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20 18:25:11 论文 我要投稿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通用7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通用7篇)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篇1

  摘要: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电梯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不容忽视。电梯本身的运行由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电梯的安全。因此,介绍电梯中PLC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必要性、系统结构组成和PLC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相应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增大了对电梯的需求,也提高了电梯的要求。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使电梯更加安全、舒适、节能和快速,充分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满足了当前人们对电梯的要求。

  1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笔者主要分析了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在节能、降噪、安全及能源利用率方面应用的必要性。

  1.1节能效率高

  在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今天,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能源价格也越来越高,人们更加注重节能环保。电梯不仅要安全稳定舒适,还要能节约能源。在电梯中应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充分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发展理念,实现电梯的节能发展。要及时更换消耗能源量较大的电梯或者频繁出现故障的电梯,确保电梯安全,并实现节能要求。

  1.2降低噪音提升安全系数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从而提升电梯舒适度。普通的电梯使用电抗器进行调速,乘客可以明显感觉到运行平层的振动并听到较大噪音,给电梯运行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也严重影响人们乘坐电梯的体验,降低了乘坐电梯的舒适度[1]。在电梯中应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电梯平稳运行,并降低噪音污染。

  1.3提升能源利用率

  与一般电梯采用电抗器进行调速相比较,在电梯中采用变频调速能极大提升能源利用率,还可以更好地控制运行速度。

  2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2.1变频器

  变频器是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该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需要选择通用变频器。全数字产品能很大程度地节约电能,且全数字变频器有转差补偿、磁通矢量以及负载转矩自适应等功能,不仅增大了电梯的额定功率,也增加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舒适度,减轻了电梯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损伤,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并延长电梯使用寿命。

  2.2PLC

  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是PLC。具有多位数计数器的PLC能满足电梯对楼层位置的检测需求。实际中,电梯是双向运行的,所以选择的PLC需要具备逆向计数功能。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在结构上由拖动控制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组成。PL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能够利用信号控制系统的输入接口,接收并存储井道平层感应信号、开关门信号和安全保护信号。它可以通过信号处理功能操作门机控制信号与拖动系统信号,以此控制电梯安全稳定运行。

  2.3电气控制装置

  电气控制装置在接收PLC控制信号后,能够控制电梯的运行状态。装置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控制装置、平层装置、操作装置以及屏幕装置。四个装置之间相互发生动作,控制装置准确完成PLC发出的控制命令。操作装置完成指令的接收,并根据指令内容进行相关按键操作。平层装置接收楼层检测信号并传输给PLC。屏幕装置则主要负责控制楼层指示灯、按键灯与电梯监控设备。

  3PLC工作原理

  PLC的主要工作流程是输入采样、程序执行与输出刷新,也称为PLC的一个扫描周期。影响PLC扫描周期的主要因素是PLC系统CPU的扫描速度。输入采样阶段,PLC按照次序扫描读取输入程序,并将读取的数据存入I/O映像区的制定单元内。程序执行阶段,PLC执行输入程序的顺序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左往右。输出刷新阶段,CPU会结合数据在I/O映像区内的实际状态刷新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出到锁存电路,最后通过输出电路驱动外设的方式完成输出作业。

  4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4.1电梯井道设计

  优化电梯井道布线,能够有效降低维修、养护电梯的难度和工作量。在电梯井道中应用光电开关,能够有效发挥脉冲控制技术对电梯运行速度的控制作用和对平层控制的作用。通过对井道布线的优化和在井道中应用光电开关,能够进一步优化电梯系统。部分电梯设计过程中会应用到旋转编码器。编码器与电气控制系统主电动机同轴相连后,编码器产生的脉冲会被直接输入到PLC高速脉冲输入端。因此,在井道中应用旋转编码器可以精确计算电梯垂直方向上的距离,还能判断电梯的运行方向,计算曳引机的转速[2]。

  4.2变频器制动电阻设计

  电梯负载是位能负载中的一种,主要特征是能够产生再生能量。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变频调速装置中的制动能力,尽可能优化制动功能。优化方式之一是在变频调速装置中应用制动电阻。变频器制动电阻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动单元产生作用,再利用再生能量实现制动。

