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1-06-22 12:59:58 论文 我要投稿

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分制实施方法课外俱乐部

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

  摘要:以全国高校即将全面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为背景,对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和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学分制的特点,提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新课程模式的设置,实施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同时探索出“培优补差课外俱乐部”这一相配套的教学模式和运作方法。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始实施学分制的管理制度,就体育而言,尚未完全形成相配套的课程模式。为适应学分制管理的需要,本文就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模式作一探讨。

  一、实施学分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的培养。

  学分制的实质是选课制,即“三选制”(选课程、选教材、选上课时间)。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特点去选择符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同一项目的不同评价标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形式。同时,学分制着重强调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去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师资队伍得到优化,教师聘任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实施学分制使教师结构更加合理,使专项教师能更好地从事专项教学,同时促使一部分没有学生选课和不能胜任当前教学的教师想办法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重新找到自己教学的岗位,加强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使聘任制成为现实。

  二、体育课程项目的选择。

  根据高校学生运动水平普遍较低,体育课较少的特点,首先,要选择一些以健身、娱乐为主的项目。根据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综合表明,男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依次为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旱冰、远足。女生喜欢的项目依次为健美操、羽毛球、体育舞蹈、游泳、篮球。因此,根据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开设男女生喜欢的项目作为活动课程,同时对这些运动项目的难度和精确度加以简化,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去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体育传统,也可根据地方特色,选择一些乡土气息浓厚的传统运动项目。例如多山的地带,选择爬山运动,东北地区天气寒冷,选择滑冰运动,使学校体育冲破学校的束缚,与野外自然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统一,进而建立有规律的运动行为习惯,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而且使体育更加乐趣化、生活化、人文化。同时,开设体育理论课程,主要传授体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以及运动处方和身体素质练习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鉴赏能力以及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体育课课时的安排。

  当前有些高校体育课实施课外单项俱乐部的方式,但有些条件有待改善。例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负担有待减轻,高校扩招后,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条件有待增加和改善。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有待提高。因此,根据我国高校的校情,我们尝试走教育行政干预和课外俱乐部相结合的道路。即学生进行定时上课和课外辅导相结合。根据学分制的特点,规定修完体育课程的时间最长为四年,开设课程时间为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每周两学时。

  2、体育课的上课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一直沿用培养竞技运动员的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在动作的规范上下功夫,使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认为体育课是一种负担,从而逐渐丧失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建立体育课各项分级教学,将每个项目分为两个等级,即一个初级班和一个中级班。初级班的学习以游戏为主,同时兼顾学习基本的技术和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以后更高技术的学习打好全面的身体基础。中级班以学习一般的技战术为主,建立较高的体育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储备知识、技能和方法。

  每一个级别根据学生的学习多少分别选一名或一名以上的教师(标明级别和上课的内容)上课,学生在上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实行分班教学,这样能更好地控制学生的出勤率,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使学生活动开身体。到基本部分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以及不同项目的不同级别。一堂课的时间学生可以参加开设的各项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同时学生有权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而是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更富有情感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运动中去享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3、体育课的评价标准以及“培优补差课外俱乐部”的实施。

  体育课作为一门必修课,也有它的评价标准。过去教学中实行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差异。为此,笔者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了三个级别,分别是初级、中级、高级。每一个级别一个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兼顾“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不但包括体能和技能的评价,还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一个项目的评价标准。

  在四个学期末的四次规定的评价时间内,如果达到一个高级、一个中级,可以提前一年修完两学分,如果达到三个中级的就可以提高半年两学分,如果在开设体育课两年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两个中级、两个初级的基础要求,则开设“培优补差课外俱乐部”,在课外俱乐部内继续学习。此俱乐部在课外时间开设各项中级班和高级班,提前修完体育课的同学,可以自愿参加俱乐部高级班的学习,使这一部分学生能脱颖而出,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两年内没有完成两学分的同学,可以在课外参加俱乐部的学习,学期末再参加考核,共达到上面三种情况之一者,为修完学分。这样使基础差的同学有较长的体育锻炼时间,为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差生”通过在俱乐部的学习,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继续到高级班学习。这样不但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同时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

  三、学分制下体育课程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

  (2)加大体育设施的投人,形成较合理较集中的运动区域。

  (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公务员之家:

  四、结论。

  1、打破统一的班级授课制,让学生自由选择上课内容以及各个内容的不同级别,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2、学生自由选课,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使“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主题的素质教育得到体现。

  3、学生自由选择老师,加强了教师择优上岗的竞争机制。打破了封闭僵化的师资管理体制和教师队伍建设,使聘任制变为现实。

  4、“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相结合建立不同级别的评价标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体现教育的平等性,同时重视学生努力程度、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这些“隐性指标”,体现了教育的人文性。

  5、建立“培优补差俱乐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互补,形成课内课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兴趣,同时提高了组织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学分制下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职业导向的公共体育模式研究论文06-28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05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07-04

阳光体育下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6-27

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体育的论文06-21

体育教学辅助模式研究论文06-27

改革教学模式下的高校体育的论文06-21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30

公共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研究论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