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项目管理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项目管理论文1
1广电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
针对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实现对工程现场的管理。广电工程施工现场涉及进度、质量、成本等多种管理工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应用互联网及局域网技术进行管理,覆盖范围广,在现场管理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因而能够对现场进行快速的整合,将进度、质量、成本等信息迅速传递给管理者,便于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决策,完善工程现场管理;
第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完善信息管理。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广电工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资料等都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相关人员查阅、调取数据资料将更加便捷,数据也可实时更新。而且信息化管理还可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显著提高,对于工程中的重要文件,管理人员可进行安全管理,控制查阅权限。即使涉及海量信息的存储,系统也能应对自如,并能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加以分类,便于查询、分析,由此也能提升各类信息的利用价值,为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第三,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促进部门间的交流。基于信息化管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将会产生深刻变革。不同部门可以对数据信息的统计标准进行整合,以实现标准化管理。广电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涉及不同部门的沟通协调时,彼此间可以跨越时空限制,迅速传递信息,避免耽误工程进度,施工中遇到各种问题也能及时处理。即使出现人员流动问题,相关信息的管理也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不会因人员变动而给工程进度带来更多的影响。
2广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项
目管理系统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采用JAVA+MYSQL来实现。JAVA具备面向对象、可移植性、安全性、并发机制、支持可视化图形界面等特点,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
第一,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广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因而也就对项目实时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管理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劳动保护和环境管理两个部分。前者是指为保障工程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而采取的管理举措。后者强调广电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水等,工程实施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采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随时记录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对安全生产检查结果实时登记,遇到各类安全问题也可及时处理;
第二,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是整个广电项目的核心,其内容是对广电工程的项目进度和质量方针进行统筹规范,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工程目标,落实相关人员的职责定位,通过评估工程效果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对工程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控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的随时反馈,便于管理者掌握工程项目进度,做好部署和协调,依据项目进度展开跟踪调查等。同时为达到质量要求,管理者可以借助信息系统的支持,充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第三,设计管理。设计管理模块涵盖对项目设计人员、设计计划、进度、会审等方面的管理。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设计管理,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工程进度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各项设计计划能够规范实施。此外,管理者还要对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做好记录,以便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第四,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在充分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成本,使工程建设资金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成本管理模块涵盖对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工作。管理者可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工程建设投入的资金,包括各种原材料、设备及人工成本的投入,实时比较成本投入与预算是否一致,确保对工程实施各阶段的成本控制;
第五,合同管理。合同是建设双方签订的具备法律效力的约定,对于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合同管理包含对双方权利及义务的管理,需要明确双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另外对于工程造价及合同变更问题也应遵循合同约定处理,避免产生合同纠纷。合同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
第六,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描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资金活动情况,如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工程结算和决算资金支付。资金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回款,管理者应通过信息化管理,时刻根据工程进度分析相应的资金流动情况,按时支付款项,同时也要对未及时收回的款项进行处理。
第七,文档管理。文档管理涵盖对工程项目产生的各类问档进行归类,将各类数据、信息、资料进行明细记录,实现文件取阅信息化,并确保对文件的安全管理,明确不同文件的取阅权限,实时更新文件等。
项目管理论文2
摘要:现今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形式也发生很大改变,并且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金融管理工作也受广泛的关注。为了能够有效的满足我国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更好的促进企业未来良好发展,企业管理工作人员就必须要不断提升对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水平。但在现今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当中,金融管理模式还是存在不足之处,给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本文就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明确金融管理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制定完善的优化策略,更好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项目管理水平,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金融项目管理;应用;问题
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金融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为企业运作提供相应的物质需求
企业要想保障自身能够在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支持,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资金引入环节,这是确保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环节。企业只有在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上才能确保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保障企业在有效的经营管理工作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企业必须要重视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金融管理工作,从而使得金融项目管理能够为企业吸取更多有利资金保障。所以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工作时是不能缺少金融项目管理工作的,这是促进企业未来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为企业良好运行提供更多物质需求的重要保障。
(二)是实现我国金融化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中,经济活动金融化发展形式是未来发展当中一重要环节,而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当中金融管理的应用是为经济活动正常开展提供更多便利的重要部分,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的有效增强。现今我国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这为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提供的有利的条件,企业要想在当前社会中更好发展,就必须要对管理经营模式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氛围下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二、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金融项目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在企业资金回收工作中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保障其能够有效运营的基础环节就是资金,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资金回收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之处,所以当前最受关注的问题就是解决资金回收工作。应对资金回收困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由于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的企业所在的市场经济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逐渐向复杂化和多元化角度转变。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生产项目也有所改变。并且企业在资金输出工作中,欠缺对借债公司严格的信用风险评估环节,而且也没有掌握资金流动去向等,因此而导致企业资金回收工作的难度提升。
(二)过度依赖银行借贷
在企业运用金融管理来实现资金吸取工作时,多以自有资金、金融融资资金和银行贷款等形式来获得资金,这也是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在当前的企业资金吸取角度进行分析,多数企业都以银行贷款的形式来获得资金,过度依赖于银行贷款形式。虽然通过银行贷款的资金筹集形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资金链条,但是却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资金运行,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的稳定开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还会其企业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问题。
(三)欠缺完善的金融资本结构
企业在开展金融资本结构的建设工作时,多数都会以当前经济体制来当中参考。而对于现今企业金融资本结构的建设中,并没有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使得整体的结构本身出现不合理性。并且从当前企业贷款操作形式进行分析,企业会将贷款新增中一部分资金运用在非正常途径中,这会严重的破坏企业的资产结构,甚至还会拿导致企业受到严重经济损失等问题。
三、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金融项目管理应用形式进行优化的良好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金融管理部门和管理岗位
企业应该将经营管理工作当中的金融项目管理的最大工作效益和优势全面发挥出来,并且企业还要在明确了金融项目管理重要性的情况下,制定相对完善的、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和管理岗位等。并且由于金融项目管理人才是保障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环节,所以企业必须要聘请和引进优秀的专业性人才进入到金融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在开展人才招聘时应该重视以下几点:要保障工作人员拥有相应的金融项目管理经验,这是保障金融管理工作水平有效提升的关键。还应该重视工作人员管理意识的提升,这是确保金融管理工作能够贯彻到各个环节当中的重要形式。也要重视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整体工作能力,进而更好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为促进企业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企业融资途径进行创新和有效拓宽
企业在融资方面不要过度依赖于银行贷款,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融资途径的拓宽,这是企业金融管理工作中重要内容,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企业在融资操作工作当中,必须要打破传统的融资形式,进而实现企业融资途径的多样化发展。企业可以选择利用对外吸引投资商的资金投入的形式来进行企业融资工作。企业不仅仅要对融资途径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创新,还应该加强对融资工作新渠道拓展工作的重视,只有对融资渠道进行有效的扩宽,才能有效的打破企业围绕传统融资形式进行资金引入。企业可以发挥间接性融资模式,通过企业与相关银行进行合作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形式,对融资风险进行共同承担,这样能够得到双赢的优势。企业也可以通过国家与政府的支撑来实现融资渠道的拓宽,进而更好的为企业融资提供有利条件。
(三)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发展
在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非常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并且信息化技术也在企业发展当中企业非常有利的作用。因此企业金融项目管理工作当中,应该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从而更好的提升其整体水平,为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良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束语
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应该重视金融项目管理工作,并明确其重要性,从而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当中有效的发挥金融项目管理工作的作用,为促进企业未来稳定发展奠定稳定基础,也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超.金融项目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xx,01:122.
[2]杨增俊.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金融管理的运用研究[J].中国商论,20xx,06:38-40.
