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城规划设计的论文
本文通过对大学城的定义、特征以及发展经验等一系列客观事实的分析,提出大学城应当界定在一个有着特殊构成和功能的“城镇(Town)”的概念上进行规划设计,而这样的认识和定位正是目前中国大学城规划中比较欠缺的,也是各种问题出现的主要症结所在。
1引子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展变化最为激烈和迅速的时期,知识经济取代了工业经济成为信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支点。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这决定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的:高等教育系统正在进行“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在中国,这种变革集中凸现在大学城的快速兴起上。
中国的大学城建设具有多重的背景和动力。首先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浪潮中,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产业结构须要调整,大学城建设是其走向知识经济的重要支撑;其次是中国的城市化需要,中国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行当中,结合大学城的土地需求和聚集效应,大学城建设也被充分的利用为一种城市化手段;最后,高等教育的扩大化普及化使教育走向产业化,大学城的建设相应带动地产、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其本身就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吸引力,建设大学城也成为许多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之一。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大学城已不仅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或者新的大学运动表现形式,而是在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方面有更为深刻的意义。很多城市把大学城的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调整的动力机器,期望其能成为推进城市发展的良方。
我国的大学城建设速度是惊人的,同时大学城在我国属于一个新鲜的“舶来品”,对于它的理论研究和实际经验都是比较缺乏的,加之国情与国外存在相当的差异,都使得我国的大学城建设更加的困难。新鲜的事物必然伴随着新的问题和思考,而在当前这种超常规的建设举措和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面临更多的问题,而在实际的建设中,也确实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因此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大学城,使其良性发展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学者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大学城综述
2.1大学城的定义
《教育大辞典》是这样界定的:“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这样的表述,基本表达出了大学城的许多特征和要求,但并没有完全的诠释现代大学城概念的丰富内涵。
事实上,对于大学城,许多诸如大学园区、高教园区、教育园区、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城、大学社区、大学城镇、大学区等概念都与大学城相关、相似,由此可发现,“大学城”实质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笔者以为,按照现代大学城出现和发展的背景来看,无论是大学科技园区、科学城都应该被视为大学城,因为他们具备了相同的开发背景、相同的开发目的、相似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还有许多相同的属性和特点。
“大学城”实质上是一个以大学为核心而构成的、具有特定整体功能和环境特征的城市社区。故当前普遍使用“大学城”这一称呼方式来指代这种近年来各地建设大学园区综合体,也是对大学城作为城市的新型表征定义的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城”所包含的城市概念,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它并不是一个大城市,如果要在城市的体系中寻找一个定位的话,应该处在“城镇”的阶段上。这个定位,是根据大学城实际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氛围的要求,以及合理的规模所作出的,参看国外比较著名的大学城如剑桥、牛津、普林斯顿等成功先例,这样的定位也可以得到印证。把握这一定位,对于我国目前诸多新兴的大学城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2大学城基本特征
2.2.1大学城的城市属性
科布西埃(LeCorbusier)说过:“每所学院或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都市单位,无论大小它都是绿色城市。”大学城是城市的一种形态,这一切决定了大学城最重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城市属性,这是其区别于普通大学校园的本质所在。大学有着其与生俱来的城市属性,随着大学的扩大,大学的城市化是必然的结果。
2.2.2聚焦人口的特殊性
大学城的人口组成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一、学生数量大。大学生是大学城主要使用人群,占到50%以上。二、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城的居民除了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外,从事高科技产业研究和开发的工作人员也是占有很大比例的人群,这类人群都普遍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
这样的人口构成,年龄层比较低,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兴趣广泛;受教育程度高,具有相当的文化品质要求,生活质量要求高,这对大学城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的要求。
2.2.3特定的功能和功能空间构成
笔者把大学城内部主要的组成功能分为三类,而其分别相对应三个主要功能空间。首先是大学城的核心功能,那就是教书育人,与之相对的就是教学空间;其次是大学城的扩展功能,即研究与生产的结合,这就要求有专门的产业开发空间;最后是大学城的辅助功能,主要包括住宿、运动、餐饮、休闲以及市政等服务功能,它们需要相应的辅助空间。
2.2.4良好的共享性
