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基于艺术感知力的艺术审美心理构建论文
“美的艺术”并非古而有之,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艺术是以美本身为原型的现实世界的摹 本。古典 美学 的 出 现,把“美”定位为一种无功利的审美判断,把艺术理解为理念的形式化表现,从而也建立起用“美”的观念把握艺术的“美的艺术”的理论。19世纪末以来影像技术与影视媒介的面世与普及,数字化技术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实时反映的声音刺激,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使得影像更富有史诗性和观赏性,并逐步开辟了一个人类看待和体验世界的全新格局。媒介和其他技术性工具一样,具有一种产生分离或令人入迷的力量,即人类所有的感知能在网络上得到延伸。①任何一种延伸都会改变人类感知与表征世界的方式,也会改变人对世界的体验,同时也在无意中形成这个时代的人的心理。新技术的产生使艺术的传播、感受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塑造人类感知外部世界和感知自我存在的方式。数字化改变了人对真实的期待也为艺术带来了更多的沉浸感,沉浸性发展到极端,会使人在精神上失去批判力与创造性,使人的能动性丧失,遭到物质力量的奴役,甚至会成瘾或没有自我意识,现实判断走向绝对的虚无,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对物的疯狂的痴迷。而这种对镜像视觉的偏爱,会消耗艺术本身的“价值旨归”与“价值指向”,并在欲望的蛊惑下,造成对艺术自身的真理和希望的破坏。
新技术影响下的当代艺术,带来了超视觉的、超内容的、超传导性的艺术感知模式。而在经典艺术中,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或者其他某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展示和传播作品的方式都较为简单。在当代艺术中由于技术性媒介的介入,艺术的感知力也与以前的直线力方式大不一样,更多的是以不同途径的传达方式在不同层级上将具有特定意味的对象反复刺激从而形成具有震撼性的效果。与传统的方式相比,那种静心的内心独白式的思辨与空问、冥想,被挤压或掠夺。虽然视屏对眼底的直接照射以及屏面后续信息的介入,使审美体验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时间、空间上的自由,但是毋庸置疑,历史发展的逻辑不是技术决定论,技术工具和社会应用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马尔库塞指出,技术时代的美学通过将审美艺术内在化和世俗化已全然丧失其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从而成为压抑人的自由,为不合理社会辩护的工具。人类应该摒弃依赖技术性的感知方式,以更为感性的艺术化的审美感知来认识我们的世界。①马尔库塞赋予艺术塑造新感性、构想生存能力和变革潜能的特性,并认为自由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人的感性基础上,而非依靠技术理性。他把审美作为人类要培养一种“新感性”,使技术艺术化。因为,艺术所展现的是更为纯粹的、真理化世界,马尔库塞所寻求“新感性”要求的是更高维度的艺术感知。具体而言,应该是主体自发的、思辨的精神追求。然而商品社会所提供的是一种彻底世俗化的、被技术理性支配的被动选择的艺术感知模式。
一 艺术感知力与艺术审美心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类的心理活动大致分为客观认知、情感以及意志三个方面。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包括审美过程也遵从于这个心理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在对美的体验过程中,情感相较于认识和意志更为活跃。在实际的审美实践过程中,审美心理的构成来源包括: 创作者在其所创造的艺术品中宣泄的情感; 作为受众的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的情绪情感;由审美对象所激发出的独立的情感。艺术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中各种心理活动高度活跃形成具有主观倾向性与情感定势的独特模式,审美心理的形成既具有由社会整体文化结构带来的普遍性,又具有个体差异所带来的独特性。但无论是社会化的审美心理还是个人化的审美心理都是由感知、经验和直觉三个递进的层次构成的。
感知是包括艺术审美在内的所有实践活动的起始阶段。在心理学领域中,人的感官受到客观事物刺激时,大脑对刺激所做的特殊反应即为感觉。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统称,人通过知觉对感官所感受到的内容进行整合,借以完成大脑对事物属性的认识和判断。艺术感知的生理结构机制与其他感知是相同的。其特别之处在于艺术感知对主观情感和经验积淀的依赖要远大于其他感知活动。或者说,艺术感知更多表现为主观性的感受,其他感知则偏向于理性的判断。艺术感知是艺术审美实践的初始阶段,通过五官将个体的情感因素融入到审美感知的对象中,再经过知觉对感受的情感体验和联想加以整合,将自然感性转化为审美感性,表现为形式感性和象征感性两种形态。伯林特对艺术感知力界定在知觉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对美的鉴别力,并认为相较于传统形式的视觉与听觉刺激,现代艺术能够通过对触觉和运动知觉的调动拓展了艺术感知力的视野范围。艺术感知力与艺术审美的逻辑关系是建立在美的本质基础上的。康德认为,美的本源是出自于人的理性能力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审美判断力,但美的本源决非美的本质。真正决定美的本质的是审美的契机,即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互动中,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形式与审美主体所做的审美判断间的契合。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即为对美的感知。②所以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关于感知体验的理论,尽管在艺术人类学的视域中,美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但是审美体验对于理解美和艺术的本质仍具有不可或缺性。当前美学理论的发展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欣赏体验,尤其在向后现代范式的转变过程中,美学指引了人寻求精神解放的方向。人的解放的实质在于人格、精神与美感上的解放,而解放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是审美和艺术。③
