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之实境论文

时间:2021-04-27 16:45:06 论文 我要投稿

二十四诗品之实境论文

  摘 要:唐代诗论家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影响巨大的诗歌理论著作,这部作品在整个诗歌理论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境一品的主要内涵是强调抒写真情真性,即“情性所至,妙不自寻”,司空图指出诗人应在心物相应、灵感萌发的刹那间,真实描摹脑海中所出现的境界,其理想的诗歌境界就是信手拈来,而又自然天成,他认为好诗是性情所至时的神来之笔。

二十四诗品之实境论文

  关键词: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实境

  一、“实境”的训诂

  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实,富也。”即富裕的意思。从宀贯。神志切。会意,贯为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金文实字从宀从田从贝,家中有田有贝,表示富有。小篆实字从宀从貫。貫,指钱币。实的本义为富足、殷实;又指财富、财物;引申为指充满,真实。疆也。从土竟声。经典通用竟。居领切。境就是疆的意思。“实”与“境”在二十四诗品中分开训诂容易割裂它的含义,因此在下文将“实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解释。

  二、“实境”一词的含义

  司空图所说的实境,“实境”的“实”含义比较丰富,一般来说指的是意蕴、景物以及诗歌语言这三方面的内容,所谓“实”要求诗歌内容需要来自真实所见,而且诗歌的语言需要自然朴素,平实质朴的语言能够更深刻的反映出大道之心;而“境”这个字不能分割开来阐释,因为它本身没有特别的含义。杨廷芝《诗品浅解跋》云:实境不可分,「忽逢」四句先实后境,「一客」四句先境后实,亦不分而分。因此,“实境” 一词的解释主要以“实”为主,而“境”不能单独释意。“实境”从字面意思上可理解为真切实在的'境界。直抒胸臆是实境,真情流露或者白描景物都可说是实境。它强调情真意切,无所雕琢。《皋兰课业本原解》:文如做人,虽典雅风华而肝胆必须剖露。若但事浮伪,谁其亲之。故此中真际,有不俟远求,不烦致饰,而跃然在前者,盖实理实心显之为实境。《杨振刚诗品解》:反复驰骋,固是作家胜境,或者东涂西抹,刺刺不休,则满纸浮言矣,故进之以实境。《杨廷芝诗品浅解》云:此以天机为实境也。

  实境并不是与虚境相互对立的,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融合,虚实相生,诗人饱含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才可能是引起读者共鸣的好诗。司空图在前代诗论家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深刻领悟,把实境的含义提升为了一种评价诗歌意境风格的标准,这是非常有洞察力的。

  三、“实境”品的内涵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一)“取语甚直,计思匪深”

  “取语甚直”,就是说诗文所采取的语言直白真实,没有纡曲,也没有絮叨的话语。“计思匪深”,即指诗人运笔之思看起来并不深微,但是诗人能够用浅显平实的语言,自然的表达出“眼前所见的实境,因此诗歌显得言浅意深,韵味悠长。

  (二)“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忽逢幽人,如见道心”一句,幽人,指深山幽隐之人,比如隐士,本来是不易遇到的。而幽人形象表明这些人物都有着淡泊名利,不以物喜的隐士风范,这正是庄周笔下的有道之士的重现。道心,指的是大道之心,亦不易见。曰「逢」曰「见」,说得着实,又说得比较空灵,可见实境是从自然中得来的。《二十四诗品》接受的是老庄哲学中那种清静无为,消极避世的思想。司空图所塑造的幽人形象说明了他继承了老子和庄子超然物外,遵循自然的理论。司空图讲的“道心”与“素”、“性”、“真”这些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素”是原始天然的,不重雕琢装饰的。“性”是真情实感,是自然之性。追求朴素和追求“真”也是紧密联系的,“道心”即表明了幽人的高尚心境。司空图其诗中也频繁的提到了“道心”这一概念,比如“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即事二首》之一);“黄昏寒立更披襟,露挹清香悦道心”(《白菊杂书》四首之一)。

  (三)“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指的是人物活动的环境,此句衬托出了幽人自得的心情;“荷樵”者与“听琴”者相互间并没有交流,但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两人间幽深恬淡的气氛。清涧二句就境写境,言实有其事;一客二句,就人写境,言实有其事,然均含有一片自然天机。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的语言风格非常发人深省。《二十四诗品》常常每句只有四字,但都能描述得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两句也只是粗略勾勒出两者的行为,对二人的外貌并不提及,与“落落欲往,矫矫不群”(《飘逸》)和“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自然》)相比,显得非常朴实恬淡,读来仿佛是有意为之。罗仲鼎《诗品〈今析〉》认为这两句“全用白描”,诗句本身就是“实境诗风的典型代表”。

  (四)“情性所至,妙不自寻”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言「情性所至」,此句显得真实;言「妙不自寻」,可以看出诗境得出自然,并非有意寻之:这就是「遇之自天」也。正因为遇之自天,偶然所得,所以成为了「泠然希音」。老子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将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无为自然的音乐,另一种是世俗的非自然的音乐,可看出老子推崇的是无为自然的音乐,而非人为的美。这与前一句情性所至,妙不自寻相互呼应。重情性即强调言之有物,因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满溢而不得不吐之为快。“情性所至”指的就是言之有物,有感而发。

  “实境”一品主要指好的诗境粗看写实,细读却是“应目会心”的,这些诗歌并不是有意为之的。“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这四句是对“实境”的生动刻画,清澈的溪水蜿蜒无尽,幽静的松林在山间小道上洒下一片绿荫,樵夫与听琴之士都自如洒脱,无所拘束。因此后四句说想要获得“实境”,不应生造,而要“遇之自天”,此种机会难寻,飘渺如同“泠然希音”。可以看出,“实境”的关键在于自然天成,要想获得此境界,要求诗人创作上要善于抓住乍现的灵感,对心中和眼中涌现的境界,诗人要很真实地记录下来,因此实境这一境界受到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

  [2](唐)王维《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唐)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4](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二十四诗品之实境论文】相关文章:

二十四诗品原文及翻译02-17

《二十四诗品》优秀读后感09-25

诗品品诗议论文01-05

诗品品诗议论文参考06-09

运河对市区风貌之实用性论文12-03

读诗品味作文10-02

《南乡子》古诗品读12-20

高中物理之实验教学综述论文10-14

吉日木吐诗品美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