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混凝土碳化本构关系与碳化深度数学模型论文
1前言
我国开展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较早,七五期间,我国就开展了混凝土耐久性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九五期间,我国开展了混凝土耐久性广泛的研究,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修编时,引入了相关的章节。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成果最多的时期,修编出版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编制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标准》CECS220-2007《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 。
混凝土碳化破坏的影响因素较多,我国混凝土耐久性规范对混凝土均采用“双控”的要求,控制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控制最大水胶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显然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是碳化破坏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的碳化系数是反映其抗碳化能力的主要指标,混凝土的碳化系数与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指标立方体抗压强度几。有密切关系,德国在1967年提出的Smolezyk模型,是较早描述这一关系的数学模型,由于硬化混凝土的碳化系数与混凝土的强度相关性很好,建立塑性混凝土的主要指标孔隙比、水泥用量与强度的关系,就可建立与碳化系数的关系,笔者根据国内奈系混凝土的使用情况研究了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碳化系数的关系,本文对在一研究的情况做一介绍,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混凝土碳化的本构关系
2.1混凝土的孔结构和微观裂缝
混凝土的强度、渗透性和抗碳化性能取决于混凝土的孔结构,孔结构可分为凝胶孔和毛细孔。凝胶孔对混凝土无害,而毛细孔的最可儿孔径(出现几率最大的孔径)分布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有比较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连通的孔隙和毛细孔通道,则是造成抗渗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毛细孔则因水胶比和水化程度的差异,孔径变化较大,可分为少害孔、有害孔和多害孔。混凝土凝结时,随水胶比减小时,混凝土的总孔隙率减小,胶凝孔含量增多,毛细孔则减少。
减水剂是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的最主要的因素,水胶比不同,水泥水化的晶体结构、孔结构、微观裂缝及水化程度均发生明显差异。当水胶比小于0.5时,随水胶比的变化混凝土的最可儿孔径分布明显向少害孔移动,毛细孔迅速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也迅速减小。当水胶比大于0.5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迅速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也影响着浆料与骨料的边界厚度,当水胶比为0.6时,浆料与骨料的边界厚度约为3 0um,容易形成粗大晶体和较多大孔,较大水胶比混凝土的多余水分蒸发和泌水是造成混凝土内部孔隙连通和产生毛细孔的重要原因。当水胶比为0.4时,浆料与骨料的边界厚度猛降到5um,形成较小的晶体和较少的大孔,使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提高。当水胶比大于0.42时,水泥的水化程度达到100%.
水泥水化时水化热的降温梯度是在塑性混凝土中产生微观裂缝的主要原因。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试验结果分析,当混凝土的水胶比小于0.36时,混凝土的早期白收缩会异常加大,在约束条件下混凝土的微观裂缝会增多,其抗渗能力和抗碳化性能也相对降低。1994年,美国PKMehta提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综合破坏模型。
2.2国内减水剂的使用情况
笔者按国内减水剂的使用情况将“普通混凝土”划为三代,以便对混凝土的碳化本构关系进行描述,也有助于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类统计,以下简称为“第一代混凝土”,“第二代混凝土”,“第三代混凝土”。
第一代混凝土:约1990年前,木钙类减水剂(不掺或少掺)水灰比在0.50.6,一般没有掺合料,一般为30-5Omm,水调整,非泵送,水用量大,耐久性一般。第二代混凝土:约1990年后,奈系类减水剂,减水性能好,水胶比可控制在0.45左右,掺合料为粉煤灰(掺或不掺),坍落度在180mm左右,泵送,大量减少水用量,耐久性较好。第三代混凝土:约2000年后,聚梭酸类减水剂(主要用于中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可控制在0.4左右,掺合料为粉煤灰、磨细矿粉、硅粉,坍落度在180mm左右,泵送,减水性能更好,水用量更少,耐久性更好。近年来聚梭酸类减水剂也用于中低强度混凝土。
