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时间:2021-06-28 14:34:41 论文 我要投稿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摘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近十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肇始于本世纪初高校扩招时期,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和个案研究等。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但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领域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趋同,结论缺乏充分证据支撑等问题;研究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结构性;研究方法传统、落后;理论研究不足,不能有力地指导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关键词:近十年;应用型创新人才;述评

  近十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上,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办学的必然结果。应用型创新人才既不是低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也不是“高大上”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它既强调“在创新中应用”,又注重于“在应用中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情况,供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者借鉴和参考。

  一、近十年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没有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近年来查阅文献,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的成果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许为民,张国昌,2007)、《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严新平,谢峻林,李志峰,2009)、《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蒋毅坚,2010)、《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韩学军,2010)。当今,人们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研究领域涉及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培养路径和培养模式等问题的探讨。

  (一)对应用型人才划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学术界一般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大类型。刘维俭、王传金根据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需要,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两大类;然后再根据科学原理转化成产品的过程,把应用型人才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技术型三大类。[1]学者许为民、张国昌深入分析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类型,将其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2]什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其内涵是什么?学术界对此研究还不深入。早在2004年尹家明、杨国祥提出了“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概念,[3]陈婵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是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载体。[4]邹栎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型人才的复合体。[5]严新平教授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综合素质上:健全的人格、多元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能力结构、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6]陈婵则认为这类人才应具备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转化能力、以协作为方式的团队工作能力、以沟通为目标的国际交往能力等四种能力。[4]尹福玖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一般具备下面三大特征:完善的'能力结构、多元的知识结构、全面的创新能力。[7]张新跃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全面,认为,它具备以下五大特征:知识结构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三位一体。[8]

  (二)对影响和阻碍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尚可,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一些资料显示:我国多数大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兴趣,观察能力偏差,求同思维趋向弱化了创新精神的生成。是什么原因影响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罗怡平认为,人才培养方式的偏差导致高校探究式学习氛围不浓,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9]汤哲远、龚美君认为,人文教育缺失、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内容陈旧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缺乏后劲。[10]卢新则归因为急功近利的非理性人才市场的牵动。[11]帅相志、许家明认为,高校课程考核和评价制度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载体落后导致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缺失。[12]吴毓斌认为,我国高校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高校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控制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和主导,要求学生围着教师转,这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相去甚远。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回顾了我国50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历程,认为高校培养出来的千千万万服务型人才理论基础较好,应用能力尚可,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他们分析了我国服务型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即知识结构单一、思维结构单元化、学生求同思维定势、教学模式千篇一律。[13]

  (三)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分层分类办学的必然,也是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那么,怎样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胡珏认为,必须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注重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协调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构建宽专适度的课程体系。[14]肖辉赞认为,要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创新教育的观念,课外社团活动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15]邵波结合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实际,提出了下面4条措施来加强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职业元素为中介构建人才培养计划;以学术素养与工程能力结合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16]谢晓芳认为,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因材施教,发挥特长;紧密校企合作和构筑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石金峰教授提出要坚持三个原则(基础要牢、思维要强、实践要笃),坚持三做到(做到学而优则思、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培养三类人才(复合型、应用型、敏捷型),在教育理念上改革创新;通过把握好三个环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强化四个保障(解放思想的保障、质量特色保障、人才队伍的保障、科学管理的保障),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18]

  二、对近十年国内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评述

  国内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切入视角新型、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成果丰硕,能给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借鉴作用。但此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待今后更深入的探索。

  (一)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存在着观点趋同,结论缺乏充分证据支撑等问题

  除了极少数学者研究成果外,大量的文章都涉及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充分的数据佐证,大多是人云亦云,其结论往往是想当然,难以信服。很多学者的文章阐述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课程教学模式传统、实践教学体系陈旧,其论点趋同,罗列出来的现象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性地结合某一类学校、某一区域学校去分析。许多学者似乎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一大堆的严峻问题,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妙方。有些留洋学者罗列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但理念明显超前,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许多文章都分析了当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文章,但论点大多是泛泛而谈,新意不够,对二十一世纪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紧迫性、重要性的分析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入的挖掘。有些研究文章混淆了“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两者内涵的区分,导致在其人才特征描述上张冠李戴,让读者云里雾里。

  (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的研究

  总体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研究。目前,在国内期刊网上虽然能查到大量有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也有一些相关著作渐次出版,但从总体上看,理论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缺乏系统性,至今未见到一本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视角系统研究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著,大多数著作缺乏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的研究;缺乏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等机制方面的研究。另外,从研究成果的结构性来看,在高等学校内部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新模式构建的微观领域探讨得很多,中观领域(某一类型和某一层次高校)和宏观领域(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与外部的社会关系)探讨得相对较少,尤其是中观领域。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得较多,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得相对过少。

  (三)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方法总体比较传统、落后

  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教育观察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发展研究法、历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质性研究法,等等。这些林林总总的研究方法彰显教育科学领域研究的成熟。然而,纵观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一点也看不出成熟的迹象和趋势。此类研究主要停留在对教育问题一般的经验论述上,轻定量研究、重定性分析,重静态研究、轻动态研究,研究方法传统、陈旧、单一。虽然一些学者试图用系统论视角探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但对系统论的运用也仅限于文字上的泛泛而谈。很少有采用实验研究、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的文章和著作,大多数都是定性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文章。其实,对一个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测量、对大学生群体创造性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的分析,等等,采用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具说服力。

  (四)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比较丰富,但相应理论研究不足

  虽然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领域在持续地深化,但与高等学校丰富生动的人才培养实践相比,理论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凭心而论,国内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质量堪忧,有影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目前,有较强解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论无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分层分级办学理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理论,等等,其他教育理论还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炼。从学术研究主体来分析,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者很少有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大多是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高校职能处室的领导和其他相应的工作人员。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论文12-01

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论文11-30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07-04

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论文12-01

应用型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11-30

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论文07-04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12-01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探究论文09-06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论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