  4.3电梯的操作方式

  在电梯应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后,被召唤向下运行可以通过下集选控制登记技术实现,而电梯被召唤上行时可以只应答顶层召唤,当需要下行时可以自动改变运行方向。电梯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计电梯的速度给定曲线来保证电梯的运输效率。在处理电梯的换速问题、平层问题、楼层显示问题与轿厢制动问题时,编码器的输出端以把脉冲信号输入到PLC输入端的方式,建立轿厢位置反馈和电梯速度反馈。电梯位置主要通过PLC中的脉冲叠加数来表现。电梯的距离、换速点与轿厢制动点等信号的测定,则主要依据PLC值和各个信号点对应的脉冲数对比指数。在电梯中应用位置信号检测机制,可以提升PLC判断电梯所在楼层位置信号、平层位置信号以及门区信号的准确性。充分发挥电梯井道中信号检测装置的作用,可以优化井道检测原件信号连接,有效降低电梯使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成本。脉冲计数编程主要采用相对计数方式。从一个平层点到下一个平层点的计数过程中,PLC会经历一个复位,即应用这种方法进行计数时,每一个平层点都从零开始计数。这种计数模式下,需要将楼层数存储到另一个计数器中。当计数器数值增加到设定的值,在PLC复位后,即可计算电梯运行的相对距离。

  5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在电梯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5.1隔光设置的合理性

  在电梯中应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首先应该合理应用隔光设置。在应用隔光设置前,应该在电梯内部安装电光开关,还要在每一个平层点安装隔光板,以提升扫描平层位置信号的效率。在应用隔光设置时,合理控制产生脉冲装置之间的距离,确保脉冲发生装置随着电机旋转的过程中每经过一个间距缝隙就产生一个电脉冲。相关技术人员应将脉冲发生装置产生的电脉冲输入到PLC的高速输入端,并对脉冲进行计数,提升测量电梯间距的精确度,降低测量误差。此外,运用这种方式能够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减少时间消耗。

  5.2增量编码器的应用

  应用增量编码器是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关键。增量编码器既可以提升电梯运行速度和电梯运行距离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够判断电梯运行的方向,并检测曳引机的转速。但是,电梯采用电抗器进行速度调节时,会产生明显的振动和较大的噪音。因此,在应用增量编码器的过程中,应将电梯的电抗器调速更换为变频调速器,从而确保电梯在启动加速和停止减速过程中运行稳定,保证电梯运行的舒适度[3]。在应用增量编码器的过程中,还应该同时使用平层位置开关和零速信号,进一步提升电梯启动、加速减速与停止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5.3做好变频调速控制

  应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必须要有变频器进行调速。电梯属于启动和制动非常频繁的运输设备,需要做好变频器变频调速工作,降低电梯在启动、加速、减速和停止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达到降低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与提升电梯运行时稳定性的目的。变频器变频调速控制过程中,应当利用脉冲计算减少井道布线,使电梯系统维修和养护工作更加方便,降低工人工作量,减少维修养护的成本支出。

  6结论

  在电梯中应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充分满足现阶段人们对于电梯的要求,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稳定性,并有效节省能源。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不断发展,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会在电梯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得众.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J].信息通信,2013,(8):288.

  [2]罗兴全.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34(3):40-43.

  [3]景利学,冉鹏程,饶克克.变频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设计[J].变频器世界,2011,(11):102-104.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篇2

  1电梯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运行及UCM功能

  1.1电梯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运行

  电梯在平层时实现提前开门或开门再平层功能是一种特殊模式下的运行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用,很受用户欢迎。由于系统要短接门锁回路让电梯运行,因此,确保运行安全是第一位。显然,完成以上功能的专用控制电路板及控制原理必须通过相关电路板型式试验验证。同样,当需要调整提前开门动作量时,要对井道内安装的平层遮板和轿厢上的平层感应器距离进行协调调整,甚至更换井道内各楼层平层遮板。

  1.2电梯UCM功能

  欧盟EN81-1:1998/PrA3:2008F9.11Protectionagainstunintendedcarmovement增加了防轿厢意外移动功能,简称UCM功能。该功能对防止因轿厢意外移动而对乘客造成的伤害起了重要作用,我国新版的GB7588电梯标准意见稿中也增加了该条款。实现UCM功能,应包括一套对轿厢离开门区位置的检测装置或检测单元,通过该装置来判断轿厢是否已离开平层区或开锁区,并且在电梯主电源断电情况下也能进行检测和执行保护动作。目前主要是采用电子式限速器实现UCM功能,并通过安装在上面的编码器的读数值来检测和确定轿厢的意外移动距离。

  2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

  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采用经过长期考验的磁栅尺技术,以高精度测量电梯轿厢在井道中的绝对位置,从而实现对电梯轿厢运行的直接控制,可取代传统电梯井道位置编码器式的间接测量技术,主系统通过安全控制模块系统的输出信号完成平层、减速、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及UCM等功能。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包括磁栅尺及传感器测量单元和安全模块控制单元。

