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通用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通用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1
[摘要]现代的人们绿色生态观念越来越强,目的在于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更为健康的身体。绿色观念渗入到畜牧养殖业中,重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绿色产品。本论文针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畜牧养殖技术;绿色生态;推广方式
1、推广绿色畜牧养殖的意义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绿色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目前中国更为注重绿色畜牧养殖,就是要为人们提供营养含量高且能够保证质量的畜牧产品。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大力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可以提高中国畜牧产品在世界同行业领域中的竞争力,同时也是保护中国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2、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2.1绿色畜牧养殖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饲养
绿色畜牧养殖要对环境高度重视。选择没有遭到污染的环境,各项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以及土壤资源等等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且在该地区的附近也没有工业企业,即便是农业耕地,也不存在使用农药的问题。养殖户将畜禽类在这样的`环境区域内自然放养,可以使畜禽类不会接触到各种污染源,畜禽产品的质量也会有所保证。如果是农家小规模养殖,也可以在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环境中放养。虽然养殖规模会受到限制,且养殖的周期比较长、产量也会很低,但是,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非常高。如若满足市场需求,则需要扩大畜牧业的规模,这就需要利用草原的条件,也可以建立牧区,各种食草动物都在这里放养,不仅可以实现在畜牧业的规模化,而且能够满足市场供应。
2.2绿色畜牧养殖要按照生态原理进行饲养
畜牧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如果在生产中不避免污染源,就会导致各种公害。特别是动物的排泄物以及有机废水等等,都需要进行生态无害化处理,以确保养殖的动物都是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为了确保畜牧养殖场的自然环境平衡,就要在饲养中按照生态原理进行。可以将生态畜牧场管理模式构建起来,将畜牧场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和废水等等,都采用生态技术处理方式忽视系统化处理,并合理利用。比如,动物的粪便等等经过处理后可以产生沼气,而沼气可以被再次被合理利用起来。畜牧养殖场的废水可以集中控制,经过技术处理后用于农林业的灌溉。采用生态原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畜牧养殖的成本。畜禽类处于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存,就必然会更为健康,且能够生产出“绿色”产品。比如,在畜牧养殖场,鸡粪可以用来喂猪,而猪粪则可以用来制沼气,使畜牧养殖场成为生态循环良好的环境。
3、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方式
3.1注重调研畜牧绿色养殖市场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要获得推广,就需要对技术市场有所了解,探索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途径。从环保的角度而言,虽然绿色养殖技术存在着优势,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成本高,从短期效益来看,养殖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养殖业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就需要让同行业以及更多的人对绿色养殖技术加以充分了解,随着人们绿色养殖认识度的提升,并形成市场效应,养殖业就会不断地引进绿色养殖技术。具体操作中,首先要对绿色畜牧养殖市场进行调查,同时让更多的畜牧养殖户对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前景充分了解,让他们认识要从长远发展来看,畜牧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的。从而,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行业中获得推广,并根据行业需要具有针对性地传播绿色畜牧养殖技术。
3.2注重对畜牧绿色养殖技术进行宣传
畜牧绿色养殖技术的应用,要求摄入很多的科学元素,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而言,要掌握这些技术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是非常困难的,诸如营养的配比以及兽药的使用,都要讲究科学性,还要根据畜牧业的实际需要对药物的配比进行调整。这就需要聘请经验丰富的畜牧绿色养殖技术专家到畜牧养殖场进行现场指导,让所有的养殖户在操作中学习畜牧绿色养殖技术。针对应用畜牧绿色养殖技术的在养殖中获得成果的,可以请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介绍经验,以起到一定的宣传效应。基于此而将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与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比较,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优点进行介绍,让养殖户认识到采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性价比更高,更符合消费者的品质要求。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的人们越来越崇尚绿色食品。畜牧养殖业引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可以使畜牧养殖生产的产品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中国已经推广已久,但在长期以来都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使得畜牧养殖户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应用前景并不看好。要确保畜牧养殖场能够充分认识到采用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必要性,就要重视宣传推广工作,以使畜牧养殖户对此持有积极意识,并生产出健康的绿色产品。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2
随着辉煌数年的煤炭创富时期的终结,进城外流务工人员的大批返乡,畜牧养殖曾经逐步开展成为府谷县乡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但是仍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现代化的畜牧养殖技术得不到推行,大局部养殖户仍保存着传统的畜牧养殖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府谷县畜牧业的消费程度为养殖户增收创利,加大对现代畜牧养殖技术的推行研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1、畜牧养殖技术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府谷县畜牧养殖技术推行工作的调研,发现养殖技术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使得推行工作难以大范围的实行。
(1)政府资金投入缺乏。近年因由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减少,在各个部门都紧缩开支,招致在畜牧技术推行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金缺乏,对养殖户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不大,畜牧养殖技术推行过程中需求的设备和硬件施行置办不齐全,养殖技术推行人员未可以得到专业的培训,自然学问得不到更新,这些问题都加大了乡村畜牧养殖技术推行的难度。
(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现有畜牧技术推行人员专业程度不高素质低是畜牧养殖技术推行过程中的最大难题,不少技术推行人员文化程度也不高,对畜牧养殖技术更是知之甚少,不但不能把先进技术引见给广阔养殖户,就是沟通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固然有些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根底学问但大多比拟陈旧,不可以满足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推行的需求。
(3)推行方式存在问题。技术人员不能踏踏实实下到基层,不理解实地状况,仍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在养殖技术推行上未能做到当面示范,养殖户难以承受。这就招致畜牧养殖技术推行难以获得好的成果。
(4)养殖人员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这些人对新事物新学问承受才能差,不愿担风险尝试新的技术,所以这就给畜牧养殖技术的推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对府谷县养殖技术推行工作的倡议
(1)政府应加大投资。首先要保证科学技术推行部门的经费需求,从科学养殖技术开端提高农民的消费力,经过科学养殖技术的投入使农民控制一定的专业学问和养殖技术,并且开设养殖技术咨询指导部门,使养殖户遇到问题和艰难随时有能够处理的中央。同时,配套中省市对畜牧养殖业的无偿补助资金,无息贷款,以奖代补资金恰当加大中央政府的投资力度。在项目上选择投资对象时尽量布置给实真实在的养殖大户,经过对局部养殖户的支持和示范能够起到带动周边开展的效果,只要科学技术的'推行与扶持资金配套施行才干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推行,广阔养殖户才干获取更大利益。
(2)提高养殖技术推行人员的素质。提高养殖技术推行人员的素质不能仅仅靠技术人员自我的主动学习,一定要送进来培训,将现有人员送到专业技术学校短训,回来后再到养殖企业帮扶理论。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化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历引见,提高广阔农民科技程度。充沛发挥县职业中专、县劳动力培训基地、县播送电视农广校等作用,积极展开“阳光工程”培训。适时约请专家剖析国内外畜牧业开展的趋向,灌输学问,开阔视野,加强自信心。使得技术推行人员无论是从理论操作还是从学问层面上都可以满足现代技术推行人员的素质请求。同时要提高畜牧养殖技术推行人员的薪酬待遇,从而吸收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参加到科技推行的队伍中来。
(3)改良现有推行方式。将养殖技术的推行由被动式转化为主动式,在新建养殖场项目审批时必需有畜牧技术人员的签字,并且全程担任监视建场的过程,将科学技术从源头就渗入,根绝不合理的状况发作。清算整理现有养殖场,严厉依照科学养殖规程操作,消费才能低的,对环境污染的限期整改,达不到规范的一概关停。保证每个养殖场必需有专业技术人员签约指导,否则不予思索政策扶持。
(4)加大科学养殖技术的宣传力度。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分离,新闻媒体与宣传画册共应用的办法,把科学养殖技术的学问提高到每个养殖户。总之,科学养殖技术的推行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情。为了更好地推行畜牧养殖的新技术,政府不但要加大对科学养殖技术推行部门及养殖户的资金投入,而且在提高畜牧养殖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还要号召乡村养殖户积极学习科学养殖新技术,并应用到实践的养殖工作当中,只要这样才干更好地开展科学养殖技术,给乡村养殖户带来实真实在的效益,才干真正表现科学技术是第终身产力。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3
畜牧业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农村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也从原来的传统养殖逐渐转变到现代化养殖、集约化养殖模式,借助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农村畜牧养殖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畜牧养殖技术在推广方面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本文就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供参考。
1、当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推广知识比较陈旧
当前,我国农村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知识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阶段,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加上经费不足,导致推广工作无法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更无法适应当前畜牧养殖的需要。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推广技术人员中有部分是家属子女,也有部分是退伍转业的军人,这些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其自身的养殖技术知识缺乏,素质不高,导致了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困境。
1.2技术推广的投入不足
