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通用8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1
一、ABC理论简述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一种理论,埃利斯认为,人们通常的情绪困扰,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BC理论是心理学上认知疗法的一种,它是通过纠正人们的认知来改善咨询者的情绪体验,达到调节心理状态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比如,有两个同事一起逛街,恰巧看到另外一个同事迎面过来,但是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就直接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可能有一个人是这么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又没带眼镜,没看到我们,也可能有别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还在为前几天的吵架耿耿于怀呢,他现在故意不理我,下一步可能就要找我茬了”。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想法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下一步可能前者该干什么干什么,而后者的这种情绪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合理的信念中,就有可能产生情绪障碍。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大学生的部分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等都是由于认知错误造成的,如果辅导员能够在工作中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会有促进作用。ABC理论虽然是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但是理论掌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笔者认为,如果能和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进行融合,将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心理辅导的老师是不可行的,辅导员通过掌握ABC理论并能加以应用,将会大大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力量。
二、ABC理论子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大学生出现的不良就业心理,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在这里不再论述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仅仅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普遍的就业心理不良现象以及辅导员如何运用ABC理论进行教育和引导进行探析。
1、自卑
自卑主要表现为脸红、低头、出冷汗,这些大学生胆小、萎缩,面对就业单位不知所措。按照我国的学制,大学分为重点大学、普通本科、独立学院、高职院校等,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大学生面对毕业院校比自己好的大学生或者条件比自己好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这些大学生勇气不足,瞻前顾后,缺乏主动争取的心理。这种现象在学历相对比较低以及农村的学生中出现的比较多,女性出现的比例也比较大。自卑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辅导员在面对这些大学生时,要通过引导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评价自己,因为大学生的B(信念)出现了不客观,所以他们的情绪和思维的结果C就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些大学生的B,辅导员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自己认知,帮助大学生认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长、优势在哪里,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去比别人的长处;另外,还要认清楚现实情况,对于应聘的岗位自己符合的条件有多少,不打无准备的仗,对于条件高的岗位不要贸然去应聘,否则失败的次数多了势必打击自信心,而对于符合条件的岗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力出击,并及时总结应聘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等。
2、焦虑
焦虑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长期担心、心烦气躁、心神不宁,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好等,严重的甚至对就业表现出恐惧心理。这种情绪的出现主要源于大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就业形势,也不知道如何去找工作等。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让他们认识到,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当地焦虑可以让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促使大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以及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大学生过度焦虑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B(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比如,有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没有竞争的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而焦虑。辅导员要针对大学生的信念B——“没有竞争优势,肯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进行纠正,通过自信心的塑造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等方面纠正学生的认知。
3、从众
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生都存在从众心理,表现为:选择大家都看好的热门职业;就业地区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或者大城市;趋向于选择工资高的单位等。这是因为大学生很多人把别人的就业选择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攀比,盲目从众。这种从众往往导致大学生扎堆找工作,造成很多人失利,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等后果。辅导员针对这种情况,同样要纠正大学生心中的B(不合理信念)——“别人的选择就是我的选择”。辅导员要通过引导让大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特点,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符合自己条件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结合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来选择职业,不要盲目追求金钱、大城市和工作轻松等条件。而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刚开始起点的不同并不决定了每个人的生活,只要自己努力,辛勤工作,早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4、自己定位过高
这种大学生也体现为自大的心理,他们认为自身条件很好,自己估计较高,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为职业取向太高,脱离现实,心态上自高、自傲,盛气凌人。这种类型的很多大学生往往自己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就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十全十美,对于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但是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这种单位是否能够招聘自己。而这种大学生一旦未能如愿,则容易出现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这种好高骛远的心理对于大学生的顺利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很大辅导员面对这样的学生,利用ABC理论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我的条件很好,我就应该去那些大型企业”。纠正这种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很多,辅导员可以利用清单法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到“人外有人”,帮助他们认识到找工作不是要找所谓的“好”工作,而是要找自己适合的和适合自己的工作等。
三、辅导员运用ABC理论的注意事项
现实中,大学生的就业不良心理现象不仅仅只有以上分析的四种,但是笔者认为以上四种是受大学生认知因素影响比较大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就业认知因素是指由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主客观因素推理与判断是否正确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而ABC理论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针对以上四种心理现象最为妥当,因此本文不对其他心理现象进行分析。ABC理论本身是心理咨询方法的一种,笔者认为辅导员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仍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咨询讲求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一定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逐步建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只有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员进行的关于认知等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产生效果。当今国内众多学者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疏导者,但是具体怎么疏导谈之甚少,辅导员还是要经过实践总结掌握方法。
2、ABC理论是通过纠正学生的认知来达到调整学生心态的目的。辅导员在开展工作前要认识到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一些客观现实条件等的不可改变性。如,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这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经过大学将近三年或者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确定,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大学生的性格经过社会化的过程也已经是基本稳定的状态等。只有认识到这些,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分析问题时才能比较全面和客观,如一位辅导员在进行一名自卑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他要通过交谈认识到这名学生的自卑到底是因为什么,是家庭、自身素质还是其他原因,而家庭条件等是老师不可改变的,这时在利用ABC理论进行疏导时应该把分析的重点转移,而不应该局限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情况。
3、虽然本文研究的是ABC理论对于辅导员就业工作的帮助,但是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辅导员在运用这个理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该理论的使用也是因人而异,不一定所有的辅导员都适合使用本理论,辅导员在与大学生交流前,务必要做好准备工作,不要生搬硬套理论,注意根据学生情况随机应变。
四、小结
辅导员利用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干预,可以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和人生过程中的抗挫能力,可以使大学生在逆境中,控制负面影响,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本文仅仅对心理学理论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这些就业心理的教育和指导需要和学校就业指导体系的其他工作如就业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员,就业指导课程等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2