项目管理论文3
一、建筑项目预算管理的内涵及功能。
预算是根据组织自身发展战略及预期经济活动目标等编制的财务预算活动,该活动是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对该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等活动在财务方面进行的细致规划。
工程项目的预算设计上就是在财务活动发生设定预算控制计划,在财务管理和运行中加以落实,并注重监督、评价等,不断实现财务预算制度的改进,对项目总体财务活动的合理性进行引导等。
项目预算的编制与审核,对于项目合理投资与成本控制意义重大,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对项目预算的审核流程、标准、结果则影响项目预算的功能发挥。
二、建筑项目预算管理对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核,是项目预算管理与造价管理的重要立足点。必须进行有效的项目预算审核,才可以准确的发现预算编制的不足,进而调整预算内容,确保预算科学合理,进而更好的指导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等。具体而言,实施有效的预算审核制度,则项目运作中的财务活动能够在有效的预算审核下进行形成财务活动流程与权责明确的机制,实现财务运行的有效监督与改进,提升项目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力,辅助项目管理,提升项目经济效益。在预算审核的量化数据基础上,有效的预算数据能够为项目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可观和量化的数据基础,促使项目在投资、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更加理性的在最佳成本效益基础上实现有效的造价管理。在有效的预算审核制度下,项目管理者就可以对内部资源配置进行更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和项目内外部环境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促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优经济目标,促进项目综合效益改善。
三、基于全过程理论的建筑项目预算管理建议。
( 一 ) 制定完整的工程量清单报价。
工程量清单报价也就是项目承包方根据发包人设置的统一计价项目、规则和单位,对项目实际工程量列出清单,结合项目、市场及合作方的情况,考虑各种项目风险,列出的包括项目成本、利润及税费等在内的综合单价列表,整个项目清单报价汇总起来就会成为工程的总报价。而工程量清单根据同期及相似工程的技术、设备、工期、人力等方面的成本费用经验,依据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这就帮助项目管理者整合同期及类似项目的相关数据与有用信息,是报价编制的基础。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是依据项目可行性报告及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设计交底纪要、招投标、成本合同及工程结算资料、施工记录或签证单、竣工图、历史决算资料、设备、材料调价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编制的。这份清单对于财务部门依据历史数据与项目自身情况,联合项目管理部门设计初步预算管理方案具备重要帮助。
( 二 ) 初步编制预算并加以审核。
在项目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后,就可以参照同期相似工程的成本等编制初步预算。但是国内很多项目管理者都倾向于采取最低招标法选择中标单位,可能存在采购物资与工程量清单对最佳原材料的要求,导致后续施工可能存在质量缺陷,不符合项目预算管理的核心原则与要求。因此,预算编制需要项目的设计单位、财务部门、项目管理部门等,联合项目预算管理领域的专家等共同参与项目预算初步编制。
其后,进行预算审核。项目的预算审核就是由专门的审核单位,由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对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编制的项目预算书进行审核,分析主要预算内容的浮动空间是否合理、预算标准是否符合行业正常值、预算编制限制是否明显高于或低于同类项目等。也就是说,项目预算审核关键就是由第三方专业组织对已经编制的项目预算是否合理,如何进行调整等给出专业意见的工作。预算审核单位需要注重根据最新的市场报价、最新的实用技术变化情况,依据项目设计图纸、现场施工等的最新情况,对主要环节的单项物资预算价格以及各项技术对应工程量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更符合市场现实和技术要求的预算水平,进而提升项目预算的可行性。
( 三 ) 通过决算并确保执行。
在建筑项目的预算审核后,应该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预算在项目各阶段的严格履行,确保预算方案发挥应有效果。这就需要做到:第一,明确预算执行的各阶段任务与目标,并且将每一个任务的落实分配到具体部门与岗位。在岗位责任制基础上,强化责任监督与职务考核,为预算执行到位创造组织基础。第二,对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各参与方利益进行协调,特别是应该发挥项目监理功能,强化其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预算执行的监督与引导。第三,在项目每一个进度节点,对项目预算执行进行评价。对于实际消耗超出预算的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并做出应对策略。第四,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做好总量核对与最终的预算评价工作,对本项目预算管理的效果进行最终评估。最终得出项目预算管理整个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明确所存在的不足,并为后续项目预算管理创造更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宏科 . 分析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中的预算与管理 [J]. 江西建材,20xx(2)。
[2] 石英华 . 完善预算管理的深层次思考--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的问题与对策 [J]. 财贸经济,20xx(10)。
项目管理论文4
1、开发项目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在房地产开发的研究中,许多工作人员忽略了前期研究、策划与设计的质量管理阶段,都把焦点放在施工阶段。作为建设方,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定型,很难改变,特别是以项目成立的团队。但是,如果没有好的设计图纸与方案,建设工程很难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与最大效益化。所以,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主要包含了可行研究报告、项目产品策划、建议书等。首先,健全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项目负责人负责全权管理,亲自抓起项目质量工作。与此同时,项目质量经理要定期检查项目质量,一旦发现重大项目问题,立即向负责人汇报。另外,项目经理还要编制项目报告,确定市场定位,按质量规定计划。总之,项目中的各个经理、人员都要完成自己的质量责任,确保开发项目质量的有效实施。其次,建立合理的评审制度。评审制度是提高开发项目前期质量的重要保证。一般的房地产会采取德尔菲法,不进可以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做出不断调整,还吸取更多的专家与咨询公司的建议,使开发商最大优化。最后,要制定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根据项目的特点,明确项目目标与成果,并充分了解与掌握的实施标准。质量计划要把权限、资源、职責合理分配,按步骤逐渐实施,形成一定的可操作性。
2、开发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开发项目形成实体的过程就是施工,它不仅保证了项目的进程与落实,还确定了产品质量的合理化与科学化。房地产要提高开发项目的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质量预防措施,确保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的合理运行,并且可以适当增加施工成本,减少返工成本。举个例子,如果出现工业产品的配件更换,需要大量人力与财力重新检查。所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必须狠抓狠打,确保稳定实施。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2.1明确质量目标与计划
投资人身为总负责人,不仅要制定项目开发战略和确定项目定位,还需要对项目的成本和进程都有一定的控制,确保处于相同优先级。另外,项目开发质量目标要保证一个正确的度,如果目标过高,可能会导致综合绩效较低,投资成本过大;如果目标过低,会失去市场竞争,对项目造成伤害。所以,负责人要进行质量费用与投入分析,确保项目成本一致性,降低事故成本费用,并且树立正确的项目寿命周期观念。明确质量目标后,要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计划。工作人员要制定出实现质量管理计划的方案,确保计划的实施与落实。另外,项目经理要负责团队的质量责任,具体到对项目质量责任、团队中的工作人员负责。一旦出现问题,项目经理还要对项目结果负责。所以,质量计划非常重要,确保项目可以实施与运行。另外,开发项目的质量与目标的成功,就是增加了项目用户、投资人等的信心。
2.2质量控制要求
项目开发的建设施工过程就是对质量的控制,质量控制就是对施工中的程序和过程中的偏差控制。一般来说,过程控制往往是对阶段性过程与计划成果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并且对比施工过程。这个时候,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施工人员需要找出执行中存在的偏差。还有一种是利用合同说明中的成品与半成品进行比较,找出一定范围内的偏差。在施工前,现场负责人要正确分配权限,使每个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不可出现占用他人岗位情况。与此同时,设定合理的奖罚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另外,负责人需要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送到监管部门手中,进行报备审核。在项目开发中,遇到重点工序前,需要检查关键项目点,避免出现任何问题。并且坚持"三检"制度。在每一个工序结束后,需要由作业组班、施工员、监管工程师三次审核,才可以保证项目正常运行。项目开发中,一旦遇到质量事故,要找寻问题,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做到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防护措施不当不放过、事故者不放过。与此同时,公司要根据图纸会审对施工人员做出技术培训,并且不断推广新技术和新应用。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对一些关键部位形成专门负责团队,建立一个封闭信息网,形成灵敏的高效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同时,现场质检员要对产品质量进行提取与处理,搜集可靠信息,做出相应决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统计分析图表。
3、监管部门质量控制
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一般都会选择项目监管单位对施工单位质量状况的监管与控制。并且加强承包人自检体系管理,强调事前把关控制,做好项目检验与现场质量验收等都是工程质量监管的目标。在监管单位的控制下,确保了项目开发合理进行,争取质量创优,杜绝一些施工质量事故出现。首先,监管部门要划分质量单元。为了保证施工的有效、稳定进行,监管人员必须明确划分出各质量单元,包含了工艺流程监管图、分项工程与工程部位三个部分。与此同时要配以相同的记录、实验表格,确保工序完整进行,杜绝一切质量失误现象。其次,健全质量组织体系。监理工程师要对所有环节进行掌控,建立完整的质量组织系统。承包人不仅需要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还要服从监理工程师对项目质量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各分级部门的质量与工地检测部分做好相关调整。最后,质量监理程序要有序进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前,要对承包方做出详细说明与计划控制程序,所有人员要共同遵守,确保项目质量控制合理化。另外,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技术、方案、进程做出审批,并且做详细表格,列出需要的材料、机械与劳力。监理工程师还需要参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监管,对施工的工艺、方法进行有效质量控制,对一些违反施工技术的行为做指导和警告。
结语:
综上所诉,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不仅是项目施工的理论依据,也融合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随着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的不断完善,使房地产项目施工更加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也极大提高了开发项目的效益化。
参考文献:
[1]张百兵.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xx.
[2]朱文军.战略视角下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xx.
