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下的学习空间室内设计探讨性论文

时间:2021-06-19 19:55:00 论文 我要投稿

环境心理学下的学习空间室内设计探讨性论文

  摘要:学习空间通常指进行学习活动的室内外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空间,如图书馆、展览馆等,还有校园中的教室、实验室等。学习空间的构建是实现教学变革的基础,在科技发展为重点目标的21世纪,学习空间设计应更趋于多元,传统封闭的教室环境气氛枯燥,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怀。环境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对环境特征和要素的体验,其研究的课题都来源于实际问题,该文主要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中的个人空间与领域感等方面通过分析环境对学习行为的影响,找出对学习具有正面影响的环境属性,提出提高学习效率、综合各种教学方法的学习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

环境心理学下的学习空间室内设计探讨性论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学习空间;人性化设计

  引言

  目前国内经济基本结束高速增长模式进入了平稳期,教学条件日益完善,学习空间的室内设计已趋成熟稳定的阶段,但在细节上仍然不能充分满足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生个体的人性化需要,而且目前国内学校的教室普遍环境朴素,设施不够完善。在满足教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符合人性化的设计更能为广大师生接受和欣赏,室内空间作为人所处的环境,给予人的影响是多元化的,因此研究环境心理学理论,通过合理营造公共空间,改善学习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空间概述

  学习空间主要包括三种:正式空间、非正式空间和虚拟空间。正式空间是学习空间的主体,是进行学习实践的主要环境,包括教室、自习室和实验室。学习空间要满足大量师生的教学要求,其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教室,主要分为授课教室和专业教室。在专业教室中,学生们不仅能听取老师的讲解,还能进行设计构思、模型制作和探讨交流,专业教室具备工作室的性质。学校建筑需在满足最小空间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和室内设计手法创建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和提升学习效率的学习空间。

  二、学习空间设计原则

  (一)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环境已经从完全的教学空间发展为被教育和主动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空间。新的学习空间构建应该以教学改革为依据进行。社会性学习理念提出,学习活动是和主体与其他学习者的交流,这要求新的学习空间要在对教学信息进行呈现的同时,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从原有的独自学习向独自学习论与协作讨论相结合发展,将所有的学习活动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体现出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而不仅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接受教师的教学。

  (二)符合学生心理行为模式

  学习任务需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在自习时还需要长时间伏案,学生难免会感到疲劳和枯燥。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学习效率也会因此降低。传统的学习空间布置强调秩序,营造出一种严肃的氛围,为了尽量保证学生学习时更加舒适和放松,我们要结合环境心理学中对空间体验的要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提升学习效率

  环境心理学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室内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是我们设计时考虑的出发点。在传统的教学空间中,学生作为知识信息的接收者,要尽量消除来自外界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教室作为自修室使用时,个人学习自发的创造性行为可能会缺乏方向,因此可以从环境中给予一定引导。

  三、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学习空间构建

  (一)唤醒理论对自习室学习空间设计的意义

  结合本文提出的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设计原则,高校除授课教室应设计单独为自习所用的学习空间,与以往封闭的教室不同,自主学习的空间应该更加开放,并添加更多的设计元素。环境心理学中的唤醒理论描述的是人的兴奋状态,行为上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当人的行为不自由时,会产生消极情绪,并试图重新建立对环境的控制。因此传统学习空间呆板的布局会让学生陷入被迫学习的心理状态,结合环境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学习空间应在空间布局上更加灵活。伯莱恩认为,能唤起注意,又能引起人们兴趣的环境刺激才能引发人们去探索,环境的复杂程度增加,更能引发人们探索的兴趣,但如果达到一定的复杂水平,人们对环境的偏爱反而会降低。另外,学习活动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周边环境过于复杂,也会对个人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环境心理学中,特定的环境因素能让人们获得良好的体验,实验表明自然或与自然相关的景物更加有利于一个人从压力和疲劳中恢复,一个人从情感上认为自己与自然是有联系的,就能从整个环境中受益。一些自然特征,比如绿色的植物能让人们更容易将当前的任务归结自愿的行动,很多高校的校园绿化充分,在自习室的设计中可以扩大外窗,增加与外界景观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活力水平,另外也可以在教室后排摆放一些宜于养殖的观赏植物来增添自然元素。使用淡绿色进行室内装饰,也能让学生获得与自然相关的联想,如淡绿色的墙裙,但高度不宜过高,要在视线高度以下,以600mm-720mm为宜。室内踢脚线、转角处的细节装饰可以使用绿色的塑料线条,结合了经济和美观。

