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浅析论文

时间:2021-06-29 17:31:52 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浅析论文

  围绕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我想就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转型问题谈几个观点。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浅析论文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及面临的机遇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到90年代末期进人大发展的历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或是一个重要的背景要素,就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教育如何更多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将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一个战略定下来,意义重大。

  在这三大战略中,高等职业教育占了两个,既要大力发展,又要提高质量。因此说高等职业教育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

  这里,我还想强调的是,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是靠能源、靠土地、靠资源来实现的,那么未来二三十年的大发展惟有依靠人力素质的提高,依靠高等院校更大地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人力资源强国不仅要求教育培养更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更要求高等院校在强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后者对我国高等院校改革传统办学模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06年末,教育部颁发了一个16号文件,就是《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总结了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这就要求有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一种新的教学观。从这个角度讲,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实现“模式转型”,这就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关于离职教育的独特性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上是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这就是培养人的功能、科研开发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有专家提出这三个功能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功能,因此说高等院校的功能就是培养人才。我同意高等院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的观点,高校的科研开发也好,社会服务也好,确实是为了培养人才。但是,问题在于高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在课堂上培养,还是通过科研技术项目的开发,通过为行业企业服务和为社区服务中培养?我想,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技术技能性,强调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实践性,强调应用性。这就决定了我们高职院校必须重视通过生产实践、通过技术开发项目、通过为行业企业以及为社区群众服务来优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提高学生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因此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要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技术开发项目,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体会,就在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特色。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其有特色

  从传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或者称为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基本上是读书读出来的,一说到学校教学,就会想到老师在教室里上课,学生在教室里听讲,或者在图书馆读书,或者在实验室做实验,正规出版发行的教材,认真的听课、记笔记,辅导与答疑,还有严肃的书面考试。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鲜明特色,就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大家知道的护理人才培养和公安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了就必须马上有用,强调实践性、实效性和实用性,仅仅在教室里读书显然是不够的。为此,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专业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室和实验室融为一体,在教室里就能做实验,在实训场所里就能上课。对于这个问题,高职院校有的老师不太理解,认为缺少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感觉。事实上,这还不仅仅是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场所改革问题,现在一些现代化国际学校的正规教学场所也在改变。我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城市都看到过这样的国际学校。走进教室,里面不仅有课桌椅,还有娱乐设施和活动设施,还有老师的办公场所。因此,我觉得首先要使广大教师转变观念,否则这个模式转型就很难成功。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就是要更加注重企业的需要,更加注重职业岗位的要求,注重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的要求。我们讲工学结合,就是强调要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而不再是原来以传统学科和知识为主的教学。

  高职教育的模式转型,就是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人点,由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目前,已经有一批高职院校在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是从培养考核教师的职业能力人手,强化教师必须以任务引领和项目导向出发改革教学方法,要求将实习实训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中,同时让学生毕业前有机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这些做法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根本性和方向性的意义,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必须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就是说高职教育应该也是必须更多地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要求,更多地考虑为经济社会服务。这个是必须做的问题,不是你是否想做的问题。

  四、加快高职教育棋式转型,加强服务杜区的功能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着力点在于三个方面,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强化社会服务。从就业导向的角度讲,要加强工学结合,从合作主体来讲,要加快校企合作,从院校功能拓展的角度讲,要强化社会服务。这三个着力点一旦能够把握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框架也就清楚了。分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本质,实际就是高职院校通过市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也就是说,通过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与社会的需要,也让学生今后在市场和社会上具备更好发展的能力。从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人手,对于学生开展生产性学习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命题。首先,高职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和设置专业,这本身就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其次,也是当前更重要一个观点是,高职院校要树立为院校周边社区提供服务的理念并加以实施,让学生在服务社区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是其他思想教育难以替代的服务性学习的效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实境藕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想想看,如果每所高职院校都在为校园周边的社区服务,依靠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资源,就会树立起一个个成功的社区发展的样板。我国有1100多所高职院校,每个院校能为前后左右几个社区服务,那就可以建立起4000多个和谐发展的社区。如果全国140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也都能够积极为周边社区服务,那么这个数字就是几万个了。当前需要推进的一个现代理念,就是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为社区服务的理念并加以实施,那么不仅会使院校发展得到社会各界更多更好的支持,也会使学生从人学就树立为他人服务的理念,院校服务育人的目的也会收到很好的成效。

  五、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离职教育共享提供平台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远程教育是在人民群众对知识、对学历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什么我国的电视大学发展这么快?那是在1970年代后期,在经过一个特殊的年代以后,积累了大批没有读书机会、没有学历的劳动者,他们难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他们需要补知识、补学历、补文凭;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更需要人才倍增和劳动者文化素质普遍提高。面对当时高等院校资源严重不足的客观现状,为了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也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增量的要求,我国的电视大学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令世人震惊。从目前的情况看,成人的学历教育和文凭补完了,是不是远程教育的使命就到头了呢?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认为不管是中等还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很多技术技能的培训,都可以依托教育信息技术来做,可能会效果更好。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2亿多农民要从农民岗位转向农民工的岗位,对职业教育培训平台的要求提高了,因此教育信息化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进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有三个标志性指标,一是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适龄人口中有21%的人能够接受大学教育,三是终身教育从理念到实践。现在,发展职业教育被历史性地摆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一些精品课程、教师培训课程等,都需要有更好的平台来推广,远程教育就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然,远程教育模式也要转型,要从成人补学历和补文凭的教育模式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模式转型。例如,不仅要有成人的学历与文凭教育,也要有职业技能培训;要有长期的注册学生的学历教育培训,也要有短期模块化、单一技能的培训提高;要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培训,也要有各级职业教育教师专业与教学能力的提高性培训。职业教育信息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用于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任意的时间和地点都能够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按照这个理念,今后职业教育对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依托度会加大。例如我们推广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要求职业院校的选修课数量大大增加。这就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课程数量不够,二是课程质量上不去。这就需要我们做两件事,一要把高质量的课程评选出来,二要在这个基础上把课程放上一个平台。上海中职教育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其中有一个闪光点就是研究开发20门网络课程,放上网络信息的平台上,让大家共享。

  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专门有一个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项目,就是要对需求量大、班盖面广的专业,由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后,可为全国110。多所高职院校数百万师生提供优质专业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并进一步拓展向社会开放,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服务。从这个角度看,也是需要更多地用到教育信息化手段的。

【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浅析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浅析论文10-01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浅析论文11-29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论文11-18

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模式初探论文07-05

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对象教学模式之构建论文07-04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11-18

浅析职业教育教学的论文09-11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模式探讨论文11-27

中等职业教育浅析论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