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语文论文
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也是社会和家长反响比较强烈的。谈到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上海市市东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杨俊岩指出:“一是读与写严重脱节,学生不会从课文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二是写作公式化;三是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启迪;四是课文与作文脱节,教师缺少课后指导作文的材料。
记者在采访中感到,对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感慨颇多,他们认为,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僵化的训练模式。从小学到中学,作文教学忽略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
临近考试,教师们忙着猜题,学生和家长忙着请人修改作文,然后强化记忆装进脑子里。有的学校几乎以每天写一篇甚至几篇的节奏操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其结果是,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害怕写作文,而对作文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没有可写的,这是为什么?
上海市吴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根宝认为:“作文的关键是看有没有话要说,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或褒或贬,或扬或抑。但现在高考是一根指挥棒,教师只要求学生的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自圆其说,分数好一点,冲上二类卷就可以了,至于是真话假话、真情假情,就都不太关心了。”
写作本是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而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可以任意拔高,泛泛而谈、真情实感少成了写作的通病。
一位中学生坦言:“我们写作文不能写心里话。老师教导我们,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只要写得有技巧,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
记者在某中学采访时,学生介绍了他们作文训练的情况:一周写一篇作文,议论文就是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归纳等套路,训练到后来,不管拿到什么题,都可以照着套路埋头去做。
这样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说:“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90%的人会说不喜欢。如果我们的学生接受了十年的语文教育,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教师埋怨学生写不出好文章,只能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
前不久,一位家长在《北京文学》撰文批评当今语文教育时指出:“语文教学过分追求标准答案,禁锢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使学生把原来活跃的心收起来了,把许许多多丰富的词汇从心里赶出去,完全接受大人给他的标准答案,按大人的意思谨慎地使用词汇,久而久之,所有的孩子都像收音机一样的说话。更令人不解的是,语文学到这程度,学生的作文反而越来越差。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写过扶残疾人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一类的故事,他们快乐地共同编着同一个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到老师那领一个好分。”
在一次北京市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评委们翻阅了一篇篇参赛作文,纷纷摇头长叹:“故事一样,写法也一样。”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教师说:“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阅卷真是味同嚼蜡。”雷同本是写作的大忌,却成了学生作文的通病。
在一次国际发明设计比赛中,中国派出了许多重点中学的尖子选手,结果仅获得一个纪念奖。《中国青年报》曾大声疾呼:“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哪里去了?”答案是简单的,当一代孩子没有自己的眼睛,没有自己的头脑和语言,怎么谈得上想象力?
主观意识的培养乃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有机结合,作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作文的取材、选材、谋篇、布局无不是学生主观意识的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
1996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初夏的时令特征》难住了许多考生。有人认为此题出得太难,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一个18岁的中学生,如果不具备观察生活的能力,写不出初夏的时令特征,写不出初夏特有的生活风貌,那他18年的生活中无疑有很大的空白。出这道题的目的正是要考一考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不能不令我们深刻反思,现在的语文教育已经使学生从书本到书本,从考卷到考卷,使学生无暇顾及身边发生的事情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
如何认识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怎样遵循青少年的认识规律,改进作文教学?北京市教科院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孙荻芬认为,写作训练,从宏观上说,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观察、积累和思考,获得丰富的认识和经验,然后用文字将这些认识和经验写出来。这样训练才符合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才能实现对写作能力的全面培养。从微观上说,学生完成一篇文章要经历构思、谋篇、布局、起草、修改等一系列过程,这样训练才能产生一篇文章,才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练好写作的各种基本功。无论是宏观的要求,还是微观的要求,这种能力养成过程的训练,都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的语言操作过程中将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加工并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成一系列的智力活动,进而形成能力。同时,这种能力养成过程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上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删繁就简、逐步体会,摸索语言运用的一些特殊规律及与之相应的既严密又便捷的语言活动形式,表现出准确敏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目前这种教学方法恰恰违背了作文教学的规律,违背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必将导致学生作文水平的低下。
还应当看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应用文的要求更高、更严,文章除了要有文采外,还要准确,强调实践性、科学性。因此,一些教师建议,作文教学应当更注重实用,多教会学生一些应用的东西。语文教材中应多增加一些应用文训练的篇幅和内容。
【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打破目前体育运动训练僵化的模式论文06-25
突破新课程改革中的思维方式分析论文04-21
培育心智模式提升思维品质的相关论文06-12
高等院校声乐教学思维模式与转换论文06-19
语文教学的思维分析论文06-22
《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阅读答案04-15
突破作文难点,引导思维规律01-07
《思维定式的建立与突破》阅读答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