项目管理论文5
摘要:人性化管理是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注入情感、心态、平等、民主、文化管理等人性化要素,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成为实现制度化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最终实现“无为而治”。
关键词:监理企业 人性化管理 凝聚力 研究
引言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发掘人的潜能的管理模式。监理项目部作为监理公司委派的驻工地机构,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也作为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后,监理工作者肩负的担子更是重上加重。监理公司一般根据工程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等要素决定项目监理部资源配置,特别是人员配置,工程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综合性越强,配备监理人员越多,管理难度就越大。项目总监要通过下属的各层监理人员,来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
人性化管理包括情感管理、心态管理、平等管理、民主化管理、自我管理、文化管理等几个方面。
1、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就是项目总监要以真挚的情感,增强与监理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人性化管理方式。把情感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尊重和关爱各级监理人员,是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使监理团队成员更好发挥潜能,服务于项目和监理公司的前提和基础。
建设监理的性质决定了监理人员要常年流动,住陋室,吃扬尘,战严寒,斗酷暑,经受风吹日晒雨淋,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而且监理工地变动频繁,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单调。在这样的工作、生活环境下,更应注重情感管理。如在成员的生日时送上一个蛋糕,遇到困难时尽可能帮忙解决等,可有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情感管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以亲密的人际关系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使团队成员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一个优秀的总监要善于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营造出和谐团结的氛围,创造机会让成员们增进相互了解,团结互助,共同享受团队的温暖。
2、心态管理
心态即人的心理状态,心态呈现出多样化、先天性和可改变性三种特征。心态往往通过经历的事情而发生改变,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或者烦恼的心态。正因为这样,进行心态管理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根据心态可以改变的原理,重视和加强监理人员的心态管理,打造团队成员积极向上的心态,管好人,用好人,发挥好人的潜能,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应通过正面的信号让团队成员相信自己,同时为成员设立学习榜样,从而增强自我提高、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心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让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努力去完成工作目标,变被动的“要我去做”为“我要去做”。实现这种转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团队成员进行激励。用激励的方式而非命令的方式向团队成员安排工作,更能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成就感。
3、平等管理
人性化管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将心比心,要有平等意识。一个项目总监如果在团队成员面前缺乏平等意识,不给予团队成员关怀、理解,对团队成员不屑一顾,不让他们参与项目的决策管理,就会影响监理项目部的工作成效。当然,说总监与团队成员的平等并非“绝对平等”,重要的是要有平等意识,要尊重、信任他们,让他们放手工作。而情感管理、心态管理、民主化管理等管理方法均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4、民主化管理
民主化管理就是让团队成员参与监理部的决策讨论。一个善于民主化管理的总监会调动团队成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珍惜每一个听取好意见、好建议的机会。认真听取成员的意见,不仅会提高成员的士气,还能集中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更全面更科学的决策。当然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需要迅速决断时,项目总监要果断决策,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项目总监应有的技能。
5、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即监理人员根据所分管监理工作特点,自主制定计划,实施控制,保证监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自我管理的根本点在于对人要有正确的认识。承认人的自主性。管理从根本上讲是人的管理,人是项目的主体、根本,人是管理的核心。只有尊重每一个团队成员,尊重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价值和贡献,根据成员个人要求和自身能力,量身打造和分配工作任务,并且赋予成员应有的权责和信任,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6、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即通过文化培育,使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而这种价值观和标准一旦成为人们自然的和无意识的执行力,则对于人的行为起着永久性的巨大作用。
项目总监要建立起积极的行为规范。监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对内,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理解,对外,要关注外部环境的评价和影响。所以建立、塑造引起共识、共鸣的团队文化很有必要。在一个监理团队里,如提出一个赋予团队成员共同期望、共同理想的目标的口号,产生共鸣,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以此使团队成员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可想而知,在同样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在一种洋溢着温暖,和谐的团队中工作,比在一种互相猜忌、隔阂的环境中工作,人的心理,工作热情以及工作效率都是不一样的。
一个优秀的总监应尽可能对以上多种人性化管理方法熟练运用。人性化管理建立在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之上,但它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最终实现“无为而治”。人性化管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获得成功的实践,从
而成为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管理文化理论,它正悄然揭开人类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新纪元。
项目管理论文6
“风险”一词的由来,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以打鱼捕捞为生的渔民们,每次出海前都要祈祷,祈求神灵保佑自己能够平安归来,其中主要的祈祷内容就是让神灵保佑自己在出海时能够风平浪静、满载而归。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他们深深地体会到“风”带来的无法预测的危险,认识到,“风”即意味着“险”,因此有了“风险”一词的由来。
现在,风险一词的意义,已大大超越了“遇到危险”的狭义含义,而是“遇到破坏或损失的机会或危险”。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演义,风险一词越来越被概念化,并随着人类活动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而逐步深化,被赋予了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甚至文化艺术领域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含义。不管如何定义风险一词的由来,其基本的核心含义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损失”,也有人进一步定义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遇到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与认知”。
一、风险的定义
风险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
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金融风险属于此类。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
广义的风险展现出来的是机会,虽然这种机会可能让我们的项目变得颗粒无收,但如果一旦机会有利于项目,则可以大赚一笔,风险投资家们心中的风险正是广义的风险,所以风险才会吸引他们投入巨大的资金。而作为项目管理者来说,风险对他们意味着失败的危险,因此必须将任何风险扼杀于摇篮之中。
二、IT项目风险的特征
由于软件本身的特点,导致IT项目与传统项目有很大差异,因此IT项目的风险管理难度要比传统项目大。
1.需求不稳定
软件项目的需求多变已成为软件业界的共识,正因为需求的多变,才让瀑布模型一直遭受到软件工程界的抨击,因此诞生了原形模型。在IBM的RUP和众多的敏捷方法论中,一直将需求不确定列为软件项目的最大特点,因而出现了拥抱变化一说。
当一个IT项目开始实施的时候,如果客户连他需要做什么,要实现一些什么功能都不能确定的话,那么做软件实施的工程师他们又如何能够知道自己要开发一个什么样的软件系统出来呢?所以他们只有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不断遭受到客户的“批评”,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做一个这样的系统啊!
这有点像盲人走路一样,盲人根本就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因此他往前走一小步,如果不是路,则向左旋转一点点,再次用脚探探前面,如果是路的话,则可以往前迈一步。如果这个盲人运气不好的话,第一脚就在悬崖边上踏空,那么他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们的项目也如同这个盲人,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自己走向失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风险啊。
2.项目规模估计不准确
当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他多布置了几个题目,下面的同学便会大声地嘘叹,开始私下的嘟噜:“又要做一个多小时了!”。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准确的估计作业量大不大,他们的估计凭借着他们每天一次的做作业的经验和那一瞬间对题目的印象,虽然他们并没有做过刚布置的这些题目,但是估计得仍然是那么的准确。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的项目经理都能对自己的项目进度掌握准确,在他们的眼中,只要资金到位,则进度就可以得到保证。工地需要多少人,什么时候需要开始进行什么工序的施工,什么时候需要加班,这些都在他们的心中掌握着。资金就是他们最大的风险。
而软件项目与之不同,在软件项目开始后,很少有缺钱的。只看到过资金没有到位的“烂尾楼”,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由于项目资金没有到位的问题而导致未完成的软件项目,就算是缺钱也是因为签合同的时候要少了。
再优秀的软件项目经理,他也无法预计好自己的项目什么时候能够完成,因为在他进行估算的时候,客户的需求还没有搞清楚呢!再者,建筑工程可以通过预算很准确地得出整个建筑的工程造价,而软件项目却很难,因为不管是代码行估算法,还是功能点方法,都远不及“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中猜得准确,这些方法很多时候甚至不如算命先生算得准。
3.人的因素对项目影响很大
人可以说是整个软件项目的灵魂,软件项目不需要钢筋、水泥和沙石,也不需要任何的施工机械。软件项目的原材料就是人的思想和智慧,而计算机和CASE软件则是项目的施工工具。通过键盘和鼠标,无数的程序代码在程序员手中诞生了。如果要问软件项目最大的成本在哪里,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人力成本。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的工作效率要远远高于一个蹩脚的程序员,一个程序新手甚至根本就不能够产生任何生产效率。不仅如此,新手的错误行为,将让熟练员工牺牲很多时间来帮助新手纠正他们的错误,甚至可能导致降低软件开发的效率。
虽然软件项目已经实施角色分工和管理,但是相对于其他工程的分工来说则分工比较单一。软件项目中,一般分有:系统分析师、架构师、设计师、程序员、测试工程是及配置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等。这样的分工并不能有效地降低他们工作内容的复杂度。如果能像建筑工程中的砌墙、浇注混凝土、搭脚手架那样分工细致的话,则培训软件蓝领也不会需要费如此大的力气了。
三、古语话,唯有小心,小心驶得万年船
经常可以见到有人不小心,踩到或者碰到什么东西而摔倒的情况。相反,盲人却很少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摔倒。他们总是很小心的走着每半步路,对于前面的未知世界,他们总是要探了又探,在确认能够行走的情况下,才小心的迈出半步。
由于软件项目的太多不可确定性,因此管理软件项目,犹如盲人走路一般。在未来还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列出来,如在什么时候最可能出现什么风险。盲人在听到汽车声音的时候,总是会更加小心,当软件项目中开始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这些问题背后所隐藏着的更深的威胁。发现危险总是需要凭借自己的灵敏的直觉与丰富的经验。
聪明的经营者,绝对不会是技术方面的专家,越是技术专家,就越不能容忍技术方面的缺陷。而经营者所需要考虑的不是技术是否无可挑剔,而是在乎项目是否盈利,让别人去承担风险,让自己来享受利润,是聪明的经营者的决策指南。
项目管理论文7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招收人数,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学校的基础建设要不断扩建,由此产生的高校基建项目档案资料也逐渐增加。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基建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效率,为高校基建项目提供资料支持成为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点。本文从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管理、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和优化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的招收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高校基建部门的工作由原来的现场管理转为以结算、审计和合同管理工作为主。因此,在高校基建工程中,加强对基建项目的档案信息管理成为高校基建工作的重点。但是在高校基建档案工作中,由于制度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加之档案部门间缺乏交流,进而影响了高校基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故此,应重视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改建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管理
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主要是指在高等院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片以及图表等相关的资料。因此,高校基建过程中形成的基建施工资料,使得高校的基建验收具有依据。在高校的基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基建档案信息可以反复多次地使用,从而节省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基建档案材料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加之基建档案形成时间长,很难收集齐全,使得高校基建档案的管理难度很大。因此,高校基建项目的档案可以见证高校建设和成长的历程,同时作为高校建设项目以后备查和参考的依据和资料,也能避免高校建筑设计中的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缺乏
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制度缺乏是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高校的基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基础的档案信息管理的制度框架存在,但是对于制度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却少之又少,同时又缺少符合高校的实施细则,缺乏对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监督,岗位不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责任感,既不利于明确管理工作的职责,也使得高校基建项目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二)信息化程度低
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无法快速精准地对基建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也是影响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基建项目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还使用落后的人工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浪费人力资源,也降低了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缺乏交流
在高校基建项目的档案信息管理中,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缺乏交流也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管理中,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缺乏交流,使得档案信息管理无法完善,进而影响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创新和优化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创新和优化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在高校的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一些高校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只是一个框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要完善其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将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细则落实到位,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此外,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如果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进而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和质量。对管理水平出色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二)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是保障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今,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校的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将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中的数据和信息收入到一个数据库中,由计算机系统统一对高校基建项目的档案信息和资料进行管理,进而为以后高校基建项目的开展和高校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高校的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方式对高校基建项目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和有效处理,从而提高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提高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策略。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其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同时,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要积极引进优秀的人才,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以提升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效率和水平。例如,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管理部门可以举行管理技能交流大会,让档案管理人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进而提高专业化水平。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四)促进档案机构之间的互相交流
促进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保障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策略。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缺乏交流,进而使得档案管理问题百出。因此,档案管理机构与高校各部门以及基建部门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以提高高校基建项目档案安全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例如,在高校基建项目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管理部门可以定期举行新知识、新技术交流大会,让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从而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进而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因此,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促进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能进一步提高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多,高校规模也随之扩大,而高校基建档案信息管理就成为高校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故此,在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要完善高校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借助计算机手段和大数据处理信息的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促进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交流,进而保障高校基建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维护高校的权益并促进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翀.我国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教导刊,20xx(10z):23-25.
[2]樊振东.高校基建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3):106.
[3]牟海霞.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20xx(31):44.
