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渠道论文

时间:2021-06-10 18:53:25 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生就业渠道论文

  现在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大家知道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渠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渠道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就业渠道论文

  [摘要]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乃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文章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指出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创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

  创业是指创设新的职业、创办新的企业。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就业”能力,这种能力与市场行为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非常重要。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将它提高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

  1999年4月在汉城召开第二届国际高等教育大会,会议的主要文件中关于创业教育的一段论述:“为了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和变革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训过程必须包括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就业还是自我谋职都同等重要。”1998年,德国大学校长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在今后5~10年中,把每届毕业生从现在的10%的创业率提高到20%~30%。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通过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立业、创业的实用人才。农业部在农业专科学校开展了培养不端“铁饭碗”,以家庭经营专业户为目标的招生就业改革。通过改革,大部分毕业生走上了自我创业的致富之路。1988年湖南针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了农村家庭经营专业,培养专业农户和独立经营的技术服务人才。1994年青岛市政府提出富民工程,培养一批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职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增长要到2050年才能停止。据预测,我国人口2010年为13.81亿,2050年为15.82亿。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到2010年入学率接近15%,若按每年新出生人口为2000万计算,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万人,每年毕业生将在500万以上。据介绍,2005我国各类高校在校学生总计已超过1500万。而今后高等教育入学率将继续增加,毕业生也就相应增加。据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一直保持在60%以上,面对这样沉重的就业压力,如果高等学校再按照过去的思路培养人才,以所谓的“适应性”来抢占现成的就业岗位,路就会越走越窄。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思路,提倡和鼓励自主创业。若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树立创业教育新理念,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三、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

  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或者30%,而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并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中,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根据中华英才网发布的.《2006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毕业后的意向”时,79.2%选择找工作,选择毕业后创业的仅有4.3%。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很不成熟。

  2008年1月,四川大学发布的《我国本科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显示,在最近10年四川大学156个本科毕业生创业实例中,失败的占83.9%。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

  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种种优惠条件,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据华南某高校于2004年对5所重点高校1400名大学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4.57%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是最终创业的却不足1%,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全国各地的高校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2004届的广东高校毕业生约为13.028万人,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一两位同学;2004届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中,也只有一名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二)自主创业多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咨询、零售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经验。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极其缺乏。近年来,国内创业教育逐渐升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介绍,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这些高校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及“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是,中国的创业教育还属于经济学领域,还没有成为一级学科,甚至连二级学科都不是;各个高校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但是还没有系统地纳入到国家的教学安排中。

  四、实施创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1.创业意识的养成。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并具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应该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创业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等心理品质,为他们日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定的心理基础。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是创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创业人才成长中所需培养的重要因素。

  3.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通过创业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职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懂得与创业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市场调查和预测市场走向的能力。

  4.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一个人知识面越广,结构越合理,创造力也就越大。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业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教学计划中,除了安排系统的专业职业知识外,还要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文化课、创业课,形成多元化课程体系,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1.高等院校应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进行课程选择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高等院校应该开设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选择创业项目,从而改善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靠少数学生的自我摸索,有一定盲目性的状况。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必须发挥教学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例如,在美国的某些大学中开设“企业经营计划”等课程;法国的某些大学设有“企业创办学”等课程。而我国尚未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因此,必须把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

  首先,改革课程设置,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延伸和拓宽。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创造学”“科技发明学”等课程,并编写相关的教材。教材内容应包括创业风险、创业心理、创业技巧、创业理论、创业法制常识等不同的内容。并以创业需要为切合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和生产管理知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课堂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其次,结合专业课教学,通过渗透、结合、强化的方式,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创业教育不要求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中挖掘、开发、增强创业教育的内容。在课程建设上提倡“文理互补”等多科协作方式,加强“通才”培养,为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高等院校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创业教育不仅要改革课程设置,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正如布莫(G.Boomer)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教师只是依据早已设计好了的课程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的质量必然会受到损害。创业教育条件下,教育质量的评价将主要由社会做出,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这样的教学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或教学进行技术性革新,也不是传统教育、教学的现代包装,而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彻底的教学改革。

  3.高等院校应积极实施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针对创业意向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高校通过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目前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没有健全或者落实,这就要求国家制定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自主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是资金的缺乏,毕业生跨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时根本没有任何资金积累,这就需要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再者,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等一条龙服务应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四)转变社会观念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打破那些认为“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的父母应当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关心他们的创业,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社会还必须提供一定的社会舆论导向,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向社会广泛宣传,给予大学生舆论上的支持。在创业者遇到暂时的挫折时,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开展创新教育是培育创业人才的基础[J].煤炭高等教育,2002(6).

  [2]胡放.谈创业教育中的育人观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

  [3]叶育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3).

  [4]欧清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障碍与对策探微[J].教育与现代化,2004(3).

  [5]赵志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6).

  [6]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7]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8]蔡楷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4).

  [9]王永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大学生就业渠道论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的就业论文03-31

渠道管理利剑论文03-30

营销渠道建设的论文06-26

营销渠道冲突的论文06-26

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有哪些10-01

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的整合论文04-26

大学生创业就业论文03-31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论文03-31

大学生就业的论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