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文化意识的培育教育论文

时间:2021-07-02 09:30:43 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文化意识的培育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科技文化意识培育,既是现代社会职业岗位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对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途径。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文化意识的培育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科技文化意识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当代科技文化深刻变革的需要。从广义上说,科学技术属于社会文化系统。科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等。随着当代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退化、无性生殖、能源枯竭、网络犯罪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凸显,对科技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科技文化形成了广泛影响,主要包括人文主义科技观、绿色科技观、理性化科技观等。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反对科学至上论和万能论,要求全面看待科技的作用,特别要对科技的负面作用加以限制和克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通过提高人们包括高职学生的科技文化意识,促使他们在科技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进行人文思考,避免科技应用活动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这对于我国走科学文明的经济发展道路、探索高科技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诞生以来.就与现代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应用密切相关。高职学生主要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生产与管理活动,随着企事业单位生产系统科技含量的日益增长,高职学生作为先进科技的掌握者、传播者,需要在运用科技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反思和批判的主旨和意向,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承担起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

  2.提升高职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根据实用性要求,强化一线操作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但是在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上缺乏深度。这就需要根据科技文化的层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文化是在科技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关于科技精神本性的理论形态。科技文化的结构层次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层面的科技文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和进步联系最直接、最密切。高职学生接触的科技应用知识和技能,就属于物质文化。物质层面的科技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物化对象,具体体现在由科技进步所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就、科研仪器、生产设备等方面,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科技价值的科技发明与科技,特别是重要生产工具的开发,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状况,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影响。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今天还有深刻影响。高职学生专业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强,与此有莫大关系。通过了解物质层面科技文化的重要社会价值,能激发高职学生学好专业、精益求精地钻研技术的自觉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3.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指导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在加强专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联系学生的专业学科属性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开展相应内容的科技文化教育,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属性。当前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是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不能是一般化的人文知识,而要以学校专业建设为基础,融合前沿科技文化动向,打造高职特色校园科技文化,培育学生的科技道德品质,形成学校品牌实力和影响力。作为科技应用和传播的专门机构,高职院校要大力营造科学氛围,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风气,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在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上,突出科学论证和理性选择,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加科技文化的含量,在学校的各项评比检查中突出科技文化特色,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勇于批判和反思、与时俱进的良好文化氛围,达到科技兴校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综合表现。它要求高职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用科学思想来思考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自觉用科学精神来塑造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开展必备的科技知识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强调“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这是适应高职院校学制缩短、学生基础薄弱的状况提出的教育方案。但就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高职院校不能满足于这一原则,而要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创造条件弥补由此带来的科技背景知识储备不足等缺陷,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知识拓展教育。在科学发展史上,有一些思想至今还有启发意义。我国古代的自然观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和人对世界整体的归属性,对遏制当代环境危机大右捭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丌始对自然界分门别类地研究,从而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应当对这些门类的大概线索进行梳理,以满足高职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科技文化需求。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极大地动摇西方封建迷信的宗教世界观;18世纪下半叶以后,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一系列重大科学成就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近现代世界科技革命加速推进,蒸汽革命开创了工业革命时代,电力和内燃机革命促进了生产领域的新变革;核能的开发与运用开辟了人类获取能源的新途径,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揭开了开发和扩展智能革命新的篇章等。这些都是高职学生应当了解的科技常识。应当注意的是,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基础知识的教育要紧密结合实践应用来进行,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开展基本的科技思想教育。高职学生在了解基本科技知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上升到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的层面,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思维模式,这对于高职学生成长为创新型实用人才有着积极意义。科技思想教育要结合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主要线索来进行。我国传统的科技思想重视整体思维,用整体和过程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着重研究整体性,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从整体来把握事物及其规律,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科技成果侧重点来看,我国古代科技非常重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很少去思考那些与社会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在西方,古希腊文化的自然观是泛自然主义的,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中世纪后西方的宗教自然观则使人变成了支配自然的主人,造成人和自然的对立,科技工作则根据经验和实验的方法从外界对自然界加以掌握;欧洲大陆哲学家提倡数学演绎等逻辑推理工具,对科学理论形成大有裨益;西方理性逻辑思维传统种孕育了经典力学、电磁理论、相对论、量子粒子理论等科学发现。由于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基本上不涉及哲学和思维科学,造成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下降。学习和研究西方科学思想中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是提高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将要面对的封闭化工作单元,需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因此,高职学生加强科学思想学习,进行思维锻炼,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很有帮助。 3.培育初步的科技文化素养。高职院校由于学时紧张,存在重科技而轻人文的教育倾向。同时,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往往也打上了“应用技术”的烙印,重视谈判、礼仪、公文等实用文科知识,甚至将文科知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德育目标来看,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就要从科技文化素养方面加强学生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科技操作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伴随科技革命而产生的理性、规范批判、创新、效率、公平、宽容、作等思想观念,成为推进工盟化发生变革的科技文化因素。科技伦理和科技道德是科技文化的核心层次,是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屏障,促使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抵制危及人类健康和安全的活动。科技道德规范,如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及合理怀疑性,体现着科技活动的规律和要求,是科技工作者特有职业道德人格的体现。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的升华,是科技工作者在追求真理、科技研发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一种精神气质。科学精神包括独立开拓意识、思想自由观念、献身真理觉悟等科学人格,还要袁批判求异糖捧,薮繇对权威的盲目迷信。科学精神不仅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鲍思想理论武器,而且也是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