项目管理论文8
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向移动网络和数据网络方向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按照市场发展方向及需求,部分监理公司和建设单位已作出一体化监理的尝试,工程监理必然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本文探讨了通信工程监理现状,以及向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发展
通信工程监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工程监理行业已经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区别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根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建设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接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双方合同的规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若干阶段或全过程的管理服务。
正因为二者之间的区别,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代表业主方,按照双方合约的规定对整个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或服务,而监理企业或公司则是一种有偿的技术技能服务,它不具备项目管理企业更加广泛的职能和职责而且监理制度推行的本意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原有的建设管理模式,但由于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项目法人不可能将投资、进度、合同管理等交给监理人去进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又规定建设单位必须要有监理,则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只有质量管理交给监理公司来进行。虽然近几年对建筑安全监管十分重视,各地均发文要求监理也要对安全负监管责任。这一系列的定位,职责的界定使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
2.通信工程监理现状
2.1政府部门管理不完善,导致目前的监理单位很难全面涉足真正的项目管理。
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在体制改革中虽然已有很大突破,但是首先是站在各自角度去发布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前,管理部门间缺少沟通,导致在企业执行时造成诸多不便。比如:国内工程管理资质管理规定使监理企业就无所适从,战战兢兢,有时间也只好打打擦边球,比如一个地市的全网络建设牵涉传输、无线、交换、土建配套(含小机房建设、外电、塔桅钢结构等)等各专业一体化全过程项目管理。但是通信甲级资质的企业面对土建配套就存在了资质难题,包括少部分业主提出来要相应的企业资质,试问全国有几家通信监理企业有通信、土建、消防、电力等齐全资质的?当然监理企业绝对有相应工作能力及职称的人员满足工程项目管理需求。但是又问:在通信系统内,除通信相关专业外,工民建、电力等从业人员,有几个考试成绩合格后能申请到信产部的监理工程师?所以,现有的监理企业要真正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单位,需要监管部门全力支撑。
2.2业主行为的不规范性。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本身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行业,通信监理企业由于实行的时间有限,自身缺陷也很明显,所以更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去培育、培养,但是在现有的竞争环境中,很少有建设单位站在培养合作伙伴的高度来为监理行业创造发展条件。业主的最低价中标、每年都要比上年节约投资的管理思路等等,导致监理企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同时业主工作的不规范性也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推进,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要不仅仅以质量为主,要不就安排众多的非监理职责内的工作,有的甚至成了部分管理人员转嫁责任的工具。
2.3通信监理企业自身建设的问题
目前通信监理企业良莠不齐。有挂靠的,有低价抢业务的,也有不把监理工程当回事的。花样繁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承担全过程管理不放心。尽管有些监理企业承担了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也基本上局限于施工队伍的“四控,二管,一协调”, 与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有很大差距,大都未进入前期统筹策划范围。同时也缺乏适合项目管理的人才,尤其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人才,也包括市场调研人才,方案审查专家,经济评价和投资估算人才以及熟悉国际惯例的能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人才。另外对监理企业定位影响和企业间不公平竞争,以及监理费的取费的不规范性等,导致了专业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很难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因此使得监理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素质不高,加之部分监理单位考核激励机制及培训机制不健全等,使得整个监理行业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建筑市场的规范也得到大大提升。目前从理论上讲,业主方可以自行完成项目管理中的部分任务,但是从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多项业务职能上,业主的能力是与专业机构的能力无法对比的。对投资方的业主而言要配建各专业齐全的基建班子,是人力、物力所不允许的,而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则为投资方业主提供了可以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一个以质量监督为主要职能的工程监理企业,就势必要向工程项目管理转型和发展
3.1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项目管理从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开始了,历经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施工招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试运行和项目后评估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高智能、高素质人才要求十分苛刻。监理企业要过渡和转型成为项目管理公司就要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下大功夫。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的措施,引进急需的人才去实现专业功能配套,功能补全。除此之外,还应采用不同类型的各种培训,如对员工的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培训和着重实务实用的专题性培训以及实用外语能力培训等,提高员工的能力。通过以上这些手段,建立起一支具有复合型和开拓型能力的,懂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2建立标准和工作规范。
项目管理不同于工程监理。它除了自身完成相应的专业服务外,还要担当起项目策划及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负起组织协调等主导作用。因此项目管理企业应建立具有自己特色并且更为严谨的业务标准和工作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应该和企业自身的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体现自己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设计,这些标准和工作规范应该成为企业员工的业务手册,成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另一重要资源。
3.3努力开拓市场。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不可能将项目管理企业所承担的工作全部交给监理公司来完成,即使已经从公司转型过来的项目管理公司也不可能全部接手工程项目的全部管理。但是作为有实力的建筑监理公司承担这些,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除上述应该建设的好的内涵部分外,还应加大对业主的宣传力度,主动开拓市场,主动向业主方介绍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的内容、意义,以及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这些宣传和市场开拓,对政府投资或者是私人投资的业主方均要实施。使它们逐渐明白项目管理对一个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
4.结语:
虽然工程建设监理在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建设监理势必要向项目管理企业转型。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业主方获得最大效益,工程监理趋向项目管理也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监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何祥沅 浅析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在当前的问题 四川建材20xx (2)
[2] 谢坚勋 浅谈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 建设监理20xx (2)
[3] 胡列格 谭立兵 从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探讨监理的定位和发展 工程建设20xx
项目管理论文9
大型装备项目非常复杂,没有太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国关于大型装备项目的风险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动态风险管理的机制和模式,缺乏基础数据不够系统、对数据的分析也还不够完善。许多研究表明,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缺少全局性和系统性,大都属于被动管理,缺少前瞻性和主动性。因此,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急需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风险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
1高档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或潜在因素,便于进行风险管理的后续工作。
1.1风险识别技术
风险识别常采用的技术和工具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风险核对表、SWOT分析法、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敏感性分析、故障树分析等。对于数控机床研制项目来说,是一项庞大而又繁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前期数据基础,没有相似产品工艺设计的风险数据库可借鉴,根据工作分解结构这条主线来进行风险识别不能足够完全反映“问题背后的问题”,还需要结合头脑风暴法,通过组织各相关层面的人员更直观地进行风险识别,从而迅速地找到各类风险源。因此本次风险识别主要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和头脑风暴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2风险识别
根据数控技术的设计图样、技术规范、国家军用标准及本企业标准的要求,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如下。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数据收集以项目的WBS为主线,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头脑风暴会上共收到风险因素描述内容近200项,经过整理、合并和归类,得到有效的风险因素共65项。以工艺设计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为分类维度,将收集到的风险因素归纳为风险识别层次结构表。
2高档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评价
2.1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有:主观评价法、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故障树分析法、随机模拟法、概率树法、风险概率和影响度分析、GERT、PERT。本项目研究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在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中,根据主客观判断,给予每一层次全部要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具体分5个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2.2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评价
对本项目的风险评价,建立在前期对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这65个风险因素的重要度分别进行比较后,再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需要说明的是,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只对A-B层次进行分析和计算,B-C-D层次判断矩阵、计算过程略。
2.2.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项目风险评价过程(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根据风险识别结果中的层次结构表来建立本项目的层次结构模型,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不同因素两两比较的方法,构造不同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特征根、与此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各层次的单排序以及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建立A-B层次判断矩阵为。
2.2.2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评价结果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得出的各级风险因素的权重向量值,可以清楚地衡量各风险因素的重要度。(B2)设计开发及技术状态管理、(B1)研制项目评估、(B3)制造工艺及过程管理、(B6)质量控制、(B5)装配调试、(B4)配套条件对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影响程度是逐项递减的。同理,二级、三级风险因素权重值大小可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此处略。通过对工艺设计过程中三层风险因素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到各级风险重要度的排序,这是我们进行风险处置(即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的依据。
3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应对和监控
3.1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应对策略
因为数控机床的特殊性,风险策略主要从减轻风险和接受风险方面去考虑,而不选择风险转移和风险回避。针对已识别出的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及对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的评价结果,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和风险应对的基本原则,制订了对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分清主次,“抓大不放小”,分阶段有计划地将各种研制工作中的风险逐步消除或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3.1.1策略1———抓住关键风险,重点管理对本项目来说,就是抓住权重值占风险总量20%的那部分风险因素,去重点管理。图3是数控机床研制项目风险的一级风险因素帕累托图。从图中可以知道,(B2)设计开发及技术状态管理的风险重要度占39.2%,符合“二八定律”的原则,是不是就重点关注它就够了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从图中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B1)研制项目评估占了26.8%、(B3)制造工艺及过程管理占21.7%,独立观察也都分别符合“二八定律”,且三者的总量占到了73.4%,因此,三者都应作为主要风险进行重点管理。(1)加强人员素质教育,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三项工作的重要性,并了解其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而由被动整顿转变为主动作为,提高工作参与者的对风险的主动规避。(2)提高工艺技术成熟度,大力开展并行工程,争取更多预先研究的时间,在设计图样下发前就参与工艺性评价,了解产品原理和主要功能部件,把握关键加工技术的匹配程度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情况。(3)过程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确保技术文件能够反映产品生产的技术状态,规定人员资质、设备状况、工艺参数、环境条件等具体要求,严格控制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的关键零部件的加工或者采购过程,保证技术文件的正确执行,确保产品能够优质、高效的满足市场需求。同理,可以筛选出来二级和三级的关键风险,制定策略并进行重点管理,此处略。
