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高职教育纳入高等教育发展的框架当中。英国是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范例之一,考察其高职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
英国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其培养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成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或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型工程师。为了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有较强竞争力,职业教育尤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并特别强调“关键能力”训练。
1974年,梅腾斯(Mertens)首次提出“关键能力”概念。梅腾斯认为,关键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1]“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业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越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如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独立计划与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等”。[2]在西方,随着工业社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不断发生变化。非专业化的“关键能力”训练使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学会生存,同时培养了应对市场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职业流动的适应“迁徙”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等。英国高职强调关键能力,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选择的基础》,在以后的20多年中,无论是操作部门还是所规定的关键能力内容都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最初强调交流、数字运用、自我提高和管理,到20世纪末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学习和业绩提高及合作能力等。[3]英国引入了“关键能力”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细分:主要关键能力和广泛关键能力,在英国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课程中要求必修;广泛关键能力则被包括在英国现代学徒制(和国家受训制中。对关键能力的界定经历了从粗到细、从平行到有层次的过程,可以看出英国对关键能力是相当重视,“关键能力”获得成为英国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工读交替与现代学徒式的教学模式
英国高职教育机构普遍实行“三明治”合作教学计划,即实施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先在企业工作一年,对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和认识,再回到学校完成2-3年课程,使实践联系理论,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1年,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即所谓的“1+2+1”“1+3+1”教学计划。此外,英国还实行第1、2、4年在学校学习3年理论,第3学期到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实践培养方式。以贝尔凡斯脱大学为例,该校与工业部门联合开设了工程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课程,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性工程技术人才,实行这种“三明治”教学计划。申请者需在入学前提出申请,提交中学成绩单,由大学和工业部门分别对申请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方面的知识进行面试。合格者从学年开始在企业度过1年学徒期,由企业部门指定导师给予指导。在此期间,学生每周有1天到大学学习数学、设计导论、现代制造技术等课程。1年后转入大学学习3年。其中最后一年,学生要从事一项来自工业部门正在进行的具体工程项目的课题设计。“三明治”教学计划能把工程设计、研究、实验与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所选择的典型工业环境中学习,并伴有各种社会、经济、生产革新等活动,它不仅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使学生做好就业准备时具有较高的技能和创造力。
此外,英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更为学生获得深入、全面的指导提供了制度保障。1993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实施“现代学徒”计划,并于次年9月首次在14个行业部门试行该计划。现代学徒制在全国范围更多的行业部门逐步展开,至1999年3月,共有83个部门获准提供现代学徒制培训,有88%的现代学徒制学员在工程制造、商务管理、汽车工业、信息技术、管道维护、建筑等15个部门接受工作本位的培训。[4]2005年,英国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公布了《学徒制的蓝图,统一规定了由四要素组成的学徒制学习内容框架,并提出知识要素的学习应成为从学徒制升入高级学徒制和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5]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有层次划分,分为基础、高级现代学徒制,分别培养具有初级职业技能、熟练职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完成高级现代学徒制可以获得国家职业资格(NVQ)三级水平和关键技能二级水平及相关的技术证书。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包括关键技能课程、NVQ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获得从事职业所必备的职业和工作实际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对具体职业知识的理解力等。在现代学徒制下,各地方培训与企业协会(TECs)、学徒和企业雇主三者之间达成契约性协议,规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并就行业技能、
课程设置、培训计划等进行协商确定,保证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
三、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证书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为了振兴经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提出社会和企业对于就业、上岗、培训以及人员的使用都要有一套通用、统一的资格标准,以获得“熟练的和干劲充沛的劳动力”。[6]就此,英国政府开始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s),即按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公正、科学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笔者认为,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评定过程中,资格证书的颁证机构对资格评定工作的考核环节是这一制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该制度的评定和考核除了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如前文所述)外还具有如下特征:
(一)以工作现场为核心,多元、综合评定
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评定方式是综合化的,
传统的课堂考试、理论测评继续作为新的评定体系的组成部分。执行职业资格考评的基本要求是加大工作现场考核的比重,以实际工作成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层次的资格体系。一般来说,工作现场的考评主要用于特殊职业资格评定。对于那些普通职业资格评定,口头和书面回答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现场考评是任何职业资格评定的必需环节。这种以工作现场考评为主的综合评定方式,可以从理论素质与实际技能水平等不同角度来考察被考核者,并对于职业能力本身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认可以往学习成果,实行经常性评价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的评定大多在工作场所
