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论文(精选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管理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1
教学管理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接受知识、掌握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都离不开教学活动。小学是人一生中接受系统教育的起始阶段,教学之重要不言而喻,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从课教师管理、课堂管理、考试管理、作业管理四方面对小学教学管理展开论述。
1小学教学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
1.1教师管理问题
小学知识简单易懂,不存在很大的教学难度,但这不代表老师可以忽略自身文化水平。现阶段,仍有个别老师欠缺专业教学技能,缺乏工作责任心,不参与职业培训,无法跟上教师队伍的发展步伐,综合素质不高,甚至存在体罚学生的现象。就课堂教学而言,个别小学教师依旧延续应试教育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精神,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不够熟练,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禁锢学生思维发展,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违背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1.2课堂管理问题
大部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长久以来,课堂纪律和老师的随意调课始终是课堂管理的一大难题。儿童天性活泼好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很难安安静静地上完一堂课,许多调皮的孩子刻意扰乱课堂纪律,打扰其他学生学习,面对这些影响课堂教学的现象,有的老师不仅没有制止批评,而且视而不见,一味只顾讲课,不管纪律。即使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是睡觉,只要不大声喧哗影响教学进度,老师就不理睬。此外,各学科老师之间相互调课的现象也很普遍,有时是各种原因的影响必须调课,但还有的老师不与任何人沟通,完全按照个人意愿随意调课、频繁调课,不仅影响了其他老师的正常教学,又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1.3考试管理问题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考试仍然是评估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从学校、老师到家长、学生,没有人不在意考试成绩。但凡事有度,一些学校为了“面子工程”,把学生的考试分数当作荣耀,为了提高成绩,不断给学生施加学习压力,频繁考试,教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素质教育”最终只是形式而已。适得其反,过于重视考试成绩所导致的后果,只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降低,有效的教学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1.4作业管理问题
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旧知识,预习新知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布置作业时缺乏新意,一成不变,没有针对性,甚至与当下教学内容脱节,以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能按时按质交作业,视作业为负担,无法达成预期的学习目的。比如,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重复布置“背课文、写生字”的作业,小学数学老师反复布置“算术题”的作业,毫无趣味性,不符合儿童的年龄、性格特征,学生根本无法懂得写作业的意义,为了写而写,完全把作业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
2小学教学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教师管理策略
小学生往往把老师作为榜样,老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为此,学校应专为老师成立图书馆,增加适合各学科老师阅读、参考的教学资料,方便老师随时查阅。同时,学校应统一组织老师参加专业培训、专题讲座等,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若有必要,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老师统一备课,并施行监管制度,保证备课质量。此外,应加强老师的危机意识,促使各学科老师扩充知识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个人素质。
2.2课堂管理策略
老师要严抓课堂纪律,对恶意干扰课堂教学,影响他人学习的孩子,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不能一味批评苛责,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生动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下耐心与学生沟通。针对调课问题,学校统一制定调课表,老师根据个人需求,提前安排调课时间,在调课表中注明调课原因。
2.3考试与作业管理策略
老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摆在首要位置,考试分数并非评估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老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和进度,适时适量地安排考试,应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布置作业时,不仅要考虑课本知识,更应思索如何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此外,老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份作业,认真批改,及时纠正错误,总结问题所在,提高作业质量。
3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教育之根本,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老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新时期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位热爱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国家输送人才。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2
一、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普遍不强。主要是因为人生阅历有限,思维也比较简单,也许孩子们还并不懂什么是自我意识。当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非常有主见,很有自己的做事风格,这里指的是比较普遍的学生,不太注意自己的言行,也没有独立、认真思考的过程。但是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会越发注意自己的行为,关注自己的内心想法,甚至有主见到认为自己可以独立于家庭、脱离父母等。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学生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那么,老师应该如何了解或者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获取学生的心理状况呢?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法。首先,心理测试。这也是如今非常流行与常见的方法。学校热衷于为学生做心理测试,一方面是由于如今的学生压力越发的重,容易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心理测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学生测试时的心理状态。学校也正是通过这种测试来获取关于学生心理状态的信息,从而为学生做心理辅导等。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如今网络上有很多测试学生心理的量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测试,及时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与老师共同努力,使自己获得身心的健康。其次,多观察。小学阶段的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老师可以通过在课上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也可以在平时观察学生的写作业情况,还可以观察学生群体之间的融洽程度等等。因为小学生出现了问题通常都会很明显地表现在情绪上、言行中,为了有效管理,更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老师要多加留意。同时,教师也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留意学生的状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辅导教育。
二、自由与约束并重
众所周知,小学三年级时会有一部分学生进入叛逆期。此时,学生年龄一般在12~14岁左右,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阅读过一定的书籍,同时开始对世界、对人生进行思考,也逐步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因此会产生厌学、烦躁、自大的情绪。从孩子发展的整个阶段来看,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师也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应对,而不能消极抵触。实际上,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构建自己思维的过程,但是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要去适应一定的规章制度,要受到很多的约束。而孩子们生性喜欢自由,如今的孩子也比较缺少父母的约束,所以对规则非常抵触,甚至采取对抗的态度,这样到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学生自己。那么,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既要给学生自由,又要约束学生的言行。首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有发展自我爱好的需求,那就鼓励学生去做,不仅要去做,还要激励学生做好,做出成绩。对于孩子自己正确的选择,尽量不要随意打压,不要挫伤孩子难得的积极性。同时,也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对于原则性的内容一定要严格约束,比如绝对不能做违法的事等。正所谓“纪律是个圈,自由在里面”,存在绝对自由的社会目前还不可能存在,当人们的道德修养、法律素质达到极高的程度,也许将来会有绝对的自由。但是在如今的经济基础之下,自由和约束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断然不可分离。
