产技术和花期控制。

  二、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1、了解xx地区的植物生产环境,选择在xx地区生长的植物。

  2、植物选择,考虑植物开花、病虫害、花卉生长特性、生态特性、观赏应用等。

  XX国家花坛设计在我的彩叶植物的选择。

  3、植物设计和色彩设计,考虑结果是否与主题相匹配。

  图案的设计是由几何图形或几何图形组成的,而花坛的大小适中。

  色彩设计:花坛的主题是花群的色彩美。因此,在色彩设计中应慎重选择花色不同的花卉搭配。一般要求是明亮的。如果有彩色花的颜色和底座,底座是协调的。

  三、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等

  1、方法:上网找资料、图书馆找资料、请教老师、还有去参观XX的盛花花坛

  2、步骤:a、先确定主题

  b、找和关于XX地区盛花花坛设计的资料

  c、进行整理

  d、设计大致流程

  e、进行细节的审核

  f、拟定方案设计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阶段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11月24日-11月30日):资料收集阶段,主要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开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11月30日-12月12日):设计阶段,根据资料与实地考察结果进行设计。

  第三阶段(12月12日-12月20日):完成阶段,将设计阶段完成并进行审核。

  第四阶段(12月20日-12月31日):毕业设计文本编写与修订,并完成答辩工作。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景观设计论文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也越来越追求设计的美感,艺术美学是现代水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理论指导,可以为人们带来好的水景观视觉感受。对水景观设计来说将会有更宽广的发展平台。

  1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特色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色,水景观在设计时,不仅要秉承绿色设计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避免对自然造成破坏,还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设计中要加入有区域特色的元素。在进行水景观设计之前,对水景观建设的区域进行背景调查,根据当地的建筑特点进行设计,可以使水景观设计更符合当地人们的喜爱。切记不能盲目地对其他国家的水景观设计进行模仿,应多结合环境自身的条件,发掘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积极探索发现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并将这些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水景观的设计当中去。

  2科技美学视域下现代水景观设计的科技元素

  科技美学是指导物质文明生产建设的交叉学科,将美学应用与科学技术,属于应用性学科,它包含了自然、人文、美学、心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在考虑设计功能的同时也兼容了审美观念的体现。综合了景观、景观审美与观赏者等要素,以砖、瓦、钢筋、混凝土作为工业材料进行水景观的建筑。

  2.1使用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可以达到特殊的光影效果,在水景观建设中使用新型材料可以创造出非凡的艺术表现体,拥有不一样的质感和视觉享受。使水景观的设计更具艺术感,满足人们对水景观建筑的美的需求。

  2.2采用先进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出现了较多的新技术,为水景观的设计融入了多元的设计灵感,增加了水景观的表现手段。例如,混凝土覆盖技术的运用,可以对裸露山体进行处理,形成魅力的自然景观;光纤照明系统在水景观中的运用,可以使水景更加的绚烂夺目;近年来流行的音乐喷泉也是如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控制喷泉水流,达到与音乐配合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3建筑美学视域下现代水景观设计的空间布局

  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领域内审美的新兴学科,是建筑学与美学的分支。建筑美学以美的规律为基础,以建筑实用性为出发点,平衡建筑审美与科学性的联系。以建筑艺术发展与鉴赏、建筑艺术审美及其功能为主。当前比较侧重城乡环境关系、建筑审美效应与水上园林的关系等。景观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水工程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迅速得到提高,使用功能的侧重使原有的水景观建筑开始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建筑美学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和序列设计的使用,设计时比较注重环境自身的设计意境。主体建筑与其设施要确保牢固,结构造型要和谐稳定,各个建筑结构之间的比例要协调,具有统一性,不能过分突出。我们要把建筑美学的法则在水工程建筑中进行使用,丰富水景观的造型,增强艺术美感,形成美的视觉感受,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可塑性、倒影等特点,进行设计,增强水景观的趣味性,避免呆板和千篇一律的水景观建筑出现。

  4生态美学视域下现代水景观设计

  生态美学在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是美学与生态学的融合,从生态学的哲学、科学、伦理等层面出发,在自然美学的基础上解析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生态美学是一种动态美,可以促进生态物质的循环,有利于传播弘扬中国生态美学文化。对现代水景观设计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铺垫和指导的重要作用。

  4.1循环使用水资源

  我国目前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大部分城市都存在着缺水情况,少数地区缺水情况十分严重。随着工农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缺水问题越发严峻。生态美学不提倡以人类为中心,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应利用水景观设计区域周边的雨水资源,使用处理过的废水为水源,减少用水量。生态美学思想在现代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引导人们意识到水资源危机,增强水忧患形成文明的节约用水意识。