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也需要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的支持。技术推广的投入不足已经成为了制约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因素。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技术推广知识和设备的落后,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参加到工作当中,无法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导致畜牧养殖技术推广陷入到死循环中。
1.3推广方式存在误区
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目前还停留在比较空洞的层面,缺少培训、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因此很难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一般来说,一项技术想要得到有效的推广,除了要经过反复的示范、试验和培训之外,还要将有效的操作程序推广给养殖户,使养殖户的实践水平得到提升,而目前基层缺少的正是这一方面的内容。
2、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对策
2.1加大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对于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而言,资金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政府更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完善农村地区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通过电子教学、网络推广、建立技术试验场地等方式,切实提升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效果。
2.2培养高素质的畜牧技术推广人才
人才是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主体,也是中坚力量,畜牧养殖的科学技术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推广和应用。因此,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进和培养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人才,建立起一支有实力的推广队伍,通过高报酬、高福利的方式,吸引人员加入到畜牧养殖技术推广队伍当中,与此同时,还应当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到农村地区讲座,提高技术人员和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2.3改进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方式
建立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基地,为养殖技术和养殖项目的试验、示范、培训、实地实践提供场所。若条件限制,可以采取半经营方式。新引进的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首先在基地进行试验,基地随时向养殖户、专业院校毕业生和畜牧爱好者开放,供他们进行考察、学习和开展技术实践。除此之外,还可以招收一些固定的学员,安排这些学员在基地中学习相关技术,学好后可以直接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当中。相比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这种模式更加灵活和科学,效果也必然更好。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4
关键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研究;问题分析;对策探究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相应的也就促使了我国畜牧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畜牧养殖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从传统的畜牧业向着现代化的畜牧也发展。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做好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做好新产品的推广,普及好新技术,转变农村中的环境,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素养。
一、畜牧养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代化畜牧养殖技术的认识程度不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畜牧养殖已经逐渐向着现代化与集约化养殖的方向发展了,所以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现代化养殖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对于一些地区来说,依然采取传统的养殖方法,这样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也以散养为主,并过度依赖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且对于养殖户来说,对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与方法认识度不高,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的接受好全新的养殖方法,这样也就增大了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难度。
(二)推广人员自身专业性不高。就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来说,存在着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推广人员来说,也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从实际上来说,我国现阶段的一些推广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指导,这样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以自身的经验为主,在此基础上来开展推广工作。虽然我国的一些学校中已经开设出了相关的专业,但是不论是从教学的知识上来说,还是从方法上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样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岗位后往往需要重新学习,这样也就影响了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1]。
(三)完善的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体制不足。从实际上来说,我国现阶段并没有针对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相关流程与规定。且对于畜牧养殖技术推广部门来说,更加注重部门内部中的行政管理工作与养殖技术的使用等,这样也就并没有建立出完善的畜牧养殖技术,从而也就使得技术推广工作十分的分散,也没有相关部门来进行专门负责,呈现出了规划性不足等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推广效果也不好。
二、提高畜牧养殖技术推广效果的措施
(一)认识到做好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与相关部门的推广态度等方面直接影响着推广工作的执行力度。因此,在实际zz府方面就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创建出良好的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环境,以此来促进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推广的效果。
(二)健全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体系。对于政府方面来说,要认识到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在实际中也要设立出专门的部门,以此来负责相关工作,确保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实现专人负责,才能保证工作内容的详细与具体,从而也就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定期制定出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方案,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其次,对于养殖推广部门来说,还可以组织专家与学者组建出一支团队,深入到基层中去,积极帮助推广人员解决好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是针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来保证推广工作的效果。且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性。
(三)改善推广人员的福利条件。对于推广人员来说,想要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推广的效果。因此,在实际中推广部门就可以采取绩效薪资的方法,通过将推广人员的薪资与绩效与日常的工作情况结合在一起,可以极大程度的调节好推广人员的.心态,从而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本职工作。对于一些绩效成绩相对较好的人员来说,还要组织进行深造与培训,以此来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性。其次,对于与一些基层员工来说,通过组织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可以有效增强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准,同时也可以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巧,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对推广的形式进行创新。在实际中可以建立出专门的技术推广基地,以此来为养殖技术与示范等提供场所。其次,还可以采取半经营的方法,同对新技术的与成果的引进,可以为养殖户提供考察与学习场所。最后,还可以招收一些人员,参与到相关技术的学习中去,在学习完后也要及时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提高推广的效果。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实际中就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好我国的畜牧养殖技术,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力度,号召养殖户学习好新技术,并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才能促进畜牧养殖推广技术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厚才.袁仕源.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5,(36):59-60.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5
摘 要: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养殖技术不合理,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养猪业的发展。本研究介绍肉猪的生态养殖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减小肉猪养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我国肉猪养殖业的发展。
关键词:肉猪; 生态养殖; 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猪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市场需求的增大促进我国肉猪养殖业飞速发展。同时,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必须从各个方面改善环境。目前,我国的肉猪养殖依然是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肉猪生态养殖势在必行。对肉猪生态养殖技术进行全面介绍,给广大养殖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迅速从传统养殖方式向生态养殖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生态养猪的概念
生态养猪的目的是在对环境不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生产健康猪肉。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它以养殖业为主体,对猪排泄物进行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互相促进,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生态养猪系统工程。生态养猪技术打破养殖业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养殖业无污染、零排放,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生态养猪的模式
2.1 肉猪——沼气——鱼——果、粮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肉猪的粪便放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将生产沼气之后的发酵肥料用于鱼塘养鱼,将鱼塘的底部的淤泥作为有机肥,种植水果、粮食等。最后,果树的树叶、粮食的秸秆等又可作为肉猪养殖的饲料。不但减少肉猪对外部饲料的依赖,更解决了对环境污染较大的粪便污染问题,降低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及鱼的`养殖成本,一举多得。
