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精选7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1
很多中学生存在厌学心理,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学生厌学心理。如何使中学生走出厌学心理误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己的原因从而导致中学生厌学。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本文觉得可以通过采取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意课堂教育方法改革,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策略来试图解决厌学心理。
关键字:中学生;厌学心理;课堂教育方法
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况。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学生厌学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
一、造成厌学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造成厌学的外部原因很多,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原因。学习的时间周期较长;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的呆板;现代中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太重,无论是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驱使的教师,都对学生的学习抓得特别紧;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当然也还有教师的原因。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也有厌其师而倦其道。
“上学无用论”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流行,中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习是为老师而学、为家长而学,与自己无关。并且受校外营业性娱乐场所影响或吸引,使中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有趣的事情上。另外受一些社会现象影响,如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现状等。
家长要求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要严加惩罚,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进而无心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第一线的教育者,是影响中学生学习态度的最关键因素。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低素质的教师使学生对其产生逆反心理,明知自己做得不对还是要做,为的就是“整老师”,“你想办法整我,我就想办法整你!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懂因材施教,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讲课枯燥无味。作业繁多乏味,多为反复型、单纯抄写型作业,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二)内部原因
学生可能存在的内部原因: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该怎样去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盲目性。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还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同学的压力、责怪和鄙视,同时又不知道怎样与教师密切配合和交流。导致自信心降低,遇到困难时就产生逃避的想法。
学习不刻苦,基础差,成绩跟不上,学习方法不当,感觉付出没有回报。其实,说到底,自身因素也归属于客观因素,这是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完全可以避免。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没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业成绩不良,造成精神苦闷,觉得难以学习下去,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极重要。
另外,厌学学生中一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不是很高,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不会太高。
二、解决厌学的策略
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能激发爱国热情,在学习上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白学习不是为别人而学,而是为自己学,只有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施展出自身的才华与价值。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社会需要的是智力型人才,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不能掌握足够的科技文化知识,就不能在社会立足,甚至不能生存。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都适当降低了要求,减少了教学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有充裕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生活。
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配合,使双方的信息得到及时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情绪应想方设法积极进行心理诱导,决不能任其自流,也不能实行强制管理,这样更会加重学生的厌学心理,使问题更加难以解决。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的消化、吸收率高就等于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就杜绝了厌学情绪的'产生。组织丰富的课外的活动。作为中学生,更期望通过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展示才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的作用不只是教书,还有育人。应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当这些优点被别人认可并赞扬时,他便会拥有很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他才能严于律己,勤奋学习。试想,如果学生在教师眼中都一无是处,他还有什么动力推动他学习呢?教师应该更为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真心地帮助他们,孜孜不倦地诱导他们走出阴影。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营造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时时要装着厌学学生,为其营造一个能广泛参与学习的机会,备课时要了解厌学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过程中做到优先提问,优先答问,优先演算,优先批改,优先辅导。并且经常考察,经常指导,经常鼓励,经常强化。
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主动性。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老师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的老师也必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使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教学工作。
三、结束语
当代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但解决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这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合理选择、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2
摘要: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文章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三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厌学情绪;教学对策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没有确切掌握其中的差异性,或者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解决的方式,在学习中便会表现出厌学情绪。这一问题尤其是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中最为典型。本文结合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厌学情绪提出如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学生在着急提升自己语文成绩心态的影响下,当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时,学生就会泄气,并逐渐对学习语文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1]。这种现象在好胜心极强的学生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题。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如学生在背诵文言文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本来就陌生,再加上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学生难以有效掌握其中的知识,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述文言文的特点,让学生较好的认识文言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在课堂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尤其是文言文知识中的重难点词汇,需要做详细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文言文知识的储备水平,进而能够提升学生掌握文言文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好胜心强这一特点重视对学生自立以及自律意识的培养[2],并为学生制定良好的学习方案,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克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
二、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之所存在厌学的情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中没有重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而只是根据课程安排进行教学,尤其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并没有在课堂中透彻分析,随着学生在学习中对语文问题积累增加[3],出现厌学的情绪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此,当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方法角度做出调整。如教师在讲解小说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教师在课堂中就根据学生对故事的了解程度展开分析,帮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中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参与课堂讨论,这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课堂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对矫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出现的厌学情绪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这就把学生兴趣和语文学习结合在一起,在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在课堂上增加趣味性内容,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情绪,而且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中运用有效的方式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4]。如结合多媒体的设备进行教学,把语文中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且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戏剧题材的文章时,其中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应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结合演员所展示的人物形象分析其特点,教师讲解完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的了解表演出来,这就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还可以克服厌学的情绪。再如教师对一些重点问题的讲解,可以从语速及声调方面做出变化,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并且也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
四、结语
教学工作其实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在传授知识以及学生接受方面找到良好的途径,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及掌握语文知识,并且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防止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在课程改革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在语文实践教学中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提高学生课堂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得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减少学生厌学情绪出现。
参考文献:
[1]罗梅英.构建灵动课堂消除厌学情绪[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16,72(3):94.