  2.1磁栅尺及传感器测量单元

  磁栅尺是一柔韧的与一条钢带完美结合的带状物,磁栅尺在摩擦运行中具有极高的耐磨性,同时还具有抗烟雾、抗污染、抗油垢、防潮湿、防振动和防振荡的特性,因此其非常适合在电梯井道环境中应用。磁栅尺相当于一个直接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安全的绝对值编码器,其内部特殊的随机码RANDOM-Code可在1000m的测量范围内达到±0.5mm的准确度,位置精度可达1mm,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mm。数据的读取是无接触式、高精度和可重复性的。由于测量单元是固定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的,与井道固定安装的磁栅尺之间无位移误差,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电梯井道数据是真正的绝对位置数据,甚至在长时间无电源情况下,系统上电后重新读取也无需校对。对磁栅尺数据的读取采用专门的读取传感器单元,该单元中有两个读取传感器,二者是物理性分开的,并且内置的监控系统始终对这两个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如果其中一个传感器停止正常运行,则读取单元自动激活另一个的备份,同时向上位控制器报告故障,以确保整个系统绝对可靠工作。同样,该单元也具有抗烟雾、抗污染、抗油垢、防潮湿、防振动和防振荡的特性,非常适合在电梯井道环境中应用。

  2.2安全模块控制单元

  安全模块控制单元是一个通过安全型式试验认证的控制器,可直接作为电气安全部件进行控制使用。该控制器读取井道磁栅尺的数据,可通过多种通讯接口———SSI、CAN、CANO-pen(满足DS406和DS417标准)、RS422、RS485与主控制系统进行通讯,监视、控制轿厢的位置、速度、平层位置状态、限位开关或端站减速点位置,实现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和UCM功能对轿厢井道位置数据的要求。由于控制器本身已通过了安全认证检测,因此由控制器安全继电器输出控制信号可以直接接入电梯安全回路,并代替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电路板,供电梯主系统完成对电梯以上功能的控制。

  3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在电梯中的典型应用及对比分析

  3.1电梯轿厢位置及井道数据

  (1)传统电梯采用曳引机编码器方式获取的是一个相对的编码位置信号,而用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磁栅尺获得的是绝对位置信号。

  (2)对钢丝绳打滑导致的位置偏差不需要进行系统校正。

  (3)获得的`位置信号精度高、重复性好,即使长时间断电后仍能准确进行定位,而不需要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

  3.2轿厢平层位置及减速点位置

  (1)传统电梯调整轿厢平层、井道遮板位置及强迫减速开关位置,都是通过现场人工作业方式来完成。采用井道信息安全模块后,由于获取的是绝对位置信号,对以上位置的调整只需要通过软件就能精准实现,对门区的距离调整非常方便、快捷,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电梯井道楼层平层遮板及轿厢平层感应器调整方法。

  (2)井道内减速点位置同样可由软件进行设置调整,并可由安全控制器输出强迫减速信号,完全取代传统电梯中的各减速开关和连接电缆。

  3.3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功能

  借助获取的轿厢井道位置的绝对数据和模块控制器的安全特性,同样可以通过井道信息安全模块实现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功能,提前开门量和位置的确定不再需要传统的对井道遮板的更换和调整来完成,只需通过采集到的井道绝对位置数据,由主系统软件来调整即可,可靠、方便、快捷又节省人工费。

  3.4UCM功能实现

  UCM功能,首先要对轿厢发生的意外移动及移动距离进行判定,继而与主控制系统和UCM控制装置一起完成UCM保护功能。由于磁栅尺具有读取井道和轿厢绝对位置数据的特点,很显然,对轿厢意外移动距离的判定非常容易,即使在主电源断电情况下,通过后备的UPS电源也能实现。

  4结语

  本文针对传统电梯井道数据获取方法、轿厢平层实现方式、井道内各强迫减速开关位置的设定方式以及提前开门/开门再平层功能和UCM功能的实现原理,提出了采用井道信息安全模块系统代替传统电梯对以上领域的应用,该系统安全、可靠、耐用,维护调整方便、快捷,安装方便。文中同时分析比较了两者的技术特点,为井道信息安全模块在传统电梯中的应用、改造以及传统电梯的技术提升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篇3

  前几天,在湖南省的荆州市发生了一起悲惨的事故:21岁女大学生在乘坐电梯时,因没看清楚电梯是否停稳,导致电梯将她的头和身体“分了家”。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如,扶梯“吃人”事件……我想说,难道一定要让人牺牲掉自己宝贵的生命,政府才会注意到这些看似小的问题吗?可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呢?我想,首先,应该在于女大学生自己,她没有注意到电梯是否已停稳,就迈进了电梯;其次,就是小区物业的问题了,物业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出事的那个电梯已超过了使用年限;最后一个,应该就是电梯生产公司的责任了,既然是生产公司,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应该安全、实用,不然还要生产公司干什么呢?