2.2 禽——猪——沼气——鱼模式 这种模式是将鸡鸭等家禽粪便收集起来,发酵后掺入猪饲料中,作为猪饲料的一部分。同2.1中所述模式,这种方式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链,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节约养殖成本。
2.3 禽——沼气——猪——粮模式、禽——猪——沼气——果蔬模式 通过这些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形成一个个生态圈。不但就地提供部分养殖所需的饲料,并解决排泄物的处理问题,减小养殖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3、肉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关键
3.1 养殖场地的选择及建设 肉猪生态养殖场地址的选择,既要交通便利,便于各种物资的运输,又要远离闹市区和居民聚集区,减少对居民的影响,也减少各种病毒的传播。同时,为方便生态养殖,附近还需要有果园、鱼塘、蔬菜种植基地等。因此,最好选择交通便利的山区,不但空气清新、水质较好,且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建设养殖场时,要注意有良好的通风及排水设施,充足的光照。为减少外来病毒对养殖场的影响,可在养殖场附近增设隔离带,如竹子、速成树林等。但是,隔离带不可离养殖场太近,太近会影响养殖场通风。
3.2 污染的治理 养猪必须要解决污染问题,若不及时治理,规模愈大、时间愈久,污染愈严重。生态养猪的核心就是通过排泄物的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善待动物、健康养殖,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实际养殖中,把沼气池建在塑膜暖棚猪舍下部,避免北方寒冷气候条件对生产沼气的影响。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理模式是猪——沼气——果菜(茶、牧草、鱼)的农牧结合型。综合利用废弃物,以达到增收减污的目的。
在山区,特别是低山、缓坡、山沟面积大的地方,养猪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在排泄物的治理上,利用山地的自然落差和空旷的非农地种植牧草,发展林果、茶叶、竹林等,就近处理,治理成本低、环境易改观,综合效果好。
3.3 品种的选择 肉猪的品种选择对养殖者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在引入幼崽时要注意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一般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繁殖能力强、存活率高等特点,产出投入比较高。因此,可在养殖初期引入优良品种,后续实行自繁自养,保证肉猪品种优良,同时可以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对养殖业而言,疫病是最大的威胁,疫病给养殖者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在逐年升高。而自繁自养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疫病的发生。对外来仔猪而言,疫病难以控制,尤其是那些潜伏期长的疫病。自繁自养,肉猪养殖全过程都在控制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疫病的发生。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进行人工授精,提高种猪的利用率,满足养殖场对仔猪的需求。
4、结语
对肉猪的生态养殖而言,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第一,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即减少自然饲料的摄入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通过构建生态链实现这一目的。二是疫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减少与外界接触来实现。做好这两个关键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6
关键词:黄鳝,生态,高产,养殖,技术
黄鳝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高档水产品。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再加上人为的过度捕捞,造成野生黄鳝急剧减少,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不失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目前人工养殖黄鳝,多为山区天然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稻田养殖,产量低,效益差。浙江省杭州市康桥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在生态养殖黄鳝的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创新并形成了“生猪-沼气-葡萄-黄鳝”立体生态健康种养新模式,养猪产生的粪便入沼气池发酵,生产的沼气可供日常生活使用,沼渣可作为种植葡萄和蔬菜的有机肥料,猪粪还用于培育蝇蛆,为黄鳝提供高蛋白饲料,葡萄架搭在黄鳝养殖池上方,以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这种黄鳝生态高产养殖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一、水泥池的建造与准备
1.总体布局。多个水泥池呈长方体网格状,南北方向4列,每列16个水泥池纵向连续建造。列与列相隔2米,其间的空地种植葡萄,株距1米。每株葡萄旁竖高2米的水泥柱1根,水泥柱顶端再用铁丝相连形成网状,葡萄藤攀爬至水泥柱顶后再向左右两侧分开。
2.水泥池建造。单个水泥池长4.5米、宽3.2米、深0.5米,池底铺设有双层防渗膜或直接浇注成水泥底,水泥池内侧面和水泥底再贴上白色磁砖,防止表面粗糙擦伤黄鳝体表。进、排水管统一设计、安装,每池在距池底25厘米处再设一溢水管,使水位始终保持在25厘米左右,排水管和溢水管管口用纱绢扎牢。
3.水葫芦移植。在每年黄鳝种苗投放前1个月,需从外塘移植水葫芦入池培养。移植水葫芦,一方面与葡萄架一同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黄鳝因有喜暗怕光的'习性喜欢栖息其中;另一方面还可有效吸收池水中的有机营养,起到净化水质、降低氨氮的作用。水葫芦一般用绳圈牢并集中固定于池中心,养殖面积占全池面积的70%左右,生长过密时须移去一部分,每星期清理1次。水葫芦粉碎后还可作为猪的青饲料。沿池壁四周向内留出0.4米宽的“口”字形水面空隙,方便投饲与观察黄鳝的摄食生长情况。另外,水葫芦移植入池前最好在食盐水中浸泡几分钟,防止携带蚂蟥入池。
二、鳝苗的收购与放养
1.鳝苗收购。鳝苗主要来源于零星收购,多收购鳝笼培育的鳝苗,并要剔除受伤或体色异常的,不收购针钩钓捕的。收购规格一般为50~75克/条,收购时间一般从4月份中下旬开始,集中于5~6月份,直到8月底结束。
2.鳝苗放养。相近时间收购和相近规格的鳝苗要求入同一水泥池,一般每池放养鳝苗20千克左右,即250~400条/池。鳝苗入池前需用10%聚维酮碘10毫克/千克(10千克水中加2滴)集中浸洗消毒15分钟,防止外源性病菌被带入池中。
三、驯食
野生状态下的黄鳝入池人工饲养后,饵料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需要进行驯食,以适应摄食人工投喂的饵料,并形成定时定点摄食的习惯。
1.驯食时间。在鳝苗入池后的1个月内集中进行驯化,每10天为一时间段。
2.驯食方法。刚开始时每池投喂人工培育的蝇蛆1.5千克,在每天下午5~6时太阳落山时分进行投喂,蝇蛆投喂量每隔10天减少0.5千克,相应地按黄鳝体重的1.5%增投黄鳝专用配合饲料,饲料以10~15分钟吃完为宜。
四、饵料蝇蛆的培育
每年的4月份专门引进红头苍蝇的蛹2万只,放入专门的苍蝇培育间进行培养。苍蝇食料的配制方法为:每5千克温开水中,加1千克红糖和30克奶粉,充分搅拌混匀。在塑料盘里垫一片海绵,将糖水淋在海绵上,以海绵吸足量为准。等苍蝇产卵后再把粘满苍蝇卵的海绵移到另外设置的粪堆上,一般经8个小时卵块可孵化成小蛆。粪堆要保持潮湿,粪堆太干燥时可洒少量的水,加水量以水不流出粪堆为佳。在蛆孵化出来72小时后,一些先成熟的蛆开始爬出粪堆,掉进集蛆盆中,96~144小时是蛆爬出的高峰期,粪堆上也要时常添加新鲜的猪粪。一个40平方米的立体蝇蛆培养房要求保证有30万只以上的种苍蝇,平均每3天留取蝇蛆1千克,放在一专用孵化池或盆中让其变蛹孵化,以保证种苍蝇的数量。收集到的蝇蛆可先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再用清水冲洗,用绞肉机绞碎后即可拌入配合饲料中进行投喂。
五、饵料投喂
黄鳝一般在水温升到15℃左右时开始摄食,其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为35%~45%。目前多用蛋白质含量为38%的白丝鱼专用饲料代替较昂贵的黄鳝专用配合饲料,另外为了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再添加人工培养的高蛋白蝇蛆。每池集中定时定点投喂,水温18~20℃时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1%~2%,水温20~28℃时可增加到2%~5%,此阶段也是黄鳝的生长旺盛期。投喂时注意观察黄鳝的摄食情况,一般在每年的10月底、水温降至15℃以下时停止投喂。
六、水质管理
水位保持为25厘米,每星期清扫池壁及底部1次。4~6月份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3。高温盛夏季节由于有水葫芦和葡萄架的共同遮阴,水温不会超过28℃,此时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星期彻底换水1次。排出的废水可用于浇灌蔬菜和冲刷猪舍。深井水要暴晒1天后才能使用,换水时进水与原池水的温差要控制在1℃之内。
七、疾病防控
除了鳝苗入池时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洗外,还应重视鳝病的日常防控。采用以下用药方法,可保证全年无明显的疾病发生。
1.寄生性疾病。鳝苗入池后20天及养殖两个月后,分别用“鳝宝水虫清”1次,水温25℃以下时用量为1.2毫克/升,25℃以上时为1毫克/升,可杀灭黄鳝体表可能寄生的蚂蟥。
2.细菌性疾病。每15天外泼10%聚维酮碘溶液1毫克/升,或在每千克饲料拌入诺氟沙星2克,连用3天。
3.病毒性疾病。以内服中药为主,每千克饲料中加三黄粉4克或板蓝根5~10克,连用3~5天,每15天用药1次。
另外,对葡萄喷洒药物,特别是除虫药物时,水泥池上方要临时用尼龙薄膜覆盖,防止药物滴落溅入水中,引起药害。
八、越冬期管理
当水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即进入冬眠状态,此时水泥池上方可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温,并堵住溢水管,适当提高水位。年底时放水干池捕捉,捕大留小。
九、产出与效益
到年底时,当年放养的黄鳝收获规格普遍可达125~150克/条,上年留存下来的黄鳝收获规格可达150~200克/条。黄鳝的平均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每只池可产黄鳝60~75千克,售价一般可达60~70元/千克,再加上每株葡萄树可产葡萄12千克左右,葡萄每千克售价2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由于用沼气渣作肥料,产出的葡萄甜度高,果粒圆润饱满,销售十分抢手。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7
关键词:赤眼鳟,人工,养殖,技术
赤眼鳟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鱼、赤眼鲮、参鱼,是江河中主要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该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成本低、商品鱼售价高,体形酷似一龄草鱼等优点,是当前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
一、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2亩—5亩左右为宜,水深1.2米—2.0米。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左右。
二、池塘消毒进水。
池塘应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干池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化浆100公斤—150公斤消毒,消毒10天—15天后每亩可施放经发酵腐熟的粪肥200公斤—300公斤打基肥,然后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
三、鱼种放养。
选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鱼种放入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10分钟。主养成鱼的池塘,一般每亩放养冬片鱼800尾—1200尾,混养塘每亩的放100尾—200尾。
四、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旱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主养池塘,采用全价配合颗料饲料为好,赤眼鳟的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大致30%左右,还可捞取细绿藻及柔嫩、新鲜、适口的水草、黑麦草、蔬菜叶等作为辅助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的投饲原则,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6月—7月及9月—10月摄食较旺盛,盛夏稍缓。
2、水质调控。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以防鱼类浮头。PH值保持在7—8.5之间。在养殖中、后期(特别在高温季节),要及时更换新水,使池塘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40厘米。10天—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养户可根据池塘水质、水温等情况,每隔12天—15天左右施用EM液、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
3、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日常必须坚持勤观察,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除渔池周围的垃圾,食台(场)上的残饵,水面上的漂浮物等,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五、鱼病防治。
赤眼鳟生活适应性强,各种疾病感染率和染病后死亡率较低,但鱼病防治要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除鱼种下塘时做好鱼体消毒外,还应对鲜草(饵料)、食场、工具等进行药物消毒,在夏秋鱼病流行季节定期用渔药进行鱼病预防。