摘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论述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重要性, 分析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 提出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对策, 即政府加大力度构建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帮扶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 积极; 就业心理; 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 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就业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诸如大学生对就业的过度焦虑和紧张, 由自己认识不清而产生的孤傲与怯懦,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功利与攀比心理等, 这些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一、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 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认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实际情况, 使大学生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有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思考, 从而能够树立切合实际、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二) 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积极进取、公平正直、勇于挑战、意志坚定等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 能够辩证看待就业中的成与败、得与失, 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 这些既是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 也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养成意志坚定的心理品质, 学会以积极向上的心理面对择业和就业, 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三) 有助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能够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 并使之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为大学生未来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 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就业观念和正确的就业认知, 从而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正视就业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能够勇敢、坦然对待就业中所遭遇的坎坷与阻挠, 形成积极乐观的就业心理素质, 激发他们自身内在的正能量和优秀品质, 最终促进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表现
(一) 普遍的功利与攀比心理
市场经济大潮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另一方面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功利的就业心理。在择业就业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才能使自己发挥特长, 愿意从事既能够体现个人社会地位又有较高经济收入的工作, 而对于基层单位或非公经济组织等工作“瞧不上”。更为严重的是, 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有“才”不如有“财”, 这种功利性思想严重侵蚀了大学生正常的就业心理, 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 成为未来成功就业的隐患。
所谓攀比心理, 就是刻意将自己的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比较, 并且表现出不服输的心理状态。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 通常将自己的工作环境、待遇等与他人比较, 表现出不服气、不愿落后, 同时又想超越他人。他们经常把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工资、福利待遇等与周围同学进行盲目攀比, 使他们“复制”他人就业标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己就业标准的定位, 往往容易错失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大学生个体的素质、能力各不相同, 盲目攀比会大大降低成功就业的机率。
(二) 过分求稳与求全的心理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注重稳定性, 安稳的工作才是他们心中最佳选择。他们不考虑工作是否能够发挥个人才华、是否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为国家建设奉献一份力量, 考虑更多的是工作是否稳定, 这是保守落后就业观念的突出表现。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求全。他们对未来工作的环境、薪金、地点等各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既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又要专业对口, 同时又能够使自身的能力、兴趣、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既要有舒适的工作环境, 又希望有较高的工资、福利待遇, 同时又留恋北上广等大城市。这些学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就业目标, 过分、刻意地追求“完美”的工作, 常常使自己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位置。
(三) 严重的焦虑与紧张心理
一些大学生担心毕业后不能找到理想工作、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特长、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挑战、不能尽快地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等问题, 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了对未来职业选择的过度担忧焦躁, 形成焦虑的就业心理障碍[1]。对于成绩较差的大学生, 这种焦虑心理尤为严重, 他们因为害怕没有单位吸纳自己而感到苦恼。对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较差的学生, 则会担心自己与同事处理不好关系, 从而惴惴不安, 这种心理状态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出现紧张、精神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思想上感到不安等症状。对于冷门专业的、先天有某种生理缺陷的、家庭贫困的学生, 则会更加在意自己能否与其他毕业生一样拥有同等公平的就业机会, 担心自己受到就业歧视, 担心自己日后在工作中不能完成任务, 担心自己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 从而导致精神过度紧张。长此以往, 会使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 严重影响他们在面试中的表现。
三、培育大学生积极就业心理的对策
(一) 政府加大力度构建积极的就业政策环境
政府要认识到“就业难”的现实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 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 创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就业氛围, 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舒缓其就业心理压力。
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就业的积极性, 积极体验就业优惠政策给自身带来的就业支持与关注, 从而能够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如增加农村偏远地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和政策的倾斜性, 并适当放宽招聘条件;积极促进私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 并给予资金上的补贴和税收优惠, 适度减少企业为大学生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种费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发掘自身的意志力、责任等积极品质。政府还应专门设立“绿色通道”, 为大学生创业服务, 给予大学生创业的信心与物质的鼓励。
政府应加强对就业市场秩序的监督, 创造公平公正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 使大学生在心理上真正体验到人人平等, 从而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政府要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监管用人单位不公平的用人条件和劳动制度等行为, 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更加规范和有秩序, 保障大学生就业主体性;还应设立特定的维权机构和保障部门来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合理解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纠纷。政府可以设立大学生就业监察分支部门专门监管和督促企业与大学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 减少招聘背后的“小动作”, 减少和杜绝就业市场上的不公平现象, 使大学生真正体会自己社会价值的满足与积极就业的心理情绪[2]。
(二)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减缓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 促进大学生实现有效就业。高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及社会实际开展就业指导, 如结合专业培养大一学生的职业意识, 为大二学生正确解读就业信息, 结合社会正面积极的求职案例使大三学生掌握就业技巧, 组织大四学生模拟求职现场招聘, 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积极潜能, 体验自己价值实现的成就感。同时, 还应注重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就业指导课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把理论传授与实际案例分析结合, 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 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品质, 提升学生的求职信心。高校还应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加强对大学生的关注与关心, 同时注重发掘学生自身抗挫能力、团队意识以及责任感等积极就业心理品质, 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看待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树立就业信心[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以帮助大学生培育责任、诚信、意志力等积极就业心理品质,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高校应开展以塑造正确就业价值取向、培养爱国热情的主题教育活动, 使学生融入爱国氛围中, 体验爱国情怀, 坚定理想信念, 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三) 营造全社会帮扶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积极的舆论氛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无形中影响和引导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社会各新闻媒体应选取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个人创业典型进行报道, 向大学生传播社会正能量,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氛围, 转变大学生就业思维, 树立积极的就业取向。高校内部的新闻媒体也应起到积极作用, 其宣传的大学生先进就业典型案例更加能够引起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共鸣, 触动大学生竞争向上的心理, 激发大学生内在的优秀潜力。
同时, 社会公益组织也应该发挥社会责任, 如慈善机构、民间公益组织等社会公益团体, 应充分贡献自身力量, 从不同方面帮助大学生就业, 从多种途径为大学生开辟就业渠道, 缓解其就业心理压力。社会公益团体还可以与高校合作, 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 为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 缓解大学生因创业资金不足等问题带来的紧张心理, 还可以对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实训基地, 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 帮助高校解决大学生实习问题, 增加大学生的技能。
(四) 大学生应形成积极的就业认知