  电梯本来就是一种能够让住在高楼的人们快速到达住所的,那么,我想问问生产公司,你们生产的电梯那么不靠谱,能够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吗?我想不会,这样的电梯只能夺走美满家庭的幸福,夺走人们宝贵的生命。接着,我还想问问小区的物业,你们物业这种事都不管,还有什么事会管呢?

  物业物业,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业务的人,既然你成为了小区的物业,那么,你就不能辜负这个称呼,要真的管起来,管什么呢?第一,要管居民的人身安全;第二,要管居民楼的电梯是否超过了使用年限;第三,还要管居民公用设施的安全与清洁。

  实际上,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人,但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的,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篇4

  论文导读:电梯的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现代建筑物中用以解决垂直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它的启动、控制和信号装置均为厂家配套供应、建筑电气设计的图纸上,只需设计确定供电的电源和在机房内设置的电源开关,消防电梯内还应设电话,并在底层前室设专供消防队用的操纵按钮,现仅就其电气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浅见。电梯电源线和电源开关的选择应根据电梯制造厂提供的用电量进行必要的计算后换算成电梯的供电容量,按照电气设计规范的原则选择电源线和电源开关。

  关键词:电梯的供电量,电容量,计算电流,尖峰电流,电源开关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各类高层建筑更是拔地而起。电梯的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现代建筑物中用以解决垂直运输必不可少的设备,它的启动、控制和信号装置均为厂家配套供应、建筑电气设计的图纸上,只需设计确定供电的电源和在机房内设置的电源开关,消防电梯内还应设电话,并在底层前室设专供消防队用的操纵按钮,现仅就其电气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1、供电要求

  在所有的建筑电梯设计中,电梯的供电电源均应由专用回路供电。消防电梯应有两个电源或两个回线路,并能够在电梯机房内的配电箱自动切换。

  每台电梯应装设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装置。开关应装在机房内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一般应安装在机房门旁的墙上。在同一机房中,有多少台电梯就应设置多少个电源开关。如电力照明需分别计费的部门,每台电梯还应按电力照明分别供给电源和设置电源开关。电梯电源线和电源开关的选择应根据电梯制造厂提供的用电量进行必要的计算后换算成电梯的供电容量,按照电气设计规范的原则选择电源线和电源开关。

  我国各种电梯的电动机供电电压都是380V三相电源,因有220V的照明用电,故要求电梯的电源线中应有工作零线。

  2、电梯的用电量

  电梯的用电量应等于电梯的电动机额定功率加上附属设备的用电容量(包括控制和信号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轿箱内风扇、照明等)。

  即:Pt=Pe+Pf

  式中: Pt―电梯的用电量(kW);

  Pe―电梯的交流电动机额定功率(kW);

  直流发电机为直流发电机交流原动机额定功率;

  Pf―电梯的附属设备用电量(kW),如附属设备为单相负荷,必须将单相负荷换算成等效三相负荷。

  目前我国生产的直流电梯都是采用直流发电机组供电。设计时应按其直流发电机组的交流原动机额定功率来供给电源。

  电梯附属设备的供电电压系通过变压器和整流设备来供电,其供电电压为380V,一般除照明单相负荷外,其余均为380V三相负荷。在工程设计中如果选用电梯,最好能向厂家索取其产品样本,使计算能更符合于实际。论文格式。

  3、电动机供电容量的确定

  电梯的供电容量,应按它的最大用电负荷确定,其值随着它的不同工作制而有所不同。电梯的工作制可根据电梯的使用场所和工作状态的不同来确定。

  (1) 台数少(两台及以下),在某段时间人流集中,连续运行使用频繁的客梯,可按长期工作制考虑。此时,电梯的供电容量应等于电梯的用电量。

  即:Ps=Pt+Pe+Pf

  式中: Ps为电梯所供电容量,kW; Pt、Pe、Pf为电动机及附属设备功率。

  (2) 台数较多,使用频繁的客梯,可按反复短时工作制考虑。负载持续率(Fc)可取60%;医用梯及其它场所用的货梯等,可按反复短时工作制考虑,负载持续率可取40%。此时,它的供电容量应将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进行换算。当采用需要系数法或二项式法计算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为25%时的有功功率。当采用系数法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荷持续率为100%时的有功功率。论文格式。

  4、电梯计算电流的确定

  电梯的计算电流可按下式计算:长期工作制的电梯:IJS=Ie+It

  式中: IJS―电梯的计算电流,(A);

  Ie—电梯的交流电动机额定电流,(A);

  Fc―电梯的负载持续率;

