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的应用论文
一、在变态心理学课程中实施PBL 教学法的必要性
PBL 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作为一种已被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它采用以实际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以讨论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PBL 教学法最初主要应用于医学院校的教学中,但目前已成为多学科、多领域广泛采用的教育模式,亦已成为心理学学科的教学模式之一。
变态心理学是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与分类,力图揭示异常表现的原因与机制,从而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心理障碍的防治,为学生日后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测评等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变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对各类心理异常进行正确的表达和叙述、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和机制进行理解与分析、对各种心理异常的发展和预后进行判断与估计、制定异常心理的咨询、治疗和预防措施。
综合上述变态心理学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教学目标,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对临床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准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鉴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实现以上目标,因此将PBL 教学法应用于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显得尤为必要。因此,本研究将以实现变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选择PBL 教学章节、创设适合PBL 教学法的具体问题等环节,对变态心理学教学中采用PBL 教学法的教学设计进行架构和探讨。
二、实施PBL 教学法的必要准备
(一)确定教学章节
以刘新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出版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规划教材《变态心理学》为例,该教材的具体内容包括变态心理学绪论、影响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变态心理的理论模型、变态心理分类、诊断与评估、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以及各类心理障碍等章节。在以上内容中,除绪论、理论模型、分类与诊断等章节以外,症状学和心理障碍等章节都有大量理论联系实践的内容,适宜采用PBL 教学模式,可以将其作为PBL 教学法的授课章节。
(二)完善教学资料
PBL 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因此,完善教学资料,根据具体章节内容选定有代表性的案例,编辑相应的视频材料,是PBL 教学法顺利展开的前提和基础。
(三)明确实施步骤
经典的PBL 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教师讲解背景知识并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收集资料→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根据PBL 的教学理念,在变态心理学课程中实施PBL 教学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实际问题→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按小组展开自主学习→小组内合作交流以解决问题→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三、PBL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一)提出具体问题
问题的提出是PBL 教学法的起点,也是实施该教学法的关键。以《变态心理学》教材中的神经症一章为例,该章节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神经症的特征、类型,掌握神经症发生的心理病理机制,重点和难点是影响神经症发生的心理社会及生物学因素。在神经症一章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供一个神经症的具体临床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案例分析、讨论几个问题:该案例的具体症状表现;影响症状形成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
(二)构建学习小组
按每组4~6 人的规模形成学习小组,一个班级可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确定各组小组长。每个小组都需要解决教师提出的所有问题,小组长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给予每个成员明确的分工,使小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主探索的机会。
(三)组内交流合作
完成分组与小组内分工后,教师根据问题设计的出发点指导每个小组明确学习目标,以及为解决问题所必需掌握的理论知识。然后由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分头查找资料,通过独立思考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沟通与交流巩固所学知识、纠正错误认知,使具体问题在争论、探讨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并在小组内形成较为一致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展示成果与总结评价
各小组在小组之间展示学习成果,最后由教师根据成果展示内容,归纳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把握到的要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促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并巩固所获得的.知识与思维技能。
四、影响PBL 教学效果的因素
在PBL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具体问题的设定、教师指导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一)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
教学准备既包括教师对教学素材的准备,也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PBL 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储备程度直接决定其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变态心理学课程适宜开设在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第四或第五学期,此时学生前期已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的基础类课程及方法类课程,逐步形成了分析及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思维模式,能够为后续变态心理学领域中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奠定基础。
(二)具体问题的设计
设计问题时需要把握几个原则,即难易适中、以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为核心,以课程目标为基础。过于容易的问题或任务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当任务难度过大过难时,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内容要紧扣对应章节的内容,并以实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为基本导向。
(三)教师的指导水平
教师在PBL 教学过程中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时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把控者。Barrows 认为,理想的指导者既是一个学科专家,也是一个指导专家,必须同时具备学科能力和指导技能。教师指导能力的高低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教师在开展PBL 教学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PBL 教学培训,通过不断提升指导能力以实现PBL 的有效教学。
五、结束语
在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PBL 教学法则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传统灌输式教学相比,PBL 教学法的优势体现在: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探索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PBL 法的实施能够在大学课堂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仅符合了当下高校所提出的研究型教学理念,满足了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促进其个人成长[8]。在PBL 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中,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程度、提出合理的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是PBL 教学法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
【PBL教学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妇产科实习教学中PBL法的应用论文07-10
PBL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07-26
PBL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7-24
探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PBL模式的应用论文09-14
有关传统教学和PBL模式的论文07-31
PBL案例式教学保险学论文09-05
PBL模式教学生态学论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