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初探

时间:2021-06-24 14:21:44 论文 我要投稿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初探

  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关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初探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应用型本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直接产物,是我国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是一种新生事物,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设计理论和模式。从实践的角度,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过程提出一些初步构想。

  关键: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设计过程

  作者简介:刘守合(1975-),男,山东菏泽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17-0056-02

  任何一种大学教育过程都可以描述为: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并实施课程和课程体系,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的质量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可以说课程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载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要靠应用型的课程体系来完成。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的价值取向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经验,正成为当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这些知识与经验在课程教学中转化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人文与科技、职业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看待这些关系并对其进行组合,将从根本上影响课程体系总体设计和模式。

  基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发展后劲的应用型人才之需求,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价值取向和总体思路:面向工作过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学科为支撑,兼顾学生个体需求。

  (一)面向工作过程

  从本性上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不是升学教育,而是一种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倾向或就业导向。这种职业性不是面向单一职业,而是面向某类行业或职业群,使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性。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少量的学生有机会立即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出国深造。根据2007年重庆晨报与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联合开展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感受如何”调查结果,有53.7%的人认为针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学校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素质的提高,专业对工作没有直接帮助。面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以应用学科为支撑

  本科专业建设不能离开学科的基础,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专业建设和结构大体上“折射”了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如果学科是根,那么专业是干、课程为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科为支撑,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具有发展“后劲”。

  (三)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这是处理“面向工作过程”和“以应用学科为支撑”关系时要遵守的原则,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无论是设置直接面向特定职业群的课程,还是设置学科课程,都应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服务。应用能力可以分为:关键能力或基本能力,即面向所有职业、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有的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即与具体学科专业相联系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即与职业群相联系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课程培养;以及特色能力,即因个体特长和选择不同形成的能力。根据重庆市人才中心2008年公布的该市《用人单位调查报告》,699家受访用人单位中在回答“看重求职者哪些方面素质”时,58%的单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对企业最为重要。这从一个侧面直接反映了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四)兼顾学生个体需求,以学习或学生为中心

  这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结果是检验课程体系的最终标准和依据,同时理想的课程体系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根据杜智敏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般院校即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学习动机排在第一位的是“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1],其学习动机非常实际、实用。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必须予以考虑。特别是对学生群体特征的研究要有对策,进行所谓的“校本”研究,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的一般步骤分析

  (一)组成设计团队

  课程体系的设计不是教师或专业负责人的个体行为,而是集体行动,需要多方智慧、多方参与。在接到课程体系设计任务或感到课程体系需要改革时,由专业负责人担任课程体系设计团队负责人,吸纳专业骨干教师、校外学科专家、用人单位代表、校友、教学秘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代表等作为团队成员,正式组成设计团队。在整个过程中,专业负责人的作用举足轻重。专业负责人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十分熟悉外,还应通晓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教学研究)活动,课程体系是学术活动成果,学校应予以承认,对承担课程体系设计的团队给予必要鼓励、支持。

  (二)前期资料信息收集与分析

  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要求分析,即对专业相关应用学科内容及其研究重点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使课程体系保持与学科研究前沿对接;社会需求分析,包括国家、区域(高校所在地)、用人单位、未来需求等多个层次和方面。其中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是最有实用价值的'措施,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实施:一是学校自己组织调研,主要在毕业生聚集度相对较高的行业领域进行;二是通过社会上公布的现阶段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或未来人才需求分析等;学生特征分析,包括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态度、个人发展需求等。只有充分了解了培养对象,课程设计和教学才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业的成功与否。

  目前而言,应用型本科主要是一般地方性高校特别是新建(专升本)高校提出并实施的教育类型(在招生批次上表现为第二、三批本科),这类学校的学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知识基础一般、求知欲不强、对未来缺乏明确规划等。但每所学校也会因生源地区分布、校风等不同,导致学生特征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学校、专业必须专门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特征分析。

  (三)目标分析

  主要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将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特色能力等落实到不同的课程组,并最终落脚到一门门具体课程,形成每一门课程的目标。其中课程组的课程会有重合或交叉。

  如将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解决档案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文件档案管理、综合信息服务、秘书等项工作。那么,要胜任这些工作,需要多种专业技能与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包括“文件处理与控制技能”等五项专业基本技能,和“文件档案实体管理能力”等三项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每一项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都有一组课程来支撑,如“文件处理与控制技能”的养成由“文书学”、“公文写作”、“科技文件管理学”三门课程来承担。

  (四)结构设计

  职业是专业也是课程体系的起点,应用型本科的一般演进过程可以表达为:职业―专业方向(课程组)―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科是专业的支撑,同时还要根据国家要求开设一定的公民课程。

  结构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每一门课程在专业教育中的位置,包括纵向时间上的序列和横向的相关关系。在处理通识课程与专业(职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全面素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中,素质教育课程或通识教育课程应该受到重视,诸如关键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培养不容忽视,必须占据一定的位置。上面提到的重庆市的《用人单位调查报告》中,高达48.78%的单位认为道德品行对企业最为重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除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外,还应“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过分功利的、实用的、职业化的大学教育,只能被动地适应社会。”[2]

  2.理论与实践并重。应用型本科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在重视理论讲授的同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庸,既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3.模块化。由于一般高校没有直接设置新本科专业的权力,适应社会职业变化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十分必要,“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被广泛应用。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模块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课模块和任意选修课模块。“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着眼于学生发展后劲;“模块”主要是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如在历史学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课模块:文博旅游方向和文物博物馆方向,分别包含完全不同的13-14门专业方向课程,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宽厚的基础课程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从事的职业需求出发,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

  (五)实施

  目标分析和结构设计完成之后,每一门课程都以特定的目标和功能存在于特定的位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每一门具体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其中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是关键性步骤。教学大纲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它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都应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至于实施教学中时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往往因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异,应充分尊重教师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避免过多行政干预。

  (六)评价调整

  任何一种课程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尤其是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说,由于要“面向工作工程”,其变化频度要明显高于学术性本科。因此对课程体系每年进行微调、每3-4年进行较大调整是必要的。这些调整不是盲目进行的,它们建立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之上。对课程体系的评价是一种间接评价,即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其合理性。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通过制作量表测量应届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和往届毕业生的发展状态,以此来判断课程体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智敏等.大学生学习问题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1.

  [2]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1.

【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初探】相关文章:

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初探论文04-22

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论文06-29

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思考11-01

应用型会计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探讨11-01

校企共建营销策划课程体系的初探11-06

交通运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探讨11-01

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讨论文06-30

中小学体育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初探论文01-23

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体系实践的论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