  4.2避免破坏水域自然形态

  自然水体是大自然作用的结果,包括地表径流、降雨、水流、波浪、生物等对水岸线的作用促使水体变化,从而引起水域生态的改变。在进行水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自然水域的整体状态,避免破坏水域自然条件。尽量不要改变水域的原有流向,减少人工化学材料的使用。如果必须进行人工建设,则要在人工模拟的环境下进行自然生态系统的创造。

  4.3保护水环境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时,过于注重经济的增长,忽略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开发扩建的时候占用河道,随便开采水资源,对水环境造成了破坏。个别工厂偷偷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水道、河道之中,造成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在进行水景观设计时,要反对污染环境,实施景观建设不能破坏生态、环境,要把水景观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体化进行发展。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注意保留湖泊、河流等水景观的地下水补充功能。在进行水流设计、布设水生植物时要注意保留水体自净能力的处理,要进行利用污水净化的水景观建设。

  5结束语

  水景观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基于人们对景观设计要求的提高和审美的变化,设计时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的利用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技术,在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符合区域特色的水景观建筑的设计。生态美学是把态学整体论方法作为基础的,通过人的体验、感受、领悟,就能让人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是需要传统园林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它是自然和人文相互结合的产物。本文针对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水景观设计艺术进行了分析,讲述了水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应该通过水景观的设计展现出独特的水文化,在显现自然风光的美的前提下实现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娱乐休闲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我国水景观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

景观设计论文14

  1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1.1水源的保护措施

  第一,衔接问题。这一问题是非常的重要的问题,公路与桥梁的衔接是不可避免的。长期以来这是一个难点,很重要很关键,但是总会遇到问题,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应该加强制度的制定,对于衔接的部位制定详细的责任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追究责任,机械设备油污泄露会流入河流,与此同时也要注重辅助工程,这部分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这样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二,材料问题。由于特殊的特性,材料腐蚀是不可避免的考虑问题,一般的工期都是比较长,一旦下雨等天气就会出现材料流入河流,这样就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大大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样就要求我们进行材料放在离河流比较远的地方,与此同时建立临时排水渠,避免水体污染。

  1.2路面周边地表植被的保护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公路横断面。公路的设计应该立足于实际的情况,更多的进行现场的勘察,更多的与当前的情况进行结合,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以保护水源为前提开展这项工作,这样才最后确认公路横断面的尺寸以及位置,避免后续问题的发生。第二,绿化带保护。当前的公路建设为了更好的发挥效果,在中央都会构建绿化分割,这样能够很好的进行车辆进行双向行驶,提供非常明显的标记。这些植被的种类以及搭配一定要科学合理,构建和谐的氛围,对于过往的车辆都是一种很好的欣赏,排解大家的压力与烦闷的情绪。第三,加强周边绿化。为了更好的进行道路的维护,一般的都会在路边进行绿化植被,这一部分能够很好的防治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能够很好的进行景色的提升。这一方面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现阶段我们我们已经深深地注意到了这一方面,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维护保养,这样才能够保护长期的绿化健康。

  1.3空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当中的环境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对于环境而言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材料的堆放。施工材料对于环境而言都是有一定的污染,这样对于储存的位置而言就是非常的重要,应该远离人们居住的地方以及水源事物;第二,对业对方的周围一定要进行地面洒水,避免灰尘过大,降低环境污染;第三,针对于运输的车辆一定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对于环境的破坏。

  2公路设计中景观设计

  2.1公路景观设计的前提

  (1)因地制宜:根据公路的实际状况,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的实际的情况进行树种的选择,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美观的效果。在很多的地方原来都是有绿化的,一定要最好最大的利用,避免大面的浪费,这方面绿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一定要做到规划详细。(2)遵守自然:设计人员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来作为理论依据对自然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进行模拟,尽可能的减少人工操作的投入,这样可以保持其所具有的自然性良好,而且采用不同的绿化手法进行协调弥补和美化公路建筑,对周围的环境破坏和后果程度也是各不一致的。(3)经济可行:经济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般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方面都是进行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施工的企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这样就需要我们在整个的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涉及到的初步的投入的费用,以及后期的保养费用,成本问题也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2.2公路工程中的景观设计

  (1)桥涵:在对桥涵进行建设时,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尽可能的保持河流、农用灌溉以及排水系统等的原始状态,对于不同的地形特征要针对性的进行设计,选择最恰当合理的工程形式,把可能造成的破坏减少到最小。(2)隧道:公路设计中,隧道的施工是常见的中形式,它的出现大都是集中在高挖方地区。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上,按照早入洞、晚出洞的原则进行规划,洞顶部位是零填挖方式;依据隧道所在的地质地形特点合理选择洞门,同时也要对其排水系统有合理设计,把污染水和清洁水的排出相互分开来。(3)平面交叉:在公路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的一方面就是居民的正常出行,要把公路建设区域内的公路网和路线相交叉的地方按照既定的间隔设置平交,给附近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平面交叉进行设置时,要尽可能的满足路网和所建公路的有效衔接,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实现通达和集散的功能作用。

  3结语

  公路工程是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当前形势下,公路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兼顾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并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实现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晓程.基于环境保护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工程建设与设计,20xx(06).