  (二)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对教室学习空间设计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中的空间关系学着重研究人使用空间的方式,其中个人空间与私密性和领域性对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个人空间是个人心理上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这一范围不容许他人的侵入,一旦有其他人介入个人空间,被侵入者会在做出一系列复杂反应后逃离。个人空间影响人际距离,人与人的距离决定了在相互交往时最主要的方式,人类学家将人际距离概括为四种: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共距离。在学习空间的交往中,最主要的两种是学生与学生间的联系和学生与教师间的联系。学生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在常态圈,即50厘米到120厘米之间,教师讲课时与第一排学生的距离应该在社交圈内,即125-350厘米之间。在对高校学生上课时座位选择的调查,发现离教师距离较近的第一排位置被选择的频率较低,学生通常倾向于坐在第二到第三排的座位,由此可以证实学生们倾向于与教师保持稍远的距离,因此在社交圈内的距离应该选择较远的300-350厘米之间。由于建筑面积的限制无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实际获得更加宽裕的个人空间,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因此学生彼此间的距离也不宜过大。距离包括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两方面。实际距离是指物理上可度量的距离远近,心理距离则是指凭知觉认定的不可量化的'感性距离,因此从通过结合环境心理学提出的设计方法改变学生的心理距离可以让学生在个人距离方面的体验更舒适。影响心理距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色彩的冷暖度,这里采用的Greenwald在1988年提出的内隐联想测试,被测对象是19-20岁的大学生。选出含有近距离和远距离概念的词汇,让被试者根据看到的颜色选择描述该图像的词汇。该实验中,被试者将红黄以及其中间色等暖色与近距离词汇联系更多,相反将蓝绿色及其中间色等颜色与远距离词汇联系更多,证明人们对暖色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估计都是相对较短的,相反对冷色的时间和空间估计较远。因此在教室中界面的装饰颜色和桌椅的装饰颜色采用浅蓝或浅绿等冷色能够拉开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填补空间距离不足的缺点,提高学生的舒适感。教室内的人际关系除了学生之间,还有师生之间。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只担任教课职能,学生与教师的接触较少,心理距离较远,讲台上的老师形象较为威严和疏离,与学生关系不够亲近也会降低教学体验。因此在教师教学时背对的界面处理应该使用一定的暖色,如米黄色或淡粉色的墙面。色彩的明度也会影响心理空间,光线明亮的地点会给人开敞的体验,因此在教室内增加照明也是拉开心理距离的方式。

  (三)私密性和领域性对学习空间设计的影响

  人们普遍具有信息私密性和控制方面的需求,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私密性可以分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行为倾向是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他人亲密接触、或隔绝来自环境的干扰。信息控制则包括匿名,即拒绝他人了解自己。保留,即隐瞒部分事实,尽量减少交往,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学生在专业教室中学习时主要以动手实践和讨论协作为主,需要让几名学生成组坐在一起。在教室中间布置座位和绘图台,同时也考虑学生们在单独作业时的领域性体验,可以将单独的书桌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环形的讨论区,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协作。同时由于书桌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多个单人书桌拼合成的整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区域和明显的边界,同时满足交流和对个人领域的控制。人们在不同的交往模式下通常会进行不用的位置选择,如会话时倾向于面对面或对角就座。另外,在会议上位置的安排也与职位和参与度有关。而个人空间在学习空间设计中主要用来布置坐具,人们为了保持个人空间,通常倾向于坐在转角处和边界较为明显的位置。阶梯教室的座椅大部分是整排连接在一起,在设计时将整排座椅分为几部分排列,在中间留出空间,人为地多制造一些尽端位置。专业教室整体划分为分组作业区、单独作业区和储物区。根据学生的反馈,在开敞空间学习中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因此需要协作讨论的部分在专业教室中应分离成单独的区域。学生个人作业时使用的书桌添加能增加心理距离的蓝色隔断,同时增加私密性体验。以书桌为单位划分出个人空间,每个书桌都配备储物功能,个人物品摆放在书桌下方的储物空间可以给使用者制造出该领域由自己支配的体验。剩余区域摆放一些储物柜将上交的作业和专业所需的资料集中起来以供教师的统一批阅和学生查阅,以此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结语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学科,既着眼于人对环境的影响,也研究环境对人的影响,它将环境和行为关系视为一个整体并加以研究,学习空间作为学生们进行长学习时间活动的场所,需要具备完善的功能,舒适的环境,让学生在一个整体有机的环境中提升知识和能力。文章从环境心理学理论中攫取个人空间与领域感以及有关私密性体验的部分,结合设计手法和装饰色彩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心理空间,通过教室内坐具的合理布置增加领域感和私密性的体验以提升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管珏琪.数字学习环境设计新焦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3,03(1):01-06.

  [2]毕冰实,焦阳.高校建筑馆专业教室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12,07(1):115-116.

  [3]王山香,等.建筑学专业教室装修改造方案研究与设计[J].装饰与装潢,2016,42(28):214-215.

  [4]许涛.色彩心理与室内空间色彩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1,08(28):112-114.

  [5]张楠,都伟.大学生心理需求与环境设计研究[J].设计,2017,30(2):108-109.

  [6]孙静,王海峰.浅谈环境心理学对高校景观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7,30(5):158-160.

【环境心理学下的学习空间室内设计探讨性论文】相关文章:

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空间设计探讨论文04-18

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论文11-29

现代综合性疗养院空间设计探讨论文04-18

论故事与古史探讨性的论文06-23

DSAR进展趋向探讨性论文05-12

地铁换乘车站空间导向性室内设计探讨论文04-22

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论文05-16

风景园林专业环境心理学教学探讨论文06-22

茶馆室内设计探讨论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