进行,采取经常性考察,即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与获得不是取决于某一次工作现场评定,而由日常学习中的若干次现场评定的累积成绩来决定。这种经常性评价要求对整个评定过程实施协同管理,对评价结果作系统记录,最后把在不同地点、由不同评定者考察的材料累积起来,以综合评定成绩来反映被评者在不同学习背景下的学习成果。这种根据长期经常性考察累积的材料做出的评定结论更加客观,而且经常性职业资格评定认可以往学习成果,可以避免培训和评价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评定标准具体,力求公平、开放英国国家职业资格体系的每个资格都有明确的能力要素与操作标准,因此每级职业资格的内容与标准也是明确的。资格申请者按照规定的标准,有目的地学习,从低到高逐步获得新资格。由于社会职业体系本身就按照工种的不同呈梯级状存在,这种具体化的评定标准利于适应社会职业的多样化和个体增强学习、培训的有效性。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考评的组织实施由经过政府授权的考试中心负责,由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获得资格的受聘内、外部督考员负责监督与检查,从考评程序、考评标准、考评人员、考评实施到考评结果的鉴定,都力求公平、公开、全面。政府还规定,国家职业资格的评定过程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即强调评定的达标性,只要受评定者愿意继续学习,可以再接受资格评定,直到取得资格。英国职业教育证书制度历经数次改革,无论是在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确定,还是在职业资格的考评和职业资格证书质量的保证等方面都得到了英国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参与,并有效地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7]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和现场考核方法是否能得到社会认可,最终体现在它的证书上。在英国,证书就是质量的.观念已深入人心。[8]使职业培训和资格考核不断适应现代生产经营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是英国职业教育成功的标志。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劳动者求职与用人单位招聘的资格凭证,强调对主体实际工作能力、职业水平的考核,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坚持以此为主导的质量观。普通职业资格使得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等值等效,激励了高职教育中通识教育、普通教育实施,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适应和迁移能力。
四、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职业取向
注重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核心能力”,即在市场变化中适应和迁移的职业能力;重视实训,工读交替的“三明治”课程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融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和动手实践能力;围绕市场和企业需要设置课程,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对课程或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保证了学生对社会、经济及市场变化的适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包含着国家层面上的教育质量标准;从《珀西报告》《克劳瑟报告》发布到《工业训练法》《就业和培训法》的出台,体现了高职教育中法律法规的作用和国家干预主义倾向;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初衷就是要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隔阂,体现了通识教育、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来看,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从政府的教育规划、教育方针政策,到社会对职业教育及其所培养的人才的认可度;从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都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几个方面亟需改革:
(一)明确定位,特色发展
在职业教育规律的指导下,各高职院校应首先明晰培养职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非向普通高教看齐,反而失掉高职院校的特色。明晰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实现办学模式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教育规律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基本前提。
(二)围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建立科学的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型人才立足于劳动力市场,必须具备职业型人才所应有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毕业生强调优势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和市场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目标,改变盲目追求大而全、一味效仿普通高校甚至研究型大学的错误做法,立足地区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和自身教育教学特色,建立以就业为基本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要求高职院校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借鉴工读交替的教学方式,切实增加技能训练与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在院校评估与学生评价方面,将高职院校的基地建设、实践课程建设、实训效果及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作为评估、评价的核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与市场发展需要。
(三)改革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要确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体系,根据社会职业的种类、性质来制定各种别、各层次的教育培训能力要素和达标标准,并对此进行详尽地解释和界定。应组织相关人员主要是高职院校中获得较高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工程师及管理者,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考核机构,负责相关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并对承接实训实习及现场评定职责的单位进行认证。
1.考核应以累积的实习成绩与工作现场考察结果为主。职业教育考核不应以结业前“一考定终身”,而应综合考虑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训实习中的表现情况,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步状况,并把工作现场的实训实习成绩作为考核评定学生的主要依据。考核中应侧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技能掌握、能力迁移水平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2.考核应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导向。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的过渡阶段,对人才结构要求的变化更加复杂、迅速,某种特定的职业技能不足以使劳动者应付风云变幻的就业市场。关键能力使劳动者在变化剧烈的职场获得了良好的适应、开拓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职业变迁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在细化职业标准与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迁移能力。
(四)引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未广泛、切实引进职业资格鉴定和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准入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结机制。由于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技能型、实践型职业人才,深受市场经济与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职业资格鉴定与资格证书制度的引入,将有利于职业教育形成对市场与人力需求变化的敏感性;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职业教育考核立足于职业本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进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制度化的质量保障。同时,引入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扩大的必然要求。
【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04
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启示论文11-20
谈加拿大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启示的论文11-18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1-28
行业企业如何参加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论文11-29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浅析论文11-29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方式及启示教育论文12-05
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模式研究论文11-17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论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