  对高职学生来说,提高科技文化素养,就要在创新性、进取性、灵活性等方面下工夫。先进科技总是在扬弃以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新是科技生命力的体现。高职学生在学习和一线工作中要有创新品格,成为创新型人才。科技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科技文化的发展也表现为科学与愚昧迷信斗争的过程。科技文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总的方向是前进的。高职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坚持进取性,努力适应科技不断进步的步伐。科技文化的思想方法是多元的、开放的,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高职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有一个“开放的心灵”,灵活高效地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处理各种可能遇到的科技问题。

  三、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途径

  1.建设高职特色的校本科技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宗旨和办学优势的文化标示与体现,必须立足于校本化设计,在人文景点、校风、校训、语言文字、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方面全面设计策划,要建立相应的标示系统,形成一种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学术气氛,并体现校本特色。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尤其欠账很多,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口碑和办学特色。高职教育以理工科为主体,应当将科技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不能跟着综合性大学的成熟校园文化亦步亦趋。在高职科技文化系统的几个重要标示方面,高职院校的校训选择“真懂真会”“功夫到家”就比“至善”“明德”等更适应高职生的实际,高职院校的校风应当倡导知行统一,而不是片面强调学习分数和升学率。高职校园环境布置上应当结合高职院校的主导专业特色,合理布置人文景点,配备科学史上著名科学家以及工业史上著名实业家的挂图、雕塑,使学生随时受到熏陶和激励,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和实验中培养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并能够在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精神力量。

  2.进行科技文化的专业课程渗透教育。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科技文化反思和教育是一条简单易行的便捷途径。从可能性上说,虽然高职院校面临着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的问题,但是在现有的学制和学习管理制度下,也不可能做到每节课都满堂灌,相反,在学科教育中把有关科学技术的当代发展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作为引入或者课堂讨论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科技道德素质。从现实性上看,我国德育工作者已经在学科德育渗透工作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教育实践来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与学科毫不相干的道德知识显然是行不通的,为高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均达到了较为成熟和稳定水平,它们对教育内容有着自己的选择和看法,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内容的科技文化反思比空洞的道德说教更有意义。高职教师作为双师型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也最容易联系实际,提出科学技术引发的现实思考。在具体方法上可以通过具有时代性、生动性、本土化的案例等方式,使专业教育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3.开展专家学者及能工巧匠校园讲座。现代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离不开专家、学者及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应定期聘请校外学有所成的科技工作者到校开展讲座、辅导等。高职院校内部教师的优势在于教学能力和知识系统方面,而校外那些既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致富能人、技术人员、能工巧匠、金牌工人等来学校现身说法,可以有效弥补高职教师队伍在一线经验缺乏之不足。高职院校要以制度化、协议化的管理方法对校外教育工作者队伍实行有效管理,保障讲座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每次讲座的主题、内容、时间、互动、辅导要有明确的规定,促进校外兼职教育队伍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讲座主题的选择相当关键,高职院校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应人员作特定主题的讲座,特别提倡对前沿性的、影响重大的科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有效辅导,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关心科技应用后果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文化意识的培育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科技文化教育研究论文12-23

探析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教育论文12-07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论文06-09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构建论文10-02

高职大学生安全文化意识教育的措施论文09-28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论文参考06-08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论文04-05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的定位分析论文10-04

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论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