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就业心理教育的论文
1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
相对于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知名度较高的高校,独立学院起步晚,自身品牌尚未确立,专业和课程设置及就业指导工作等还不完善,加上其社会力量办学的性质等因素,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及其毕业生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独立学院毕业生由此滋生的消极心理成为其就业中的制约因素。
1.1自卑情结
自卑是指自我认同感不强、缺乏自信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使人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独立学院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内、外两方面:从内部来看,很多学生因为高考失利、发挥失常,因高考分数较低进入了列为“三本”学校的独立学院,相对于公办的“一本”或“二本”高校而言,这部分学生本来就自信心不足,过分看重自己的劣势。从外部来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和独立学院学生的认可度不高,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如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对他们的素质与能力持保留或怀疑态度,这无形中严重强化独立学院学生的消极自我评价,并逐步固化了自卑情绪和情结。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认为自己不如“一本”、“二本”的学生,削弱其自我实现的动力。
1.2焦虑情绪
就业对于毕业生个人及其家庭来说,是关乎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在较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投入之后,每位高校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里,这一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俯拾即是、信手拈来的。严峻的社会现实对任何毕业生来说都是无形的压力,独立学院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焦虑心理、情绪非常容易产生。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普遍存在心情烦躁、不安、恐慌,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忧郁、自闭等症状。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显得急切、盲目,有的甚至出现失眠、神经衰弱、饮食障碍等生理症状。焦虑发展到一定程度,学生可能产生就业恐惧,一提起就业就紧张,对前途失去信心,有的更为严重的甚至从大一、大二就开始担心以后的就业问题。
1.3抗挫能力差
独立学院的学费标准较高,一般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才能承受,这就造成了独立学院一部分特殊的学生群体——城市生源及独生子女居多。但是这部分学生群体由于从小受家庭的宠爱,养成了对家长、老师的过度依赖,内心世界比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一些学生经过几次的失败应聘经历后,往往就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萌生消极心态甚至产生逃避行为。同时,独立学院还存在另一部分学生群体,即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承担着高额的学费,因此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凡事都追求即时效果,一旦应聘失败,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使得他们陷于自卑、自责之中。
1.4就业期望过高
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就业期望或就业中的心理定位过高,在就业中往往着眼于丰厚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同样表现在其构成群体的特殊性上。对于那部分经济条件好、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一般从小经济富足、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受过苦,而且他们身边一般都是高工资、高收入人群。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群体在找工作时不仅追求高收入、好的工作环境,而且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偏远的地区工作,而把经济发达地区作为首选。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甚至有贷款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在求学期间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迫切希望能在毕业后找到高收入、高回报的工作偿还贷款,减轻家庭负担,因此也造成了他们就业的期望值很高,热衷于工作条件好、薪酬水平高的单位,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不良的消极心理和不恰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使得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很难快速适应求职择业的活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因此,为了使独立学院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好地就业,削弱心理因素在其就业中的障碍,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独立学院就业教育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结合独立学院尤其是其学生构成群体在心理、经济等方面的特殊性,在独立学院就业指导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主要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2.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性格等生理、心理因素以及职业岗位与自己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具备的优势、劣势和发展的潜力,这是顺利就业的心理前提。在就业形式十分严峻的今天,许多学生由于自我认识不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因此在职业选择上非常盲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能够在职业选择中正确评估自己的个性以及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自身因素,对自己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这样,他们在选择职业时,才能够密切联系自身的条件、专业特长以及实际能力,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最终取得择业的成功。
2.2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实践证明,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然而,在现实中,独立学院的许多毕业生由于存在严重的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使得他们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变得无所适从,以致处处碰壁。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主、自立、自信、进取、耐受力、毅力、挫折承受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毕业生能够从容应对求职就业中的各种问题,不会因为一次面试失败而一蹶不振。因此,在独立学院就业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缓解紧张情绪,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迎接求职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2.3帮助学生摆脱各种不良情绪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相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求职路上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可能面临不能够寻找到满意的职位、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有些单位不招三本学生)、找不到工作等情况,这时,他们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他们出现忧郁、自卑、恐惧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反应,而这些不良情绪进一步阻碍了学生继续求职。这时,学校应从心理咨询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排解、释放各种不良情绪,使得他们以积极、愉快的良好心态投入到下一次求职活动中。
总之,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由于独立学院本身的独特性,使得其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良心理反应,独立院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心理辅导形式,帮助毕业生顺利度过这一特殊阶段。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与就业指导机构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