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客观认识当前就业形势, 理性分析自身的能力与职业兴趣, 在择业时努力发挥自身优势, 少走弯路。因此, 大学生在求职之前, 应对当前就业形势、个人的知识储备量、性格、爱好以及个人的情商等做全面分析, 并结合社会实际, 制定适合自身的就业目标。在择业过程中要积极主动, 抓住机会, 树立就业的自信心与坚强的意志, 满怀信心地展示自己才能[4]。
大学生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 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消除心理困扰。求职失败时要冷静, 相信自己的能力, 调整自己的心态, 加强自己激励, 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战胜恐惧自卑的心理。当求职给自己内心造成巨大压力或感到一无是处时, 可以暗示自己一步一步走, 脚踏实地, 最终量变会促成质变。当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要学会接受现实,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并积极暗示自己, 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 2014.
[2]刘健, 刘日霞, 祝洪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与自己调适[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5) :31-33.
[3]赵云鹏.“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与解决对策[J].高校辅导员, 2012 (6) :67-69.
[4]周方遒.破解就业难题——以大学毕业生就业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 2009 (4) :35-36.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3
摘要:大学生就业时出现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认知具有引导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心理认知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坚持实践的观点是教育的基本指导原则。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把理想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自己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认识,缩小理想自己与现实自己分离的程度,形成合理的就业心理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的复杂心理分析
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毕业生就业择业方式的变化、就业机制的障碍、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毕业生们在求职中表现出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
1、就业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失落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大学毕业生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动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学有所用、地理位置好、工作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意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小地方和基层单位工作;不少毕业生有等、要、靠的思想,没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对单位挑三拣四,就算待业也不肯去基层或边远地区就业;也有一些毕业生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目标,两种就业理想都是对自己认识不够,不能客观、清醒、全面评价自己,在“心高、眼高、攀比热度高”的就业心理影响下,其职业理想定位较高。但是,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尽如大学生们之意,当大学生们的就业理想和现实需要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和矛盾感,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就业的心理问题,更加大了实现就业的难度。
2、就业的焦虑感和怀疑心理。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对就业的焦虑和怀疑,在毕业前期最沉重。多数大学生们感觉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弹性学制、学分制、奖学金制等导致大学学习除了应修课程学习之外,不少学生还参与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为了考证,这些学生很少有休息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多奔忙于各类培训班,学习的繁忙带来持久的紧张感、压抑感,面对残酷的就业形势,就业心理越临近毕业越感焦虑。在焦虑压力下,在紧张完善自己的同时,还耳闻目睹就业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生源限制,学历限制、专业限制、性别限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茫然,甚至偏激,对未来充满了怀疑。
3、就业心理的自卑感和自负感。毕业生由于自身条件不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身条件和能力估价过低,轻视自己的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状态,有这种感觉的毕业生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些毕业生以自己相貌平平、学校名气小、专业不热门、没有家庭背景、社交能力不强为由,妄自菲薄,自感低人一等,缺少勇气,不敢竞争,对前途感到无望,整天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临近毕业,并不积极主动争取各种就业机会,而是虚度毕业前的求职时光。与自卑相反,有的毕业生因自己专业紧俏,或自身条件比较优越而自命不凡,对自身弱点和短处认识不够,过多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产生一种自负心理,表现在求职时往往狂妄自大、不屑一顾,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不愿承担艰苦工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结果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最终也处于受挫境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大学生对社会有了感性认识,能不断调整自身心态,确定就业目标,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清楚自己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实践内容的确定上要充分发挥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的思想教育性。
1、开展就业市场的体验活动,加强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学生主要在校园生活,对社会的了解很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往往失之片面和肤浅,缺乏辨证观、全局观和发展观,粗糙、片面、僵化,带有强烈的狂热性和盲目性,对社会分析缺乏现实依据和可行性分析论证,容易产生好高骛远的就业理想。为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可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开展就业调查、招聘会求职感受、岗位见习、挂职锻炼等活动,通过调查和亲身体验,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了解应对未来社会竞争需做好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诸多储备,能为毕业就业打下素质储备和观念认知的基础。就业形势的了解对引导大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航道,确定适合自身择业的初步规划。
2、专业社会实践和就业心理教育结合,增强就业心理素质。专业社会实践要把成才与就业指导结合起来,融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于一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并加以适度、合理的引导,提高学生调节自己心理的能力,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用崇高的思想境界去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开展专业实践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寻岗或与实习单位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主动独立走向实践岗位,在学习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同时,顺利度过接触社会之初就存在的自卑、自负和怯懦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2]这当中,要加强对实践的指导,通过在学生社会实践的前、中、后期,采取经验交流、座谈讨论等形式,认真分析和总结实践的过程,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水平,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从专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上为就业做好准备,成为善于竞争、敢于竞争,有良好就业竞争心理的人。
3、了解社会竞争机制,提高就业心理考验能力。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是对社会缺乏了解,主观上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认知能力不强,客观上是不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竞争机制。解决这一心理误区需要创造条件,利用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竞争机制的认识,认知能力越强,越能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能够客观、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即用理性的认识观念面对现实,进而实事求是地改变现实。在人才培养的所有模式中,例如在实践、实习的安排中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可以由用人单位人事领导通过面试考评学生,通过实习竞争机制让学生感受上岗的竞争性,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面试和分层次实习,经受住竞争后的心理考验,为今后择业打下基础。
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中的作用评价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上具有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确定就业策略。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总是运用在学校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社会,以致在就业时产生迷茫感、失落感、自卑感或自负感,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较大差距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作为一种教育的载体,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能使大学生走出理论的象牙塔,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纠正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理想化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性,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到自己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利用实践、实习的机会熟悉人才市场,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毕业就业政策,增强对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适应性;通过社区服务、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增加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对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体会,综合分析、判断社会需求,树立合适的职业目标。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提前进入在校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到的实际工作环境,也懂得了社会的复杂,成就事业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将个人选择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己,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确立择业目标。