[2]黄雯婷,何敬.从教育技术视角探讨克服小学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32(8):82-83.
[3]何润泉.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生作文厌学情绪成因初探[J].文教资料,2015,21(11):45-46.
[4]徐守业.浅析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厌学情绪[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17):49-50.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3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曾担任过九年级一个班的数学课。回想起和那些厌学数学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的日子,现在还记忆犹新。
一、讲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学习函数时,我向他们讲了笛卡尔最先提出变量的故事,约翰·伯努利对函数下的原始定义,欧拉对函数定义的不断补充,柯西·狄利克雷对函数定义不断更新等同学们从未听过的动人故事。学习几何时,我就和他们讲几何的发展史。我国古代科学家发现的勾股定理要比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时间要早几百年;我国古代对圆的研究也早于西方。在《墨经》中就有“圆一中同长也” 的记载;古印度人最先发现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欧几里得等人对几何学的研究的重大贡献,特别是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十三卷,奠定了理论几何的基础,成为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巨著。我知道,故事中,学生们并不真正理解那些高深的数学内容,但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数学发展的滚滚洪流,让他们已意识到学数学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是大有作为的。故事的演讲,调动了大家学数学的兴趣,燃起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摒弃了“几何几何想破脑壳”,“代数代数让人发怵”的错误观念。
二、分层练习,把练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后的练习题有四种形式:练习题,复习巩固题,综合运用题,拓广探索题。以上四种习题,我是让学生自主择题,一般不限题不限量,分层练习,多元训练。对于“习题”这一块,课堂上我一般都间接地讲解了或让学生演排过,基础差的学生都乐于做这些题,因为他们只要认真听讲,做一下笔记,做这一类型的练习题是没有问题的。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可以从剩下的习题中去选题训练。有时受授课内容进度的.限制,我就补充一些相关内容的题让大家选做。
这种形式的练习,调动了大家做题的热情,学生害怕练习,或抄袭练习,或不交练习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练习的内容不同,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过多,自然而然地加大了我批改作业的难度。但从学生的练习所反馈的信息中,我意识到学生的自觉性加强了,练习的质量提高了,成绩上来了,他们似乎不那么厌学数学了,反而有点爱学数学了,我暗自感到高兴,所以,我虽辛辛苦苦,也却甘之如饴。
三、正确引导,让学生不玩游戏学数学
我原来带的这个班,部分学生网瘾颇大。有三位学生数学课堂上经常人去位空,不知去向。通过调查,我得知他们几位常出没于网吧,在一网吧里他们还买了月票,包了几台电脑,只要有空,就去上线。每次数学考试,他们的成绩少得可怜。我溜进他们所在的网吧,看他们在玩些什么,我发现,他们都在玩游戏,我问别人,现在网吧流行玩什么游戏,我得知《摩托世界》、《梦幻西游》、《天龙八部》、《完美世界》等游戏十分火爆。我想他们玩的游戏应该是这些吧。事后,我从网上下载了这些游戏,并装入了我的电脑。每个游戏我都细心地看了简介,有的还试着学了几下,原来游戏的世界里,是那样的精采纷层,难怪我那一套枯燥无味的说教,让他们无动于衷,始终没有感化他们的。
再找他们谈话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从游戏的情节里切入了进去。我谈关说卡,论计道谋,俨然像个行家里手,说得他们目瞪口呆,吃惊不小,渐渐地他们拿我当朋友了,我和他们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时机成熟后,我又一次地告诉他们,沉溺于网吧玩游戏,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为害,是与我们中学生的行为规范相悖的。看得出他们对我的话十分赞同。我想一下子要他们远离游戏,恐怕不行,于是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并告诉了他们:我家有两台电脑,都安装了你们玩的游戏。,网速不比网吧差。星期天你们就到我家去玩,可不可以?
“老师,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不过其它时间不准上网吧了”!
“完全可以”!
“老师你收费吗”?
“免费”,
“太谢谢老师啦”!