  It―电梯的附属设备计算电流,(A)。

  5、电梯尖峰电流

  IJE=IJS+Iqd—Ie

  式中: IJE―电梯的尖峰电流,(A);

  IJS―电梯的计算电流,(A);

  Iqd―电梯交流电动机的起动电流,(A);

  Ie―电梯交流电机额定电流。

  6、常用电梯的电源开关及导线的选择

  电梯供电电源导线或电缆的允许电流,随着电梯工作制的不同而有差异。论文格式。当电梯为长期工作制时,导线和电缆的允许电流即为各有关设计资料中“载流量表”所列数值。当电梯为反复短时工作制时,载面小于或等于6mm2的铜线及载面小于10mm2的铝线,其允许电流亦为“允许载流量表”所列表值;载面大于6mm2的铜线及载面大于10mm2的铝线,其允许电流应为“允许载流表”所列数值乘以反复短时工作制的校正系数。其校正系数应根据电线和电缆发热时间常数I,负载持续持率Fc和全周期时间T确定。常用导线和电缆在各种τ、Fc、T状态的断续负载下允许载流量表的修正系数可查阅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等资料。

  从供电电流(通常指变压器的低压侧击口)到电梯机房的距离一般都较远(数10m以上)使电梯的专用供电线路较长,除按允许载流量表选择导线外,要求着重对电梯的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进行限制,校验线路的电压损失,使其更符合有关规定值。即要求电梯运行时的电压损失不大于7%,起动时的电压损失不应大于10%。

  7、结语

  熟练正确掌握常用电梯的计算方法,准确地计算出各种技术参数,对于常用电梯电源开关导线的正确选择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建筑常用电梯的电气设计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 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电力工程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5。

  [3] 杨丽娟。 镇雄电厂电气一次设计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 2008 。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篇5

  【摘 要】目前我国在用电梯保有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但是人员、管理、技术、服务等资源严重缺乏,造成电梯事故频发,乘客伤亡事故剧增,使电梯成为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令人堪忧的行业现状,我们急需加大电梯安全知识的宣讲力度,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减少事故,提振公众对电梯安全的信心。

  【关键词】电梯;安全;事故

  1.电梯是安全的

  电梯是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工具,长期地频繁的载人或者货物在空间上上下下的运行,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性。为了确保在运行中的安全,它即有一套机械安全保护装置,还有一套精准的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两者结合,共同组成了完善的电梯安全保护系统,充分保障了电梯的安全;同时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有一系列的国家安全标准和安全规范,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又多了一份法律途径的保护。

  1.1电梯是一种高安全系数的机电设备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为防止发生使用人员、电梯维护或紧急操作相关的事故的危险,从保护人员和货物的观点,我国制定有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安全规范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该规范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相关设计准则,为后期电梯的安全运行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电梯事故分析和预防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尽管国家出台有各种安全规范标准,从设计制造到安装,严把电梯质量关,预防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维保单位对设备的维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事故频频发生,甚至呈现上升趋势。

  2.1电梯事故的分析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生率最高,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若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行,则很容易发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无安全保障,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有效地防范冲顶事故的发生,除加强标准的完善外,必须加强制动器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2.2电梯事故的预防

  电梯事故的发生有时看似偶然,其实有其必然性。电梯事故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其规律,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坠落事故,许多事故类型、发生原因都基本相同,都是在层门可以开启或已经开启的状态下,轿厢又不在该层时,误入井道造成坠落事故,如能吸取教训,改进设备使其保持安全状态,可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预防电梯事故的根本是要做好教育、技术和管理3个方面的工作。

  (1)教育工作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目前实施的电梯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教育也是培训内容之一。

  (2)技术工作是指对电梯设备、操作方法等在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的过程中,从安全角度应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执行国家专业标准,满足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提高安装质量,坚持验收、试验标准和检验标准;安装维保人员有完好的安全装置和防护装置;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部件或电路,及时予以技术改造,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3)管理工作是指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和颁布的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都必须予以认真贯彻执行。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执行标准;制定安全计划、开展安全活动,对电梯事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结束语

  面对不容乐观的电梯安全形势,必须加大公众的电梯安全教育,提高电梯安全使用意识,将事故率降到最低。 [科]

  【参考文献】

  [1]吴国政.电梯原理?使用?维修.电子工业出版社.