3.1.2策略2———不放弃关注和管理其它风险经过以上方法的筛选,我们发现,理论上每一层次都会有80%的风险因素被忽略。这80%实际上适用“长尾理论”。因此,必须制定应对策略防范这些潜在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采用制定中长期规划、登高计划等来明确其改进需要的条件和时机,明确阶段性目标和评价方法,以掌握规划或计划执行的有效性。应该注意的是,在风险管理中应将“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相结合并灵活运用,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3.2建立数控机床研制项目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风险发生的类型和严重度,提出数控机床研制的工艺设计风险的4个级预警等级。一级预警:亮红灯。表示项目面临着非常危急的情况,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处理不当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和无法挽回的损失,会危及整个项目的成败。二级预警:亮橙灯。表示项目现正面临着风险危机,此时风险事故如果发生,处理不当的话,会损失惨重,甚至伤及元气。三级预警:亮黄灯。表示目前项目有一定的风险,应引起注意。四级预警:亮绿灯。表示目前项目处于相对安全状态,可以继续保持现状。图4展示数控机床研制项目的风险预警流程图。需要注意的是,风险信息收集要及时全面,快速掌握信息和反馈情况,行动要与决策保持高度一致。风险管理是动态的过程,对风险事件响应的越快风险管理的效果就越好。
4结语
通过对数控机床研制目的风险开展的探讨性研究,确定了数控机床研制阶段工艺设计项目的风险评价方法,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制订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本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对类似产品的风险管理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项目管理论文10
1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政策不一致,预算标准不统一
从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来看,不同性质的资金投资侧重点和工作任务的倾向性均有所不同,这些资金来源于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价款和出让金等收入,每一种渠道收入的资金都有其特殊用途,为了实现各项资金管理政策相互配套,各级主管部门制定了多个不同的项目预算标准。除中央级政策标准外,各省级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管理政策。以5000m钻探工程量预算为例,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为341.20万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预算标准为534.80万元,地质矿产调查专项预算标准为546.36万元,黑龙江省定额预算为609.91万元,不同标准的预算额相差最大达44%。仅在中央级预算标准中,相同条件的工作手段额度也存在很大差别。钻探孔深0-700m,岩石硬度Ⅳ级,国土资源调查标准为469元/m,中央基金标准为1007元/m,地质调查专项标准为751元/m,标准之间伸缩性很大,根本不能横向比较,更无法实现有效控制。管理政策和预算标准不统一,将直接导致一项工作多重约束及项目预算的多重标准,同样条件的一个项目采用不同的标准预算结果相差悬殊。财政投资项目的支出预算没有统一的标准控制,资金管理随意性太大,资金浪费现象难以监管,也往往使很多项目承担单位不知所从。地质勘查工作的资金管理秩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混乱的。
1.2预算标准结构和费用设置不合理
中央基金项目预算标准中没有设置设备使用费和运输费项目,这两项费用在野外实施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以研究和室内分析为主的项目不使用重型设备和大型运输车辆,但钻探、测井、地震等手段,野外施工作业均离不开大型设备和大型运输车辆,项目实施过程中只能将这部分费用记为交通费,这是不合理的。在项目费中设置了咨询费,但在组织实施费中已经包含相关费用,部分费用不能明显区分,存在重复内容。预算标准中还区分了单位类型,对是否有财政事业费拨款,采用不同比例数预算,由于国有地勘单位大多属于事业单位,多数有财政事业费拨款,但拨款方式和拨款额度相差悬殊,这部分费用仅用一个比例数平衡,这对很多地勘单位是不公平的。在以野外施工为主的综合性勘查项目中,各类标准均将工作手段划分为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化探、遥感、钻探、山地工程、岩矿测试等七个类别,地质技术工作被划分为其他地质工作,这部分工作费用比例很低,而且只包含了一般技术工作,没有考虑综合研究内容。地质勘查项目的最终成果并不是野外施工完成就能得到的,没有大量的综合研究是无法实现的,地质勘查项目兼有工程项目和科研项目的双重属性,除了体力劳动还离不开脑力劳动,科学研究工作是在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制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工作量和价值决不亚于任何一种实物工作手段,应将这部分费用做为一种工作手段单列。
1.3预算执行进度与项目实际不同步
目前一般地质勘查项目工作期限较以往均有所压缩,为了与财政年度工作计划相吻合,当年立项的项目要求当年完工,而多数项目到七八月份才开始实施,项目实际工期和预算支出不一致。一方面,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与资金拨款进度互不关联,致使有的项目已完工但资金尚未到位,而有的项目资金已拨付但迟迟不见开工。另一方面,不同工作手段受资金问题影响,前后不能科学合理地衔接,前置工作不能指导后续施工,直接影响项目实施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形成野外施工影响预算执行,预算执行反过来又影响野外施工的恶性循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及地勘单位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目前的财务会计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地勘工作拨款与多种经营收入已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区分,部分费用和会计科目设置,以及成本费用的归集方式等均有待完善。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后,地质勘查项目投资主体已经多元化,融资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仅仅是项目投资多元化中的一类主体,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已趋于市场化。因此,及时修订地勘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适应地质勘查行业资金管理形势,是财政和地勘主管部门应考虑的问题。
1.4绩效考核和决算审查机制不健全
目前地勘行业尚未将资金管理纳入到项目绩效考核体系当中,也没有建立独立的地勘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很难保证地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容易导致项目资金沉淀或虚编项目预算等问题。除绩效考核外,对项目预算缺乏竣工决算与审查监督程序。项目竣工决算与审查是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环节。而目前的项目竣工资金管理,大多采用结算汇报形式,缺少竣工决算和审查过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资金预(结)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项目工作结束或终止,项目单位应编制项目结算,提交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没有要求项目单位编制竣工决算报告。《黑龙江省国土资源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项目完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并按规定提交项目资金审计报告,这一规定十分笼统,决算和审计报告均要求由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无监督的可操作性。目前,国内只有内蒙古和新疆等少数地方制定了地质勘查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和审查制度,大多数国家资金渠道均没有决算和审查程序,对项目资金的最终使用效果缺少结论性评价。
2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必要性
(1)预算管理规范化是完善相关机构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具体体现。国家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是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地质勘查项目的组织实施及资金的预算和使用负有监督和管理责任。只有不断完善预算政策和预算标准,使地质勘查投资在规范的制度体系下运行,才能做好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避免政府地勘资金浪费和流失,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2)预算管理规范化有利于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调动地质勘查单位积极性。规范化是提高地质勘查项目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在当前国家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背景下,加强项目预算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维护社会资金投资人的利益,实现地质勘查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资金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3)预算管理规范化使地质勘查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目标更加明确,项目预算编制和执行更加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制定的项目设计与预算相互配套吻合,执行目标具有预期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项目管理和承担单位在相同的标准框架内运转,上下联动高效有序,从而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4)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是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降低项目投资风险的必然要求。在非规范化或无序状态下,项目成本控制不能有效地进行甚至根本无从着手,其投资目标效益很难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范围,防止可能发生的浪费,就必须从预算编制开始实行规范化管理,使成本始终处在可控制范围内,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降低投资风险。
3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主要措施
3.1项目管理政策的规范化
虽然不同类型的地质勘查项目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有所区别,但其实质工作内涵是相同的,具有客观上相同的工作规律性,其本质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工程揭露方法、测试分析方法和综合研究方法对地质矿产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揭示和总结,从而形成地质勘查成果报告的过程。由此可见,各类地质勘查项目均可受控于统一的管理政策,通过制定规范性的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首先应该从管理政策规范化着手,制定统一规范、科学合理、执行有效、权责明确的管理政策。目前的项目资金管理政策十分复杂,难以统一管理,地勘单位在执行时也很难把握重点。因此,建议以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为主要参照样本,将各类资金合并,统一纳入基金管理。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与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协调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为进一步规范地质勘查基金运行管理,建立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政策一致、投向互补的协调联动机制,中央和省级地方两级基金应形成整体功能。地勘基金已经成为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和调控工具,其作用已基本覆盖地质勘查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地质勘查资金投入与管理的主体功能。建立以地质勘查基金为主体的地质勘查项目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将各级财政投资的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矿产资源补偿费、国土资源调查专项、各级地质勘查基金、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及危机矿山找矿专项等各类资金,加以整合,构成统一的地质勘查基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制定具有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管理政策,以使目前主体单一、政策多元、机制复杂、效益低下的项目管理政策体系,逐步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
3.2项目预算标准的规范化
将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预算标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标准、各省地方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定额)、地方地质勘查基金预算标准、地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预算标准等不同类型的预算标准进行整合,以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标准为基础,采用工作手段分项单价预算法,制定规范的“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标准”,作为全国范围内统一的项目预算依据。规范化后的预算标准,预算内容应包括所有工作手段,同时增加综合研究工作手段,费用设置即应符合各类项目技术方案需要,也应与财务会计制度相一致,适应各地区影响项目实施的自然技术条件的变化,确定合理的税费提取和利润比例,同时也要具备随市场物价变动的动态调整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行业统一的“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编制规范”。现有的地质调查评价类项目的甲类和乙类划分方法,结构复杂,不易于掌握,且划分界线模糊,项目预算标准规范化后,这类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3.3项目预算执行的规范化