各种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的开放性共享使大学城内各个学校减少重复建设、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与异地独立建分校相比,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能够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放到教学和科研方面,在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时做到提高教学质量。
2.2.5生态性
当前,国内正在建设的大学城,一般都选址于城市郊区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场地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基础。而现代规划,生态观是一个必备理念,几乎在每个方案中都是作为规划原则被提出和强调,因此,新建的大学城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区环境和社区环境,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2.3大学城的分类
对于大学城的分类,有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结果:可以按照大学城的发展历程来分,分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按照与中心城市的空间关系分可以分为“独立式”、“边缘式”和“内含式”;按照大学城的功能设置分,可以分为“单纯教育功能”、“较多功能”以及“综合功能”大学城;按照学生规模分,则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大学城。
以上分类主要是建立在大学城某项性质的比较上,其标准比较单一。而大学城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集合,考虑国内目前已建或在建的大学城的特点,笔者将大学城又分为三类,作为已有分类体系的一个补充:
⑴以多所大学聚集,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大学城,如上海松江大学城。
⑵以著名大学为主,结合新兴科技园区,走科技产业发展道路的大学城(也称为大学科技园区),如上海闵行大学城。
⑶充分利用区域内已有的大学资源,发展科技产业的大学城,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强烈的城市大学化表现,如上海规划中的杨浦区东方大学城。
从我国大学城的建设来看,第一种大学城是目前建设较多的,也是大学城发展模式中层次较低的一种,从需求来说这类大学城已基本饱和,从长远发展来看第二类和第三类大学城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因为产、学、研的充分结合更加有助于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区域功能的多样性也有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所以这两类将成为我国大学城发展的主要模式。
3我国大学城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大学城定义的探讨和对其基本特征的分析,从最根本的问题来说,我国目前进行的大学城建设大都忽略了大学城最基本的城市属性,忽略了大学城的许多社会性的需要和构成,而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个超大规模的校园在进行建设,这样的建设在两个方面造成了很大的错误和偏差:从建设手段来说,没有一个正确的规划概念。“规划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可以完全把握的结果,城市规划更是如此,但是我国现在大部分大学城的规划建设已偏离此道,“一次规划,分期建设”成为诸多大学城介绍的必备语,这样的规划手法缺少足够的灵活性;从建设的结果来看,忽略大学城的本质属性,最后的成果就缺少了大学城应该具备的有机性和活力,这样的城市化是不完全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聚集,对于城市经济、文化的推动也是短期的、乏力的。
在认清大学城是一个“城市”的前提下,还必须对于其具体的定位有一个认识。大学城有区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定功能和人口构成,有特定的环境和氛围要求,参照国外的成功先例,把大学城界定在“城镇”的水平上,是比较适当的,特别是对于我国大学城多数属于完全新建的情况,强调和把握这一定位,在确定规模、构成、城市结构等许多方面都很重要。
纠正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就必须引入城市规划的思想、理论和方法指导大学城规划。
4引入新的相关理论指导大学城规划
首先,大学城的城市性决定了它必须具备相对完整的城市结构系统:要有担负行政职责的管理系统,完善的社会服务系统,还有城市空间系统乃至于城市的产业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大学校园,大学城有更加复杂的社会生态,也更强调各系统的有机结合,这也就决定了大学城的规划不能按过去的校园规划方式进行,而有必要引入城市设计的方法。
其次,在我国,大学城基本上都属于新兴的城市区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手段之一,这就牵涉到社会和经济学的内容,比如如何才能发挥其城市的功能,如何确定它的规模,如何使其更加的灵活以符合多重需求等,为此,需要借助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的理论以及增进集群复杂性的理论来指引。
再次,不论是从大学城建设的目的还是其本身的发展来说,大学城都属于城市的概念,而不是单纯校园的放大,对于大学城的规划必须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思考,所以我们必须引入城市规划的概念和理论。
再者,大学城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区域,它肩负着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本身就具有校园规划的某些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大学城往往是在短时内聚集了多所大学,现有的学校体制和建设周期,不可能像国外的大学城一样完全的融入城市,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校园规划的理论指导,比如场所精神的研究和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
最后,新兴的后发优势和现代城市的发展必然,使得大学城规划必须充分的考虑生态的需求和实现。因此,我们也就必须了解城市生态学和它的生态规划方法。
当然所有的.这些理论都不是相互孤立的,相反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某些方面的研究是相互交叉或者互为基础的,这就意味着这些理论可以更好地相互融合、共同指导大学城的规划。
5对大学城的反思及发展构想
