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论文

时间:2021-04-26 12:35:10 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论文

  【内容提要】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贫困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容易产生自卑、无望、人际交往困难、敏感等严重心理问题。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受经济、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只有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才能切实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浅论高校贫困生的精神扶贫论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精神扶贫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和并轨收费制的实施,大学贫困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的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健康成长;但也存在相当数量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有近20%的贫困生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存在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该比例远远高于非贫困生。[1]他们消极悲观,继而产生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引发较为严重的心理疾患,由此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也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对于这些症状较为严重的“双困生”,我们认为在加大对他们提供物质资助的同时,还需特别重视他们的“精神扶贫”工作。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一)自卑和无望感。由于自卑导致一部分贫困生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否定的态度,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据一项调查显示,40%的受调查贫困生具有一定的抑郁感。[2]这些学生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他们的主要心理特点表现为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他们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二)人际关系困难。由于贫困生具有上述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特点,他们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经济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这种矛盾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加上物质生活匮乏,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三)过分敏感。自卑心理往往使人过分敏感。作为相对弱势的群体,贫困生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同学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于一个眼神,在一些贫困生看来都有特殊的意义。他们比较容易陷入痛苦和焦虑之中,非常敏感脆弱,有的还会产生暴力倾向。

  (四)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在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贫困生不喜欢与人交往,总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很狭小的内心世界里。为寻求精神寄托,他们中的很多人陷入网络游戏,整天泡在网吧,戒不掉心理上的网瘾,最后不得不降级或自动退学。

  此外,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还有其它的一些特点和表现形式,如无故旷课、出走等,甚至走上偷窃等违法道路上。事实上,他们的心理问题是综合性的,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所谓“心理”,通常认为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表现为人的感觉、知觉、思维、精神等。当一个人依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对遭遇的事物和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和科学分析时,便产生心理问题。贫困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不仅仅给他们带来经济拮据的生活,还有沉重的心理压力,贫困生的心里装着比一般学生更难以解决的困难,其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http://毕业论文

  (一)经济拮据。经济上的压力是导致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尽管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如困难补助、助学贷款、政府奖学金等资助政策,但还是不能满足所有贫困生的需求。此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商品经济的繁荣,直接影响了校园的平静,刺激着学生的消费欲望和攀比心理。人际关系的冷漠,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无疑又加剧了经济拮据的贫困生心理负担,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二)学业困扰。贫困生在大学期间背负的学习压力无疑比一般人更为沉重,从他们克服种种困难跨进大学校门时,就倾注了来自家庭、社会的厚望,许多人常常担心自己学不好而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一旦学习上受挫便会焦虑不安,如不能及时得到宣泄便会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逐步演变成心理疾病。尤其是那些来自偏远山村的学生,他们的中小学阶段大都在一些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乡村学校中接受教育。这些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教学水平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相对较低,提供给学生锻炼能力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也相当有限。这些不仅增大了他们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压力,也使得他们的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竞争力相对偏弱,在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校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就业压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由原来的“统包统分”过渡到双向选择的模式,就业竞争加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家境贫困的大学毕业生们缺乏诸多有利条件: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后盾;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这些使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这种恐惧和焦虑往往会打破他们的内心平衡,导致心绪不宁和抑郁,引发心理疾患。此外,在择业竞争中的一些不公正现象,也易引发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差的贫困生愤世嫉俗、过于偏激等新的复杂心理矛盾。http://毕业论文

  (四)自我封闭。正常的人际交往是人心理健康的前提,有许多贫困生因为家庭条件制约,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小圈子里,表现出孤僻、内向、不易交往等特点。这直接造成贫困生应对方式和求助模式的不正确,也是导致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生活上的艰难和学习上的压力都需要倾诉的对象,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问题只有通过求助才能很好地解决。然而,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由于较强的自尊心和心理戒备以及大学同学间的利益冲突,使同学之间的社会支持产生障碍,而高校松散型的'师生关系,也导致多数贫困生求助缺乏自信。因此,部分贫困生一旦遇上心理问题就很难走出心理阴影而引发心理疾患。

  三、“精神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社会各界和高校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都比较重视,但往往会忽略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