六、成鱼的收获。
当大部分个体达到上市规格时,应捕大留小,及时上市。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8
1.清洁化的肉鸭场建设
1.1 鸭场场址
1.1.1 宜的地势、地形、土质地势:要求向阳背风,场区小气候相对稳定。地面平坦,稍有坡度,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地形地貌:场地应开阔整齐,运动场应留有发展余地,场地内阳光充足,鸭场朝向要求南偏东一些。要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例如树木、河川等可作为场界的天然屏障。土质:场内土质以渗水性好、透气性强的沙性土壤为好。 要具备清洁而保障鸭场使用的水资源。一般经人工净化和消毒处理后水质符合NY5027~2001要求。鸭场地面水应符合GB3838~88标准,饮用水质量要符合NY5027~2001规定的标准。
1.1.2 良好的鸭场外部条件
①选址 肉鸭场不要位于重大畜禽传染病疫区内,要远离居民区和工业区。
②遵循社会公共卫生准则要保证鸭场与周围环境互不构成对方的污染源。鸭场要位于居民区下风处,地势要低于居民点,必须离开居民区污水排出口。鸭场要远离居民点2000m以上。鸭场周围要无化工厂、屠宰场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下风处。
③电力保障 要有可靠的电力供应,鸭场要靠近输电线路,保证全天供电。必要时自备发电机。
④通讯设备 要求通讯设备良好。
⑤气候条件 根据肉鸭品种,慎重考虑肉鸭对本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⑥实行种养结合 种植业的农产品作为养鸭的饲料来源,鸭粪作为种植业的肥料,以便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⑦交通便利考虑到防效卫生和 噪音干扰,要求鸭场距主要公路在2000m以上,鸭场要修专用道路,并与主要公路相连。
⑧环境质量 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⑨鸭场空气质量 要符合GB3095~1996规定的标准。
⑩鸭场场地土壤质量 应符合GB3095~1995的规定。
1.2.1 科学分区
①鸭场分区规划的基本原则节约用地,便于鸭粪的处理利用,合理利用地形地物,创造有利的养鸭环境;减少投资,提高劳动效率,留有发展余地,兼顾人、鸭健康,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
②鸭场功能区划分生活区占全场上风头和地势较高位置,以后按风向、地势从优到劣依次安排管理区、生产区、粪便和病鸭处理区。
①鸭舍要考虑通风、采光、防寒和抗暑,建造的多栋鸭舍应采取与长轴平行的酉己置,两幢鸭舍间距离应为鸭舍顶部高度的4倍以上。
②饲料库饲料库离每栋鸭舍的距离要适中,且要求位置较高,既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运向各鸭舍。
③兽医室和病鸭舍应放在鸭场下风头,而且是相对偏僻的一角,便于隔离和减少空气及水污染传播。
④办公室和宿舍应位于生产区之外的地势较高的上风头,生活区的生活污水不得排向鸭场。 鸭舍建造类型可选择鸭棚(现多为塑料稻草大棚)。鸭舍高度以2.2~2.5m为宜,跨度以7~10m为宜。舍内地面可为水泥地面或沙质土壤地面。
①育雏设备选择无毒塑料育雏网架。可用多用煤炉供热,但排烟管道必须通向舍外。
②料器和饮水器要根据肉鸭生物学特性和不同日龄选用不同型号和规格的喂料器和饮水器,包括料盘、料桶、水盘、水槽及贮水罐等。
2.饲料、饲养方式和饲喂方法
2.1饲料标准根据市场规律、生产水平,结合肉鸭育种公司推荐使用的商品肉鸭饲养标准,制定本场实用的满足无公害肉鸭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
2.2饲养方式全舍式饲养(分舍内地面饲养和舍内网上饲养)。
2.3饲喂方法根据市场需要选择控制饲喂、充分饲喂、限制饲喂和分阶段饲喂。
3.饲养管理
3.1雏鸭舍及相关的准备育雏前要搞好各种设施、设备的检修安装,调整舍内通风换气和光照,备足饮水、喂料器具。要做好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鸭舍内外先用2.5%烧碱水消毒,再以清水冲洗。完成舍内预温,以达到30~32℃为宜。备足育雏用饲料、常用药品等。
3.2鸭苗的选择要选择优良的鸭苗,必须考虑种鸭的饲养条件、种蛋孵化条件、雏苗本身质量等因素,综合选择健雏。
3.3提供合理的育雏条件
3.3.1 温度育雏开始温度可设定在30~32℃。育雏温度随日龄增加而逐渐下降,下降速度快慢视雏鸭体质、季节而定。实践证明,温度不是恒定的,应以雏鸭感到舒适为最可靠依据,随时作适当调整。
3.3.2 湿度
3.3.3 密度雏鸭饲养密度要随日龄增加而减少。冬季饲养密度宜适当大些,夏季宜适当小些。不同周龄雏鸭的饲养方式及密度。
3.3.4 光照雏鸭入舍前3日采用24小时光照,第4天后每天减半小时,要让雏鸭逐渐适应熄灯制度,最后保持半夜熄灯,早晨5~6时开灯。光照以鸭看清采食为宜。
3.4日常管理
3.4.1 饮水和开食按照"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一般先饮水(最好饮5%葡萄糖水),饮水后1小时左右喂食。初喂食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烂、不黏",无公害肉鸭开食应是颗粒饲料的破碎料(全价配合料)。
3.4.2 少喂多餐和定时定餐昼夜喂5次,21日龄后每昼夜喂4次。
3.5肉仔鸭的科学饲养(4~7周龄)
3.5.1 饲养方式选择网上饲养或地面饲养。要把好过渡期的饲养关。从育雏舍转入中雏舍应保持空腹。转舍后的前3~5天应将雏鸭料逐步调整为中雏料。转舍后最初几天舍温可适当增高一点,继而逐步扩群,使雏鸭适应环境的`变化。根据中雏鸭的消化情况,安全过渡到定时、定量喂料。可以喂颗粒料,也可喂湿粉料。
3.5.2 日常管理
①常规管理要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随日龄的增加,要适当调小密度。要保持适度的群体,强、弱仔鸭要分开饲养,要特别注意给弱群开小灶。让鸭采食一定量的饲料,对增强其消化能力十分重要。
②夏季饲养要点
③计划用料和体重目标管理根据肉鸭日龄增加和料重比的自然变化,每日需料计划逐步增加,认真实施计划用料和体重目标管理,生产中必须灵活掌握。
4.疫病防治坚持"综合性防治"和"防重于治"、"先防后治"的原则。鸭病综合性防治措施如下。
4.1 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保持鸭场良好的通风换气,避免产生环境应激。
4.2 环境净化严格隔绝鸭病传染源,杜绝人和带菌动物进入鸭场。强化消毒工作,建全消毒池、消毒室等消毒设施,完善切实可行的消毒卫生制度。彻底消除蚊、蝇、鼠害,病死鸭及排泄物、垃圾等要作无害化处理。
4.3 疫病监测和控制肉鸭场必须制订详细的符合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的疫病监测和控制方案,获得上述部门的批准认可,鸭场必须接受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鸭场必须向县管理部门和官方兽医提供连续的疫病监测信息。特别是鸭场发生传染疫情时,必须立即上报县主管部门,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4.4 免疫接种根据当地鸭场疫病发生规律制定比较合理的免疫程序,但又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改进。本鸭场近年来采取的鸭免疫程序。1日龄 鸭病毒性肝炎苗 常规量4日龄 鸭禽流感疫苗 常规量15日龄 大肠杆菌疫苗 常规量20日龄 鸭瘟苗 常规量25日龄 鸭传染性浆膜炎苗 常规量
4.5 药物防治 兽药使用的准则: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的要求。
5.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鸭场应具备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及时处理。
5.1病死鸭按照GB16548规定处理。
5.2鸭粪进行无害化脱水干燥处理和发酵处理。
5.3鸭粪的利用
5.3.1 用作肥料从防疫卫生角度考虑,不要直接撒向农田,要先作无害化处理后使用,以生产有机复合肥更合适。
5.3.2 用作饲料加工处理(堆贮或密封),减少微生物数量,消灭疫原体,提高适口性,代替牛、羊、猪、鱼的部分饲料,其中以喂牛、羊较为适宜。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桑蚕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国家关注的经济项目。但是在桑蚕养殖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桑蚕养殖效率较低,导致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益不高。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桑蚕养殖效率。文章对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在桑蚕养殖中的应用与发展,提升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桑蚕;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
1、桑蚕省力高效养殖的关键技术
桑蚕省力高效养殖的关键技术是桑蚕养殖的重中之重,桑蚕养殖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关键技术,并将这些关键技术实际应用于桑蚕养殖之中。
1.1桑蚕规模化共育技术
此项技术主要是保证小桑蚕的共育质量,桑蚕养殖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自动化技术对蚕房温度进行控制,之后相关技术人员再通过电气化技术对蚕房进行加温。这样就能够实现通过机械调控实现自动化催青,能十分有效的提升小桑蚕的共育质量。
1.2省力化饲育技术
此项技术主要针对大蚕而言,在蚕的饲养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用44龄漏空蚕座开展饲养工作,另外还可以选择多层蚕台条饲养,以此实现省力化高效饲养。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应用现代化机械进行饲养,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机械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劳动强度,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渐实现桑蚕养殖规模经营,提升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益。
1.3科学配种在桑蚕养殖的过程中桑蚕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所以桑蚕养殖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品种配比方案,主要选择抗病毒性比较强,丝量比较多的品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选择将彩色蚕品种与各类品种混合,以此实现对品种的改良,提升桑蚕的养殖质量。
1.4病虫害防治在桑蚕养殖过程中影响桑蚕养殖质量及养殖效率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病虫害问题。因此相关养殖工作人员要掌握安全高效的消毒技术严格按照要求对蚕室进行消毒,以此保证桑蚕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远程技术诊断综合防治病虫害,提升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2、桑蚕省力高效养殖的配套技术
在桑蚕养殖的过程之中,相关技术人员除掌握桑蚕省力高效养殖关键技术之外,还要对相应的配套技术进行掌握和应用。首先,相关技术人员要应用桑园套种养殖等经营技术,提升桑蚕养殖的经营效率;其次,相关技术人员对桑管轻简化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桑树的种植采用宽窄行方式栽植,之后再稻草覆盖桑田,应用现代化机械管理技术对桑田进行管理;最后,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结合桑蚕养殖的实际情况综合开发循环利用技术,如: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等,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浪费,提升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益。
3、桑蚕省力高效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大部分桑蚕养殖机构中的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农村劳动者,这些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工作技术,文化水平比较低,无法理解和掌握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桑蚕养殖的效率与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桑蚕养殖管理人员要加大人才投入,引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并对组织相应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的认识,让相关工作人员切实掌握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的应用,以此提升桑蚕养殖效率。
3.2技术辅导网络
在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在桑蚕养殖中应用时,常会出现基础辅导网络问题,主要是技术辅导工作弱化,完善的网络化结构难以形成,从而导致桑蚕养殖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辅导人员要根据桑蚕养殖的实际情况组合一个科学的网络化体系,实现技术辅导机制的升级优化,从而提升桑蚕养殖质量与效率。
3.3养殖技术问题
现阶段,部分桑蚕养殖结构还未建立健全的省力化技术体系,导致技术与技术之间衔接存在问题,从而导致养殖技术不适应桑蚕养殖的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就是,桑蚕养殖技术人员根据桑蚕养殖的具体需求,建立完善的省力化技术体系,保证技术与技术之间的有效衔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桑蚕养殖业的发展,必须要提高桑蚕养殖的效率。在桑蚕养殖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保证桑蚕养殖的质量与效率。文章研究分析了桑蚕省力高效养殖技术,对桑蚕省力高效养殖的关键技术及配套技术进行了说明,还分析了桑蚕省力高效养殖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在保证桑蚕养殖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桑蚕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延胜,吴义飞.桑蚕的省力化高效养殖技术浅谈[J].南方农业,2016,16(8):12-14.