自己评价、自己认识是自己教育的关键。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首先应该是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社会活动与实践能培养大学生自己认识和自己评价的能力,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与别人的比较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适应面,学会思考,学会辨别,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岗位,如何调整学过的知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对自己的性格、价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有合理的定位,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期望,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发展协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确立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思想,明确自身的时代使命,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价值,先就业后择业。通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就业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和陶冶自己是青年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前提。“环境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大学毕业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以市场为本位的转变,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就业心理认知能力的提高。[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R].2005.
[2]郝志群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指导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52.
[3]赵麟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43。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4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有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外,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为了探析大学生就业心理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负高傲心理。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好高骛远、自命不凡,不能清醒、切合实际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自卑怯懦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机会。
3、依赖等待心理。目前,大学毕业生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依赖父母亲友“托关系、找门路”为自己安排工作。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不会自己展示,不会争取机会。
4、焦虑迷茫心理。有的学生会徘徊在考研或就业的抉择中,加上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择业上的失误。各种过分的担心会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手忙脚乱,茫然困惑,焦虑不安。
5、从众盲目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见,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受社会或他人的影响,盲目追求热门职业。
6、求闲功利心理。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少经历艰苦条件的磨炼,对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期望值很高。他们往往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时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关注工作待遇、收入等现实利益。宁愿放弃理想、放弃专业而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职业中锻炼自己。这种心理使许多毕业生失去更有发展机会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一是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自己认知、自己评价不完整,加上他们缺少对社会、就业信息、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等的了解,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所以在择业时容易出现盲目从众、自负自卑等情况。二是自身综合能力欠缺。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的社会精英了,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好,实践能力锻炼不够,沟通协调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社会责任感淡薄,导致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竞争意识缺乏。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消极求稳的心理,认为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完全失去年轻人应有的豪情壮志。有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父母的保护,小到吃穿住,大到升学择业,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长期的依赖已形成了习惯,导致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竞争意识。四是心理承受力差。我们知道现在大学生面向的是双向选择,由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往往不能成功,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自己的就业,甚至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影响。首先,就业形势严峻。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多,加之每年沉积未就业的学生和社会待工人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其次,就业体制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承担培养人才的高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也在想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近年来,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缺乏力度,就业机制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再次,社会上学历歧视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学历本科以上,专科生不考虑,现在要求更高了。另外,一些单位明确规定不接受女毕业生。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悲观、不满等不良心理的出现。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对有关就业的看法,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家长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惠主义”,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工作轻松、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择业误区和一切以工资待遇为主的功利心理。家长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子女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成绩低能力”的状况。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择业过程中全程“作陪”,毕业生招聘会常会看到家长替孩子投简历、陪孩子应聘的现象。家长的“全权安排”,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依赖性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由于他们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择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出现不能适应、不能胜任等问题。三是学校环境影响。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在设置专业和招生时忽视按需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部分高校发展理念落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改革和创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高校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专业、不完善,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职业辅导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我国真正开始重视和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起步较晚。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到了大四才对有关就业政策、方针、择业技能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许多大学生临近业时还对就业、择业等问题认识不清,从而容易出现焦虑、迷茫、困惑、烦恼、浮躁等负性情绪。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调整就业期望值,建构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要谋求理想的职业就必须认清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当前,高校急剧扩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求闲、怕苦、虚荣、功利、攀比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发扬传统的艰苦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顺利就业打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己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学校应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了解,从而提高自己各项能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3、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增强就业心理承受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与毕业生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现实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失败和挫折,帮助大学生学会自己心理调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就业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前途,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的竞争性也逐年激烈,虽然我国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过剩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问题仍然会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成了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另外,由于大学生刚出校园,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砺,对自身缺乏正确理智的认识,因而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郑云恒.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01).
[2]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1).