  (一)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学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和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力求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所有贫困生在读期间的经济困难,只能是一时或一次性的给予一定解决;即使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也仍然不能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二)缺乏整体上的协调与配合。就学校而言,学分制和住宿公寓制推行后,学生自主性、分散性和隐蔽性大大增加,实行统一管理的难度相对增加,学校对贫困生的“精神扶贫”难度也大大增加。不仅如此,尽管各个高校都尽力为贫困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却无力顾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对他们的不公待遇。资料表明,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之间同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社会或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与对他们的心理疏导脱节,不少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感觉如同在接受施舍,就会在精神上受到伤害,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加重了自卑心理。[3]因此,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还需要整个社会通力合作才能解

  决好。

  (三)助困与育人尚未完全有机结合。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但不少学校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时候,往往只停留在“助困”的层面,关心的只是他们的生活和经济困难,而没有上升到“育人”的层面,忽略了对他们的“精神扶贫”。因此,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四)不能正确面对心理咨询。虽然许多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点,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是为有心理问题的人开设的,去做心理咨询是不光彩的事。为此,有必要加强他们心理卫生教育,改变观念,认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精神病。

  四、对贫困生实行“精神扶贫”的对策

  贫困生问题要得到较好的解决,我们认为,生活上送温暖、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是对这群特殊群体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对他们的“精神扶贫”,着力提高其心理素质更是工作的重点。帮助贫困生脱贫,应当从源头上做起,使他们从心理上战胜贫困,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不仅要关注贫困生的生活与学习,而且要特别注重对他们的能力、品德以及健康心理的培养。鼓励贫困生树立信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中,知道感恩,回报社会,全面地提高自己。

  (一)加强对学生自强自立精神的培养,构建“精神培养”预防干预机制。首先,要帮助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引导他们克服依赖或逃避的思想,树立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精神,变被动为主动,把贫困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学习、生活的动力,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其次,学校在经济帮助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要增加激励措施,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结合的原则。加大勤工助学力度,力求通过特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在进行“缓、补、减、免”的同时不断加大“奖、勤”的力度,使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学校要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变社会的爱心为自身成才的动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环境解困”预防干预机制。校园文化环境是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家园。[4]多关注贫困学生的精神世界,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优化学校心理环境,给贫困生提供平等、合适的交流平台,要营造出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要给他们以更多的人关怀。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让贫困生多接触社会,增进他们和其他同学的交往,这有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贫困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感特征,从而消除经济困难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影响,远离心理危机。

  (三)加强心理咨询工作,构建“心理引导”预防干预机制。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建档、教育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同时。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目前,心理咨询模式有三种:第一是障碍咨询。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失恋、人际关系遇挫等带来心理压力时,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痛苦,找回良好感觉。第二是发展咨询。这应该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就是通过探讨人生真谛,开发学生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第三是生活咨询。对生活条件和生活中的困惑造成的心理焦虑、冲突等给予辅导。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软硬件建设,规范三种模式的咨询工作。要加强心理咨询师的培养,提高心理咨询师的素质。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多给贫困生慰藉、帮助、启发和引导,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及时驱散他们的心理阴影,做到防微杜渐,切实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

  (四)加强对贫困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构建“自我调适”预防干预机制。任何教育只有转变为被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树立主体意识,其教育目的才能得以真正实现。[5]因此,学校要加强对贫困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贫困生的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让贫困生真正了解、接纳现实的我并构建新的自我。对贫困生来说,要学会“自我调适”,摆脱心理压力。可采用两种途径:求助于心理医生和看书。其中“看书”是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的最佳方式之一,贫困学生要多看一些关于心理健康、人生修养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书交流是一个人抛却烦恼的最好方式,书会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能够从书中接纳自我,发现自我,打开心窗,让阳光透进来。

  做好贫困生工作不仅是高校的工作,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协作才能做好。同样,在高校贫困生工作不仅是学生工作线上的工作,也需要各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做好。比如仅有班级工作还不够,公寓工作也应该加进来;再有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带来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http://ynprojecthope.org/Html/HTML/1870.html.

  [2]张殊.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道[J].世纪中国,2005,(4).

  [3]李春莉等.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引导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6):147.

  [4]何祥林,孙丽芳.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分析问题[J].求索,2003,(12):120.

  [5]童伟中.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及预防干预机制的构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