[2]周玉玺,崔太昌,姜艳芳.山东省桑蚕养殖与技术供求特征调查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6,16(4):1-5.
[3]曾祖昌.积极调整产业布局推动桑蚕业实现产业化——重庆市桑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6(16):44.
[4]陶保雄.桑蚕高产养殖技术推广及应用实践[J].南方农业,2017,11(9):94-95.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10
摘要:土鸡林果地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关键词:土鸡,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林果地生态养殖土鸡就是利用天然林果地在野外自然放养土种鸡。其优点是投资小,成本低,肉蛋品质好,林鸡双赢,经济效益高。以70公顷林地饲养2万只土种蛋鸡为例,年纯利可达100万元以上。
其饲养技术如下:
一、林果地养土鸡的好处
1、能提高产品档次,增加经济效益。将土鸡在林果地里放养,鸡的活动空间大,鸡活泼,羽毛色泽光亮,肌肉结实,皮下脂肪适中,肉味鲜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2、可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开支。饲养开支与饲养方式有关,采用全部人工喂料时占到70%左右;而采用林果地养鸡,可以使饲料用量减少,配方成本下降。成本下降比例与放养密度也有一定关系,一般每亩放养100~200羽鸡减少饲料成本10~30%。
3、自然环境舒适,鸡的成活率高。林果地空气清新,冬暖夏凉,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小,疫病传入少,是理想的散养鸡的栖息环境。土鸡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也强,在舍外自然环境下有利于健康生长,鸡群育成快,上市早,效益高。
4、饲养密度低,减少环境污染。将鸡散养于林果地内,使鸡密度相对较低,粪便污染减少。同时,林果地可使空气中有害物质(硫化氢、氨气、灰尘等)浓度降低,从而减少养鸡对环境的污染。
二、林果地的选择
选择远离村庄,面积较大,地面平坦,地势高燥,植被良好,树冠较小,背风向阳,交通便利的林果地。
三、土鸡品种的选择
土鸡品种的优劣决定饲养土鸡的成败。选择土鸡品种要以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体型较小、觅食力强、产蛋多、肉质好、就巢性能弱的当地品种。必要时也可引进外地优良土种鸡。为保证品种优良纯正,养殖场最好实行自繁自养,既节省成本,又可防止引进鸡种可能带来病原体。饲养实践证明,林果地饲养的土鸡品种宜选用黄羽土鸡。目前黄羽土鸡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林果地散养,少喂配合饲料的鸡更为消费者所青睐。为保持这一产品的特殊风味,品种和饲养方式是两个关键。利用林果地饲养土鸡和饲养方式,既保证了鸡肉风味不变,同时又有助于林果的丰产优产,不失为农民种养结合发展多种经营的好途径。
四、生态放养圈的范围
一般林果地都可以用于散养鸡,但以选地势高,朝南向阳,通风换气条件好的林果地为好。饲养前先设生态放养圈,一个生态放养圈,是以鸡舍为中心,半径200~250米的圆圈内,放养2000只土种蛋鸡,平均每只鸡放养面积60~100平方米。这样,既能保护林果地植被和放养周期的延续,又有利于放养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设立生态圈要因地制宜,平均每只鸡的放养面积不可小于60平方米。每个生态放养圈相距不小于500米。
五、生态放养圈的建设
生态放养圈选定后,一要根据鸡的数量,在放养圈中心建好鸡舍和产蛋箱;二要在生态圈周围设立牢固的防护网,可用尼龙网围林果地一周,高1.5~2米,以防止鸡只被盗或走失;三要在生态圈内搭建适量的供鸡避雨、休息的简易棚,棚内安放料槽,饮水器,供鸡白天采食,饮水和防风避雨用;四要在无沙石的生态圈内堆放几堆细沙石供鸡采食;五要在生态圈内设立多处虫子、蚯蚓养殖池,进行虫子和蚯蚓的养殖。
六、实行全进全出
同一鸡群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因为不同日龄鸡的饲养、管理、饲料及预防免疫要求不同,如果同养就会造成防疫和管理上的不便。同时每批鸡统一出笼后,能统一对鸡舍内进行清理、消毒,对舍外林地进行清扫、铲除、深挖,并空场一段时间以达到自然净化作用。一般一片林果地饲养2~3批后就应另换场地,将原林地翻挖并空半年后再养鸡,这样鸡不易患病,饲养效益好。
七、把好“五关”
1、育雏关。一要按育雏舍的要求,建设保温性能好、升温快、通风好、环境安静的育雏舍。二要强化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育雏前期保证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饲料,育雏后期,逐步加大饲料颗粒,并引导采食原料。三要认真做好育雏密度、温度和通风的调节和控制,及时清扫粪便。育雏后期进行舍内脱温训练、并在采食时进行哨音训练,使其形成条件反射。
2、防疫关。林果地养鸡疾病相对较少,主要做好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的预防工作。育雏期间,根据当地鸡病流行情况和发病规律制定和实施免疫程序。新城疫首免在鸡10日龄用Ⅱ系苗10倍稀释液滴鼻或点眼,21~30日龄再用Ⅱ系或Ⅳ系苗二免。传染性法氏囊病分别在14日龄和32日龄用法氏囊毒苗饮水免疫。球虫病在14日龄后开始防,治疗球虫病的药物很多,应选几种药物交替使用。
3、训练关。在鸡舍周围设置防护网,暂时限制鸡的活动范围,并逐步扩大自由采食虫草的场地。限制放养半个月后解除防护网。采取早、晚补饲,逐步减少全价饲料,增加部分原料饲喂,直至完全原料饲喂。鸡舍内设置栖息架。
4、安全关。首先是防范天敌,除设置牢固的防护网,加强人工看管外,还要训练家犬协助防范,有条件者可设立监控设施。晚上关好鸡舍门窗,在门窗外加设防护网。
5、饲管关。育雏期结束脱温后,鸡群即可采取林果地散养饲养方式,每天早上定时放牧,晚上定时收群。每天早上将鸡放出鸡舍,让其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饵料。晚上天黑前将鸡群赶回,让鸡群食饱后回舍过夜。每天早晚对鸡各补饲一次,每天每只鸡补饲50克,早晨少补,晚上多补,饮水器随时上水,保证饮水充足、卫生。关鸡前应料槽内剩余的饲料清除干净。为使鸡群形成开食条件反射,每次开食时吹口哨或用其他声响,让鸡群适应。几天后鸡群再听到同一声响就会立即回来采食,便于管理。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和鸡群动态灵活进行饲养管理。
八、注意“三点”
1、选好苗鸡:苗鸡品种以本地土鸡为好,因其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抗病力强,比较适宜在林果地放养,购苗鸡时应选择行动活泼,两腿站立有力,运动自如,脐部吸收良好的雏鸡。
2、进场时间:苗鸡进场最好在开春后,这时的气温逐渐转暖,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上。如果进场时间过早气温低,雏鸡容易得感冒、白痢等疾病,这样不利于鸡的生长。
3、防止农药中毒:在林果园治虫用药时,应提前把鸡群圈在舍内作短期饲养,避开施药以免中毒。治虫应选用高效低毒类农药,喷洒时要尽量不使农药洒落地面。
九、适时上市销售
生态土种蛋鸡肉、蛋品质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因此,饲养批次要精巧安排,既要考虑充分利用林地天然嫩草、草籽、昆虫的饲料资源和放养时间,还要考虑到传统端午节、中秋节热销仔公鸡和春节热销老母鸡的习俗,安排好养鸡批次,以赢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11
摘要: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我国畜牧业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在家禽养殖行业中,饲养技术尤为重要,运用规模化饲养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可以增加养殖农户的经济收益,从而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已经普及了规范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养猪模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饲养户的养殖技术不科学,饲养方法不正确,导致饲养户饲养出来的猪在市场上卖不上好价钱,经济收益不理想,同时也阻碍了规模化养殖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针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进行探讨,从而提升规模化饲养猪的质量,提高饲养农户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目前,我国乡镇政府为了使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鼓励当地居民发展养殖业,掀起了农村畜牧业创业致富的热潮。乡(镇)畜牧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采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政府给养殖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养殖管理,增进养殖户的饲养技术,提高了畜牧业的养殖产量。政府除了提供技术支持,还要给予养殖户树立合作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理念,从而对当地养殖户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方便;当地政府实行规范化办社、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的健康发展,从而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做好保育猪饲料管理工作