[3]黄群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1(06s).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5
一、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1.角色定位导致的心理障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准确的角色定位、自己的合理评估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完成就业的前提条件。如果自身角色定位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就业。在客观方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一般都是非重点院校,其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社会影响力都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居于劣势。有的招聘单位甚至会直接打出985、211、男生等条件,使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望而生畏,止步于招聘门槛之外。此外,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教师招聘实行统一的入编考试,也在客观上增加了起步较低的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在主观方面,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影响自身的角色定位。作为象牙塔里的天之娇女,她们一方面觉得自己拥有一定的竞争资本,应该是社会的宠儿;另一方面又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试挫,受到来自毕业院校、专业背景、实践能力、性别差异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境地,造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产生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形成就业心理障碍。
2.传统观念导致的思维定势中国封建社会对男女两性有着明确的社会分工和道德要求,虽然当今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思想的影响依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这种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自身同样有影响。在就业态度上,女大学生容易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心理,希望依靠父母、师长、亲友谋取职位,缺乏主动出击、积极突围的勇气,表现出消极等待的一面。近年来,每逢就业季都有媒体报道,有些女生不忙应聘忙相亲,把个人的幸福与前途寄托在感情的归宿上,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希望找到一张长期饭票解决所有的问题。这种做法不仅使婚姻带有功利性,也将个人前途视为儿戏。在就业选择上,女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获得社会认可,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会从性别特点出发,对工作条件有诸多挑剔,希望凭借女性角色获得社会的谅解和照顾。调查显示,大多数女生不愿意选择基层就业,不愿意从事繁重劳动,不愿意承担较大工作压力,这使得女大学生本就有限的择业面进一步收窄,加剧了就业矛盾。在对待创业上,很多女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创业打拼是男性的事情,这种激烈的竞争和较高的风险不适合由女性去承担。从性别特征来说,男性喜欢冒险和刺激,女性则更多地追求安稳与平静,这也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创业的时候更多地表现出胆怯和懦弱,尤其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创业不仅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还受到师范专业的制约,更是举步维艰。事实上,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大学生创业,并给予了配套的政策支持,将其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淡薄无疑使其白白错失了很多良机。
3.强求公平导致的情绪焦虑应该承认,在如今的就业市场上,“重男轻女”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同等条件下,男生拥有比女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择业机会,这使得很多女生本能地对就业市场的竞争产生恐惧,还未真正上战场,士气上就先短了三分。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要面临来自毕业院校和性别差异的双重压力,其境遇可想而知。事实上,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就业中必然会有所体现。如果忽视差异的客观性,一味地从男女平等的角度强求社会公平,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实际,也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其结果只能造成自身更大的困扰。部分女大学生在错误思想的指引下,把就业中遭遇的挫折简单归因于性别歧视,使自己陷入焦虑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女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原因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文化中积淀的男尊女卑思想渗透在方方面面,根深蒂固,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宪法形式明确提出男女平等,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然而,想从根本上消除传统思想对女性的束缚,使女性彻底摆脱依附的地位和顺从的潜意识,尚需要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尽管新社会赋予了女性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是女性在家庭中相夫教子的功能并没有改变,这使得女性在现代社会中承担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在潜意识中认可“女性应以家庭为重”的传统观念,在事业和家庭相冲突的时候大多数女生会考虑家庭优先,甚至有些女性在生育以后会选择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这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对女性职业观的束缚。
2.个人原因排除观念带来的差异,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也使其在选择职业时面临比男生更多的阻碍。首先,女性在体格和力量上弱于男性,有些工作做起来效率低下或根本无法进行。比如考虑到女性自身安全问题,流动性强、危险性高、工作强度大的职业女性不宜从事;其次,女性特有的生育功能会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不得不经历的婚假和产假,以及生育后抚养子女的重任,使很多单位认为聘用女性员工支出的额外成本太高,导致其或明或暗地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因此,男女生在就业起点上就是不平等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容易遭遇挫折,形成心理问题。
3.社会原因从就业环境上看,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毕业分配政策的改变将大学生就业全面推向市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了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结构,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原本就处于劣势的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对师范生而言,目前城市教师需要基本饱和,基层教师缺乏,但是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又不愿意去基层就业,这使得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从人才培养来看,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环节比较薄弱。有的高校近年来陆续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起步较晚,课程不够合理,课时不够充足,师资不够专业,效果不够理想。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情绪更加敏感,心理更加脆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关爱,否则一旦受挫,就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对于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内外两种渠道加以解决,外部渠道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指导等;内部渠道可以通过培养认知能力、提升个人情商、强化综合素质等途径来实现。这里,我们着重谈一谈如何通过心理调试解决心理问题。
1.开拓视野,调整期望女大学生应该懂得放开眼光看世界,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积极培养自己的宏观视野。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早做准备,为自己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社会是瞬息万变的,经济的走向、政策的变动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调整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值。在对职业的选择上,不要紧盯着眼前的利益不放,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今天的冷门职业有可能变成明天的热门职业,今天的热门职业也可能在明天坐冷板凳。比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各地的百货公司和供销社是当之无愧的香饽饽,多少人挤破了头往里进,如今却早已在时代洪流中走向没落,难觅踪影。
2.扬长避短,合理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矛盾的,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劣势,同样也会存在优势。比如,女性虽然在体力上存在不足,不适合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但是女性具有男性欠缺的心思细腻,适合从事高精度的工作。女大学生要充分发掘自己的性别优势,积极培养想象力的丰富性、注意力的持久性、记忆力的精确性、表达力的清晰性、观察力的敏锐性。在校期间就应该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把握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查缺补漏,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为迎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打破传统,超越自己尽管社会中确实存在对于女性的偏见,但是女大学生自己不应该陷入传统认知的泥淖,要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和实力。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于就业而言,综合素质就是核心竞争力,也是用人单位聘用员工的重要考核标准。因此,女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赛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点一滴地磨砺自己,为未来储备资本。要从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科技实践等方面入手,使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卓越的动手能力,优秀的组织才能,以全才的面貌面对激烈的竞争。
