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之必要论文
摘 要:该文阐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尤其重要,而且对广大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学生可能因为不懂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而不自知,使许多心理困惑无法解决,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社会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尽早进行,可以避免学生因缺乏有关心理方面知识而发生的悲剧,可以促进整个人口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安定,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教育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心理
早在19世纪上半叶,瑞士著名的教育实践家、教育思想家裴斯泰洛齐说:“智力和才能的发展要有一个适合人类本性的、心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我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的思想仍然对今天的社会意义重大,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我们要看到我国的现实是不仅教学心理化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也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标准。目前的社会对心理知识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自身的发展,心理学的发展无论就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学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切需求;心理咨询机构的质量,执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从总体看,我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还处在初级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思想还处在萌芽阶段。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普及之必要,现将平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典型的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以分析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迫切性。
二、心理问题典型事例分析
(一)表演型人格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分析及应对
女生小雨,19岁,青春美丽,刚进大学时,异常活跃,对各种活动都跃跃欲试,在军训结束、进入正式上课后不久的一天,一个学生慌慌张张地跑来对我说她晕倒了,我急忙同几个学生将她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并没有身体有异常情况,静脉点滴药物缓解,其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频繁发作,每次只要其父母在学校陪同就不发作,而其父母一走便又时时发作,弄得大家都不堪其扰。时隔不久,与小雨非常要好的女生小珍亦出现与小雨类似症状,导致整个班的学生都人心慌慌的,此后,不到半年,又有女生小贝发生与前二人相同的症状。
这三个学生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就是从小倍受父母宠爱,在表扬,赞赏声中长大,从来没有受过任何挫折,生活对她们来说不存在磨难,她们时时处处都充满优越感,因为长得美丽可爱,他们总能博得别人的注意,赞许。她们喜欢自我炫耀,言语表情动作过分夸张、做作,为了引人注意,她们有时不管什么场合、毫无顾忌地表现,当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她们一身时,她们会心花怒放;反过来,当其他人占据舞台中心时,便会伤痛难过,立刻萎靡不振。他们的情绪多变,不真实,因而难以有实心实意的长久朋友,所交的.朋友大多都只能维持很短一段时间。他们的脾气都很急躁,稍不如意,就会在吵大闹,但每次吵闹他们都能赢,家中所有的人都以他们为中心。这些特征都表现为表演型(癔症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但究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应追溯到学生的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当然,家庭教育因素是主要因素。在我国,七十年代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独身子女的家庭比例逐年提高,孩子被视为珍宝,许多家长都一味地顺从孩子的要求,深怕孩子受半点委屈,缺乏一种能够让孩子承受一定挫折能力的教育思想,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家长确实是因为不善于观察、不懂孩子的心理,而导致爱的偏离。针对三个学生的表现,我及时与她们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进行详细了解平常在家中的表现,对父母的态度,指出家长应承担的责任,改进今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以谈心的形式先后与三个学生进行了沟通。要求她们学会调整自己过分夸张、别人无法接受的情绪表达方式。要她们多听听父母、同学、亲朋好友对自己这种情绪表现的看法。并能接受这些人的意见,而不要因为自己讨厌这些意见而不耐心倾听,学会鉴别自己的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对无意识的表现应该用笔写下来,或请要好的朋友对自己的表现加以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现过火之处,以便在今后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经过努力,三个学生都能正常地学习生活,身心恢复到较健康的状态。
(二)抑郁型人格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分析及应对
女生小灵,20岁,入学不久,便发现其面带忧郁之色,也不与同学说话,独来独往,问其同寝室的同学,反映她不爱说话,经常叹气,表现的非常忧郁、苦闷、悲观、给人感觉她好像挺凄凉的,有时看她还悄悄落泪,问她也不爱答腔。一次,晚自习她没来,同学说她在寝室睡觉,我找到她寝室,推门进去室内很黑,喊她也不理我。我对她说:“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心事,不要憋在心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压力过大,在心里积累的时间过长,达到一定程度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的”。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开口说:她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差,姊妹四个读书,她是老大,上学所需费用全部靠贷款,父母因劳累过度,身体都很差,因为缺钱有病也拖着不看,自己在学习上很用功、很刻苦,但成绩仍然很差,感觉自己很笨,因此,心情很不好,每晚都失眠,睡不好觉,经常头痛,夜里要起来3-5次,很是痛苦,感觉人生黯淡,前途渺茫,对目前的生活没有一点信心,觉得人生没有一点希望,自己毫无能力和办法去面对未来人生,生活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
针对她情况,我告诉她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痛苦、挫折和不幸等。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家庭,但对自己的人生是可以选择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如果总是善于发现、体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寻找蕴藏在其中的幸福、美好,甚至把所遇到的困难、痛苦都视为一种生活的经历、财富、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不是逃避,而是积极地去迎接、去面对。对存在的困难决不是叹息、抱怨能解决的。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阳光起来。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社会生活的阴暗面,总是抱怨社会、家庭、他人对自己不公,总是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总是沉浸在自责、自怨、自卑、自叹之中而不能自拔,而不是想着怎样积极的改变自我,去发现自我,去积极地适应生活,那么人生就无欢乐可言了。
