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极为关注的问题。虽然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但脱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对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高等教育;改革
一、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各方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让学生适应市场有效地就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学校应该面向就业市场,培养经济社会需要的、用人单位青睐的人才,这已成为共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是许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找工作难,许多学生学非所用,人才资源浪费,高等学校和用人机构双方处于人才供需不平衡的胶着状态。出现这个问题既有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如旧的就业的思想观念、旧的用人观念等。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脱离市场和社会需要所致。
一是教育理念存在误区。众多高校办学定位过高、办学目标趋同。高职高专热心于“专升本”,升了本就要办成多科性大学,进一步争取评上硕士、博士授予单位,以办成国内(或省内)一流国外(或全国)有影响的多科性、综合性、研究型的巨型大学为发展战略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认为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则“低人一等”。
二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不少学科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与人才供需机制相脱节,高校尚未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进退机制,出现结构性人才供给过剩,导致结构性就业困难。从表面上看,学校招生要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但实质上更要考虑原设专业的师资、设备等资源,要停办一个专业是很困难的。因此,高校不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招生数量。例如,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有8个专业是2007~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即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专业。这与我国所设置的普通本科专业布点数排在前10位的大部分专业是相同的,而同时这些专业大部分也是目前报考火热、招生数量多的专业。
三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陈旧。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仍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向苏联学习后形成的模式,按二级或三级学科制订教学计划,因此,课程体系单一,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材内容陈旧、过时,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对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思想、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即高校的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四是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高校许多教师的教学仍然是“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考核方式也主要采用闭卷的一张试卷纸定成绩为主,许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用人机构对人才的需要。麦肯锡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3%的人能达到服务业起点职位要求的能力水平。
五是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设备、师资、实践教学场所等条件限制,实践教学往往被弱化,致使大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不强。麦肯锡公司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年轻的专业人士,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而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中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应悖论。
因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高等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机理分析
1.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高等教育在国家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是由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决定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与经济社会的人才市场形成互动,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应该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另一方面,劳动市场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结构及数量的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的更新必须与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需求的变化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以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2.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就是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来体现。在这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根本的职能。高等学校通过培养专门人才,使受教育者就业,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同时,高等学校虽然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社会咨询服务等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然而,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最终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应该说,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的根本职能。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来服务经济社会是有限的,通过人才培养来服务经济社会才是根本。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是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社会需求和就业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
3.社会需求和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社会需求是客观决定的,而个人需求是主观决定的,社会需求和两个人需求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高等教育究竟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还是满足个人需求为主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但是,无论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满足个人需求都应该通过就业来实现。可以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好业。为此,高等学校就必须了解用人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学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
综上所述,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相当长历史阶段的理性选择。只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才能使高等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三、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1.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已经成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这就需要把就业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由于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价值必须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出来,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归根结底要靠毕业生就业、创业及就业质量来体现和扩大。因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等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必须发生根本性转变。高校只有通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促进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才能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每年本科毕业生读研的比例不到10%,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是以直接就业为目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才能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完善我国因教育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人才结构失衡的缺陷。
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高校提供学术型人才,同样也需要其提供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因此,各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地,教育部直属或有关部委所属大学的百余所学术型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地方本科院校是应用型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职业型高校是高职高专,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为主。尤其,一直以精英式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应切实转变传统学术型本科人才的质量观,可以将培养熟练掌握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一线生产和经营的技术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2.政府引导及政策支持,促进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在制订相关本科教育政策时强调要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引导各高等学校明晰自身的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安于定位,各种类型的高校都可以办出特色,成为国内知名、有国际影响的高校。各高校都应该力争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成为一流高校,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形成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格局。
另一方面,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组织机构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在实现市场化,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高校还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不少高校缺乏改革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科专业设置立足于自身的办学条件,而不是面向市场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矛盾突出。因此,应给予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使高等学校的办学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3.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适时地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既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也要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地调整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也是学校服务定位的重要体现。自扩招以来,因为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好,传统专业的扩招比较明显,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上,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高校依据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培育新专业的增长点,积极增设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建立科学的专业进退机制,适时地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使新专业建设既适合需求又能够得到社会的支持,使新专业建设起点高、条件好。
4.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虽大学生数量庞大,但其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不像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么突出,这其中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这些国家的高校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合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即以学科课程为主,这种模式对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作用非常显著,而对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不适应。因此,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在保持其学术传统的同时,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综合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开发和建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5.产学研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通过科研和社会服务密切学校及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形成互利互惠的良性互动关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产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在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确保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满足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二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校企双赢;三是毕业与就业有机结合,将学生就业的愿望与用人机构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相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等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与用人机构就业的岗前培训相结合;四是订单式培养,即结合用人机构人才需求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用人机构的人才规格分流培养。
总之,产学研结合可以促进高校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为学校筹集办学资金、聘用高水平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场所、拓展就业渠道,促进社会资源向高校的人才培养流动,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为高等教育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还将要不断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还将要进一步增加,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矛盾会长期存在。要解决好这个矛盾,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转变高等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使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体现高等学校的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
【对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探析论文01-05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论文01-04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论文03-31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方式探索论文01-04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英语教育论文07-20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论文06-1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论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