  [2]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篇6

  1基础理论

  研发是一个企业不断创新以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从研发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研发管理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为第一阶段。研发管理模式与产品开发管理方法为:“黑匣子”理论,这是一种缺乏规划和管理,无战略框架的“放任式”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研发管理有了战略框架,以产品为导向,扩大了各个部门参与度,增强了部门间的沟通。这个阶段R&D模式开始由第一阶段的“直觉型”向第二阶段“目标型”转变。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为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研发管理主要特征为:以市场、客户为导向来进行产品开发;以质量、成本、交期、产品生命周期、价值战略在市场上的反馈为完成标志。创建跨部门、跨公司、甚至跨行业的战略研发平台。强调市场战略、技术规划、产品开发、技术平台、跨部门团队等管理特征。第三阶段研发管理集中表现为:集成产品开发IPD(IntegratedProductDevelopment)。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为第四阶段,第四阶段研发管理与第三阶段研发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创新如何被识别和概念化。第四阶段研发管理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型。总结来说,产品研发管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方向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型而进行的渐进型技术创新(即连续型创新),将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问题均纳入到R&D系统之中。研发管理为采取有效的技术战略与建构创新导向的组织制度,降低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以提升未来市场与未来技术的清晰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该文也将产品研发管理基础理论应用于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中,促进我国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的发展。

  2电梯行业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电梯行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产品应用功能,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特种设备检验要求,产品维护保养及市场客户的要求等方面来看都有其独特性。为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研发管理水平,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需要从电梯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过程、安装维保这几方面来全面管控电梯的整体质量。建立针对产品生命全周期的产品开发通行证评审流程(PP),提供产品开发流程的概要和相关的项目管理工具,介绍产品开发流程应用计划,解决目前电梯行业研发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流程的六大阶段分别为PP0-PP5。产品评审委员会(PRB)将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PP结束点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及改进项将在产品开发流程(PDP)中执行并关闭。通行证评审阶段0(PP0):快速地形成一个高度概要的商业企划,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将要开发的潜在解决方案。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制定商业企划。

  通行证评审阶段1(PP1):核实PP0所做的设定,清晰地定义产品和功能,决定研发和制造的可行性,并形成为供应链,法规,现场,环境与安全,知识产权方面的策略、计划。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清晰定义了产品需求ATOR,项目计划以及产品的成本模型。通行证评审阶段2(PP2):完成详细的系统和部件设计;样机设计制造完成并作测试;开始支持性流程的开发;包括:制造流程,资金计划,供应链后勤,现场解决方案设计,法规/环境安全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策略。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样机安装和测试完成;成功完成系统和部件的关键设计评审(CDR);在配置功能得到较好控制的前提下,发布设计图纸。通行证评审阶段3(PP3):完成制造认证;为批量销售和生产工作准备;认证和批准支持性流程。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完成产品认证;完成销售和发布计划;支持性流程被批准和确认。通行证评审阶段4(PP4):评估先锋客户并且整理汇总反馈,准备开展销售工作,开始产品生产,开始故障处理中心、产品改进中心的工作。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a)成功收集先锋客户的反馈;(b)成功的供应链配置;(c)持续进行的工程计划;(d)项目移交计划。通行证评审阶段5(PP5):产品转入完整发布,进入正式生产和提供客户服务,将产品的所有权移交到合同处理中心,完成项目目标和实际对比的回顾。本阶段的里程碑及其提交文件:(a)执行移交计划;(b)解散项目团队;(c)产品流程支持性团队到位;(d)文件的形式记录完成的活动;(e)文件的形式记录经验教训。技术评审包括设计概念评审(ConDR)、系统初步设计评审或部件初步设计评审、关键设计评审(CDR)、系统关键设计评审或部件关键设计评审。为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输入要求,通过实物对零部件和子系统进行测试和鉴定,验证产品的可制造性及各项特性指标符合要求的能力,并确保安全和可靠性的测试,形成输出文件作为验证依据。对部件进行验证可参考品质部《部件认证流程》,当不能满足输入要求时,需采取适当的纠正预防以确保有效的风险控制。风险的陈述将在评审中体现,对于风险评估的评审结果将支持评审委员会判断项目整体是进行、停止或者重新定向。风险的评审内容记录在相关评审会议纪要中。质量评审包括部件初始质量评审或系统初始质量评审(IQA)、最终质量评审(FQA)。为确保最终产品在正式交付使用之前满足客户的要求和预期使用目的,根据项目策划,可进行小批量试制,对整机在预期使用条件下进行最终的使用确认,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必要的设计更改和评审。产品的正式发布和量产在确保有效的各阶段评审和纠正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各个职能部门都能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确保技术,品质,制造和服务充分满足客户要求时,产品可进入正式生产和发运阶段。同时为确保产品开发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需将每次评审会议(包括通行证评审、技术及质量评审)上提出的行动项的完成关闭情况及因此产生的交付文件的名称及归档。并在下一次评审会议的陈述里汇报模版中要求的内容。所有与产品设计相关的更改须形成文件,必要时须对相关更改进行评审和验证以确认更改结果。产品研发管理的每个步骤都有自己的起止范围,有标准化的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同时还需要关键节点的评审会。每个阶段只有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给电梯产品研发过程提供有效保障。