景观设计论文15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有着鲜明的特色,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就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发展途径,这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就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原则以及要求加以阐述,然后就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注意事项和具体的应用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能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统文化元素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为保障设计的整体质量就要注重方法的创新,而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就有着其重要性。通过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探究,就能为具体的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原则及要求

  1.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原则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就要注重遵循相应的原则,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深入的理解,对其文化内涵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其和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紧密结合,发挥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过程中,要注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域的园林景观的设计都有着其独特性,当地的文化也有着不同,所以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时候,就要充分注重因地制宜,能和周边的环境融为一起,应用的恰到好处材料良好的设计[1]。现代景观设计当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要注重对意境的营造,不能将设计停留在感官上,更重要的是要能从心理上与观赏者达成共鸣,所以在文化的意境营造环节就显得比较重要。

  1.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要求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终究要将现代园林的包容性充分体现出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不断的解放,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也会存在着不同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就要以时代发展要求为基础,设计中要更多的展现传统文化的特点,这样才能将设计的特色加以突出[2]。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注重人性化以及生态化,并充分注重设计责任功能的体现,从传统园林束缚当中能摆脱出来,这样才能保障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最大化体现。现代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就要充分注重对古典园林指导性的理解,将传统文化元素当中的要点加以科学应用,并在和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结合的过程中,也要能注重对其继承发扬,和现代的生活园林意境的营造也要相符合,只有从这些层面得到了重视,才能保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质量。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注意事项及方法

  2.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注意事项

  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工作进行结合,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不能照搬照抄,这是阻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在很长时间中设计人员的崇洋媚外的心理都比较严重,不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改变,对传统文化也更加的重视,这就要求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充分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科学应用,优化园林景观的设计,避免存在拿来主义的设计弊端,将新的设计理念应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要注重对成功经验的借鉴,能够对一些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比较成功的经验加以借鉴,这样就有利于从中获得启发。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包容性以及同化性的特点都比较突出,在和现代园林景观进行有机的结合下,就能促进其设计的整体质量[3]。同时要注意,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过程中,要能够有选择性的加以继承,对传统的文化精髓要有深刻的了解,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发展,这样保持文化的活力。

  2.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方法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要在选择上以及应用的方法方面加强重视,如对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就可将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分景以及障景等方法加以应用,这是对古典园林中的设计方法进行的应用,能够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注重场地空间以及植物围合元素的科学应用,能保障现代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层次性加以突出,这对传统文化特色的氛围营造就比较有利[4]。景观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要注重推敲,将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的恰当性要能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现代园林景观的实际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色彩加以科学应用,也能起到优化设计的效果。传统的色彩中黄色以及红色等都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中国色彩,如红色的应用就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文化景观气氛,具体的景观建筑过程当中,对于亭台楼阁的建造中色彩的应用,就要注重铺装以及墙面等科学的选择,色彩当中的青花蓝主要是用于点缀效果的,木色就是自然的色彩,将这些色彩能够结合实际的园林建筑的需求进行应用,就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文化内涵加以良好营造。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就要充分注重传统符号的应用,一些植物符号以及动物符号等,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如仙鹤就象征着长寿,梅兰竹菊等植物就象征着人的高尚品格,这些符号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加以应用,通过简化的方式或者直接的植物栽植的方法,就能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就能将园林景观的设计质量得以有效提高。

  2.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要注重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传统才能走出独特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的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诸多的挑战环境下,就要注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采用多种的形式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积极促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为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行业发展指引方向。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就要注重设计理念的创新发展,不能只注重利益而不注重设计的质量,要能够沉下心来搞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能科学的加以应用,发挥其积极作用,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良好发展。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注重层次化和地域性,丰富空间的层次感也是传统园林景观设计当中比较常用的手段,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就能有助于实际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效果良好呈现。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形式也是多样的,这就需要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充分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科学性以及针对性的应用,促进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质量。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对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研究,能为具体的应用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婷.中国传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创新,20xx(08).

  [2]刘音.论中国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xx(18).

  [3]卢伟.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xx(24).

  [4]吴保霖.论中国传统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和应用[J].农业与技术,20xx(01).

【景观设计论文】相关文章:

景观设计的论文06-13

景观设计论文06-12

电厂景观设计论文04-23

公园景观设计论文04-23

关于景观设计论文06-12

河道景观设计的论文04-12

语言符号景观设计论文04-22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论文04-22

特色餐厅的景观设计论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