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识字之路的论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生活是最活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活的识字课堂。为此,我们应当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打破只局限于课堂、课本的做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
一、家庭生活,识字的温床
每个人从降生到人间就开始了学习,从熟悉环境、认识父母,到学会说话、接触汉字,无一不体现了人的学习过程。而家庭生活中有意识的识字教育,在儿童0—6岁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也许,不经意地在诱人的零食袋上随手指点,孩子就在无意中认识了不少汉字。也许对着电视屏幕信口说说,孩子就在娱乐时对汉字产生了兴趣。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正是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学到了知识,识了字,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二、超越教材,走进生活。
自主识字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巧妙地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是增加识字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在新环境中识字
1.认识同班同学的`姓名。开学初,我就把班中每个学生的姓名制成座位表贴在讲台桌上。第一次发作业本时,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了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学生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课余时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有的热情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姓名,有的好奇地寻找着同学们的名字。没有几天工夫,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作业本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近100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他们记住了。随着学生相互间的交往日趋加深,还可以引导他们彼此介绍父母的职业、工作单位、家庭地址等。这个看似无意、实为有心的做法,使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认识课程表。课程表中每天的课程安排是学生必须事先知道的,由于不认识汉字,读课程表也是一个障碍。继认名字比赛后,我就组织学生读课程表比赛,看谁先会读课程表,一张课程表汉字最多也不过几十个字,大多数学生一二天下来,就基本会读了。
【以生活为课堂走开放识字之路的论文】相关文章:
论课堂的开放论文04-19
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论文07-04
《走自立自强之路》的课堂教学设计08-17
探索新教育走科学和谐教育之路的论文02-18
走平凡之路作文03-02
走梦想之路作文06-26
走文明之路作文08-29
开放性初中课堂教学论文06-13
用心走表演之路作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