项目预算执行包括项目成本核算和项目决算,其主要任务分别是实现项目预算与实施的相互协调,预算费用与实际成本管理的监督与控制。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应及时研究财务会计政策的适应性,修订《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以适应地质勘查行业资金管理形势。地勘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在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基础上,制定规范合理、易于操作的成本核算制度,规定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岗位责任和核算的技术要求。项目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既包含执行项目预算的内容,又具有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总结和监督的作用,是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大多数地质勘查项目,没有项目决算和决算审查过程,这种程序缺失现象,直接导致监督失效,不能对投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更无法实现对整个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将项目决算和决算审查管理列为重点工作,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结合各地区及各类地质勘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地质勘查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和审查办法。项目竣工决算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已实施多年,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完全可以引入到地质勘查行业,为提高地质勘查项目的实施效果,改进地质勘查项目资金管理提供借鉴。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应与项目成果报告同步编制、同步审查、同时汇交。一个项目竣工后如果没有编制决算报告,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是不完整的。没有编制决算报告的项目,地质勘查成果应不予验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地质勘查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管理办法,在项目决算管理规范化方面先行一步,为全国及其他省区加强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提供了参考。
4结论
项目预算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管理规范化就是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项目管理体制的规范化。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政策的规范化、项目预算标准的规范化和项目预算执行的规范化等三个方面,其核心就是构建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制度体系,通过主要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对项目预算管理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国家和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研究制定适应性好、可操作性强、规范统一的预算管理政策和预算标准。地质勘查单位,应当制定规范可行、便于实施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随着项目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投资地质勘查项目的综合效益将会大幅提升,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会更高,地质勘查市场功能和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将会得到释放,地质勘查行业有望形成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新常态。
项目管理论文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享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在企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电子商务使企业的商业活动更加电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促进了企业在发展速度和获得经济效益双方面的发展。对电子商务与项目管理进行概述,分析和总结电子商务中项目管理方案,为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在企业中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
关键词: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xx)22-0013-02
电子商务的诞生和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项目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企业电子商务中制定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案,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项目管理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一种商务活动,该种商务活动的活动手段是发达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平台,其中心任务是进行商品的交换。电子商务也可以理解为是互联网与企业内部的网络之间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进行相关的服务活动,让常规的商业活动向更加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在网络开放的条件下,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地区、跨国的商业贸易往来,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活动。电子商务通常分为B2C(BusinesstoCustomer)、C2C(CustomertoCustomer)、B2B(BusinesstoBusiness)等。从技术层面来看,电子商务是一种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将数据交换、数据获取以及自动捕捉信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具体而言,数据交换是指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传输与交换的方式;数据获取是指通过公共网络平台与电子公告牌等方式获得数据和信息的方式;自动捕捉信息是指以二维码、条形码扫描等方式获取信息和数据的方式。从电子商务所涵盖和涉及的范围来看,电子商务所指的交易活动方式是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而不是交易双方面对面进行交易。
(二)什么是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种计划管理方法,从诞生初期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纷纷采用项目管理进行设计和生产活动,缩短了所需的时间和周期,大大提高了其生产和设计的效率。早在20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的方法就已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发展和普及的效率更是逐年攀升。时至今日,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仍不负众望,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展,在更多的领域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1.项目。项目,这是一种极具外延意义的词汇,小到企业组织座谈会、研发和推广一个新产品,大到建设一个国家级、国际级的工程,如鸟巢体育馆、广州新电视塔等,都可以称之为项目。但在这个大范围、外延意义大的词汇下,还有诸多的小项目,正是这些小项目为企业在大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也为企业达成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项目的大小不会影响构成项目本身的重要要素,通常情况下,项目的要素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项目的中心服务和产品,这是项目开展的具体结果;第二,项目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项目的周期,这属于项目的阶段与项目的发展过程;第三,项目中所涉及到的一切资金、设备和材料所花费的费用以及人员的开支和花销,这涵盖在项目的既定预算中。
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这种管理活动的开展是在具体的确定的时间范围内的,通过既定的组织,并运用多种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展开各种形式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领导进行控制和规划,将各种可利用的既定、有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开展项目所用。从国际的角度来看,现阶段较为常用的项目管理体系主要有两个:以欧洲为首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和以美国为首的项目管理体系。这两大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发展经验较为丰富,在多数发达国家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项目管理中已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两大管理体系均涵盖了以下几个领域:对项目的范围进行管理,对项目的时间和成本进行管理,对项目质量进行管理,对项目负责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对项目的风险、设备的采购、人员间的沟通以及综合方面进行管理,这也是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用到项目管理体系的全部领域较为困难,这是因为中小型企业的业务范围较为狭窄,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与设备采购管理方面的较多,但其他领域涉及的较少。而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上述领域都能有所涉及,但并不是全面涉及,还是会有所侧重。
3.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不仅具备项目管理的普遍性,其自身还具有特殊性。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与传统的项目管理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传统项目管理的管理目标是一成不变的,工作范围也是固定的;而电子商务管理的项目目标是可改变的、可移动的,其涵盖的范围会随着市场的变动以及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的调整和变动。第二,传统项目的生命周期在一年左右,而电子商务的实效性较强,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更要有灵活性和极强的适应能力。第三,传统项目中的领导者和负责人担当的是监管人的角色,而在电子商务项目管理中,常会出现意外的危机和问题,需要随时解决和处理。
二、企业电子商务中的项目管理方案
(一)控制项目成本和进度
1.控制项目的成本。项目管理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就是控制项目的成本,成本问题贯穿在项目的萌芽到最终的结束阶段,在任何时候都要将成本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进行考虑。项目组织要在保证各种条件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仍能够按照预先的计划继续执行计划。此外,还需要相关的项目组织人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产生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和衡量,通过对比,将实施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如果出现在实际实施时产生的成本超过预计成本的情况,则需要项目管理层对项目再次做出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追加预算。
2.控制项目的进度。对电子商务项目的进度实施控制是保障项目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控制项目进度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以项目进展报告为依据,项目进展报告是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报告和展示的正式文件,可作为强有力的依据。第二,以项目变更请求为依据,项目变更请求的提出是以项目的进展情况为主要依托的,对于整个项目来说,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也是计划之内的。此外,控制项目进度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是多元化的,具体有以下几种:第一,对进步变更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控制;第二,对项目进度偏差进行的分析,估算出偏差的大约值;第三,根据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对项目计划进行修订;第四,通过多种软件对项目进行实时的管理,实现更加便捷的管理方式和更佳的管理效果。
(二)加强电子商务项目策划
加强对电子商务项目策划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实施项目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明确项目开展和进行的效果影响;第二,对实施项目的实施目标进行定义,明确项目的发展方向;第三,保障项目工作人员对该项目的实施目标认同,增强参与项目人员的核心凝聚力。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首先,找到真正的客户,客户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拥有良好的客户群体,该项目才能在实施式有市场。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完成之后,要了解客户群体的特征以及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推广。其次,对项目与客户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只有将项目与客户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出来,才能了解客户对项目的想法,并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项目内容,为企业带来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最后,将多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企业在电子商务项目管理中不仅要调动企业内部的有效资源,还要与外部资源结合起来,将专家或学者的研究结果或相关论述利用起来,吸收和听取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三)加强项目的计划和变化管理
1.加强计划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有效的前提,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计划方法要科学有效,这就要求企业项目管理的相关人员要从以往的成功案例中分析和总结成功的关键,并将这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加强项目的计划性。第二,严格遵循项目程序,在计划的每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如项目评估阶段,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执行。
2.加强变化管理。加强项目变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加强市场监控。任何项目从启动到投入市场的过程中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市场监控才能确保其与市场的发展行情相符合,才能为企业电子商务的项目管理提供多方面的发展机遇,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加强进度控制管理,如上文所述。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是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必然产物,不仅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保障企业电子商务中的项目管理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控制项目成本和进度、加强项目策划、计划和变化管理,从而保障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正常运转,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智峰.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退货逆向物流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20xx,(4):256-257.
[2]杜宏.B2C电子商务交易中的退货逆向物流研究[J].物流科技,20xx,(4):256-257.
[3]游艳雯.B2C交易退货产生原因、对策及物流方式选择[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6):118-120.
[4]王华.电子商务下逆向物流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xx,(4):26-27.
[5]翟春娟,李勇建.B2C模式下的在线零售商退货策略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xx,(1):62-68.
[6]杨磊.论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项目管理方案[J].中国电子商务,20xx,(24):24-25.
[7]宗斐,石岱峰.探讨企业电子商务中的项目管理方案[J].企业管理,20xx,(10):110.