4.尊重差异,力求公平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正视自己;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应该承认自己与男大学生的差异;作为一名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应该明确意识到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无视事实情况,一味苛求公平,苛责社会,抱怨环境是弱者的行径。女大学生应该尊重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力求公平,以自己的实力赢得公正的对待。男女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尊卑之别,只有把认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除女大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积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克服歧视与偏见,为女大学生创设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帮助她们顺利完成从学习生涯向职业生涯的转变。充分关注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快乐成长,对彰显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娟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团委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论文4篇责任编辑:田老师阅读:人次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6
1.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20世纪上叶,世界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长期而严酷的战争,极大地破坏了人类的幸福生活。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世界,对各种问题的修复和解决便显得日益重要。而对于心理学而言,其主要任务也就随之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秘密,找到治疗或缓解的方法。虽然心理学家们也从未放弃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虽然对积极心理学也产生了影响,但很可惜的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积极心理学始终处于消极心理学的阴影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正如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anM.E.)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积极心理学开始重新回到心理学家和公众的眼前。
2.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1]它是对病态心理学的"扬弃"与价值转向,它更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指出心理学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问题消除并不等于获得健康,人不是为了没有问题而存在,人是为了生活幸福而活着。因此它主张采取更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挖掘人的积极力量与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的积极体验的研究;二是个人层次的积极个人特质的研究;三是群体层次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2]
3.我国大学生在就业上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主客上来分析。客观上主要体现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有脱节,学科知识的滞后性,毕业生人数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性,这些都造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从而造成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而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期望值过高,即大学生自己的高期望与社会的低接纳之间出现不一致,导致他们的心理上严重失衡,从而产生了压力;二、是功利化倾向,过于强调工作给予自己的回报;很多毕业生对于工作的要求没有把关注点放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而更多的是要求当前的工资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三、社会实践能力弱,现在很多单位的负责人都反应现在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实践能力太差,就容易让大学生到单位后无所适从,不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导致他们心理上产生压力。
4.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策略
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很多现象,来解释一些问题,那么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
4.1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专业知识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才具备了走入工作岗位的能力。可能有些人会说"学校所学的知识根本与社会不能接轨,没必要那么认真"。其实不然。首先,一个人不管他所掌握的知识还是技能是否是很尖端,但至少这些知识会让他信心十足,他会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能力,自己不是一个一无所长的人;其次,所有的知识都是一脉相承的,任何一门知识或是学问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就拿学心理学的学生为例,毕业后他可能做的是销售的工作,按大家的理解这是与他的专业也是相去甚远的,但是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经验的人说,做销售你要学会察言观色,要抓住对方的心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的,他以前所学的心理学的知识就能对他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我们可以说在所有的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中,没有一个是永久不衰的,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有不同的要求的产生,所以我们要坚定一种信念:那就是我所学的专业就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把它钻透。
4.2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各方面的能力。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普遍反应现在的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太差,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但却不能用于实际,不能用这些知识为公司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能在就业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要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实践能力。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可以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事情的应对能力,以及与同事伙伴的团结协作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同时参加社会实践也可以锻炼一个人勇气与胆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其实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点。现在也有一些大学生,面对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没有勇气去敲门,那这样就只会与机会擦肩而过,空留遗憾了;有些同学是好不容易进去了,却始终不知如何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出创新点。
4.3提高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失败乃成功之母,从哪跌倒再从哪爬起来,但实际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寥寥无几。现实的情况是,一次的挫折就有可能让一个大学生从此消沉,这也可能是与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学生在家都是家里的中心,从来也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再加上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自负,因此一次的挫折就可能打跨他们。因此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正确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次挫折一个经验,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挫折就不算什么了,而且还会让他们在经历了挫折之后变得成熟稳重,懂得思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挫折是一笔财富,只是需要我们用心体会,认真对待,变压力为动力,那么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用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想信自己的能力,那么你就一定能收获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况志华,任峻.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02)
[2]张惠霞.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向的启示.科教文汇.2008(01)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7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
(一)就业心理期望值降低,但挫折与失败感仍然困扰着当下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相应的降低了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从原来的“找一份好工作”渐渐地转变为“先找到一份工作”。应该说大学毕业生的这样一种“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对于当前大学生及时进行自己调整从而确保能够尽早地获得工作机会是有利的。但是由于就业环境的影响,各用人单位进行招聘时仍然是优中选优,许多岗位的比例达到了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在此情况下,仍有大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饱受打击,挫折与失败感使许多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产生了严重怀疑。
(二)就业过程中,强势群体的优越感与弱势群体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并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女大学生、农村学生、文科类学生或是冷门专业学生、一般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状况主要集中在理论性较强而实用性较弱的相关行业以及办学没有明显特色的高等院校,而理工科毕业生或名校毕业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相对而言难度较小。就业市场上供需的巨大矛盾反映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就突出表现为就业中的弱势群体无法忍受打击,往往把自身的就业失败总体归结为社会或者学校的原因,对于用人单位或者是所谓强势群体的优越行为一律抱持一种抗拒的`态度,这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比普通学生更为敏感,也更容易产生焦躁情绪。