审美是一种感官体验的模式或能力,审美是主体对美的感性对象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性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审美的力量就在于它独特的感知体验的能力,审美的体验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而且审美体验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不同的维度,具有广泛性。在审美过程中,美感的形成来源于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应。在审美心理的起始阶段的就是审美感知,这也是审美主体对观察对象的艺术形态的基本判断,也是整个审美过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通过抽象化的想象获得了客观现实中的审美属性。虽然审美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但是不能停留于表面化的感官知觉,必须赋予其超越原有生命形态的主观情感才能形成艺术感知。这突出体现在其他感知与艺术感知之间,其他感知与艺术感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其他感知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而艺术感知能够发现和运用事物中掩藏较深的属性,这往往需要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独创的想象力。①当审美主体面对被感知的对象时,即使感知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审美主体也是在整体上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而不是对局部的孤立感受,并依照目的性的需要,对审美对象进行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是主动的、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中的自发性行为,选择的结果是审美对象所包含的与审美主体间最能产生情感共鸣的部分,这部分的感知体验要远清晰于其他部分。对于美的感知和认识,是审美心理的构成基础,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升华。在日常心理中人类对事物的功利态度、认知态度优于美感的态度; 审美心理是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日常心理的形成基础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由人类社会实践所形成的阶级性与个人化使得由此而形成的基本的艺术感知是各不相同的,在由日常心理向审美心理的转化过程中无法避免地留有日常心理的烙印。所以生活的审美化,在一定角度上意味着社会化审美心理的建构。
艺术是文化的核心,也是审美的核心。艺术是感性的终极表达方式,表达了自由的感性真理。伴随西方思想传统中真理性问题研究重心的转移,审美与艺术的功能得到了由模仿“真理”到象征道德的转变,其最初在康德哲学中表现为自然与自由之间过渡的中介,并最终演化成为一种面向现实的和解力量。②艺术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相联系、沟通达到同化之目的。艺术作为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这一两重性也是世俗美学和超越性美学存在的依据。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作为符号化思维和行为的产品,它将现实生活所提供的感性映象改造成一种完整的统一体,无限的延伸了人的记忆力,使空间不断地转化为时间,并能借助想象这种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活动来实现超越现实的具体表象,从而加快了人类感知能力和心理结构的双向良性循环。而从本体论角度来说,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家将其自身的审美体验具象化的过程,这种审美体验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情感把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艺术家在展开艺术想象和选择时,不仅要对当下的感知材料溯及原有经验中积累的相应材料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还必须投入热烈的情感。也就是要将原有的生命体验转化为观照的对象,用审美的态度重新予以审视和把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主体对客体的心理反应不是体现在某种个别的心理要素上,而是诸种心理要素的整体行动,其意识形态是隐含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更趋向于一种形象性的思维,一种感性化的意识,并在整体的行动中显示出过程的阶段。感觉是这个过程的基础,艺术感知是人形成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重要过程,尤其对艺术家来说,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都是来源于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知。