根据其症状表现,告诉她学会努力寻求朋友、老师、父母的情感支持、向他们倾诉自己的抑郁之情,还可以找一些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做,练练书法、学学国画(她有这方面的爱好)等,即使索然无味时也要求自己努力去做,这样有可能沟通过去的快乐记忆,尽早摆脱抑郁。告诉她学会换个角度来看待自己,重新塑造自我,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克服自己存在的消极思想、看到自己的优点,比如自己的字写得很漂亮,与其他同学相比,自己能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等等。学会对自己说:“我行”,尽量想一些美好的事物,正确地对待自己,建立自爱心和自信心,而不能无限度地贬低自己或误解、责难自己。而要敢于找出自己的闪光点,给自己找点快乐,给自己一点欢乐与兴趣,战胜自我,做一个全新的自我。通过与小灵多次交流,小灵逐渐走出了抑郁的困境,融入到群体之中去,并且还参加了学院书画协会,在比赛中荣获二等奖,还是学院宿管会成员之一,并积极地投入到其中工作着。
(三)攻击型人格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及应对
女生小玉,20岁,一次路遇,当时有两、三个同学一起,就选修课的事问我,小玉因想选的课没选上,很是生气,正好碰上我,于是冲我喋喋不休,情绪异常激动,发了一个多小时的火都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她的表现让陪同的同学都很吃惊……我决定单独找她好好谈谈。异日晚自习,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说想与她聊聊天,并无恶意,她却说:“我知道老师今天肯定要找我谈话,肯定要批评我。”我说:“你放心,你昨天肯定是心情不好,我不会介意的,我们之间完全可以像朋友样随意交谈,不用设防的。”
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她,谈话气氛比较融洽,使我了解到她来自一个贫困家庭,且一只手略有残疾,但并不严重,也不影响做事,只是有点不美观,因此,从小倍受同龄小孩的欺负,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防他人的侵犯,而且时常和那些欺负她的小孩打架,但总是打不赢,自己总感到周围的人都在嘲笑她,看不起她……
小玉由于小时候的不幸遭遇,导致她不相信任何人,从而形成了心理学上常所说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又称攻击型人格或爆发型人格。典型表现就是易激动无法控制脾气爆发,有攻击行为,事后感到懊悔,但又改不了。
深入探讨攻击型人格的形成原因时人们发现,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很在的关系,早年的家庭教育决定了攻击性的强弱。放任型教育的儿童一般攻击性较大,他们在家庭中不因攻击而受到责备,因而常以攻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外,近些年来有些独生子女受到溺爱,什么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所以他们的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攻击行为。在专制型家庭也常常种下攻击的种子。因为专制型的家长经常打骂孩子,这使他们的心理受到压抑,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发泄积怨,而且,孩子通过观察学习,会模仿家长的攻击行为。
而小玉的表现显然与上诉两种情况是有区别的,她主要是在因对社会环境的不适应而形成的,但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她在学校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始终没有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可以说她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定因素,她始终处在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状态中,而安全对一个孩子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应对攻击型人格的矫正的方法上,一般采用注意转移法和补偿升华法。
注意转移法主要是在激情爆发前的一刹那,要千方百计地设法把自己的注意转移到其他对象上去,这样就能降低激情的程度,延缓其爆发的时间。正如俄国文学家屠格涅夫曾劝说那些爱大吵大闹的人一样,在准备爆发激情和别人吵架时,先把舌头在嘴里转几圈,一般就吵不起来了。这种方法对矫正消极的激情是很有效的,在出现攻击的念头时,我们也不必非得转舌头,只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喝杯水、去趟厕所等,就能应付不必要的攻击念头。
补偿升华法。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是任何人天生就有的,而且要以各种形式发泄出来。这种攻击性既可以从文艺、体育方面表现出来,也可从打架斗殴、“称王称霸”的武力中表现出来。因此,在打架中发泄攻击性的人可通过转移和补偿,把攻击性在其他可能成功的领域发泄出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甚至可以通过升华作用,把攻击性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标上去,如把攻击别人升华攻克难题,把能量发泄在学习上。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有了迅猛的提升,人们普遍认识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心理学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深入人心,大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更深刻了,意识到它在个体整个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了,希望通过阅读和学习有关心理教育的书籍,增长知识,指导工作,品味人生。由于心理学所富有的极强的实用价值,使人们感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可以提高生命的质量,可以增加生活的品味,可以使个体变为健康而有作为的人。现代人喜欢读心理教育书籍,一方面说明了当今社会人们的求知倾向,也反映了人们完善自身的倾向。
心理教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正因为人们认识到心理知识的重要性,80年代开始,我国咨询心理学应运再生,如今,心理咨询也已经开始职业化,国内很多城市都出现了心理咨询专科医院,全国许多大、中、小学校均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或正在建立这类机构,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获得心理学知识,心理学的重要性得到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广泛认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良好的治安作保障,仅靠国家建立的法律、法规去维持是不够的,还需要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祥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大量的健康家庭来实现。健康家庭就是指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家庭气氛融洽,家庭成员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普及心理知识就是一条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之必要论文】相关文章:
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普及论文08-17
浅析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论文09-16
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的意义论文08-09
论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论文09-16
上海自助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01-25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08-06
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08-05
美术教育的必要性论文04-10
有业之必要-议论文作文大全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