二、“就业难”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一)多年扩招引起的就业困难与就业形势紧张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明显的根源所在高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扩招后,一些学校由于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更是使得大批扩招后的高校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1年,我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现出来。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又增加28万人,达到了727万人,继2013年所谓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大学生就业显然是“难上加难”。应该说,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高校对就业心理辅导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及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不合理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的代表,被社会寄予重大期望,社会在关注他们的行为的同时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尚未十分重视。屡见不鲜的大学生自杀或者抑郁成症的事实表明,大学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而在毕业前夕因就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更是其中极具普遍性的一种。当前,各高校虽然多数设有相应的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较少有针对性地对于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症下药,从而导致学生对于自身出现的问题往往未能以有效手段进行处理。作为培养人才的载体的高校专业,又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重理论轻应用、专业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带来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受家庭、自身投入回报压力的影响,不能对自身正确认识是引起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内因一方面,大学生经历了数年的寒窗苦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迫切需要找一份工作特别是一份好工作以作为多年努力的回报,这种期望本身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与这种期望不相适应的是,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都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识,更谈不上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往往是个人条件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个人挫折感随着失败的增多而日益加剧。同时,大学生往往对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面对就业压力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陷入“准备不足―就业受挫―信心减退―害怕再次就业”的恶性循环,就业心理问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三、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对大学生就业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应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积极采取措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同时加强毕业生的心理干预与调适大学生就业难不仅仅是毕业学生及其家庭的个人问题,就业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可能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于目前出现的大学生难以就业而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总的原则是必须给予充分的谅解与足够的关注。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六大项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在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带动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得以改观值得期待。此外,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难的现实面前,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政策关怀,还需要更体贴的心理关怀[4],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教育,也应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各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
(二)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学生竞争能力及加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观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不难发现,真正就业难的学生多数就读的是文科类、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而那些理科尤其是工科毕业的应用性强的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度相对较小。这一现象表明,并非是社会不需要或者接纳不了扩招后的大量高层次人才,而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工科学生比例偏低,尤其是专科院校中工科专业比例较低;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5]。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通过调整学生的培养方向,停办和社会严重脱节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途径来加以克服。此外,高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视就业形势,帮助高校毕业生建立起健康的排解心理压力的渠道,达到学生在压力面前能够化压力为动力、产生问题以后能妥善解决的目的。
(三)面对现实,树立良好的求职就业观念,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必须予以重视,但是也要认识到大学毕业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找到一份工作还是可能的。现有形势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应该成为新的社会时尚。在就业过程中,不妨适当降低起点,到基层单位或第一线积累适当的工作经验以增强个人就业的主动性。同时,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客观地评价自己,避免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的心理,克服急躁、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正确对待自己与社会,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前提下,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个人中长期职业发展的目标也不失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进行调适的良策。
作者:吴娟 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 篇8
论文摘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女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中遭受性别歧视日益突出这一社会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环节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心理学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界定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我们来说,应深人分析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具体原因,研究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对策措施。这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何为性别歧视?何为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对于性别歧视,联合国在1979年经过广泛讨论和反复修改后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认为,所谓对妇女的歧视就是“基于性别所做的任何区分、排斥或限制,其结果和目的是损害或否认妇女(无论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础上,认识、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应该是目前关于性别歧视的一个最为权威而科学的定义,它准确地阐述了性别歧视的基本含义、内容。而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来说,我们则可以从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规定中得到这样的解释与结论,所谓“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即是基于性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损害就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不应视为歧视”。由以上两个概念的交叉、包容的部分,再结合大学生就业中女大学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可以这样认定:所谓大学生就业环节中性别歧视实际上就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毕业生的各环节中,除妨碍正常生产、工作或依法不适合女大学生的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生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有关情况与现象。
了解了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基本概念,既为我们正确识别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各种表现形式及现象提供了科学的客观衡量标准,也为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性别歧视现象提供了法律依据。一般说来,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I、女大学生求职经历普遍艰难,找到工作所需的时间和心理成本较高。根据王小波对南开大学2000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女大学生求职经历要比男生艰难得多。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和心理成本更是普遍要高于男生,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而获得面试的机会却普遍少于男生。故往往心理压力和挫折感也就比男生大得多。尽管在付出更大的求职成本之后,多数具有较高素质的女大学生也能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就对此类问题有所忽视。
2、用人单位提高或限制对某些专业的女大学生的录用条件。目前有两类专业的学生遭受性别歧视现象较为严重。一部分是长线专业的学生,如生命科学、化学、电子等专业,另一部分专业是受前些年市场导向的影响,曾经是热门专业目前则是普遍供大于求的专业,其毕业生心理落差大,而这方面女大学生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往往也就会更多。
3、用人单位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在同等条件下许多企业通常先录用男生,女生只有比男生优秀很多才会要。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百般挑剔与苛刻,常对女生提出了除职业要求以外的一些特使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的要求,甚至还在有无恋爱上大做文章。即使有女生能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有的用人单位还往往额外要求在签约的三五年内不得生育。有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认为“相貌身高”在求职过程中很重要和重要的比例为29.9%,高于男生的19.3%。女生对“相貌身高”的感受明显强于男生,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外在形象等更加注重和挑剔。