项目管理论文12
一、铁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铁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在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的基础上,实现项目盈利的最大化。铁路项目的建设周期被压缩得较多,且采用的技术比较复杂,因此对于铁路项目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通过加强和推进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工作秩序,强化责任成本管控能力,堵塞效益流失漏洞,提高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等手段的实施,能够在综合考虑项目的工期以及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保证预期项目盈利目标的实现,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进行铁路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当前铁路项目的建设周期较短,且采用的材料较多,铁路施工消耗资金最多的因素是材料,通常占据项目资金的60%以上,最高甚至可以达到80%。通过成本的管理,能够根据工期进行合理的资金调度计划以及材料购置安排,因此对于成本的控制也是项目按期完工以及材料合理购置利用的前提。
二、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责任成本管理重视不够。铁路施工项目中标后,没有及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成本核算,对整个项目的成本状况没有全面的掌握。项目管理人员对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成本支出没有深入思考,减少收益,有些项目甚至最后亏损严重。2.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铁路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作支撑。相当一部分铁路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以致成本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3.责任成本管理过程控制力度不够。管理粗放是不少铁路施工企业的一个通病,在成本管理方面更为明显。铁路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成本管理关键在于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不力会导致项目成本管理失控,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铁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劳务分包、设备租赁、物资采购、安全质量等影响成本管理的要素把关不严,会导致本来可以盈利的项目变成亏损项目。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铁路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因素多,给成本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更需要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目前有些铁路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是相对落后的,无法实时掌握项目成本的实际状况,很难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5.铁路工程项目从初设招标过渡到施工图招标后,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效工作更为艰巨,项目管理将更多从成本管控中要效益。
三、铁路施工中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对策
1.增强责任成本控制意识。现阶段,在成本控制方面,其控制意识不是很强,呈现这样的状态:部门分工虽然分工比较明确,每个人员只负责自己的本职工作,却对成本控制没有概念,比如,施工技术人员只负责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等等。职责分工固然是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对于整个企业成本控制来说,每个环节、人员、部门都要有成本控制意识,才能将控制工作做到位,比如负责材料的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只选择最佳的、成本高的材料,不考虑材料浪费的现象,工程成本也不低。如果施工技术人员只是为了达到保证施工质量的目的,在制作施工方案时,不考虑经济性和可行性,那么自然成本就会增加。因此,相关人员都要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实现全员控制,将成本降到最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2.建立完善的责任成本控制制度。一个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是保证成本控制工作得以实现的前提。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对企业所有产生价值的各个环节建立对应的责任部门(责任人),科学制定责任预算,合理确定成本及价值目标,对实际成本和价值进行控制,计算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差异,并进行责任、成本、绩效工资相挂钩考核兑现的过程,尤其在项目上场初期,要遵从“分级管理、方案先行、量价分控、书面交底、动态监控”思路对项目开展成本预控工作,预控工作内容要从“8个模块、14个方面”着手进行。责任成本管理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制定标准流程、设置固定表格把完成项目的软硬要素反复优化固定,统一标准计算项目目标总成本,在此总目标基础上再进行目标分解、责任划分和奖惩约定,最终实现两个确保(确保成本可控、确保责任兑现)。责任成本管理是以责任主体核算为基础,以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的激励为抓手,以企业成本文化为动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现代化管理方法。首先,完善权职清晰的成本控制体系,成立控制小组,依据“1153管理模式”将成本与管理“绑定”,即牵住“一条主线”,破解“一个难题”,抓好“五个环节”,落实“三项措施”,同时紧抓“4阶段22个环节”,构成了整个项目的运行成本,涵盖了纵向阶段、横向环节要素,突出了责任成本阶段管控的重点;其次,对于施工的各种可能会出现的费用进行量化和细化,比如,施工需要的费用,管理需要消耗的费用等等。在整个项目的前前后后,各个细节、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都要确立清楚,增强其责任感,实现企业成本从小处着眼,每个部分都可以做到成本的控制,构建了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体系,将成本控制工作做到实处。3.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成本控制。在铁路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费用,要有针对性地控制住各个成本的花费。比如,在材料费控制方面,在进行材料采购时,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材料的需求、数量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采购人员可以选择招标的形式,以材料质量为基础,进行对比,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在进行材料运输时,要选择最合理和经济的运输方式,使得运输成本降低;在使用材料过程中,要对材料浪费问题加以控制,建立奖惩制度,有效地控制材料的成本。从材料出厂到构成工程实体的过程入手,主要控制单价、质量、数量。也就是要把好计划、质量、定价、采购、验收入库、出库使用、限额领料、余料回收、材料消耗、盘点核算等关口。在机械设备方面,项目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提出设备使用计划申请,公司先内部调剂,再确定采购或租赁,外租单价控制在指导价内。定期发布各项目外租设备单价,进一步提高设备租赁价格的透明度。同时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很重要,将维修的费用降低,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事故,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会因为延期产生各种费用。在各种费用中加强成本控制,实现成本的整体控制。4.提升全员责任成本管理意识。全员责任成本管理意识对于整个项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责任成本管理理念落实到管理者及操作者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将成本管理落实。笔者所在的某铁路项目,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项目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公司经济管理各项文件的方式,深刻领会成本管理精髓,逐渐引导大家培养成本管控意识,从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上抓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全面的、全过程的、全体参建人员共同参与的大成本管理理念。某项目自施工以来,先后开展教育活动12次,培训员工近160余人次。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成本管理的主人,有效、扎实地推进目标成本管理运行机制的实施。比如因已上场成本管理人员少、业务水平较低,通过业务培训,解决了劳务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杜绝了潜在的经济风险。同时,一个铁路施工项目往往需要上百种的材料,各种材料进场早晚的把握十分重要:材料进场太早,会增加铁路项目建设企业成本或贷款利息的增加,另外,也很容易出现二次搬运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因堆放过久而出现损毁现象;材料进场太晚,则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会因工期的延误而支付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因此,材料进场顺序如果安排地合理得当,对于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是很有帮助的。5.抓好施工方案优化、有效降低成本。施工方案优劣是决定施工成本的受控良好的先决条件,好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管理和施工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项目首先以施工方案的优化作为成本管理的起点,对每一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商榷后进行修改,真正确立施工方案是决定项目成本的第一道关。例如为了实现技术成本双控,笔者所在某铁路项目的土石方开挖施工,项目上场初期,项目部根据设计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勘察,对工程量清单中的土石方工程量进行清理并严格会审,会审过程中发现并确定设计沟槽开挖底宽为3.93米。但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工程实际施工需要,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判断,线路绝大部分沟槽开挖底宽并非要3.93米即可满足施工需要。所以项目部在施工前期进行尝试,分别设两段试验段进行试验,并让外部劳务队伍亲自施工,结果证明,在满足安全、质量要求,炮机、挖机施工作业面正常以及保证后期pccp管道(管径20xx毫米)安装的情况下,实际的开挖底宽3.3米即可,并且外部劳务队伍亲身参与也予以认可。如上所述,平均每个断面每米节省土石约1.45立方,全线共计结余土石方约12950立方,节省金额约为21万元。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有效地缩短了工期。
做好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控制工作是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铁路施工企业也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源源不断的对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针对影响企业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控制意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的责任成本控制,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铁路建筑业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作者:王鹏举 单位:海南振海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娟.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xx
[2]舒冬梅.铁路建设工程管理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xx
[3]汪朝辉.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设计[J].价值工程,20xx(01):104-106
[4]陈明.基于RCA、精益成本管理的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xx
[5]王颖.铁路工程项目质量、成本、进度集成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xx
[6]文志玲.精细化管理在铁路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实施[J].科技风,20xx(21):143
项目管理论文13
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防水项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防水工程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材料、涉及、技术、架构等方方面面,防水工程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将防水工程做的可靠、耐久、安全,是考验建筑施工单位技术力量、施工力量和管理力量的关键环节。
1做好建筑防水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意义
1.1确保建筑的使用
建筑的使用和交付是否顺利,取决于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
1.2保证人民生活
如果防水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那么有可能在日后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如果渗漏严重对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者的财产安全都构成威胁。
1.3维护企业的信誉
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下,施工管理的好坏,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形象与地位,只有管理先进的企业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管理的常见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往往在开工流程还没有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前提下就匆忙开工,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也没有长期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更谈不上管理规范和监督机制。因此,工程草草开始、草草结束,完全凭借经验做事,没有设计图纸的严格执行,没有工程预算审核的科学计算,没有工程督查的质量检查,没有严格的验收,导致工程中出现漏洞和问题[1]。
2.2缺乏专业的防水工程施工人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专业防水施工人员已成为紧缺人才。目前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担任防水工程施工工作的很多是没有防水工程技术的务工人员,没有专业知识,仅凭经验干活。另外,有一些工程由于是对外承包,承包商为追求效益而往往忽略质量,不讲究资质、技术,导致了工程质量的良莠不齐。
3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领
3.1结构性防水
建筑自身结构中,有墙体底板、上部顶板、伸缩缝、嵌缝膏、止水构造等,这些防水工作属于结构性防水。
3.2防水层防水
采用不同的防水材料做成防水层,位置一般在建筑物结构的迎水面及接缝处。
3.3建筑防水工程常用材料
包括卷面材料防水,利用沥青、胶体等;密封材料防水,利用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或者改性沥青密封材料;利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涂抹材料防水;利用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抹面处理;利用防水混凝土材料进行防水;再就是利用复合建筑防水粉等粉状材料进行防水[2]。
4提高建筑防水工程管理水平的对策
4.1建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管理条例
从意识上加强是建筑企业的重要进步,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建立管理条例是为了建筑工程施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包括建筑施工的设计、工程预算结算审核、施工项目及分项的设置、工程监管的实施细则、检查督导的工作准则、施工人员的管理细则、奖惩制度的设立与实施、验收工程的操作规范等等,让每个施工人员都从始到终带着责任意识,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去,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工作准则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做到井然有序、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顺利完成。
4.2加强材料管理
防水材料的采购和保存以及配置是防水工程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采购过程中,就应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保证采购的公开透明,防止低价质次的材料入库,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和检验,选用优质的新型材料,坚决杜绝假冒产品的流入,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建立合理的完善的监管制度,防止材料的浪费,确保防水材料的科学使用。
4.3规范施工流程
规范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流程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内容包括:专业的施工队伍,详尽的施工图纸,工程的审核机制,严格执行施工条件规范内的内容,确保施工质量。反之,就会导致施工出现严重的问题。
4.4控制施工要求
防水结构层的施工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按照规格选取合适的原材料,按照设计图纸,由专业防水施工技术人员操作,才能形成各项技术指标都合格的工程架构。
4.5做好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施工的依据。由设计文件、规范标准、验收规范等组成,是由施工单位出具、主管单位批准,经过向社会公示后,必须严格执行的法律性文件。它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让防水工程施工有法可依,有标准可遵,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3]。
5做好建筑防水工程三个施工管理环节工作
5.1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为防水工程做好前期的条件准备,施工单位要在防水工程施工前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研究透彻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工期进展及工程质量保证的方方面面工作。按照准备工作中逐项落实组织架构、工作部署和人员分工、材料采购入库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为工程创造有利的开局。
5.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按照防水工程施工程序来做好管理工作的,对施工进度、安全保证、质量监控、施工人员交接、项目变更等事项进行管控。
5.3工程验收
防水工程有隐蔽性较强的特色,通过表面的检查是不可能对防水工程质量审查和验收的。因此要对管理人员严格要求,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照监管条例,每天对工程进度进行督查,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记录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对工程验收的检测要严格按照验收调理,规范验收行为,强化验收宗旨;明确工程验收的组织和验收程序,对合格的工程办理验收手续,不合格坚决返工。保修期期间,加强回访,对防水工程的主要部分,如卫生间、墙面等,强调回访流程,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6做好建筑防水工程的安全防护
建筑防水工程要严格按照建筑工地防火规程和消防条例执行。对施工人员要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在工地显著位置要设置防火标志,对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安放,施工现场应常备消防设备;液化气罐之类的设备,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专门的场所存放,并安排专业人员保管;使用时要按照规定申请,使用后要按照规定退回到存放处,交由保管人员管理;防水材料中一般有挥发性溶剂,所以施工现场必须要有排毒设施,从事有毒材料施工的技术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和配备防毒器材,如果不幸中毒,应立即采取措施急救,并迅速撤离施工现场送治。[4]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防水工程的管理措施到不到位,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最终完工的质量,大部分的渗漏现象究其最终原因都是建筑防水工程的管理不善导致的。质量问题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损失,也带来了不良社会影响,更给使用者造成了生活的不便,因此,这个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年限更加的注重,因此,建筑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不是小事,而是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莹.建筑防水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xx(3):140~141.
[2]廖红泽.浅谈高层建筑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xx(11):328.