1.1严格把控饲料质量
饲养农户要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饲料进行喂养,饲料是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的物质基础,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保育猪的生长以及肉质的好坏。饲养户要重视饲料的质量,如果饲养户给保育猪喂的饲养因时间长或者放置位置不当而导致饲料发霉,就会到致使保育猪产生食欲不振或者腹泻,极易引起病毒感染,不利于保育猪健康生长;发霉的饲料也会对保育猪的内部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出现仔猪死亡,造成经济损失;饲养户使用劣质的饲料不利于保育猪的快速生长,加长生长周期,甚至出现猪的个体大小停滞不前。因此,养殖户要慎重选择饲料,严格把控好饲料质量,在喂养保育猪前要先检查饲料的质量,是否发霉,保证质量后再进行喂养,从而保证保育猪的生长和质量。
1.2切实做好保育猪的营养管理工作
在保育猪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切实做好保育猪的营养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营养充足能使保育猪的产量和出栏率提高,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养殖户合理利用优质具有营养的饲料喂保育猪,保育猪的体重明显增长的更快;如果养殖户不注重保育猪的营养投入,则保育猪的体重增加会缓慢。因此,保育猪的优质产量与带有营养的饲料利用率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保育猪饲养的过程中,保育猪的瘦肉率与饲料的营养价值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此,饲养员在日常饲养保育猪的过程中,注意保育猪的生育期,同时根据不同生育期的保育猪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以保证保育猪的优质产量。在实际生产中,饲料投放应该根据保育猪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能量饲料的含量,不能过分强调饲料蛋白质的含量,要注重饲料的营养均衡。在保育猪健康成长的过程中,饲养员要学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给保育猪提供它所需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保育猪的产量,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
2、做好保育猪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
2.1保持圈舍良好的通风性
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影响保育猪健康成长的因素是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育猪饲养员一定要注意圈舍保持良好的通风性,以防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使保育猪出现中暑现象。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饲养员要结合保育猪的具体年龄采用不同的通风管理措施,从而控制好圈舍里猪群的饲养密度。猪群饲养密度较大主要发生在冬天和春天,特别是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饲养员要做好通风和换风工作。如果保育猪猪群的密度低不仅要注意圈舍的通风性,也要注意保育猪圈舍的保暖,将圈舍内的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是最适宜猪群健康生长的温度。随着保育猪年龄的增加,圈舍内的温度要随之降低。在夏季温度较高,除了注意保育猪圈舍的通风和换风之外,饲养员还要及时洒水给圈舍降温,同时及时遮阳庇荫,让保育猪在一个健康环境下生长。
2.2做好猪群分群管理工作
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饲养员既要保持猪圈舍的通风性,还要根据猪的不同情况按照原窝的原则进行分群,这样会更好的管理猪群。在进行保育猪分群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猪的个体差异性,饲养员通过对猪的观察,把具有差异性的猪都分到一个圈舍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是注意规模化养殖场的密度大等问题,同时也要注意一个圈舍中所分猪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一个圈舍分配的猪数量不得超过30个,猪分群的时候要选择最佳时间段进行分栏,白天猪最为活泼,猪因反抗所造成的应激反应是最大的',因此,饲养员在分栏时一般选在晚上进行。在猪分群后,饲养员要时刻观察猪的生理反应和应激反应以及进食情况,以防猪在陌生的环境下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或者饮食较差的情况发生。如果被分群后的猪应激反应比较强烈又不进食,饲养员要做好人工管理工作。在猪分群后,饲养员要格外注意猪的饮食情况,给猪投喂的饲料不易太多,但是要增加投喂次数,采取少食多餐的管理方式。同时饲养员要给猪补充维生素,以防猪在新环境下产生疾病。
3、做好保育猪疾病防治工作
3.1做好保育猪科学免疫工作
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饲养员要格外注意保育猪的生长健康情况,做好科学防范措施,提高保育猪的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保育猪出现疾病是在所难免的,必须及时治疗,以防传染给更多的保育猪,影响保育猪的整体产量,从而对整个地区的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饲养员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要切实做好科学免疫工作,以防保育猪疾病的产生。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在不同的季节和地区都具有着疫病发病规律,饲养员要根据这些疫病规律而建立健全免疫档案,同时把科学免疫工作落到实处,以防疫病的发生和控制。
3.2做好药物保健管理工作
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最怕发生猪瘟,如果发生猪瘟,则整个地区的保育猪都会染病,从而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饲养员除了增强保育猪的免疫力以外,也要做好药物保健管理工作,从而增强保育猪的身体抵抗能力。对于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来说,饲养员要保证每一头保育猪都能健康生长是很难的。在不同的季节,保育猪可能出现的疾病都是有规律的,饲养员需要根据保育猪自身的情况以及疾病规律,做好保育猪圈舍内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同时饲养员也要在保育猪的饲料里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切实做好保育猪饲养管理工作,确保猪能够健康的成长。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饲养员要切实做好保育猪饲料管理工作、保育猪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保育猪疾病防治工作,从而增加保育猪的产量,给养殖户的带来更高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江华主编.规模猪场猪瘟的预防与控制策略[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03).
[2]陈光俊.育肥猪的饲养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7).