  3优化建议

  3.1编辑项目约定事项(ATOR)明确项目需求

  要确保研发项目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全面有效的需求定义。项目组根据市场需求、产品策略,编制ATOR,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协调,编制项目计划,跟踪项目执行,组织各阶段的评审,监督各部门的职责,完成各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并形成相应的输出文件和报告。项目约定事项(ATOR)主要从产品要求、性能要求、技术评估和可行性、企业战略、营销概述、市场细分、客户分析、竞争概述、产品替换策略、知识产权、采购计划、生产评估、法律法规、工地总结、试验评价和规划、风险分析和风险缓解计划(RAMP)、方案选择方面清晰定义项目需求。

  3.2建立研发项目管理评审机制

  要确保研发项目的执行过程是否满足定义的需求,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研发项目管理评审机制。项目的评审系统包含三方面,分别为通行证评审、技术评审、质量评审。PP通行证评审决策体系为解决目前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缺乏决策评审提供了指导意义。

  3.3建立多职能研发项目管理团队与系统、完善的标准化产品研发管理平台

  提供系统完善的研发过程指导工具与标准文件解决了目前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缺乏实际可操作指导流程与标准平台问题,为各个公司打造自己的研发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互动型管理平台奠定了基础。多职能,多层次项目团队结构,通过管理平台的标准工具,可以指导项目成本管理与风险管理,解决了目前电梯行业产品研发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可交付成果指导项目顺利开展,输出标准统一的指导文件。技术评审会议解决项目的技术方案,产品认证等确保产品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

  4结语

  该文基于项目管理理论与产品研发管理理论,针对电梯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产品研发通行证评审流程。阐述的产品研发通行证评审流程的核心几方面分别为:项目需求的定义、PP通行证评审、技术评审会议、可交付成果、多职能项目团队、标准化指导工具与文件。同时文章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通过实践的产品开发应用过程,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完善并巩固通行证评审的方法与理论。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篇7

  摘 要:随着人们一直在追求电梯“等待时间和乘坐时间”的改善,如今正通过提高电梯额定速度的和增加台数来改善等待时间和乘坐时间。但由于空间和能源有限,要想实现效率化是有一定极限的。因此,探讨开发了通过利用轿厢和对重的平衡来最大程度地发挥曳引机能力的可变速驱动技术。通过使用该技术来实现可改变最高速度的可变速驱动,以改善等待时间和乘坐时间。

  关键词:可变速;电梯;速度;安全性能

  Abstract:As people have been in the pursuit of the elevator "waiting time and travel time" improvement, now through the increase speed of elevator and number to improve the waiting time and travel time. But because of the space and energy is limited, in order to achieve efficiency is a certain limi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the car and counterweight balance to maximize the variable speed drive technology of traction machine capacity. Through the use of this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change the maximum speed of the variable speed dr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iting time and travel time.

  Keywords:Variable; elevator; speed; safety performance

  1.可变速方式电梯的功能构成

  1.1功能概要

  (1)根据轿厢载重量,灵活运用曳引机余力,从而按额定速度以上的速度行驶。因此,也可以用在电动机、变频器、电源设备容量(断路器)等在额定载重时可按额定速度行驶的机器上(与以往的方式相同)。

  (2)速度增加量在额定载重情况下,以中间负载额定速度行驶时,驱动机器的能力以及电源设备容量限制的范围内。

  (3)虽然使用称量装置检测出载重量,但也进行了运行控制以保证当称量装置出现故障时也不会使驱动装置出现超载荷。

  (4)安全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以及井道空间(顶部间隙、底坑深度)配合中间负载额定速度适用。

  2.可变速度的设想

  (1)可变速度方式,根据电梯启动时轿厢载重量,将一定速度行驶时的速度设定在额定速度以上、中间负载额定速度以下的范围内。

  (2)轿厢和对重接近于平衡状态时曳引机的余力增大,因此可设定较高的速度增加率。

  3.可变速方式的基本动作

  (1)可变速方式电梯的动作流程。

  ①电梯启动时通过载重检测器(称量装置)检测出轿厢载重量。

  ②根据各个步骤测出的轿厢载重量,在驱动机器额定范围内的设定一定速度行驶时的行驶速度及加减速度。这些在行驶开始之前决定。

  ③按照设定好的速度和加减速度运行电梯。

  (2)按照标准预先设定好对应轿厢载重量的中间负载额定速度。

  (3)按照设计图纸上所记载的载重量所设定的额定速度以及中间负载额定速度,是以该载重量为中间值,相当于额定载重量的±10%的载重范围内的载重量作用于轿厢时的速度。这是因为认为称量装置的检测误差,在额定载重量的±10%之内。

