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时间:2021-07-03 16:04:19 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 有效途径

探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及创业性人才的培养不仅应该纳入高等学校整个教学的课程体系。还应将培养创业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目标。文章阐述了培养创新性创业人才的意义及做好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树立学生的创业人格。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力度。

  高等学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新意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中,通过营造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教育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去开办公司,创造企业。当老板,而是培养大学生不断地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思维、掌握创业技能,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创业综合素质,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在就业的道路上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2、创业教育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延伸。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这一素质。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鼓励创造性、自立和个人的主动性,还应该包括金融、商贸、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训练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规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创业教育而言,国家有关部委早有明确的文件,2002年,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就说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拓宽就业渠道的有效形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培养大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紧缺型人才的教育,而是为了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不断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莫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也由原来的统一分配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要让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而真正理解创业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

  (三)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1世纪的发展靠人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是具有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如果高等教育还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可能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社会所淘汰。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具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过大,开拓性和主动性不足,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程度,高等学校必须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

  二、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教改力度,把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首先,高等学校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高校教师对人才培养观有新的认识,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要教育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习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上着手,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真正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整体教学思路贯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真正了解创业教育的真实意义,了解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使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在毕业时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再次,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盲人的全过程中去。

  (二)培养师资队伍,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为了做好创业教育,必须培养一支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一支稳定的教学团队不仅能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方法,还能在该领域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营造创业氛围,对创业教育的连续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了稳定的创业教育团队,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创业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2)培养学生创业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3)引导学生掌握创业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需要讲授创业教育的基本原理,更需要沟通,不断渗透创业意识。在探索创业教育的方法上,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创新性改革:一是互动式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经典案例“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教师既可以是创业成功人士,也可以是专职教师。二是技能培训式学习方法。这种培训方式选择某一种特殊的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邀请一些成功创办企业的企业主授课。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创业实习。高校可以建立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业实习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或为学生提供创业贷款。通过以上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四)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创收单位筹集一定的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作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三是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日是通过当地的科技孵化园区,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校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或报纸的策划与创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构想、一个科研或学术研究的立项起草与申请等等,这都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竞赛中选拔出来的部分应用性的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也有利于造就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蒋义丹.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A].教育发展研究,2003(2)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3.吴长,范安平.高师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A].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任湘,夏金星,易自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A].职教通讯,2007(10)

【探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创业教育内涵探析论文08-06

高校创业教育探析论文08-07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研究论文01-27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探析的论文11-13

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01-12

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与开展途径的论文08-13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探析论文08-06

生态林业发展途径探析论文02-05

动画教育中短片创作意义探析论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