[3]王丽峰,党占国.当前猪病治疗困难的原因及防控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8).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1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今人们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牛类的需求更甚,由于牛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其味道和营养价值都十分被人推崇,因此是当下最受欢迎的肉类产品。因此,如何提升育肥牛养殖的效率,如何提高育肥牛养殖的质量,如何去解决育肥牛养殖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育肥牛养殖系统化、正规化是当下所有相关从业人员所关注的一大问题。本文就此为题,针对育肥牛养殖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为我国的育肥牛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育肥牛养殖产业;养殖;科学养殖
一、当下育肥牛养殖产业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育肥牛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开始越来越凸显,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育肥牛养殖产业不规范,技术支持不够。
育肥牛养殖产业技术支持体系不完善,养殖技术含量不高,我国肉牛养殖以农户为主,占总量的70%,一般家庭饲养2~4头,或者是十几头,大多依然遵循传统养牛养殖方式,饲料季节性不平衡导致了供应矛盾,有的冬天甚至牛只在谷仓里只喂干草。条件稍好点的农民,只有麦麸香料喂养,肉牛养殖周期长,屠宰重量小,育肥质量差,饲料转化率低,产品不具竞争力。在饲料,营养,氨化和非蛋白氮这些成熟的育肥牛养殖技术还不能普及普通的农民养殖当中。营养水平不能满足生理需要,饲料转化率低,饲料成本不断增加,严重限制了肉牛养殖的效益。其次在使用混合动物时,目前肉牛的发展与杂交牛生产,纯种肉牛总数只有3%~5%。如美国肉牛杂交育种系统,以三种轮回杂交品种:安格斯和哈夫特两种轮回品种在与夏洛来威或西门塔尔轮回再混合的基础上,结果是混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日本“牛”是在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世界知名的肉牛品种。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建立完整的肉杂交系统,每轮杂交,什么样的父母杂交产生下一代,没有科学的规划,绝大多数混合只留在这两个品种的杂交,导致混合利用率较低。在养牛养殖过程中,应该保证育肥田的规模,小型分散育肥田一般存在品种少、不同年龄混合饮食、育肥技术不均匀等不足,导致屠宰肉牛重量、年龄存在差异,肉质不稳定,标准难以统一。另外,饲养奶牛的一些地区,大多没有育肥,直接上市屠宰,肉质差,效率低下。
(2)育肥牛养殖产业的品种混乱,经济效益低。
近年来,我国肉牛品种无序现象严重,缺乏更加明显的改善和繁殖方向,使中国牛肉产业仍处于初级水平,种子率较低,改良肉牛只占总数的30%以上,随着发达国家提高牛比重90%以上,上述差距日益增大,一些杂交品种不严格按照杂交要求,生产性能低下,整体品质差。虽然具有耐粗喂,抗压力好,肉质好的优点,但生长速度慢,胴体肉生产低,高品质牛肉切割率低等诸多缺陷。在肉牛胴体重方面,平均发达国家295kg以上,世界平均205kg,中国平均为201.5kg,陕西平均为175kg。从表面上看,这只是肉牛的胴体重量差距,实际上就意味着各种养殖和畜牧业,饲料供应等存在诸多不足。在体重方面,陕西肉牛12~18月龄,国家级250~350kg左右,与世界肉牛相似,发达国家12~18月龄屠宰体重高达450~550kg,仍有差距很大。中国牛品种,耐抗粗饲料,肉类良好,但流行性低,生长缓慢,肉率低,脂肪沉积不理想等缺点,用这种品种生产高档牛肉非常难。虽然“夏南牛”,“雁牛”,“白牛”等作为中国养殖肉牛品种已经育种,但对于当下的市场需求来讲远远不够。
(3)育肥牛养殖产业的人员素质不足,养殖环境差。
在育肥牛养殖产业当中的大部分散养农户当中,普遍遵循传统养殖技术,其养殖手法落后,自身素质不足,对于疾病防护知识没有认知,往往只是依靠自身摸索来进行养殖,其育肥牛养殖效率低下不说,还很容易衍生出疾病,风险很大。
二、科学化的育肥牛养殖技术建议
(1)育肥牛养殖需要政府的支持。
加强政府的支持和投资。因为牛的增长周期较长,导致农民养殖的`风险较大,出售时获得的利润也较低,直接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要加大对育肥牛养殖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的福利,促进养牛业的良好发展。
(2)育肥牛养殖需要科学化。
首先是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养牛业养殖业养殖人员的养殖能力的培训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定期培训农民掌握养殖技术,使农民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大力引进先进的育种设备和技术。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大力提高养牛技术和科学育种能力,尽量减少人力资源的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育肥牛养殖生产过程中肥牛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改善养牛养殖环境。在养牛过程中,按照有关环境卫生标准对养殖场进行管理,定期杀虫,牛体内寄生虫的清除工作,定期处理牛粪。最后加强对牛饲养的养殖。在牛饲养管理中,要适当喂养,为保证牛养殖效率,营养供应也应高度重视,保证牛生长需要,缩短牛的生长周期。
(3)为育肥牛养殖建立有效的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制度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零售文化的科学合理组织合作,建立合理的养殖合作社,建立健全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并保持与市场随时准确养殖市场需求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养殖牛养殖户的利润。
(4)提高农民的育肥牛养殖技术。
加强农民培训,由于大多数农民素质低下,牛养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适当的时候为农民养殖牛技术培训,及时更新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提高农民专业水平,促进未来畜牧业问题的解决。
三、总结
综上所述,育肥牛养殖不仅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大体现,更是对我国经济有着促进作用。同时,育肥牛养殖技术的不足导致了大部分散养农户在育肥牛养殖当中遭遇了许多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将育肥牛养殖技术科学化和规范化已经是不能延迟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马玉国。育肥牛养殖现存问题与科学养殖策略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10).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13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鲫鱼成为了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由于人们的需求量大,形成养鲫池塘高密度发展,鲫鱼价格逐渐下降的趋势。为发展鲫鱼市场,本文着重介绍并分析了其养殖技术的重要性,调动并激发行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鲫鱼;养殖技术;池塘设计;水体质量
鲫鱼是我国淡水鱼市场上主要的消费鱼种,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品种。由于其生命力顽强,我国南北方都在养殖鲫鱼。虽然打开了鲫鱼的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有许多企业在这个市场上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市场上缺乏相应的总结。
1、鲫鱼养殖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
1.1池塘的选择和设计
在池塘的面积设计问题上,根据养殖的数量来确定,一般面积以0.35~0.89公顷为宜,过大的池塘不利于管理。根据季节的不同,池塘的深度也可以进行调整,例如在夏季需要加大池塘深度,使鲫鱼避暑,一般为1.6~2.6米。池塘的形状设计为长方形,方向为自东向西。由于鲫鱼的新陈代谢,池塘底部会有一部分泥垢,为防止水体污染,需要在底部设置一层水泥,尽量保持其厚度不超过0.25米。池塘北侧应设计投饲台,比水面高出35厘米左右,方便工作人员饲养。
1.2环境设备及系统设置
鲫鱼是否可以安全生存的前提是其养殖的池塘环境,而池塘环境主要有水体构成,因此保持水体的干净整洁是重中之重。一般保证水体透明度在24~36厘米之间,从而使水呈现出豆绿色或偏黄色,这种状态的水质才能满足养鱼的要求。同时,水里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氧气,过多或过少都会对鱼产生危害,所以应配备增氧机。鱼在不断的新陈代谢,同时水的酸碱度也在变化,因此池塘还需设置排水系统,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保持在中性或弱碱性状态。应设置投饲机,可以自动定时并且抛洒均匀,减少人工劳动力。
1.3鱼种的放养
为使资源充分利用,放养时需要将多种多样的生物投放到池塘内,从而促进鲫鱼和其他生物共同养殖,禁放鲤鱼和草鱼等有竞争关系的鱼类。要以鲫鱼为主,将鳊鱼、鲢鱼作为次养鱼,其比例通常8∶1∶1,还要投放少量的水草等植被来促进鲫鱼生长。放养鲫鱼的鱼苗时,应选择生命力顽强、无伤残且生长速度快的。放养的数量以池塘体积为依据,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一般在18000~20000尾。其放养时间一般为春秋两个时段,秋季时段一般为秋末,春季时段为3月初到4月初。
2、养殖后期调控和管理工作
养殖后期,重要的是管理工作,如果没有后期的完善管理,得不到好的成年鲫鱼,更不能确保收益。
2.1鲫鱼鱼病的防治
受水体环境的变化、管理不精等问题的影响,对鲫鱼的生长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鱼病,养殖人员需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在日常工作中,若有死鱼出现时,工作人员要及时捞出,然后深埋。想要成功的减少鱼病问题的出现,就一定要把预防工作做好,将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中。鱼苗准备阶段,可以将鱼苗先放在适宜浓度的食盐水中杀其体表的菌类。在放养鱼苗前,可以适当投撒生石灰来清理池塘污垢。将鱼苗投放后,每隔15天左右泼洒鱼虾安等药物,预防表皮毛细血管出血症、鳃霉病等鱼病。同时对使用的工具要进行不定期的消毒处理,防止滋生病菌。在捞捕季节,工作人员一定要掌握熟练的技术,以防错伤等问题。
2.2饲料的合理喂养
投放鱼苗后,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饲料的投喂。根据天气、湿度等情况,要合理搭配饲喂次数与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鲫鱼的摄食程度,谨防浪费。喂食过程中,保障饲料的品质和投撒均匀。必要时可以自己加工饵料,以禽粪为主,进行精加工,确保鱼苗可以有效地吸收营养。选择饲料时,尽可能选信誉度较高、定营养丰富的产品。养殖池塘随鲫鱼生长时期不同,其系统内粗蛋白在30%左右,这就要求饲料的蛋白含量最低不得低于25%,最大不得超过29%,防止营养过剩。
2.3水源、水质的要求
养殖前重视水体,同样养殖过程中也要保持池塘水质营养丰富、水体干净。应定期向池内注入新水,最好5~8天注入1次新水。同时还需要14天换1次水,去除无营养的老水。养殖过程需要增氧机不停的工作,来维持水中氧气的浓度,供鲫鱼呼吸,遇到阴雨天适当减少新水量,加大氧气的浓度。
2.4日常管理
派遣专人巡塘,每天早中晚观察池塘动态,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白天可进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塘环境和鱼的状态。同时,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测,从而调整养殖行为,促进鱼的成长,但为了使抽样结果更准确,抽取的样本一定要大,过小可能会引发错觉,对结果造成偏差。
3、结语
鲫鱼养殖技术不仅要求池塘的安全和合理性,还要求工作人员做好选苗和后期管理工作,并定期加强管理和完善。只要按照技术要求的,每一步踏踏实实的做好、做稳工作,鲫鱼的养殖成果一定会再创佳绩,给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祝玮.浅谈鲫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J].北京农业,2011,(15).
[2]叶金云,解经启,刘文斌.鲫鱼养殖配合饲料投喂技术规程[J].科学养鱼,2010,(11).