2001年为研究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原因,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国内14个研究单位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对国内奈系混凝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表格中,笔者增加了一个混凝土“浆体积比”的统计参数,此概念由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控制浆骨体积比”的概念转换而来,一般要求塑性混凝土的浆骨体积比为0.35:0.65以下,水泥浆体积比控制在0.270.35,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浆体积比提高一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高一些,但混凝土28d的强度相应低一些。浆骨体积比小于0.27的混凝土则为干硬性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平板振捣器或碾压成型。浆骨体积比大于0.35的高强混凝土,由于采用高活性的硅灰等掺合料,混凝土的孔结构分布、水化热和水化过程已与普通混凝土不同,其抗渗性能和抗碳化性能总体较高。
3“胡苏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在笔者收集的十八种混凝土碳化深度数学模型中,同济大学的“张誉模型”是基于Fick第一定律最好的数学解析模型,但其不适用于“低湿度”条件。在分析“张誉模型”的这个间题时,发现是在引用希腊学者Papadakisde有效扩散系数时造成的。
张海燕模型提供了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快速碳化湿度模型,当湿度从40%增大到80%时,碳化深度逐步减小,但笔者认为该湿度模型也不准确,CECS220:2007提供了一个偏峰的最大二乘法模型,其最大峰值对应的湿度为60%,牛荻涛湿度模型的最大峰值对应的湿度为50% 。 Papadakisde的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湿度45%, 55%的碳化深度比湿度35%, 70%的碳化深度大3-4mm,这符合湿度对混凝土碳化影响的本构关系,即湿度为0%时没有电解液,不会发生碳化化学反应,湿度为100%时,CO2气体基本无法渗入,碳化化学反应极慢。
在对比几种湿度模型的关系后,笔者采用“略偏峰的微瘦的”一元二次方程湿度模型对“张誉模型”简单修改,很轻易的解决了“张誉模型”不适用于“低湿度”条件的间题。
笔者将这一混凝土碳化数学模型称为“胡苏配合比模型”。与Papadakis的试验结果的误差其绝对误差为1.1 mm,相对误差小于5%,验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Papadakis的碳化试验是在试块90d水养护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的水化程度高,避免了混凝土早期复杂反应的过程带来的误差,即使5d的碳化也能反映混凝土的碳化本构关系。因此,笔者建议:(1)碳化试验应在混凝土“水养护”90d充分水化进行,(2)现在的快速碳化试验箱应加装“白动湿度调控仪器系统”,用不同湿度的快速碳化试验结果建立更好。的碳化湿度模型,(3)碳化试验采用40%-60%的C02体积浓度,碳化时间为的试验时间进行。建议快速碳化试验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
4结论与建议
1.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混凝土的碳化速率取决于混凝土的孔隙结果和微观裂缝,其碳化速度是由孔隙中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和和微观裂缝的渗透性综合决定的。
2.本文提出的“胡苏模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的数学推导和工程验证。碳化深度的数学模型建立时,外因应以湿度为第一白变量,内因应以水胶比为第一白变量,混凝土碳化深度数学模型应采用多参数的综合模型。
3.现有的快速碳化试验方法与现代混凝土的本构关系不适应,建议快速碳化试验在胶凝材料充分水化后、在混凝土试块标养90d后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应设置精确的“湿度白动调控系统”,湿度控制由70%降到最不利湿度50%左右。在快速碳化试验时,应“增加一组”同条件立方体试块在快速碳化试验结束后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便检查快速碳化试验的碳化系数变化和误差情况。
【混凝土碳化本构关系与碳化深度数学模型论文】相关文章: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评课稿02-26
浅谈报纸的深度报道论文07-27
公共关系论文07-30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论文09-22
关于人际关系论文12-11
感悟人际关系论文01-21
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论文09-22
情商与人际关系论文08-29
护患关系论文范文10-26
咬字与吐词与歌唱的关系论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