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冲突与管理策略论文
在各种形式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充斥着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交际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这也直接导致了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管理”难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需要急剧增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务活动,为了切实提高国际商务活在企业经营发展需要所起的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有效途径之一;笔者欲在概述跨文化管理及其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商务活动中主要存在的文化冲突,并针对存在的文化冲突探索性提出管理对策与建议;旨在减少国际商务活动中存在的文化冲突、切实改进国际商务活动效果。
一、跨文化管理及其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跨文化管理与国际商务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其最早就是起源于古老地区间的商务贸易往来。比如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古希腊人等在很早就开始进行海外贸易,通过海外贸易他们懂得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他人做生意,可以称为最早的跨文化管理形态。比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商人为了能够成功的与他人进行交易,会专门留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客户所使用的语言、所信仰的宗教信仰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在进行商务交易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该种情况下的“跨文化管理”,其主要表现为“个人经验”,很少关注文化及其之间的差异。
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出现,主要得益于欧美等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发达起来的商务活动,商务活动的增多促进了跨文化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随着企业经营业务、区域的不断拓展、扩大,以及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组成员工文化背景的越来越复杂,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进行必要的跨文化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美国早期的一些企业经营发展案例证明,对异国文化缺乏了解及未能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企业跨国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日本企业的诸多国际商务活动取得空前成功,经研究发现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企业非常了解合作国的民族文化、国情等情况。
进入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的一些经济管理学者、成功企业人士开始研究、关注跨国企业运行过程中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甚至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开始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进行研究,在跨国企业管理领域出现了一股“异国文化研究热”.诸多研究也证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跨国企业中人力资源流动性的不断增强,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组织结构、技术方法、决策方式和控制程序等管理方式、方法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开始关注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效果,从而选择特定文化背景下效果更好的管理方式、方法用于开展商务活动。
总体来说,不同国家、地区的商务活动呈现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过程中,企业经营活动的文化环境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从一种文化环境转入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这两种文化环境甚至完全不同。不同的文化环境决定企业要需要采取不同的经营发展战略,需要采用与所在国家人民认同的往来方式开展业务;这就需要对企业的商务活动进行跨文化管理。就国际商务活动中跨文化管理,具体言之就是企业要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寻找超越文化冲突的发展目标,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达到促进异质文化相互兼容、融合,进而创造出独特企业文化的管理过程。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开展跨文化管理,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国际商务活动的效率及发挥、挖掘国际商务活动的潜力、价值,保证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成功进行。
二、国际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主要文化冲突
( 一 ) 企业所在国家文化与母国文化的冲突
文化差异长期存在,因为其是各个国家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其对跨国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母国文化与企业所在国家文化之间的差距越大,这种文化冲突就会表现得越激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不同文化传统下的民族性格、思维模式不同,给双方沟通交流造成困难;第二,国家间政治体系的不同,信奉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可能因为冒犯该国人民的价值观而遭到排斥;第三,不同文化环境下的语境、符号意义不同,导致企业相同的管理指令产生完全不同的管理效果。
( 二 ) 企业内部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跨国企业内部的主文化与亚文化并存;所谓主文化,其是以企业母国文化为基础,在企业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所谓企业内部的亚文化,是指跨国企业在开展国际业务地受东道国文化的影响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的次级文化,其主要形成于企业内部的东道国员工之间。企业内部亚文化的存在,其与主文化会发生一种“消解作用”,上述所谓“消解作用”的'存在会进一步影响企业决策和企业传统管理方式的效果,值得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注意,其可能引发企业管理危机。
( 三 ) 企业员工个人与群体本位观念的冲突
是信奉个人主义,还是信奉集体主义,是中西文化价值取向的关键不同所在。西方文化有明显的个体、个性特征,其以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取向,在行为活动中体现为个人主义至上,更加关注维护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员工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和竞争意识;而我国员工和企业文化更多体现的是群体性,是一种典型的群体本位观念,更多的人坚信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群体利益,企业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这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导致对企业同一项决策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轻者产生认识上差异,重者可能引发行为上冲突。
三、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管理对策与建议
( 一 ) 尊重文化差异,认识文化差异
在企业的一系列国际商务活动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为了保证国际商务活动的进行,以及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需要我们克服传统的狭隘主义思想,在承认、理解文化差异客观存在基础上,要重视学习他们国的语言,了解他国的政治体系,学习他国的历史文化,以及遵守他国的法律、法规等。为了让企业更好适应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需要我们主动、充分的发掘、认识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克服民族主义中心论,充分尊重他国文化,认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才能借助于更多的国际商务活动促进企业在他国的发展。
( 二 ) 培养与提高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开展跨文化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不同的文化的融合,使两种不同的文化经过长时的“磨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确切的说是形成一种根植于企业内部所有成员的、有助于企业在东道国顺利与成功发展的企业文化。不同文化的融合,离不开沟通交流,而沟通与交流的主体是员工,最终要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上,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员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员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高了,文化冲突消除的就快,文化差异缩小的就快。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逐步建立起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有形或者无形的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渠道,如开展专门的跨文化交流培训,笔者认为最有效的莫过于让员工主动学习外语,确切的说是就是主动学习他国的语言。
( 三 ) 积极推行“本土化”策略
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管理,应该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进行;即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或者说是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中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鉴于企业和产品市场所处政治、文化、法律等环境的本地、本土属性,以及考虑到企业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的本地、本土属性,积极推行“本土化”策略,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所谓“本土化”策略,笔者认为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更多的雇佣本土员工,这主要是因为本土员工更加熟悉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政策法律法规,有助于企业尽快拓展与占领本地市场;此外,还能减缓企业所在地区社会公众的敌视、敌对情绪,保证企业在东道国的稳定发展。
( 四 ) 构建适宜所在地区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想在他国成功开展国际商务活动,以及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构建适宜所在国家、地区的企业文化是根本。即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所在国家、地区的本土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在母公司文化和所在国家、地区本土文化基础之上构建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这种新型企业文化既有母公司企业文化的特质,也同样适应所在国家、地区的文化;这种跨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成功在国外立足、发展、壮大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费楠 . 国际商务管理中的文化观探讨 [J]. 时代金融 ,2016,(15)。
[2] 张祺 .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 [J]. 现代商业 ,2015,(03)。
[3] 徐 勃 . 文 化 价 值 观 在 国 际 商 务 管 理 中 的 作 用 [J]. 中 外 企 业家 ,2016,(03)。
[4] 陈曦 .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管理再研究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5] 王 炜 . 国 际 商 务 谈 判 中 的 跨 文 化 影 响 因 素 [J]. 现 代 经 济 信息 ,2013,(20)。
【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冲突与管理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与克服策略论文10-06
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管理策略论文07-02
农业机械管理中的问题及策略论文06-23
酒店管理中内部控制策略分析绪论论文07-17
简述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顶板管理策略论文06-22
班务管理策略论文06-22
国际绿色营销应对策略论文06-26
国际商务谈判策略在展会的运用论文03-08
对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论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