艺术感知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非认知性的、带着主体情感色彩的能动反映,是艺术创作者对现实客体的独特的把握方式。艺术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对外在审美元素的主观感知能力和由此延伸出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艺术作品中所存在的深刻意蕴的感受体验能力。艺术创造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但所有的艺术实践的起点和重点都应当是感性的感知体验,这也是艺术与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区别。因此,情感与生命是艺术关注的核心。对艺术生产来说,人的情感既是一种客观表现,又是一种主观体验。在艺术创造中,一切的情感表述都源于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审美对象的深度体验使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成为一种构成物态化和情态化的有机交融,因此,在审美活动中理解活动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感思考。当我们进行审美活动时,感知的形成与审美心理是一种交相反馈的过程,二者的互逆与融通使我们能更为确切地了解、参与到艺术自身的属性中,充分发挥直观能力和通过感性具体的形象来揭示生活真谛的能力。
二 艺术感知力对当代艺术审美心理的建构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美”和“艺术美”是同为“美”的框架下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美是高于自然美的。自然美的产生是不包含自我意识的,自然美的是基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欣赏而产生的,艺术美是由情感、精神创作复制出的美。自然之美只有当被人所感知,并在此基础上被独立的、整体性的欣赏,使客观之美与主观感受统一时才会被接受。所以,这种感知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能动过程。在我们的审美实践中,首先形成的是审美对象形象的感知,这可以累积审美心理中的形象存储; 同时根据我们自己的审美经验,依照个人化的情感对客体的形象进行重新组织,并根据联想、想像创造出客体与个人化审美心理最为融洽的审美意象,这也是我们内在化的审美心理通过实际的想像与实践的外在化、客体化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对我们感知和创造的结果再次进行梳理进而获得规律性的认识,那么我们既能够获得审美经验的积累,形成新的观念,又能够借此对既成的审美心理加以补充,进而完成对原有审美心里结构的调整。在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中,需要对日常实践中客观审美元素的判断与分析,才能完成客观世界的联想到对心灵追求的升华,这也是对真实生活的具有创造性的感知。这种自发的、具有创造性的感知能力能够主动探索生活实践中具有美的元素,并通过感知对以往的审美经验进行判断,从而使艺术感知力得到锻炼进而影响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在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马克思的美学观点认为,为主体的观察者的具体感知是由客观的审美对象决定的,同时审美主体又对客观的观察对象主动地、主观性地加以感知。对艺术的感知力决定着对美的发现与探索。具有较强的感知力的人能够发现不为他人注意的各种问题,能更准确地对问题背后所指向的客观规律给以判断和解释,并将其赋予具象化的表象形式传递给其他的参与者,即艺术品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体验以物化形式传递给观众,艺术品成为客观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间联接的介质,使感知、传递、反馈的过程成为一个整体。审美心理的建构是以审美主体对客体美的感知为客观基础,并以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条件为制约。
在心理学中,人的感知方式可分为有意感知和无意感知。所谓有意感知是指感知和有意注意相结合而发生的一种心理过程; 所谓无意感知,就是指感知和无意注意相结合的一种心理过程,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判断时不可缺少的感知形式。有意感知是艺术家累积艺术体验的重要方法。观察者不是漠然注视着眼前的客观现象,而往往都以意志加以控制。他的理解力也随着感知处于紧张的活动中。对其中的某种特质的注意力越高,就越容易获得清晰的感知结果。根据感知的这种特性,对艺术审美心理的建构可根据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行为目的分为主动建构与被动建构。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被动性地构建审美心理结构。例如到历史名胜旅游、观赏自然风光,这样的行为在无形中积累了审美经验、提高了审美能力,可是这种对审美心理的被动建构是非常缓慢的,具有不确定性和缺乏创新的。因为审美主体在这样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并未能对审美感知力进行提高,依然缺乏对生活中不经意的、美的元素的确切感受。在审美实践中,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可以赋予审美主体更为深刻的反思,并在此过程中意识到审美心理结构中的欠缺,从而使审美主体主动地趋向更高维度的审美实践活动,激发审美主体对审美积淀的准备,完成对审美心理的重构。这种审美积淀的准备包括内在化的审美感受与外在化的审美实践。内在感受是审美主体对感知的情、意化的思维模式。