俗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们三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再也没有去网吧了,在我家玩了几个星期天后,他们也很少到我家去玩了。而是经常带着问题找我解答。看到他们的转变,我仿佛认为他们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他们发愤学习,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后来的中考中数学成绩都超过了百分,总分也起来了,三位学生都考上了理想的高中。看来,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我深深地感悟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提高每个学生的成绩,应该千方百计地打开学生的智慧大门,不应该因为某些学生厌学数学而歧视、放弃他们。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4
一、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的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是造成现在中专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中专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悄然改变着。尤其是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平滑波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意识产生消极影响。学校周边环境也需要整治,有些学生沉迷于游戏室、录相厅、网吧之中,对学习毫无兴趣而言。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家庭关系不和谐是造成部分中专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给子女的心灵留下了严重的创伤,致使他们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如某校有位三年制护理(初中毕业)学生回家时,常看到父亲打母亲,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尤其是离婚后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他们往往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把这些学生视为“包袱”,甩到学校里,懒得去管。这些学生对学习大都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没有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变化,课堂教学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举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这两面大旗下,一些学校还没有真正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来,或者讲开展得还很不深入。例如当今学校都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如果能真正把它落实到处,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大增的。但是,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学校要思考如何尽快地把教育管理跟上去。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育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四)部分学生文化基础差,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缺乏学习兴趣。这些学生当中,可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班的暂时后进生占的比例较大,这些暂时后进生不是自愿来读书的,是父母自费择校硬逼着来的。第二种是在文化学习方面智商不太高。第三种是家庭溺爱的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子女。
(五)大部分中专护理学生会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厌学情绪,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会通过不同的发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厌学情绪并且进行自我调控,而后继续学习。
二、研究调查结论
中专护理学生应该做到学会调整自己的厌学情绪,从而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自我调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善环境,愉悦心情。
首先就必须要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同学们可以请老师和家长配合,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自己因学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不好感觉。
(二)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厌学的同学要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自己优点和好的方面,并适当地给自己一些肯定,认识到自己是能够学习好的。
(三)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要尽量创造条件,参与各种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并从中品味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四)严格要求,增强自控能力。
当厌学的情绪一开始出现,同学们千万不能自暴自弃,任由自己放弃在学习上的种种努力。有时候,同学们应该强制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激起自己内心深处发奋进取的欲望。
(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要认清所有的题目的变化都是源于基础知识,把学习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来。
(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师生关系紧张而产生厌学情绪的同学不在少数,这些同学平时应多与老师沟通、请教,尽量与老师建立一个平等、融洽的关系。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5
一、课题名称
“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约有70%多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这就是说厌学心理普遍存在。事实上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情绪,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学生的厌学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起跑线上的教师,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急需解决,我们肩负的任务重如泰山。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中出现的厌学情绪要及时的分析与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我校多数学生来自于外来务工家庭,他们的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教育孩子也没有方法。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这一宗旨,我们提出了“小学生厌学情绪的预防”这一课题。本课题的研究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意图通过调查、观察,找出学校中的厌学孩子,对他们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找到根本原因,吸收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我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研究总结矫正和预防的方法,消除他们厌学情绪,变得爱学、乐学,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学习的信心,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深造铺上坚实的奠基石。
三、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发展:
目前的研究,对于学生厌学的表现有了明确的阐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走神,心烦意乱,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经常出错。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成因也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但是具体的预防矫正的办法还没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实验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预防厌学的方法才能使每个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四、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古罗马的昆体良(m.f.quintlianus)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家庭、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游戏、休息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史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地处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校园内孩子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旨在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学者、苟子、汉朝的王充等就学习心理也有不少精辟的阐述。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理论依据:《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也就是学会学习。学生只有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厌学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
五、研究内容及方法:
1、对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考查、把握学生已出现的厌学情绪的来龙去脉,找到导致厌学情绪产生的症结。
2、组织力量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改进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向家长传授教育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的运用,对厌学学生进行辅导和矫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在实验教师的分析与研究中,重视心理方法和多学科方法技术的综合运用,形成一套系统、科学、有效的厌学情绪预防方法,并且具有可推广的价值。
4、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学校心理保健工作的规律,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身、心全面发展。
研究方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总结法。
六、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XX年7月3日——8月30日)
二、摸底调研阶段:(XX年9月1日——11月1日)
三、研究阶段:(XX年12月——20xx年12月)
四、成果验收阶段:(20xx年1月——3月)
七、课题参与人员的组成: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马金爽
组员:宋永红、刘美玲、段晓南
实验教师:刘锐、张琦、周凤英、夏鸣震、徐秀娟、程庆丽、裴韩、马宽瑛、裴国辉、孙召晶、郭昊、朱丽娟。
课题领导都是以往课题研究的先进个人,他们撰写的科研论文都在教育杂志中发表。实验教师也是学校的科研骨干教师和优秀的青年教师,都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八、现有基础:
在“十五”期间我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重大课题两项,其中有三项科研课题已经顺利结题,一项正在准备结题。省十五重大科研课题“改革学科评价模式的研究”我校的课题材料在省专家阶段性验收中受到好评,在全区科研秘书长会上展览,供其他学校学习借鉴。省十五重大科研课题“庞光辉识字写字教学法”顺利结题,我校被评为课题先进单位,马校长在结题现场做了《用生命拥抱科研,在科研中感悟成功》的经验介绍。有三位实验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验”顺利结题,我校被评为先进单位。
通过课题的研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骨干教师,他们的科研成果分别国家、省市级的奖励,部分成果在教育杂志上发表。
九、资金保障:
学校成立了课题资金保障小组,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6
摘要:小学生厌学的事件屡见不鲜,表现为学生对学校生活积极性不高,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和逃避行为,若置之不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成绩下降而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家庭教育角度,从家庭中学习目标设置的方面来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厌学
1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分析
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指出:任性和反复无常是一种猛然的爆发,是对环境适应不良引起的,凡是外力强迫的或听从命令的行为,而且行为者在听命行事中没有自己的目标可达到,或者不明白该行为与其他行为有何关联,就会反复无常的任性表现[1]。由此可见,对儿童厌学的“任性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学习目标出现问题。
1.1家庭中的学习目标不合理
当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时,首先要考虑养育者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杜威认为,如果教育目标是不切实际的,恶果之一就是因为根本行不通而导致胡乱利用眼前条件。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心,比如养育者均希望儿童在学习成绩上成为“第一名”“名列前茅”,常常以此为儿童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种情况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1)养育者会因为该目标而急切地为儿童报各种昂贵的课后补习班,而忽略儿童自身实际,也不计补习班的真实效果。倘若脱离了儿童自身情况,儿童也会为此痛苦,上课走神,学校效果不佳,徒增学习负担。(2)儿童缺乏为此学习的动力。比如儿童的成绩在中等左右,但养育者要求每一次考试都达到“第一名”,显然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管理学中期望理论说激励动力等于期望值乘以效价,对结果的渴望和达成结果的难度同样重要[2]。也就是指即使达到目标的奖励回报再丰厚,当目标遥不可及的时候,动力值依然不高。即无论采取何种奖励与回报,当为儿童制定的'学习目标难度过大时,儿童学习的动力依然不强,不愿付之行动。由此可见,脱离实际的目标会造成儿童产生畏难情绪、打消学习积极性,失去动力。
1.2儿童个人目标不受重视
《民主与教育》中提到,儿童的养育者往往定下他“自己的”目标当作孩子应有的成长目标。儿童的学习目标多为养育者或者学校、老师代替儿童制定,属于外定的目标,而非儿童根据当下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得出的目标。两种目标没能有效的协调而产生矛盾让儿童无所适从。儿童天性被压抑,也因此难以调动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3对学习目标缺乏沟通和理解
儿童厌学也可能是出于对他人订立的学习目标的不理解。儿童尚处在成长阶段,社会经验缺乏,对于养育者要求其积极学习不能够清楚的理解———比如“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因而困惑不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但有部分养育者认为道理浅显无需与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或者“长大了就明白了”,或者认为成人这样说儿童自然就会理解,并没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种分歧自然而然就造成了儿童无法理解学习目标,对其感到困惑,缺乏学习动力。
2小学生厌学的对策
2.1合理化家庭中的学习目标
针对儿童厌学情况,养育者应当合理的制定家庭中儿童的学习目标,从儿童自身出发,不宜不切实际,比如,先进步两到三个名次,再进步一到两个名次,逐步前进,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修改。这样有助于让儿童看到完成目标的希望,一方面愿意付出努力去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可凭借完成目标而产生成就感,肯定自身价值,继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当儿童一步步完成目标、发挥才能的时候,儿童的未来也就无需养育者过多担忧了,因为并不需要养育者直接为儿童订立一个宏大的、遥不可及的目标,更宜将儿童的学习目标制定得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够有效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
2.2重视儿童的个人目标