三、鼓励学生试错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犯错,这本无可厚非。至少到目前为止,成年人尚且无完人,更不要说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阶段的学生。人总会犯错误,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但是似乎很多人都没有认清这个事实。因为如今的家长、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一部分家长似乎无法容忍孩子的不完美,然而这只会徒增学生的负担与心理压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不要去苛责学生的错误,也不要总是秉持“唯经验论”的思维,觉得自己可以为学生包办一切,从而生怕孩子犯错误。其实老师和家长都经历过学生时代,也都明白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或学生不再犯下自己犯的错误,从而为学生提前把道路铺好。然而这样会使学生丧失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学生少犯错误固然是老师和家长期盼的,但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出众的能力或智力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这种尝试并不包含有害的尝试,而是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并记住错误的尝试,这样要比告诉学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效果要更好。总而言之,小学三年级阶段的学生处在比较叛逆的特殊阶段,老师应该积极应对,观察学生的言行,把握学生的心理,为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并且不断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最后,还要鼓励学生去勇敢尝试,勇敢地犯错误,从而获得经验的增加与能力的提升。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3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近代以来,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管理的内容逐渐增多,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传统的管理意见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随着管理科学的兴起,学校管理也进入了科学管理的阶段,要求学校管理者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管理学校,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现代管理制度论认为: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核心要素。实行民主管理,必须符合人们的心理发展要求,唤醒全校师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全校师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全校师生的主体能力,让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形成“上下一致抓教学,万众一心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现代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现现代领导方式的科学化,提高集体组织的集体效应,鼓励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管理,是管理的国际性潮流。民主管理必须贯穿于学校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使民主管理科学化。学校管理民主化的关键是决策科学化。科学教育,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下,对处于求学生涯至关重要的阶段中,无疑束缚了孜孜学子的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从而导致众多学者对中小学学子以“读死书,死读书”的形象。在科教兴国的倡导下,作为科教工作的先行者们,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学子的思维能力,引导学子正确的学子态度,培养学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一种责任。科教产业发展至今,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多媒体技术更多的应用在了教学管理上,并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与活力,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来说,多媒体教育使得学习的内容更直观生动的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且,给教师带来很多的方便。对于小学教学管理来说,多媒体的应用会带来更多便利。运用多媒体技术来管理教学工作,方便快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提高管理效率。并且借助移动设备APP,教职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教学教务信息。与传统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平台、校园教学系统,以及其他一些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能够改进好完善教学应用系统的不足,促进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并为学生搭建自主研究的平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多媒体在小学教学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的好处重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使用率较低
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成本问题,多媒体设备的硬件设备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投入,并且,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管理,但是旧的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就是说,很多地方依然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务管理,这样一来,多媒体的好处就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二)从业人员操作难题
具备必要的信息素养是改进教学应用的首要条件。这意味着要求教师应用数字化技术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把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关键是要理解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三)多媒体技术的不合理应用
一些教师为了符合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在制作课件时,用了过多的装饰,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追求新颖和完美,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插入了大量的动画、图片以及声音,的确,丰富的视觉效果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会被图片以及音乐吸引而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不仅如此,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突显了自己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才能把课件做好,思考应该如何使课件与自己的讲课内容协调配合,如何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听自己讲课,但却没有考虑的到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没能做到很好的师生互动。
(四)课件制作难度大
由于制作高职数学的多媒体课件时,内容量大、很有难度,并且不容易进行更新,另外,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所以,就很难使得“人机协调”,教师往往顾得了课件却顾不上学生,因小失大。另外,由于课件都是在课前就制作好了的,所以,不能够根据随堂内容的变化而改变,较为死板;并且,多媒体教学的节奏很快,其内容也很多,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很难跟得上课堂的节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多媒体技术的系统培训