外在审美实践是指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这种感受和创造的活动要求的是更为积极的将主体的精神、心理感受与对象进行联接。①艺术感知力是构建艺术审美心理的基础,不同的艺术感知力为主体带来的是不同的审美心理,不同的艺术感知造就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在审美过程中独特的艺术感知力对于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起着很大的作用。换言之,一个人的审美心理是建立由其独特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艺术感知上的。艺术感知力越敏锐,其所感受到的对象就越丰富,其形成的审美心理的弹性也越高。感知活动所获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它本身就是有形式的。但这种形式是对象的自然形态与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所积累而形成、对创作者来说是一种“预成的”规范形态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中,相同的动物在不同的部落眼中看到的形象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有的部落看到的是熊的强大的力量,有的部落看到的是熊的残忍,这充分说明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同一事物在感知角度上的分歧。这些审美实践的经验在经过审美主体的内化之后以特殊的审美定式存在,并进而影响其相关的艺术创作。艺术感知力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更有效地将每次感知到的印象经过归纳整理后所获取的经验,作为养分融入到审美心理结构中,这种经验可以是某种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一种具体的形式。当审美的心理定式存在后,审美定式所决定的审美态度和情感即会对审美主体产生影响。感知者在面对复杂庞大的信息时,那些符合审美心理定式的存在会更容易被审美主体所感知。①审美心理定式的存在有利于在庞杂的信息中快速选择感知对象,但是在另一方面,定式的存在使审美倾向呆板化。因此,创造性的艺术感知能够使审美实践具有更为明确的指向性,能够深化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探究,在感知的同时对以往的审美经验进行统合、分析判断,使审美由主观感受向更深度发展; 同时,创造性的艺术感知可以将审美对象的选择视野扩大,使审美心理向广度上拓展。这种由创造性的艺术感知带来的在纵向和横向的同时发展就是审美心理向更高维度发展的必然过程。
就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来说,艺术感知是对客观现实就主观审美感受的把握能力和自我化的表达意旨。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能够抵消由媒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普遍性的审美心理世俗化、娱乐化的倾向,是审美心理能够始终保持面向更高维度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尤其在网络时代语境下,艺术感知力对艺术审美心理的构建尤为重要。技术发展从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心理,信息接收的广泛性、快速性使大众审美经验获得了巨大提升。但是,对于艺术审美心理来说,信息的碎片化造就的现代艺术空间在不断弱化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思辨过程,对美的理解流于表面化与形式化。②要形成整体的、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首先需要建立更为敏锐坚定的艺术感知力。艺术感知力的提高的建立可以削减心理判断中的功利性,放大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对审美性的要求。朱光潜先生用不同的人对同一棵树的看法来说明这个问题: 对于贩卖木材的商贾,他看到的是这棵树的经济价值; 若是一个研究植物的科学家,他考量的是从植物学上看这棵树究竟是何种何类。若是一个艺术家考虑得更多的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这是基于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感知所带来的必然心理结果,在非功利的角度感受到观察对象所具有的于人相关的空灵化、审美化的情感。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艺术感知力与艺术审美心理之间内在的紧张关系---艺术审美心理世俗化、娱乐化的当下,审美心理对艺术感知力的干扰。一方面在艺术感知力的培养过程中,由于信息泛滥而导致的艺术感知力培养的表面化; 另一方面是社会化的审美心理对艺术感知力的干扰。商品化使审美的在物质化的语境下被动的渗透到几乎所有的生活领域中,使审美活动本身不再具有区别于日常心理的特殊性与自发性。当所美学商品化、物质化,依靠美学符号所形成的审美判断也不再是非功利、感性化的结果。商业文化所形成的审美世俗化其本质是对艺术感知的封闭与僵化。艺术本身的价值绝不在于机械的重复。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更强的艺术感知力来引导审艺术美心理的成长。具有较高的艺术感知力时,无论面对哪种表述方式的审美意向,其审美心理的演进发展必然会保持在更高的精神品格之上。
【基于艺术感知力的艺术审美心理构建论文】相关文章:
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12-08
杜甫论书诗的艺术审美11-17
艺术设计论文07-30
纤维艺术毕业论文08-23
消极心理学反思与构建论文09-25
美术艺术考察毕业论文08-23
浅谈公共艺术毕业论文08-23
语言艺术论文范文08-24
橱窗展示中的装置艺术论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