4、女大学生为获得工作机会时常在工资待遇方面做出让步。厦门大学人口所叶文振教授等认为要全面反映女大学生就业时是否受到性别歧视不仅要估算性别是否造成男女生一次性就业率之间的明显差别,还要分析性别是否明显降低女大学生从签约单位得到的包括协议工资在内的各种劳动待遇。他们对2002年1068名本科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的期望收人明显低于男同学,但即使是偏低的期望收人与雇佣单位的拟付收人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对数据的多元回归检验表明,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性别确实会减小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概率,降低签约单位拟付的工资水平。签约单位对男生拟付的月工资水平要高出女生10.9%。显然性别对女大学生报酬率的影响比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往往更为显著。
二、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不健康的自己意识导致矛盾心理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过渡与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己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迅速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己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J。自己意识是指个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观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倾向,自己意识仍然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一方面,她们极力主张并努力追求性别平等,另一方面,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她们身上又比较浓重。她们往往对一些传统性别观念表现出普遍的认同。比如对“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观念的认同。表现在事业观上,一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用不着在事业上太突出,对家庭和社会持有一份平和的爱心就足够。当代女大学生是集浓重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与浓厚的现代色彩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她们从潜意识中渴望自强自立,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她们又从潜意识中压制自己,降低自己的成就期待值,降低自己的发展目标,只求谋个稳定、轻松舒适的职位即可,从而抑制自身潜能的发掘。
(二)女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女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她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有些女大学生的依赖性强,工作要家人找,面试要家人陪同,就业要家人决定。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女大学生满怀激情,期望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称心如意、能最大限度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位,许多女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就业期望较高;另一方面,她们在现实中,又不得不面对着就业市场上的种种性别歧视,这种过高的就业期望与现实社会人才择用上男女差异往往使她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极容易使理想与现实相脱离。求职过程中的依赖心理和自恃过高心理则严重影响或左右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行为。
(三)社会消极因素诱发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其一、社会偏见使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狭小。社会中对女生存在普遍的偏见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认为“女生智力不如男生”,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男女生在生理机制上并无明显的差异,也没有优劣之分,除一小部分智力超常和低下者外,75%以上的人的智力都处于常态分布,不存在男性天生在智力上优于女性的问题。但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女性没有男性能干,意志不坚强,承受能力差”的观念,于是逐渐出现了所谓的“性别职业”,把女性可以从事的职业限制在教师、护士、办公室秘书、助理等工作范围内,而竞争强、待遇优的高层次岗位则成为女性工作的禁区,成为女性难以进人和跨越的所谓的“男性领域”。 其二、传统观念与大众传媒压抑女性就业发展。传统的性别歧视作为社会的潜意识,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不需要理由地”处于劣势。人们一般都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总是弱于男性。虽然不再狭隘地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仍大于社会角色期待。尽管社会发展要求女性具有事业心和竞争精神,但当女性在职场中、在社会生活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与男性一起竞争时,却会遭致许多非议和诘难。
现在的大众传媒在消费文化的泛滥下,普遍复制传统的性别角色,变相的宣传传统性别观念,甚至于片面强调女性的观赏价值与家庭角色。将女性塑造成“贤妻良母”和“成功人士太太”出现在婚姻家庭领域,这必将强化和支持民众原有的传统观念,加剧女性在就业中的劣势地位。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等教育中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性别教育。从现行的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各科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上看,很少甚至基本没有性别平等和专门的女性心理学的内容。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运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女性问题,尽管今天的高等院校开放性、包容性都表现得很强,但是如果想在高等院校的课堂上大张旗鼓地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仍然要面对很多问题,女性心理学在高校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门类和体系。现在尽管有的高等院校开设了一些女性心理学课程,但普遍都是作为选修课开设的,并没有纳人高校的主流课程中;一个针对高校领导和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7.5%的被访者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才,因而课程设置只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不需要考虑性别因素。以上种种现象对于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意识,实行性别公平,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都是不利的。
其二、高校在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方面所作的工作不能满足就业需要。学校没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导致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就业心理指导中,没能主动帮助女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转变就业观念,导致部分女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就业心态和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心理学对策
(一)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女大学生要端正就业观、人生观,突破“女不如男”的心理定势,要抛弃“相夫教子”、“女性是弱者”观念的束缚,要强化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改变人们的偏见心理,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求职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的过程,首先在心理上要有信心,女性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心灵手巧,耐心细致,温柔体贴,在许多领域存在着男性不可比拟的优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机会。
(二)社会要转变传统观念,消除刻板印象,确立性别平等
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等基本国策和女大学生就业的战略意识,提高对女大学生就业的认识。社会要引导媒体正面宣传女性的社会作用,消除传媒中对女性角色和作用的负面评价,为两性平等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减小女大学生就业的阻力。媒体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多样的女大学生形象,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改变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优势。
(三)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
其一、对女大学生采取差别教育。女性由于心理特点,往往注重对书本知识的阐释和记忆,忽略知识的运用,习惯于接受,不习惯质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女性多参与、多实践、多质疑、敢创新,以利于更多创新人才的涌现。同时,女性富于情感,而理性水平较低,这与女性的知识面较窄,缺乏对抽象理论的兴趣有关。因此高等教育要重视提高女生的理性水平,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开设逻辑学等有关思维过程的训练,开设各种知识讲座,加强对女生的课外阅读辅导等。
其二、针对女大学生身心特点,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对女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对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改变社会的传统性别意识和观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设立女性心理学系列课程使女大学生普遍关注自身,以良好的心理和情感状态走向社会,协调好人生、事业、家庭的关系,选择有利于女性生存和发展的生活方式,实现自身价值。
其三、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调整女大学生非理性就业偏好。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端正就业观念,指导就业方向,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疑问,疏解就业压力,对任何一个即将步人社会的大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力度。在就业指导工作中,适当的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有所侧重,引导女大学生在正视自己的前提下,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要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调整择业心态和择业目标,通过“自主择业”实现自身价值;要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己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节个人情绪,正确对待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避免心理冲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大学生就业ABC心理教育运用的论文】相关文章:
学习心理辅导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06-21
教育心理学在小学阶段的运用论文06-22
针对心理教育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论文06-20
浅析独立学院就业心理教育的论文06-21
酒店心理契约的运用论文06-20
运用心理教育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论文06-14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运用典论文06-22
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论文06-16
赏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运用论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