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传统工艺再设计的误区及出路论文
【内容摘要】传统工艺经历时间长河的洗涤,蕴含历史文化的精髓,是构成文化基因的重要部分,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需要社会各界重新认识。文章通过对重庆传统工艺现状的阐述,分析重庆传统工艺再设计存在的误区,提出发展重庆传统工艺必然离不开再设计,而传统工艺的再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还应通过政府、设计者、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努力,开发和利用好重庆传统工艺资源。
【关键词】重庆地区;传统工艺;再设计
我国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独特的人文风范、丰富的艺术形态和精湛的制作技艺名扬四海,在人类的艺术创造史中占据了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传统工艺以独具匠心的技艺,利用独特的地域材料,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成为我国传统工艺的重要分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传统工艺因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要而逐渐消失,导致很多优秀的传统工艺几近失传,研究重庆传统工艺的再设计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庆传统工艺的特点
重庆传统工艺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原发性。历代的传承人利用当地独特的材料,凭借独具匠心的技艺制作了大量被赋予美好寓意和生活气息的工艺品。其突出的传统工艺产品包括铜梁龙灯、梁平竹帘、剪纸、漆艺、蜀绣、雕刻、秀山花灯、綦江农民版画、梁平传统木版年画、荣昌折扇画、九龙楹联等。具体而言,有三个特点。第一,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重庆传统手工艺品是巴渝文化的载体,体现着重庆人民粗犷而不失细腻、火热而不失温软的内涵。第二,市场相对特定。重庆传统工艺产品起源于巴渝古朴的节日祭祀文化,产品的性质与中原传统工艺大相径庭,较少日常生活用品和文人把玩物,其在现代的收藏与纪念价值大于使用价值。第三,学徒制的传承模式。这是我国绝大多数传统工艺的主要传承模式,师傅在制作实践中向学徒传授相关知识与技能,学徒在动手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
二、重庆传统工艺再设计现状
由于我国历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工艺产品的制造者急功近利,转而粗制滥造,将历代传承的产品口碑丧失殆尽,逐渐失去市场并淡出人们视野。如今,传统工艺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使部分消费者又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产品行业。“再设计”是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于2003年发起并主持的跨文化设计创新与推广活动。政府与传统工艺传承者都关注到了这种变化,对传统工艺的再设计亦随之而来,但是目前重庆的传统工艺再设计进入了以下三个误区:一是再设计走入简单工业规模化的误区。随着工业机械制造的不断使用,机械生产使产品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效率越来越高,对比在效率和成本方面均处于劣势的传统工艺,自然使其陷入生存危机。于是许多传统工艺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背弃传统工艺的核心,首先,不再严格按照传统的要求选用原材料,转而使用廉价的替代性原材料,致使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其次,在工艺流程上,也放弃传统精耕细作的原则,粗暴地简化传统工艺流程的一些步骤,致使产品的品性下降。二是再设计走入了历史误区,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及当代审美趣味脱节。不可否认,传统工艺产品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在其产生之初,与当地人民生活和审美习惯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早已脱离了传统生活,现代人的审美也与传统审美有较大差别。如只将传统工艺产品进行简单的复古化的模仿设计,保持工艺的原汁原味,作为再设计的目标,其结果就是消费者对这些“老古董”缺乏认同感,特别是对年轻的消费群体而言。三是再设计走入了“一窝蜂”的误区。设计师对传统工艺再设计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本应是好事,但大多数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些设计师急功近利,缺乏对传统工艺的深入了解,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简单相加,造出一大批造型上不伦不类、功能上乏善可陈、审美上不中不西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再设计是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工程,设计者必须在相关的多领域具有一定的造诣并能沉心静气深入研究学习,才能真正设计出有生命力的新传统工艺产品。
三、重庆传统工艺产品再设计领域的原则
重庆部分传统工艺的衰落和它的消费市场有较强的关联性,虽然其文化性、情感性特征符合消费者某种程度的偏好,但最重要的是其“再设计”并未做到品质的保证。理论上,传统工艺再设计,融合了消费者心理对于传统工艺的怀念,和对当代审美和造型追求的双面性,其过程是对传统工艺在当下社会环境的重新解读。具体来说,重庆传统工艺的美体现在产品的材料、颜色、图案、造型以及工艺上,材料原生态或具有地域特征,颜色朴素自然,图案古朴大气,造型格致而沧桑。再设计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注重传统技艺与当代设计思维的结合,通过现代科学的分析,将更多样化的材料、颜色、图案、造型、功能融为一体。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品”的保障。品就是品位与格调,是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既可能是自然质朴的传统人文之美,也可能是现代简约、时尚的科技之美。传统手工艺应结合时尚再设计,形成传统元素在当下现代生活中的新演绎。但是并不是简单的传统与时尚相加,应遵循传统工艺本身的特点,在保留其艺术特色的前提下,导入时尚设计的某些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二是“质”的保障。质即质地、质量,产品是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整体,在商品流通的社会,即使是观赏物或纪念品,也都需要有流转和存储的过程,而产品的质量就是其能够经得起时间沉淀的基本保证。很多再设计突出结合了现代消费者的功能需求,但是在生产时,降低材质要求,简化工艺,常常将传统工艺作为粗糙滥制的“遮羞布”。三是创新的设计。再设计强调的是创造性的设计,设计师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探索传统工艺更多的可能性,如重庆的梁平竹帘画以在竹帘上绘制国画而出名,但却忽略了竹帘优良细致的编制工艺可以作为其他编制类产品可借鉴的工艺方式,同时,薄如蝉翼、形似锦帛的竹帘也可作为设计其他实用产品的载体。