[3]宋德春.鲫鱼养殖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J].渔业致富指南,2010,(20).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14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山地生态鸡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养殖业需合理使用先进的养殖技术方式,创新管理模式,拓宽规模,统一标准,并根据市场生态鸡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养殖技术方案。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开始根据当地的山地生态鸡养殖事业进行严格的协调,制定了规模化养殖方案。
关键词: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应用要点
在山地生态鸡养殖工作中,需遵循具体的技术要点,并创建技术管理方案,确保在实际发展中,实现多元化的管理工作,创新养殖技术的应用形式,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观念,提高山地生态鸡的生产效益。
1、当地情况分析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在实际发展中,已经开始创设大规模的山地生态鸡的养殖模式,并在规模化与产业化的发展中,建立了生态化与优质化的养殖机制,能够凸显地方特色,呈现养鸡产业的良好发展。而优质土杂山地鸡的供应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红河州财政局已经发出了关于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通知,且在2016年度为蒙自市投入养鸡项目资金奖金300万元。根据具体要求,当地已经建设了31个山地鸡的养殖场。
2、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在山地生态鸡养殖工作中,需遵循具体的技术要点,创新管理模式,确保养殖技术符合规范,提升各方面工作水平。具体措施为:
2.1科学选择养殖场地
在山地生态鸡养殖的过程中,养殖基地的选择较为重要,需保证地面的干燥性,并确保阳光的充足性,在风力较低的荒地或是林间选择养殖基地。在山地养殖期间,需将基地的坡度控制在25度左右,并将养殖基地与化工业、垃圾处理区域等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力开发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2.2鸡舍与围栏的搭建措施
在搭建鸡舍的时候,需保证具有抵御寒风与雨雪的能力,并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鸡舍而言,在实际设计期间,可使用杂木对框架进行搭建,将框架高度控制在2m左右,并在鸡舍顶部位置使用石棉瓦等材料对其覆盖。在鸡舍四周的墙壁,可以使用农业秸秆对其处理,将鸡舍面积控制在5130平方米,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明确各方面设计要求与原则,加强管理力度,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在搭建围栏的时候,可创建网状围栏,长度为39500m,并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将围栏作为鸡舍的隔离与保护结构,避免生态鸡从围栏中跳出,将围栏的高度控制在1.3m左右,避免影响围栏的实际建设与使用效果。在建设围栏结构之后,还需修建生态鸡饮用供水池30个,总体积为720立方米,然后引进土鸡鸡苗11万羽。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还需配置饲料桶1790只,饮水器具1790只,并设置脱温用热风炉7台,设置孵化机1台[1]。
2.3饲养管理工作措施
在山地生态鸡饲养管理工作中,需做好各方面管理工作,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提升饲养管理水平,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具体措施为:第一,需做好环境适应性的训练工作,在雏鸡脱温之后,对其进行科学的训练,每天放养3小时左右,在雏鸡发育的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觅食昆虫与青草。在此期间,需为生态鸡补充饮水与饲料。第二,在饲料管理工作中,需根据生态鸡的实际觅食特点与需求,对生长发育进行严格的分析,在工作中可适当的补充饲料,并在放养过程中明确具体的养殖特点与要求,并形成科学的养殖模式。在饲料管理工作中,需在其中添加适当的磷元素与钙元素,必要的时候添加食盐,并通过合理方式开展管理工作[2]。
2.4放养管理措施
第一,需针对放养工作密度进行严格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山地生态鸡养殖期间,需将密度控制在200只/公顷左右,并根据当地的养殖情况,合理开展密度的协调工作,避免密度过大或是过小,以此提升放养工作效率。第二,在实际养殖期间,需明确具体的时间,并综合考虑季节与天气等情况,根据不同日龄生态鸡针对放养时间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需将时间控制在每天4小时左右,并在生态鸡发育的情况下,对时间进行控制。第三,在水量管理工作中,需保证为生态鸡提供充足的水分,并在合适补水量的支持下,保证水源的清洁性。在此期间,需针对饮水器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在提升生态鸡引水质量的情况下,规避病害问题。第四,需针对出栏的时间进行管理,明确养殖的时间长短,并根据生态鸡的实际生长情况确定出栏时间。通常情况下,山地生态鸡的出栏时间在7个月左右[3]。结语在山地生态鸡养殖过程中,需明确具体的养殖技术要求与特点,并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养殖模式进行严格管理,协调各方面养殖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与设备,提升养殖技术的应用效果,提升生态鸡的养殖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汉菲.浅谈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9):101.
[2]金福况.浅谈山地土鸡生态养殖及其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3):146-147.
[3]王金荣.浅谈江城县山地土鸡的生态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217-217.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15
摘要:鲢鱼的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无毒、性平、味甘,多与鲤鱼、草鱼混养,产量高、疾病少、生长快,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鲢鱼的规范化养殖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池塘饲养;鲢鱼;养殖技术
鲢鱼是鲤形目的滤食性鱼类,也被称为鲢子、白鲢等,与鳙鱼、草鱼、青鱼并称为“四大家鱼”。鲢鱼的体形呈纺锤形,稍高、侧扁,其腹部与两侧呈白色,背部呈青灰色,鳞片细小,善跳跃。鲢鱼的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无毒、性平、味甘,多与鲤鱼、草鱼混养,产量高、疾病少、生长快,本文就鲢鱼的养殖技术进行探讨。
1、池塘选择
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大多套养在主养团头鲂、鲤鱼、草鱼、鲫鱼的池塘中,且鲢鱼处于服从地位。养殖鲢鱼的池塘应该与主养团头鲂、鲤鱼、草鱼、鲫鱼的池塘完全一致。
2、水质要求
鲢鱼养殖池塘应该要做到定期注水,注水频率控制在2~3次/月。为了保证池塘的水质良好,在鱼种培育初期的注水频率为3~5d/次,生石灰的施加频率为20d/次,每次施加10kg生石灰/亩水域,且水质最好要保持微酸性。
3、苗种要求
在苗种放养(通常5月中下旬)前,务必要对苗种进行检疫、检验,并且所选用的苗种要做到规格整齐、健康无病、品质纯正。
4、池塘饲养
4.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最适宜的鱼苗投放时间是在5月中下旬,水温控制在18℃以上,鱼苗放养的`投放密度控制在3~5尾/m2。饲养管理:待鱼苗投入到池塘之后,饲料选用“饲料碎屑+浮游动植物”,且浮游动植物为主。成鱼养殖:鱼种的放养密度控制在0.4~0.5尾/m2;而投放的鱼种重量控制在每尾100~200g。
4.2、越冬管理
越冬鱼体务必要健壮肥满、无伤无病。越冬密度通常控制在0.3~0.6kg/m2鱼体,且可基于池塘的实际情况来合理予以调整。越冬方法:越冬池塘要做到保水性好,水质清澈,水面具有透光性,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
5、天然饵料饲养
鲢鱼的极好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水域中的浮游生物(或施肥培育或天然生长),这些浮游生物的个体微小,基本都是漂浮在水中,通常都很难用肉眼来进行观察,只能通过显微镜才可清晰观察。
5.1、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主要通过吸收水域中的二氧化碳及钾、氮、磷等元素,再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繁殖,浮游植物是水域中鲢鱼最基本的饵料资源。若水域具有较高含量的钾、氮、磷等元素,那么浮游植物生物量必然较高,且鱼产量也高。值得注意的是,若浮游植物的种类不同,那么饵料价值也会存在着较大差异,蓝藻、裸藻、隐藻、金藻、绿藻、黄藻等均为鲢鱼易于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
5.2、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的个体尺寸明显要大于浮游植物,虽然肉眼可观察到,但其尺寸也不大于5mm,主要以有机碎屑与浮游植物为食物。鲢鱼在幼鱼阶段基本都以桡足类浮游动物、原生动物、枝角类浮游动物、轮虫类浮游动物为主要食料。
6、病害防治技术
鲢鱼在养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疾病,而这些疾病防治都应该以预防为主,一般措施为:
(1)为了提高鲢鱼的抵抗能力,放鱼前对池塘进行药浴消毒(时间控制在15min及以上),可选用双效鱼虫清水溶液+土霉素。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过多的应激,务必要谨慎操作。
(2)一旦出现疾病暴发,那么可喷晒硫酸铜(250g)+百毒杀(250g)+高效暴发灵(30mL),连用2~3d,同时投喂麸皮(30kg)+水产专用土霉素(100g),连喂5d。
(3)在杀虫后应立即消毒杀菌。用药时应考虑水域鱼病史和用药史,如上年已用过某种杀虫剂,今年最好换药,因为病原体对此药有可能已产生抗药性,常规浓度往往无济于事。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相关文章:
畜牧业技术推广总结(精选17篇)05-22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总结(通用15篇)12-14
畜牧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通用04-21
畜牧业技术推广总结范文(精选10篇)11-01
畜牧兽医论文01-30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总结范文(通用11篇)11-02
畜牧业论文02-07
畜牧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11-02
畜牧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通用6篇)10-31
畜牧推广工作总结通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