  4.中间负载额定速度的设定标准

  与载重量相对应的中间负载额定速度设定在不超过驱动机器能力的范围之内。按一定速度行驶时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设定范围为额定载重量且按额定速度以一定速度行驶时的输出功率以下。

  (1)安全装置

  如下所示采用与最高速度相适应的安全机器,动作速度也对应中间负载额定速度来设定。在轿厢速度以额定速度运行时,限速器设定为可自动切断动力。轿厢下降速度为额定速度时,限速器启动安全钳装置。安全钳和缓冲器及制动器适用于适应最高速度的机器。

  (2)牵引力及钢丝绳安全率,牵引力和钢丝绳安全率是根据GB7588 Appendix M,N来设计最高速度的。

  (3)轿厢载重量/轿厢速度监控功能(GB7588标准中无规定)

  与轿厢载重量相适应的可变速方式电梯设有监控接下来的轿厢载重量及轿厢速度(速度命令值和实际速度)的功能,一直可选择与适合轿厢载重量的轿厢速度。

  ①轿厢载重量监控功能

  轿厢开始行驶前由称量装置检测出的轿厢载重量显示为异常数据时,轿厢不起动。另外,在轿厢行驶时,将由称量装置检测出的轿厢载重量与根据电动机电流检测值计算出的轿厢载重量相比较,检查轿厢载重量的匹配性,如不匹配则立刻将轿厢速度减速到额定速度运转电梯。该功能为可变速电梯特有的功能。

  ②速度命令值监控功能

  将由控制装置所运算的速度命令值与按速度命令值监控功能所设定的速度命令值的上限值相比较,限制运算得出的速度命令值不要超过上限值。由此,即使在速度命令值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也要限制速度命令值不能超过被选择的速度。而且,虽然以往方式的电梯也有相当于本功能的功能,针对额定速度设定速度命令值的上限值,但本功能扩展到设定与所选择速度相对应上限值。

  根据对应轿厢载重量设定的速度等,在轿厢行驶时演算轿厢的速度命令值。另外,通过控制轿厢行驶的速度与速度命令值相一致来进行行驶。

  ③轿厢速度监控功能

  监控行驶中的轿厢速度(电动机旋转速度检测值),如检测出超速则紧急制动电梯。由此可在到达终端层附近时迅速检测出增速并制动。另外,以往方式的电梯也有相当于本功能的功能,设定有相对于额定速度的超速检测水准,但本功能扩大到可设定与所选择速度相对应的超速检测水准。

  5.可变速电梯的安全性能

  变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制动器、井道空间适用于本可变速电梯的安全装置,能确保电梯行驶时对应最高速度的装置和空间,通过对此二者的控制来确保电梯异常时的安全性。也就是说,通过适当的安全装置的设置和保证一定的空间(安装该安全装置所需要的尺寸及异常时安全装置工作所必要的空间)以此来确保电梯安全性。因此,在所规定的一系列空间以及安全装置适用基准中,也对变速器的超速开关以及安全钳装置应该动作速度的上限值和最高速度的一定比例进行规定。

  综述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变速方式电梯的安全性如上所述,这可以认为是沿袭了对以往方式的电梯的相关设想,确保了电梯应有的安全性能。即可变速电梯的安全装置适用于与最高速度相配合的机器(限速器、缓冲器、安全钳、制动器),起动速度也是根据最高速度进行的设定。此时,为在发生异常时安全装置起动,对所发生的事件确保安全性能,确保了与最高速度相适应的空间。另外,控制装置通过轿厢载重量监控功能监控轿厢负载的整合性,并利用对应轿厢负载的速度而起动的安全机能,从而在控制异常时确保安全性。通过以上应对方式,可变速方式电梯可以和以最高速度为额定速度的以往方式的电梯一样,确保安全性能。

  此时,超速开关、安全钳的起动速度是将额定速度换读为最高速度,分别设定最高速度为以往电梯的额定速度。通过上述的对应最高速度的空间和安全装置的应用,以及控制装置安全功能,正确设定与最高速度对应的超速开关及安全钳的动作速度,以此来确保安全性能,不会发生故障。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超市信息管理系统研究论文04-01

电梯项目管理论文05-27

电梯综合安全管理论文怎么写05-26

电梯_500字01-26

电梯小学作文01-29

电气控制实训心得体会04-01

电梯惊魂小学作文11-25

大班电梯安全教案03-31

电梯停电应急预案04-11

电梯广告语精选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