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论文
从学生角度来讲,宿舍是休息、放松的地方,从心理定位上有一个“家”的感觉,是一个可以放松心情,存放隐私的私密性场所;宿舍虽然是校方的资产,但学生与校方存在一个租赁关系,宿舍的使用权在租赁期间已经转移,学生自认为其有权在宿舍里采取其认为合适的行为,只要不产生对他人的伤害,校方无权干涉,从心理上对校方的宿舍管理行为有一种内在的抵触。基于两种视角的认识差异,我们可以看出,校方与学生在宿舍管理问题上存在着较难调和的矛盾,矛盾的形式焦点在宿舍管理的难度,实质焦点则在于双方对宿舍的认识差异:谁是宿舍的主人?试想,在这种对立情绪下,宿舍文化何以能够实现?分析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基础,解决矛盾在于矛盾的调和,而调和矛盾的手段则是矛盾双方的相互理解,其基础首先是认识上的定位。笔者认为,一方面,虽然学校对学生有管理权,对宿舍享有所有权,但校方并不能据此对学生的宿舍生活直接进行干预。校方应退出宿舍主人之争,理解与认同学生对宿舍的主权心理,将宿舍的使用权和主要管理权交付给学生,对学生的宿舍生活采取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只要学生没有实施违反校方禁止性规定的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予干涉。另一方面,如果校方坚持自己的全方位管理权,则会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双方的矛盾,其结果只会强化矛盾,形成对立,多年来各校都存在的宿舍管理难问题即是明证。
宿舍文化建设的软件重组———宿舍管理的模式重构
现阶段,各高校采取宿舍管理的模式一般可称为强权加保姆模式,其追求的目标是宿舍管理军事化。通常的做法是:学校设有后勤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在各宿舍楼派设专人对全楼进行管理,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宿舍卫生、学生归宿、保卫安全等方面,各校都制订有专门的宿舍管理细则,细则内容一般都与学生的道德等级挂钩,校派宿舍管理员是细则的执行者,在宿舍管理方面,对学生的道德等级的评定享有生杀大权。虽然各校都规定宿舍公共卫生后勤负责,宿舍内卫生学生自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后勤服务管理人员也常常不定期地帮助学生打扫宿舍卫生。为评查宿舍卫生以及确保宿舍的防火安全等,宿舍管理人员有权进入宿舍巡视。这种管理模式虽有其高效、集中的合理方面,但管理矛盾是显而易见的:1.强化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学生对宿舍的主权心态使其对外来者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持有对管理行为正当性的质疑心理。2.形成管理纷争。基于对宿舍防火安全考虑,管理人员常常进入宿舍巡查违规电器,有时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将发现的违规电器直接带走,造成矛盾。部分高校对此问题还引发了大讨论。3.管理粗糙。宿舍管理人员是校派人员,其与学生之间矛盾对角的定位与其个人的精力有限性,难以保证管理高效,如管理人员不可能每天核查归宿学生。4.混淆管理范围。如学生归宿问题本是学生宿舍外的行为规范问题,但校方却将之纳入宿舍管理内容,宿舍管理人员更是不定期地进行宿舍夜查。5.扼制宿舍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建设应是个性思想的体现,而非整齐划一的管理成果。在强权高压的管理模式下,建设宿舍文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管理模式———学生自治、校方服务相结合
1.建立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校方物管为辅的管理模式。通过每班、每宿舍的提名基础上,由学生选举成立宿舍自治委员会,每层宿舍楼设楼委一名,由学生自主管理宿舍。2.放权管理。将道德等级考证中关于宿舍管理部分的评分权力交宿舍自治委员会,由委员会制订相关细则,并具体考核实施。许多人会对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提出质疑,认为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会出现不服管理现象,管理效果较差。笔者认为,学生自主管理有其独特的意义,首先,管理委员会的人员是学生民主产生的,权力来源是正当的;其次,管理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制订的,学生遵守过程中心理上不存在障碍,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规则社会的理念;第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较多,与校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比,更为通畅;第四、管理权威并不取决于管理者的身份,而是管理者的权力,只要放权给自治委员会,树立自治委员会的权威,管理必然有序。第五、学生自主管理,是用学生自己的视角确定管理内容,决定处罚力度,管理效果上有较好的互融性和认同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较为宽容,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而促进文化的进步。3.学校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禁止性规定的管理。宿舍安全、学生归宿问题是学校管理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但其根本上讲,它们并不是宿舍管理内容。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如学校可在校门口和宿舍门口设打卡器,校生进出校门和宿舍心须打卡,进而确定每位学生的进出校和宿舍的时间,解决学生归宿问题;在宿舍楼的电路上放设限容电器,限制电器的使用;校派管理人员对外来人员限制进入,加强宿舍防盗管理等。宿舍的管理权从校方向学生的转移,不仅有助于缓解长期以来的校、生对立,而且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让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发展,为宿舍文化的建设辅垫基础。
