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技术发展与展望思考论文
【摘要】就当前我国的有线电视技术发展现状看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业务类型也处于不断增多的趋势,具有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本文特立足于我国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有线电视技术;发展;展望
前言
当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已由传统的模拟窄带网发展为先进的宽带数字网,在技术上出现了历史性的革新,并以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媒介,在传输效率、传输质量上到达了一个新的层次。为促进有线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特对有线电视的几点发展趋势做出了概述,现总结如下。
1我国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
1.1交互式电视技术
交互式电视技术的类型大致可做如下划分:①准视频点拨(NYOD)。以用户的实际要求为基准,使有线电视台可准确接收到用户所需收取的电视节目,属于非对称双工通信方式。基于该类型上行容量较小的特性,通常仅能够用于节目预定,无法赋予用户对节目的`编辑控制权。②真正视频点播(TY-OD)。用户可用过对电视节目进行快进、倒带、暂停等操作来实现对节目的控制。例如,在电视购物中,用户可通过选定频道、挑选商品、操作控制、信用卡付款、送货上门等步骤来实现一套完整的购物流程,大大提高了购物环节的便捷度。基于该类型上行容量较大的特性,且具有双向对称功能,与NYOD相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电视技术[1~2]。③全交互式业务。用户可直接将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电视购物这一环节中进行自主调配。如可自行对不同公司生产的鞋帽、服装等配饰进行搭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购物选择范围,属于TYOD的延伸技术。
1.2CATV与计算机
有线电视电缆网可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等部件的应用,与PC计算机进行连接。射频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使其成为射频信号,并将其送入电缆,具有在电缆中进行传输的功能;网络适配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完成数据的传输与转换,并对数字信号进行转换,使其成为可与射频调制相适应的码型。通常情况下,电缆调制解调器的连接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①于计算机旁进行安装,以10Base-T为接点,将太网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②将电缆调制解调器插入综合服务单元中,并以10Base-T为接点,将太网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电缆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进行连接时,每台均需要一块网卡作为媒介,还应对适当的路由器进行选择,以实现地址翻译及传达数据的根本目的。
1.3CATV与电话
CATV的工作原理在于摘机处于拨号状态时,受单片机控制接收的锁相环将会随之对空闲通道进行搜寻,并对空闲通道及拨码号进行编码,并向地址通道发出,最后,单片机对发射部分的锁相环进行控制,将发射频率控制在搜寻的空闲通道上。与此同时,单片机即可以地址通道传来的信道编码为基准,对发射部分及接收部分的锁相环进行控制,同时锁定频率,实现两机相互对话。处于挂机状态时,单片机可对接收部分的锁相环进行控制,将接收频率锁定于地址通道上后,将通话状态转为待机状态。
2我国有线电视技术的前景展望
2.1成本降低化
对于与有线电视技术相关的产业,便应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发展:①应当对如何降低技术成本进行深入研究,尽可能地消除可造成成本增长的因素,以实现成本最低化;②应当尽量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通过拉长产品换代周期、延长产品生命线等方法来对产品的竞争力进行提升,以实现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
2.2操作便捷化
技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其服务于民众生活,促进社会便捷化发展。因此,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也必然面向着操作便捷化这一关键点。除此之外,有线电视技术的实用性功能也将获得较大的发展,如通过数字电视对交通路线进行查询、对电视节目进行定时化处理等。
2.3交互性发展化
对于有线电视技术而言,交互性发展化的根本趋势在于通过更为便捷、更为人性化的技术来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交互性电视技术的需求,且在功能选择上也将更趋向于双向化,不同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多样性选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有线电视技术在我国已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的生产及民众生活的发展。要促进我国有线电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需在各项技术环节方面做出持续性完善,加大研发力度,以实现有线电视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斌.三网融合中有线电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浅述[J].中国新通信,2015(04):80.
[2]周岩.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42~43.
【有线电视技术发展与展望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发展及展望论文05-09
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论文05-30
关于我国国防工业技术发展的思考工学论文03-03
简析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论文05-20
信息技术发展论文03-29
技术发展与网络建设论文05-10
播出与传播有线电视论文04-28
日常维护有线电视论文04-28
有线电视技术分析的论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