蒙台梭利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对玩具、糖果等物质奖励并不感兴趣,激发他们能力的是自由的天性发展[3]。因此当儿童出现厌学现象时,物质刺激并非最优方式,而是养育者应找出儿童的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相结合。(1)养育者应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人目标,面对儿童的自身目标养育者不要轻易否定,不要把养育者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儿童身上。人人生而不同,儿童有自身的天性发展需求,可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养育者都不相同。养育者将自己认为适当的目标强加于儿童只会违背儿童发展的天性,造成儿童的痛苦,有损儿童的心理健康,而其真正的天性则得不到发展。(2)儿童正处于身心的发育期,尚未成熟,其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并不明确,不是“想成为战地记者”“希望当遗传学家”这样能够为成人社会迅速接受并精确定位的目标。儿童的个人目标可能表现为一种爱好、一种专长,在其生活中体现出来,此时需要养育者用心观察,并借助成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加以分析,帮助儿童明确个人目标。比如美国检察官梅琳达,从小最喜欢并且擅长的事情是与人吵架[4]。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养育者应当让儿童个人与家庭和学校设立的学习目标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儿童学习、进步的兴趣,积极发掘自身潜能,乐于学习。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懂得“自我教育”,当设定目标之后,儿童不需要成年人的干涉,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儿童目标和家庭中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能够帮助儿童从自身克服消极厌学情绪。
2.3加强沟通和理解
养育者需要尊重儿童并理解儿童,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耐心讲解,才能有效的为儿童解释学校和家庭设立的学习目标的理由和与之带来的好处,帮助其理解和认同。若是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于儿童硬要求儿童理解并赞同,比如“好大学”“能赚大钱”“找好工作”,对于成长中的儿童而言,目标从近在眼前的“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前三名”变成了遥远未来十分不确定又不具体的事物,更加模糊,反而不易理解并付诸努力。因此成人要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沟通和讲解,当儿童理解并认同了学习目标的时候,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厌学情绪,自发的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与教育[M].译林出版社,2012.
[2]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4]唐艾里姆,珍妮艾里姆.养育女儿[M].北京出版社,2002.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7
摘要:文章针对农村中学生厌学状况凸显,尤其是语文厌学情况凸显的问题,提出农村中学生语文厌学状况的改善措施,即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语文教学。
近年来,中学生厌学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厌学是一个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甚至逃避学习的过程,导致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原因较多,如家庭条件不好、经济困难、认为读书无用、课堂教学枯燥等[1].所以应进一步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中学生的厌学现状,本文从农村中学生的语文厌学状况入手,探讨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中学生语文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村中学生语文厌学问题较为突出,语文学习被边缘化,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控能力及纪律性差,对于学习语文知识缺乏兴趣,缺少积极性。导致学生出现语文厌学心理的因素较多,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也是关键因素。首先,学生对语文学科特点认识不足,学习品质、学习心理不过关;其次,语文学习目的不明确;最后,学生缺少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外部因素主要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且缺乏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另外,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内在素养和知识储备,但是,农村教师因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以致于忽视了这一方面。其次,教学环境较差,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文化水平低、部分家庭终日忙于生计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导致学生的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2],家庭教育的偏失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最后,农村学校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让教师难以接受先进的培训,难以提升语文教师的执教能力和综合素养,学生不喜欢教师,以致于学生的“厌师”情绪上升到厌恶这门学科。
二、农村中学生语文厌学状况改善的对策
针对农村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厌学现象,必须对症下药,方能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很多农村中学都将升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并将升学率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使得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语文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束缚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3].因此,农村语文教师首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为重要,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采用多媒体教学、分组教学、问题探究、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兴趣,改善厌学状况.
(三)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极大影响,所以作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给予学生关爱和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其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掌握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拓宽知识面。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端正学生的思想由于中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的旷课、逃课等行为与学生的不良心理和性格特征都有较大关系,而且厌学者通常缺乏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总觉得自己无法学好,所以,教师应适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信心,矫正不良心理。
三、结语
学生语文厌学现象是当前农村中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平等地关心每位学生,对于厌学者,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多给予他们关爱,用爱心感化他们,使他们能够融合到班级的大集体中来,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耀庭,马金焕,韩业伟.论农村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2,6(6):137-139.
[2] 孙炳才.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家庭因素调查、分析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15,13(12):254.
[3] 朱光权.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风,2014,26(4):214.农村中学生语文厌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于光远(凉州区黄羊镇广场九年制学校,甘肃 武威,733006)
【中学生厌学成因及策略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应对策略论文06-06
论文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技术策略研究09-24
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综述04-26
核心银行系统架构设计与选型的策略研究论文08-30
浅析关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的研究论文(精选6篇)11-08
营销策略论文02-02
中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方案12-13
校园暴力的成因与预防论文3000字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