5.1大学城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大学城建设正在紧张的进行当中,期间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对大学城的本质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真正意义上按照“大学城”的城市化、社会化要求进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当作校园的简单扩大、集中化,进而在规划手法上产生偏差。必须承认,纵然负载了许多意义,我国目前大学城的发展状态还是非常简单的集合园区类型,这是长期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管理教育事业的影响的延续性体现,传统的办学模式和校园分隔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的改变。但是走向真正的“大学城”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实现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并不只是一个毛入学率提高到15%以上的问题,比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是大众型高等教育区别于精英型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而所谓的协同发展,就是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这种和谐体现在两个方面。
市的条件进行沟通,实现“互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依托。大学城的建设离不开城市的支持,其发展需要社会的保障和服务,同时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依赖于大学城的支撑,大学城是城市的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创新的基地。
其次,大学城本身作为一个“城”,有必要建立一个较完备的社会生态,在现有的模式下引入更多的社会因素和城市建设手段,参考社会手段来完成大学城这一特殊集群的复杂性,达到大学城自身的和谐发展。
5.2大学城规划结构需要完善和改进
规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延,效益和质量是高等教育不变的内涵,优化结构则是实现两者统一的结合点。对于我国目前大学城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主要问题,已经可以明确地知道目前规划结构存在的不足。优化结构,将是今后大学城规划发展中最重要和突出的问题之一。
当然,我国的大学城还只能处于城市等级系统中的中小层级,它不是一个“城市(City)”,而是一个“城镇(Town)”,清晰的认识自身的正确定位,才能帮助规划者选择合适的城市规划手段来营造合适的城市形态。
由于各个大学城具体开发模式、组成结构、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的不同,大学城的规划结构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固定的模式,但是总结一下国内大学城规划所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并且参照国外大学城的成功先例,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⑴规划结构应该有一个合理、清晰的层次体系。明晰的层次结构,能够帮助设计者对各个设计内容更加准确合理的进行定位,增进大学城的组织性和识别性。
⑵强化组团概念,完善组团结构。利用组团的形式,可以较好的实现有组织的规划和发展,对于我国目前大学城快速兴起和快速建设的现状,组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工具。在组团的设计中要注意加强组团间的联系,完善组团内部结构。
⑶完善功能结构,增进结构社会性。完善功能结构,首先需要从贴近实际生活的层面来认识功能需求,加强功能的多样性,其次要注意功能的相互结合,在一定区域内创造丰富的功能空间,最后还要在空间结构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继续发展的空间,增加功能组织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城市向后工业社会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城市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发展呼唤城市新型的充满活力的知识空间,呼唤“大学城”作为先进的新型城市细胞,带来生长的希望。面对“大学城”这样一个承载了诸多意义的新兴城市形态来说,规划所涉及的内容是庞大的。在“大学城”规划的道路上,虽然艰巨坎坷,但仍是一件值得尝试的有意义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71
[2]谢清.大学城规划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3
[3]亨利埃兹科维茨(美),劳埃特雷德斯多夫(荷)编,夏道源等译.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4]刘易斯曼弗德(LewisMunford)(美)著,宋俊岭,陈占祥译.城市的形式与功能,国外城市科学文选[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5]柯森.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高教探索,2001.1
[6]马清运.西方教育思想与校园建筑新校园建筑溯源[J].时代建筑,2002.2
[7]李多,伍江.大学城一种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J].时代建筑,1999.1
[8]北尾靖雅著,胡昊译.比利时大学城新鲁汶镇的规划与设计[J].小城镇建设,2002.7
[9]林炳耀.知识经济与城市要素新特点,城市规划汇刊,1999.2
[10]李冬生等.知识经济与上海大学城规划构想,城市规划汇刊,2000.6
[11]王伯伟.大学城城市范围的资源重组和开发[J].建筑学报,2001.9
[12]叶信治.终身教育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现代教育科学,2002.1
[13]候晋川.关于美国高等教育产业的考察与思考,教育研究,2001.12
[14]王伯伟.校园规划的目标增进集群的复杂性,理想空间,2005.4
[15]郑明仁.大学校园规划整合论,建筑学报,2001.2
【大学城规划设计的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城规划设计的论文11-11
陵园规划设计的论文11-11
竹子公园规划设计论文11-09
旧城改造规划设计论文11-10
学科的研究设计与规划论文10-29
平面规划网页设计论文11-12
lte网络规划设计论文03-12
沙漠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的论文10-24
生态小区规划设计论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