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论文
中国的文化历史,大浪淘沙,传承至今的都是经典、瑰宝,足以让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然细观之,其实这块美玉并非尽善尽美,存有瑕疵。我认为就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单究通假字之缘由,我们无可厚非,它的产生确实有历史因素。我想首先应当是文字自身不够发展;其次才是人的因素。这就是所谓“本无其字,本有其字”的来由吧。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难教。语文教学一代一代地传承,然试看今天芸芸十三亿,唐诗宋词经典名篇等,了解的又有多少呢?我不敢说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但我敢说今天我们的学生“难”!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一个坎。单就文言文本身来说就是一座高峰,极难攀越。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古人学文言文要比今人优越,他们接触较早,然如果没有多年功底,是很难成功驾驭文言文写作的。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就更不用说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对文言文作一些改变呢?我认为,要减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首先就应该纠正文言文中所谓的“通假字”,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别字。本无其字,古人写作时进行文字创造,可以理解;可本有其字了,却为什么还要用其它字呢?且用了我们还要理直气壮地说“对”呢?今天我们给学生批改作文,要纠正其中的`错别字。我看呀,其实大可不别纠正了,因为那本身就是“通假字”嘛,这可是在效仿古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古人写作,还是传抄时出现了这种类似学生作文时的错别字现象,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勇敢地说错,而不应该用所谓“通假字”为之作错的理由,而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否则,那么多精美、精炼的文言文章将有被国人忘掉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也许由于种种因素,用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或根本就是写的别字,但是后人明知如此,却纷纷效仿,积非成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呢?难道就是为了增加文言古书的难度和深奥吗?焚书坑儒之后,大部分古书被付之一炬,少数读书凭借记忆、背诵的方法再现古书,“著之竹帛”。我们对其只记住读音而未记住其形,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而出现错误。
再者,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或某些特定因素,古人因为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运用通假字(殊不知因此而增加了古书的难度),这也无可厚非。我们可以理解为因文字不够发达或书写者还不够智慧所使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文化现象,即通假字本质上就是属于别字。如《论语十则》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等等。站在今天的文化角度来看,“说”与“悦”,“女”与“汝”其意义真是有天壤之别。而这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给之千百个理由,昔非今比!确实易让人接受。
然《童趣》中曰:“昂首观之,向为之强。”强,通“僵”,僵硬之意。“强”与“僵”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无论从字形,还是字音上来讲,它们都实在不相干,况且“僵”字古已有之,如“僵卧孤村不自哀”。既然已有之,怎么非要在此用“强”而不用“僵”呢?是故弄玄虚,还是显示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呢?我看呀,是为给后阅者增加阅读难度而显示其深度。
又如《种树郭橐驼传》中:“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而,通“尔”,你们的意思。此句中“尔”字已有之,可作者却偏不用之,而用“而”,实令人费解。是不是用了“而”,文章就与众不同了呢?不得而知。
今天,我们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在承受巨大压力之下,还要承受传统文化带来的“苦痛”,甚至不解!我们又如何能让他们学好呢?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要我们如何如何地教好学生,该怎么怎么地上好课,可就是极少有人从文化自身去找问题,去发现问题,只会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教育,且不管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和教育实践,是否存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学生,难!
是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作出一些变动的时候了!通假字的出现是古人在特定时期误用文字的现象,而非汉字发展的方向。语言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语言文字也应随着发展和进步。我们在传承古人文化精华的时候,更应摒弃那些不合语言文字发展和进步节奏的文字错用现象。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论文】相关文章: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大全02-22
文言文中通假字如何识别05-26
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05-16
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06-01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04-25
语文过秦论文言文中翻译04-08
文言文通假字05-25
文言文通假字精选06-11
文言文中的成语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