宿舍文化建设的理念定位———弘扬个性文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的宿舍管理追求的是一种军事化效果:准时起床,准点开、关门,要求被、褥叠放整齐,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如果一名学生每天得花上半小时时间的劳动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这名学生一定还得花上两小时的小心去保护这个成果。试想,同学们回到宿舍,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是放松哩?还是有些局促?在一心一意保护环境成果的同时,怎么还会有心情去创作文化?军队的整齐划一,目的是为了培养军人的服从意识,而文化讲究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说,宿舍文化建设的起点还取决于我们对宿舍的管理要求程度。建设宿舍文化,首先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宿舍管理要求。从实用主义上讲,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那么清洁干净的宿舍环境,从心理满足动力角度上讲,如果我们非得要求学生去干一件他们做不到的事,那么学生将会失去心理满足动力而根本不去干。我们在放松对宿舍的管理要求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放松同学们的心态,让同学们回到宿舍时有一种快乐的回归感。其次,建设宿舍文化,还需要对一些异己行为、思想的`容忍。大学时期是思想成长的时期,各种思想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充斥着学生的大脑,学生在取舍之间需要实践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就表现出学生的行为怪异。笔者认为,文化讲究百花齐放,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学生一段时期内的行为异端,不需要不惊小叫,一棒打死,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换位看待这些行为和思想,要知道,婴儿刚出生时总是丑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陈规固习去扼杀一种思想的起源。第三、大力倡导宿舍为单位群体文化。宿舍是学生的私人活动空间,但也是学生们思想交流的理想场所,凡是有过集体宿舍的经历的人都不会忘记熄灯后的夜谈。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触动,激发起文化的思源,而此时的激情已不再是某个学生的灵感,而是整个宿舍的成果。以宿舍为文化单位,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们的交流与团结,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互助精神。
根据现在高校设施的一般水平,通常一个宿舍住4-6名学生,每个宿舍里也常常会出现一名有某方面文化特长的学生,通过交流,这名同学的文化特长往往会带动全宿舍此类文化的兴起。如宿舍里有一名同学会弹吉他,那么全宿舍的同学们都有学吉他的想法和欲望,如果我们加以引导,那么这个宿舍就有可能成为“吉他琴房”。有诸如此类特长的学生不在少数,如美术、朗诵、诗歌、体育等。常言说得如:“孝子争孝、忤子争逆”,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孝子的话,那么其他的孩子就会争着孝顺自己的长辈,如果有一个逆子的话,那么孩子们就会比着忤逆。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种文化特长的发现和鼓励,然后加以引导,并在一些场合予以表扬,那么宿舍群体文化就必然兴起。修枝是不能正树的,要想树正,树根先得正。学生是宿舍文化的主体,宿舍是宿舍文化的载体,要想建设宿舍文化,首先得将宿舍这个文化舞台交给学生,实现宿舍学生自治,给学生们一定的自由空间,并弘扬和倡导学生个性文化发展,进而带动以宿舍为单位的群体文化的兴起。
【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建构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药检文化体系的建构的论文09-30
小议校园足球文化的建构的论文09-30
地铁文化建构路径研究论文10-06
小议阳光校园文化的建构的论文09-30
民办高校体育文化的建构论文10-02
高校体育文化体系模式的建构论文10-02
羌文化在影像中再现或被建构论文10-01
企业员工文化素养建构及思考论文10-07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构中的作用论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