[3]李文超.浅谈工程防水项目施工管理[J].房地产导刊,20xx(2):409.
[4]韩冬冬.浅谈工程防水项目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31):1203.
项目管理论文14
摘要: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的施工技术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土木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产活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关乎整个建设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现代化的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进度,立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质量管理队伍,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以促进施工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协调。
关键字:土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一.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土木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装备需要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用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使它们有效的运行。
1.2工程项目的类型和样式比较多,规模要求也各不相同,而且施工作业受天气的影响也比较大,另外,土木工程施工还存在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和工序搭接多的特点,以上这些都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才能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以便满足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目标。
1.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特殊,装修要求更高更新颖,而且技术装备越先进、技术管理要求越高,就更要求施工管理更加严格,必须采取合适的现场管理办法,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1、健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为优化提升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水平,我们应科学引入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工具,健全质量管理控制、监控、测评、预警体系。应依据管理施工工程架构、流程特征实施科学规划,针对工程项目水平状况完善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同时应联合施工、建设、承包单位、监理机构、业主方进行体系建设的深入探讨。聘请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体系方案规划,针对地质条件特征、施工环境特点,体现体系方案的切实可行性、良好适用性。另外在施工前期交底阶段中,应针对施工机械的养护保管、材料采购储存、维护操作等实施优化安排,进而符合土木工程建设标准,为优化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2、 加强人才的培养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应该加强工程施工企业人才管理同培训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管理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强化对于自身人才的培训以及管理工作,注重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人员管理的能力,做好企业现代化质量控制工作,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通过科学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使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竞争力,为今后企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当前土木施工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体的情况,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质量控制人员在工程之中使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可以掌握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技术要点,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3、对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重点工作是对设计单位可否严格依照使用单位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设计,应该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设计意图同附近的地理环境和本地的人文环境之间的协调,在技术以及经费预算上的可行性,工艺上的先进,结构的可靠性,对于施工单位有没有适合的技术要求。
4、土木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1)建筑材料
第一在采购上,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同监理人员都应该参与到材料采供工作之纵,在协商一致之后才可以确定材料样板。第二、应该做好跟踪采购的工作,保证材料同样板之间的质量是相同,谨防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第三,验收。业主、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同监理人员应该对材料进行验收,保证无误之后,才可以进入工地之中。对于不符合要的材料不能投入到施工之中。
(2)施工进度
首先、应该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表。计划表应该是以施工现场具体的环境条件、合同工期和施工方案当做依据,最为重要的内容应该包括有施工方法选择、工种调换、施工设备使用等等。第二、经业主审批并通过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表,即可进行施工。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强对于资金成本、人力以及物力等等的调配工作的质量管理。一旦施工进度同计划背离的话。就应该对与之相关的因素来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同时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在一定的情况之下,重新制定进度表,确保施工进度可以正常发展。第三,应该加强对各分包施工企业施工进度的监督。土木工程的周期偏长,工作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之中,会出现实际的施工进度同计划的进度之间出现一定的差距,所以,应该对各分包施工企业进行监督和协调。第四,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是比较重大变故没有办法依照进度进行施工之时,应该及时上报,同业主做好沟通工作。
(3)施工安全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之中,安全管理比较重要,这不仅仅同施工企业的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同参与施工的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对于施工安全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将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变低,进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首先,必须坚持安全施工管理的原则,应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紧抓安全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及安全的同步进行。其次,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建设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加以严格控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言而总之,应该依照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的特点,使用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责任管理。
5、土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工程的竣工验收不仅仅只是土木工程施工的最后时期,同时也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工作。工程竣工意味着建设投资的成果准备转入使用,则是综合考核检验设计和投资效益、施工质量等等最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加强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管理。首先,对于工程的种种建设环节情况进行及时的审核。其次,将各个参建单位的工作报告及时审阅。第三,认真检查工程项目竣工的有关档案资料。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核心关键就是工程质量的管理与保证,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施工人员不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忽略微小的施工细节,导致不同程度的工程质量问题不断涌现。因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意识的培养,对每个施工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质量监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待问题完全解决,无后顾之忧,方可继续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避免“小失误”酿成“大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必须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对人们安全、社会稳定承担责任。唯有如此,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逐步提高。另外,质量管理必须统筹兼顾、全盘考虑,运用系统化、整体化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技术,将质量管理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
参考文献:
[1]袁益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价值工程,20xx,21:54.
[2]王明,邓冬冬.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门窗,20xx,01:227+229.
[3]张晓峰.浅谈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J].门窗,20xx,05:301+303.
[4]陈立祥.探讨提升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J].才智,20xx,17:278.
项目管理论文15
摘要::介绍了装修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精细化管理思路构建,重点阐述了装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交叉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架,指出了精细化管理体系对装修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为装修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装修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
一个施工项目本身的管理方式将直接决定这个项目的成本开支。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减少企业前期施工的成本投入,给企业提供更大的利益空间。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建筑施工资源浪费,还很可能直接导致项目亏损。装修工程项目一般体量大、资源耗费极多,也就使得精细化管理成为装修施工企业面临的必然抉择。
1装修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对当前装修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管理层的决策以及活动组织,是当前对装修工程的自身项目影响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如果想要持续生存以及发展,装修的工程项目就必须要满足或者是超越预期的利益。这也就要求装修企业在不断提升工程项目本身质量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获取。只有产品本身的质量经得起考验,企业才可以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当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精细化管理方式是指让整个工程项目每一个工序都在当前的计划构建下进行有序工作,企业在精细化管理实施之后,还需要进行管理的规范性跟创新性的紧密结合,并且针对质量控制构建进行对应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创造,培养出施工人员的精细化行为习惯。图1为精细化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
2装修工程项目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构架分析
2.1施工进度精细化控制
为了保障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先进行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首先是对当前的施工方案进行针对化的构架设计,然后选择其中最为适合的施工方案进行定制化的施工进度合理安排;然后可以对精细化的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和处理,对于当前的施工进度来说,每一项工序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安排。从最开始确定建筑方案一直到最后的施工过程的人员安排,以及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采用的资源控制思路,还有对应的施工监督工作等等方面进行对应的统筹规划,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人员安排、施工整体环境构建下的资源控制以及对应的施工监督等等部分都可以进行系统化的设计构架。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的整个过程可以进行正常的推进。在施工的时候会遇到气候条件恶劣、业主设计图纸改变、施工人员不稳定等各种不可抗力因素,会导致整个施工的进度推进无法得到保证。所以我们在制定整体工期的时候就需要预留出可变因素影响干预下的工期天数,如果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任何意外,需要立即采用备选方案,并利用预留的工期抢进度。只有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施工进度控制构建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并且提前进行各种突发情况构建下的防范措施预演和准备,我们才可以保证整个施工进度如期竣工。
2.2交叉施工协调构建下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构架和分析
首先,为了保障工期的顺利推进,我们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在进行装修工程环境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求当前的各项工序不进行冲突的前提之下进行对应的交叉施工处理,这样也就能够使得施工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给装修施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施工之前我们要首先保证每一项工序之间的安排合理程度,以及每一道工序之间的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的程度,这样才可以对每一道工序之间的交叉施工进行准确分配,保证施工速度。其次,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相应标准来进行,为了保障施工图纸的合理性,要求每一道工序的负责人都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尤其是进行交叉施工的各个部门,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图纸出现问题而直接导致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造成各个单位之间的冲突,以至于对施工的进度造成影响,因为施工档期的冲突造成工程利润的损失。第三点,装修施工中需要按照合理的施工工序来进行管道的安装,这也是保障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对当前装修施工的顺序以及对应安排,我们需要制定一整套详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就是需要协调好铺设顺序以及对应的管道分布密集程度,在保证当前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进行施工管道位置的安排,以保证其使用性能。第四点就是为了确保当前装修工程的美观大方,需要对施工安排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比如通风口或者是空调以及灯具等物品的安装等等,在保证当前的工程质量构建的前提之下,对装修工程自身的美观程度进行一个确认和提升,对于装修过程当中的冲突位置进行提前的准备,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以便保证施工冲突的协调和解决。对于各种设备的安装位置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测量和定位,确认之后再交给工作人员进行对应的安装。
2.3施工质量的控制精细化体系构架
我们在进行对应的装修质量处理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以及对应的业主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保证当前装修的质量可以达到标准,对于各项规范进行严格的操作处理,按照当前的质量标准进行对应的产品验收。在整个的装修过程当中,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并且在整个装修部门进行各项制度的落实,保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推进。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进行质量控制,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派专人到每个部门进行针对性的工作质量检查。督查小组需要定期进行工作质量检查报告的上交,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质量和完成度进行定期检查。接着就是竣工质量检查,检查的时候要保证所有施工质量都可以达到标准要求,定期进行回访和保修以确保施工质量的最优化。
3结语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壮大,市场竞争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当前的装修工程对于建筑施工的意义所在。但是因为当前的建筑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以前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之上,因此建筑施工的项目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弊端,企业本身也因为无法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而直接造成人力以及财力上的资源浪费,并直接导致亏损的情况出现。因此进行针对性的装修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已经迫在眉睫。装修工程的施工控制是当前对装修质量进行保证的关键前提,因此建立起一个装修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施工的全过程当中我们都要构建完整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保证装修工程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有条不紊的推进,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整体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伟.建筑水电安装与建筑土建和装修工程协调配合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0):31-32.
[2]孙晓海.人造岗石在大型商场装修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xx,45(5):29-30.
[3]曾晓彬.对装修工程预算报价分析及造价特点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xx(3):11-14.
[4]刘龙海,胡晓芳.公共部位精装修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国标准化,20xx(38):33-35.
[5]尚海军.精装修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7):79-80.
【项目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it项目管理的论文04-01
项目管理 论文04-03
项目管理的论文04-07
项目管理的专业论文04-01
项目管理建设论文04-01
关于项目管理的论文04-01
项目管理的论文题目04-01
软件项目管理的论文04-01
项目管理分析论文03-31
浅谈项目管理与成本管理的论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