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不仅在于硬件设施方面的配备,还取决于从业人员的素质。为了能够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就必须对相关操作人员做系统培训。根据校内教职人员的不同条件情况,可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有效的培训目标的设定,可以更好的完成预期效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大大提到培训的效率,大大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发展。拓宽教师的技能性知识和关联性知识是改进教学应用的前提和起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掌握必要的技能性知识是实现数字化教学应用的必备条件。这些必要的技术知识包括:课件制作、电子白板和数字展台的.使用以及资源获取与网络交流等。其二,拓宽关联性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所谓关联性知识是指包含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技术应用等知识或内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的与技术应用相关联的知识。关联性知识的学习不仅有益于教师对数字化技术教学应用的理解,更有益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技术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二)合理的使用多媒体
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对多媒体资源合理的进行安排使用,而不是单单在公开课上才得以“展现”。当然,对于有些院校所规定的教师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强制性的方式会使得教师对于多媒体有抵触的情绪,并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形成技术应用的教学信念是改进教学应用的核心,改进教师数字化教学应用的核心不是向教师灌输各种技术的使用技巧与实用技能,而是设法使教师真正地理解技术,接纳技术,认同技术,将信念转变与实践创新结合起来。这包括:经常性地对技术应用进行教学研讨,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探讨,比如公开课、示范课、相互评课等活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应用新技术,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对技术应用进行反思。
(三)完善课件的制作
教师制作课件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要统筹兼顾,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可见的设计制作,把学生提升到主体的地位上来,能让学生切身的参与进来,增进师生的互动;课件的制作应该注意要简洁,要主题突出,让人清晰了然。举例来说,对于数学的概念以及定理公式的编辑时,应该从字体的颜色、大小以及文字的表述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来,不仅仅要突出重点,还要主义不能太夸张,详略要得当,并且要有规律的体现出知识点;另外,图片的插入不宜太多,最好只是针对与那些抽象难懂的概念进行适当的设定即可,对于复杂的图像进行演示的时候,要注意画面清晰、美观,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直观的了解它的特点。但是对于那些理论性更重的内容,其实没有必要制作成课件,因为不仅内容繁琐,而且实际的效用并不大。另外,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并应该熟练的学习掌握现代教学中的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并能够多参加一些类似于教学交流的活动,虚心学习优秀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互相借鉴,要做到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总结
素质教育时代,多媒体必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一个趋势,还是一个必然。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主导。学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出能够胜任当前技术需求型工作的人才,就必须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了教学当中,并逐渐显现其优势,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排斥,而是努力的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并学习如何去掌握它,利用它,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4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知识和养成学习习惯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发展方向,使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与课堂学习。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推动学生成长,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影响。本文根据当前小学教学现状,对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出策略性探究,以期为日后教师在管理工作中做出启示。
1制定明确的版规班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进行教学管理之前,教师首先要为班级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一部完整的班规班纪要能够事无巨细,将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等囊括其中,在大体分类上,班规班纪是要在校规校纪校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主要包括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生活以及个人卫生等情况、班级建设等几个方面。在校园生活中,班规班纪要规定学生在学校中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每周穿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等;哪些是学生不能做到,如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规法校园生活。学生有时候并不能对校规校纪有清晰的了解,将重要的内容列入到班规班纪中,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学习生活规定学生在校园学习中的种种表现及奖惩情况。个人卫生,则要培养学生的热爱卫生、干净,维持自身的干净整洁等,从衣着打扮、个人卫生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定。在班规班纪制定的同时,就要明确其中的奖惩制度,使学生在日后的班级生活中,能够对行为有所约束,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有明确的奖惩措施可以作为依据,而非盲目的裁判。班规班纪能够对学生的行为形成约束,同时,也能够维系班集体的公平、民主,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健康的成长环境。
2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一个班集体的形成,教师能够发挥凝聚、组建作用,但学生才是组成一个班集体的核心部分。因此,在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切实的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与学生讨论班规班级中有无不妥之处,如果有问题,那么有没有改进的策略呢等,通过这些讨论,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被重视,积极融入到班集体中,服从于班级管理。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观点的阐释,寻找到自己与学生观点的不同之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实现换位思考。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是我国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因素。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公示期,对修改过后的方案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有时间。在新课标发展中,要求将课堂教学的中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且展现足够的积极性,而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恰好可以满足学生的参与管理,形成民主、和谐、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3培养建立班干部体系
一个班集体的建设与维护,仅仅凭借班主任教师一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建立班干部体系。在班干部的筛选中,主要是来自于班级中表现较为突出、人际关系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表现积极,有为班集体奉献的意识,能够与学生形成普遍的交流,更能够吸收到不同学生对于班级建设的观点、建议,有些时候,很多同学的一些想法不能与教师进行很好的沟通,却能借班干部之口表达出来,这些都是班干部建设的意义。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上传与下达,沟通与交流”的作用。班干部能够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媒介,将班主任的观点传递给学生,再将同学的观点整理反馈给班主任,使两者能够产生消息的互通。对于一些情况,班主任考虑的问题有些偏差,与学生的接受力、实际情况不符,班干部就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师进行情况的反馈,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优秀的班干部群体的建立,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主动建设班干部体系,并且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做事情方面还是有些生疏缺乏技巧,需要教师有意识的教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发展。
