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1-01-26 20:43:42 论文 我要投稿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时代任务,而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湖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转型背景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改革措施,包括实践教学内容模块的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手段的创新、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保障等。通过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相关经验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

  随着食品工业的逐步发展壮大,以及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升温,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核心的相关专业成为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有食品相关专业的高校已达300余所;除老牌的轻工院校、商口院校和农业院校外,许多地方高校也新增设了此类专业。虽然开设有食品类专业的高校数量庞大,但不同层次的高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有所差异。以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为突破口,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1-2]。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内有一大批开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率先启动了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改革工作[3-5]。湖南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同样积极响应国务院、教育部关于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于2013年在湖南省率先启动全面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度推进专业(集群)转型发展的工作,并将此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方向;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目前,学校已先后筛选了两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其中。本科专业转型发展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可借鉴国外相关高校的一些经验[6-8],但当前的核心任务应该是积极探索适合于我国自身国情的专业转型发展思路。专业转型发展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9-1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手段、保障实践教学资源配置,进而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对湖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改革进行介绍,以期为国内同类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模块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内容模块的设计,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通过实践探索,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图1),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模块涵盖了本专业所需具备的工程学基础、化学基础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基础;专业核心实践教学模块分为共性和个性化两部分,前者为本专业学生必修内容,后者则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任修其一;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利用校内生产实训平台进行各类产品的生产及相关管理,后者则依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另外还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在企业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上述三个模块的实践教学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线,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所在;但作为高级应用型人才,还需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此,围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试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设计了社会实践与专业认知实习、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实训等实践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手段

  1Thepracticalteachingsystemofappliedtalentscultivationin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采用适宜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手段,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为此必须根据不同实践教学内容模块的特点,对实践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创新。在近年来的教学探索中,采取如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1)以学生为主体。由传统的“先教师讲,再学生照步骤做”,转变为“学生先做,再由老师总结点评”。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名能力较强的组长,对于基础性实验项目,由学生自行根据实验指导书开展实验,实验结束后组长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等实验项目,则先由每组分别拟定实验方案,教师对方案予以审核改进后,学生分组展开实验,最后再进行汇报和点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每个实验小组的组长,其各方面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2)虚与实相结合。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将原有的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食品卫生与检验等十多个专业合并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因此其涵盖面非常广。在专业核心实践教学模块,除了采用实体教学外,还充分利用模型演示教学、计算机虚拟教学等手段,以协调教学资源有限而专业涵盖面广的矛盾。此外,模型演示教学,有利于每一位学生更加充分的掌握实践项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例如食品机械与设备模型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设备内部结构;而计算机虚拟教学,则更加能够迎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兴趣特征,例如“3D奶粉生产虚拟现实仿真软件”可以让学生在类似于游戏的操作界面中感知企业生产的运营要求。(3)模拟工作实际。在实体化的实践教学项目中,尽可能地模拟实际工作的各项要求。在食品加工综合实训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原材料的采购与验收、车间生产的运行与维护、终产品的抽样与检验等,以让学生感知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并培养学生质量意识。而食品分析与检测相关实训,则全部依据最新的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来设计项目,以让学生感知实际工作对分析与检测的要求,并培养学生标准意识。(4)强调能力考核。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方面亦积极改革,实现了由传统的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具体的措施包括:专业基础实践教学模块,逐步实现实际操作考核全覆盖,以确保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达到培养要求;专业核心实践教学模块,每个项目均要求按照学术论文或设计书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并在评阅中重点关注分析讨论部分的内容,以强调学生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在学生完成实训工作后,均要求学生参照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的`要求进行汇报,并在汇报中重点关注学生在实训中的收获与体会,以强调学生在实训中的主观思考。

  3保障实践教学资源配置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设计了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并提出了理想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手段,但这些设想能否实现均依赖于实践教学资源是否有保障。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如下措施来保障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1)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保障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素养便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从学校和学院各层面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例如职称评定时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优先,适当增加“双师型”教师的课酬标准等。经过几年努力,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80%,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2)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源,保障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校内实践教学相关资源是实施实践教学内容的载体,因此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一方面积极从学校和政府各方申请专项经费,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学院相关平台资源,以用于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通过努力,先后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经费、校内实验室条件改造专项经费、专业转型试点建设专项经费,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此外,学院建有“环洞庭湖水产健康养殖与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与共享可供本专业的实践教学所用。(3)以“工学结合”基地为抓手,保障校外实习资源建设。“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其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学校以“工学结合”基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专业深度转型,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相关情况已另文介绍[12]。总地来说,“工学结合”基地的思路包括,科研、业务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合作;立足地方,与地方龙头企业结合;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树立品牌;紧跟新型产业,扩大专业外延。

  4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虽然我校积极推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初现成效,但在实际的教学运行过程中依然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一是,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将“生产实习”等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七学期,但此时也正是考研学生的备考关键期,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当前诸多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运行经费预算较为有限,进而导致实践教学中每批(组)人数较多,实践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三是,目前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时的考核指标依然以科研成果为重头,进而导致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投入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制约因素,需要从各个层面进行深度改革,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学院层面,要突破部颁专业标准的禁锢,大胆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灵活安排教学进程;在学校层面,要充分利用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来争取实践教学经费,形成良性循环,如将校内的实践教学平台作为校外相关企业的研发基地或中试生产基地;在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要积极推进职称评定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高效教师的分类考核。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取决于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做好,即可以说,抓好了实践教学本科教学质量便有了保障。近年来,湖南文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下,从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着手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数、学生校外实习单位好评率、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等指标稳步提升。本文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手段、保障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的相关经验,可供同类院校参考借鉴。

  作者:贺 江 王芙蓉 王伯华 雷 颂 黄春红 刘良国 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3-52.

  [2]关宏,李东平,贺江.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创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97-110.

  [3]倪娜,尹向磊,齐月,等.少数民族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6):183-184.

  [4]杨涛,李艳,梁安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14-16.

  [5]刘晓燕,马立志,王瑞,等.转型背景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128-130.

  [6]徐理勤,杜卫,冯军,等.借鉴德国经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96-99.

  [7]袁暋,许强,王晓峰,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4):56-60.

  [8]杜才平.美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17-21.

  [9]邵秀芝,曲静然.工程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763-12764.

  [10]涂宝军,苗敬芝.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徐州工程学院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简介[J].轻工科技,2007,23(9):133-134.

  [11]刘永,韦寿莲,梁巧荣,等.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广东化工,2012,39(13):159-160.

  [12]贺江,王芙蓉,刘良国.“工学结合”基地建设推动专业深度转型发展[J].广州化工,2016,44(21):199-200,22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工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04-17

工业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研究论文07-29

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论文04-02

校企协同育人信息工程实践教学研究论文11-13

关于《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04-16

银行会计实践教学研究论文08-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10-22

模拟项目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01-23

系统工程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