四、重庆传统工艺再设计的出路
传统工艺的生存离不开经济效益的支持,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验;传统工艺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人与设计师这个载体,必须承受时间的检验。重庆传统工艺的再设计,走出误区,还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出路。第一,传统工艺产品整体性的再设计。传统工艺再设计是对历史文化的链接和对传统审美情趣的发展,其根本出路是整体性的美感表达。中世纪的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朱光潜也说:“美不在部分而在整体”,产品设计的整体美,是贯穿和链接产品各部件的精髓。而不少传统工艺产品再设计时,将设计的一部分追求到某种程度,而其他部分又不相谐,走向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所以,重庆传统工艺再设计时,眼光首先就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体布局,再依据客户或设计目的,结合设计原则展开再设计。第二,传统工艺产品经营管理再设计。重庆很多传统工艺虽然尚未脱离作坊式的经营条件,但还是应紧跟社会经济变革的节奏,结合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理念,注重营销方式的变革,通过现代广告宣传和销售方式塑造品牌,获取生存与发展。首先,充分领会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和意义,准确定位企业再设计的目的与方向。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应对经济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也是传统工艺陷入困境后的解救良方。以苹果手机为例,原本消费者只需要一部移动通讯工具,但苹果手机成功的设计,让消费者觉得,自己需要“一部通讯工具”已变成了需要一个苹果手机。以此思路来看重庆传统工艺的蜀绣、剪纸或漆器,消费者或许并不需要一个已经过时的旅游纪念品,但是一定需要一份旅游地图,那么如果是一份传统工艺再设计出来的旅游地图,或许会成为消费者的必选产品。其次,要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突出效率与效益。重庆传统工艺产品的传承,很多是家庭作坊,根本不能面对现代商业化的市场竞争。只有及时通过科学的管理,设计并运行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经营规模与流程,利用好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才可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给再设计提供支撑前行的内生动力。最后,在经营管理上,要结合传统工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利用现代广告的宣传手段来塑造品牌。这就要求传统工艺企业注重建设行业广告文化,不但应有吸引人的品牌故事,故事或文化的表现方式,也应表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在推广方式上,还应多参与现代广告的营销等。第三,传统工艺的传承再设计。师徒或家传的传统工艺传承是封闭式、限制性的,一方面虽然保证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但另一方面,在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以盈利状况下,限制了有梦想、有能力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人员进入这个行业。在这种情况下,重庆传统工艺的出路必须进行再设计,其传承方式应结合现代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本地艺术学院资源,并结合政府政策、设计者、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努力:首先,在职业学院或艺术学院开设传统工艺课程,将传统工艺人请进来授课,政府对开放传统工艺的授课者进行补贴;同时,政府通过上述学院对申请现代设计学习深造的传统工艺学徒,设立专项奖学金或助学金。这种课程的安排,还应当引入跨专业、跨学科的专家,要培养复合型的再设计人才,才能满足再设计这个有庞大边缘与交叉学科的行业;另外,课程应当结合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包括采用课题、教研室、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模式,多角度、多维度地全方位培养与传承相关技艺,并能有延伸的脉络与实践。其次,传统工艺的经营者或传承人,应主动招收有一定现代艺术与设计基础的院校毕业生,走出固步自封的误区。封闭传承的目的在于担心技术工艺秘密外泄,而没有新的血液加入,在开放竞争的今天必然缺乏生命力,应认识到法制的作用,引入工艺保密协议,通过法制思维和理念,扩展出路。最后,政府同样要调整自身的定位,不能只作为保守的传统工艺保护者,还应看到,再设计是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发扬,只有活下去,工艺才能得到保护。所以,政府应当提供多种手段,包括财政、税收、文化活动和人才的引进等政策的鼓励与引导,让设计者与传承人相互融合,走出三位一体的社会共治道路,才是传统工艺再设计的希望。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
[2]涂朝娟.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重庆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大舞台,2012(10).
[3]陈熠.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10).
[4]黄海燕.基于重庆城市形象传播的纪念品设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5(10).
【重庆传统工艺再设计的误区及出路论文】相关文章:
现代设计与我国传统工艺论文11-22
现代设计传统工艺思想研究论文11-04
传统工艺思想中的现代设计体现论文11-14
民族文化传统工艺设计研究的论文09-30
中国传统工艺的装饰设计美学特征论文11-13
岭南广绣传统工艺论文05-30
留学生的传统工艺论文01-11
吉祥图案传统工艺论文05-26
三维数字化技术的传统工艺设计论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