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三个层面的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有关高校体育教育研究文献的查阅和分析,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实践提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在宏观思路上要立足转变观念,在中观策略上明确基本要求,在微观操作上要抓住课堂阵地等三个层面的观点,以期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 宏观思路 中观策略 微观操作
在高校体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对待高校体育,应该确立“为大学生终身受益奠基,为新世纪科技竞争育人”的理念来探索、实践高校体育。笔者认为,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和探索的勇气,从高校体育的三个层面去实践去研究。
第一层面,宏观思路——立足转变观念
1.确立终身体育教育理念。高校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体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体育走向社会体育的转折点。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阶段,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高校体育不仅仅是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手段,而且还应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不间断地独立地从事科学的身体锻炼,从而获得终身的效益,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主要生活内容。
2.明确新的体育教育目标。作为新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四种素质:一是有新的观念。二是有创新精神。三是善于开拓进取。四是有团队精神,这是高校体育必须承担的目标。
我国高校体育的目标经历了从“技能”—“体质”—“健康”的演变过程。传统的大学体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
3.探索新的培养模式。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要确立新的教育对象观,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各自的教授和学习而开展的活动方式,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表现形式,同时,它还体现了一种教学思想,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会引起教学过程效果的相应变化。教学模式的优化,是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前提和关键,完善体育教学效果必须从这方面入手。
第二层面,中观策略——明确基本要求
1.整体健康的要求。整体健康(Wellness)是指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即以主动、负责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身体精神和心灵的健康为特征的生活方式,美国国家健康中心的科学家制作了一个大学生整体健康示意图,阐述了一种包括身体的、情绪的、心灵的'、社会的、智力的、环境的各方面的组成部分,并与所处的文化氛围保持一致。
2.综合素质的要求。如何达到整体健康的目的?向体育索取健康,向体育索取生命的意识和活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是高校体育走向未来的象征。 第三层面,微观操作——抓住课堂阵地
实施体育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只有课堂教学的效益提高了,才能给学生腾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高校体育宏观、中观目标的实现必须抓住体育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调整教学内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存在着内容狭窄、陈旧、脱离实际等问题。许多内容过于注重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的教育,而忽视了为终身体育服务的宗旨。因此,要实现宏观思路和中观策略,就必须对现行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
(1)理论教学内容。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时数,都无法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知”很重要,知是激发行的动机,是情感和自觉性的重要基础。具体的说,就是要努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设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和针对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同时要重视理论教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运动保健、运动处方、医务监督、体育养生、体育疗法、体育观赏,这些理论知识,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讲都是必要的内容。
(2)必修内容。在安排高校体育教学的必修内容时,应该选择使大学为终身受益和可以提高生存能力的运动项目。它应以个体性项目为主,这样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长期锻炼。
2.改进教学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彻底改变其划一性、被动性、机械性的教学状况,朝着兴趣性、自主性和丰富性的方面发展,依据现有条件可以逐步吸收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1)激励教学。为了很好的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的动机。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应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中积极提倡激励教学方法。
(2)主动教学。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智力发达的群体。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大力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不断强化学生主动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意识,努力改变那种教条和死板的“说教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凭借个人兴趣和猎奇心理,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来完成这个教育过程。
(3)差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素质结构上的差异,而实施的有区别对待的教学,其指导思想是对学生全面负责,促使其身心全面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依据学生的素质,实行差异分班,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质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是搞好差异教学的必要条件。
(4)高质轻负教学。高质轻负是指在体育过程中,以保证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和心理的负荷调节到适宜程度的运动方式。其运动负荷心率一般控制在130-150次/min,而强度一般为极限强度的60%。美国学者实验表明:小量多次的活动有可观的累积效应。它能使人获得足以健身的运动量,收到“零存整取”的健身价值。它的健身效应较剧烈运动毫不逊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高质轻负的方法,可以消除学生对运动量过大而产生的厌烦、畏惧、压抑的情绪,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