4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勉强树立良好的形象。在教学技能方面,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的“大家长”,需要有一定的威严所在,因此,班主任教师对自己所带学科的教学工作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尽量减少纰漏;在管理技能上,尽管教师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经验,但仍然要适当的了解一些管理学经验,并且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日渐完备,满足教学需求。在个人建设方面,班主任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包括着装打扮、言谈举止。班主任教师能够做到衣着干净整洁,保持整体风貌清爽干净,更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能够把一种自然的美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于班主任教师更为信服。在语言技巧上,教师进行班级的管理,需要有强大的语言功底作为支撑。再遇到一些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这些就需要强大的语言技巧进行支撑,语言的艺术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变得简单流畅。
5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师对于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也只是从规则上做出努力,从更深层次的,则是要学生形成对班集体的认知感,能够对班集体形成依赖,这就要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培养。在以往学生的生活中,尽管接受过幼儿园教育,但那个时候学生各方面感知力还较弱,个体性也较强,对于集体的依赖程度还不高。进入到小学阶段,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集体意识,形成对班集体的依赖于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策略性思考,运用一些方式进行班集体意识的培养。首先,作为班主任要利用班会等课程,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强调集体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将班集体意识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头脑中埋下伏笔。其次,班主任教师还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学生在参与到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运动会等校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逐渐感受到个人的力量与班集体荣誉融为一体的自豪感。
6加强班级环境建设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班级环境的维护。这种黄静并不是单纯的指卫生,还有如何去美化环境。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对班级进行设计与布置,并且广开言路,让每位学生都谈谈想把班级变成什么样子。在班级中养殖一些花草、鱼等,使班级富有生气,呈现欣欣向荣的情境。在各类节日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班级的改造与建设,例如中秋节挂一些月亮等的图片,使班级变得漂亮起来,而且也使学生感觉到原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可以过的如此美好。在班级布置过程中,是一个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美化班集体的过程通过这种美化,学生能够直接的感受到美,进而出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这是从细节上做到完善,也是推动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发展重要方式。
结论:
总之,作为班主任教师,在班级展开的的管理工作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事务的各种意识,以及习惯的养成,都处于萌芽阶段,但自我意识又在不断的成长,作为启蒙者的小学教师要在环境、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要用智慧与爱,为学生搭建成长的爱巢。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5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的教育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滞后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通过学习成绩来作为一个学生的衡量标准,充分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弊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这就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形势背景下,很多学校普遍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而导致教育资源比较缺乏,此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过于统一化和刚性化,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基本忽视,学生的学科成绩被作为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评定依据,而且教师评优、加薪和晋升都与学生成绩挂钩,教学评价太过形式化,造成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价值评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偏激,对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对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逐步由人才专业知识向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型,但是,我国的很多小学教育仍然主要是以文化教育为主导,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忽视对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缺乏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科目,这是与学校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3.落后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又一主要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是,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观念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后的管理观念导致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针对在教育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几条策略来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行提高:
1.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首要任务
管理理念在小学教育理念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思想的创新是教育思想观念创新的开始,在一个科学的、创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下,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和道路,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是由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来决定的,管理创新是建立在教育研究和办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坚持创新的、可持续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优势,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2.注重教师综合素质和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重要内容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和引导者,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创造性的影响的,通过教师进修培训进行继续教育,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此外,管理人员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组建一支具备科学现代、创新观念、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队伍,是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这些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是相当重要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进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潮流下的必然趋势,对于未来社会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力提高,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学校教学管理论文(精选5篇)09-29
幼儿园教学管理论文09-24
乡镇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总结12-14
小学英语教学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12-22
学校教学管理经验总结01-17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06-24
2021年小学班主任论文(精选6篇)08-2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09-02
小学教师教学论文随笔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