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时间:2023-10-13 10:57:08 晓怡 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1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web3.0。比如dropbox,uDrop这类应用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 发展的战略重点。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发展趋势及相关联之处。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与传统的桌面互联网相比较,移动互联网具有几个鲜明的特性:

  1、便捷性和便携性。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网络是一张立体的网络,GPRS、3G、4G和WLAN或WIFI构成的无缝覆盖,使得移动终端具有通过上述任何形式方便联通网络的特性;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载体是移动终端。顾名思义,这些移动终端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有可能是智能眼镜、手表、服装、饰品等各类随身物品。它们属于人体穿戴的一部分,随时随地都可使用。

  2、即时性和精确性。由于有了上述便捷性和便利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工作中的碎片化时间,接受和处理互联网的各类信息。不再担心有任何重要信息、时效信息被错过了。无论是什么样的移动终端,其个性化程度都相当高。尤其是智能手机,每一个电话号码都精确的指向了一个明确的个体。是的移动互联网能够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3、感触性和定向性。这一点不仅仅是体现在移动终端屏幕的感触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照相、摄像、二维码扫描,以及重力感应、磁场感应、移动感应,温度、湿度感应等无所不及的感触功能。而基于LBS的位置服务,不仅能够定位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甚至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趋向性,确定下一步可能去往的 位置。使得相关服务具有可靠的定位性和定向性。

  4、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和业务使用的私密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5、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以上这五大特性,构成了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生态。移动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了。

  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 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 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还仅仅被人们视作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和电信业巨头采取的种种战略转型举措早已深刻说明,移动互联网不单是 一种时髦应用,更是一股席卷ICT领域的破坏式的创新浪潮。移动互联网时代摧毁沾沾自喜的领先者、淘汰麻木不仁的守旧者的速度,比当年互联网兴起时对落后者的淘汰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个人电脑和桌面软件掀起了信息产业的第一次浪潮,PC走进了人类的办公室。进入90年代后,互联网掀起了信息产业的第二次浪潮,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一大批固守传统生存法则的老牌企业为其对科技变革的漠视与迟钝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要么饱受经营下滑之苦,要么就此告别历史舞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移动数据流量的井喷,推动移动网络的升级换代。 人民网研究院29日发布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认为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仍处在发展的早期,“变化”仍是它的主要特征,革新是它的主要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

  1、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有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经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照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2、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构了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3、不同终端的用户体验更受重视。终端的支持是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升温,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也不断增多。2011年,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是3.5-4.3英寸,2012年发展到4.7-5.0英寸,而平板电脑却以mini型为时髦。但是,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动终端,其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适应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网页应该轻便、轻质化,它承载的广告也必需适应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联网业务迁移到手机上,为适应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不同操作系统,开发了不同的APP,HTML5的自适应较好地解决了阅读体验问题,但是,还远未实现轻便、轻质、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

  4、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多样化。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新特点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网络、终端、用户等方面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不盈利的情况已开始改变,移动互联网已融入主流生活与商业社会,货币化浪潮即将到来。移动游戏、移动广告、移动电子商务、移动视频等业务模式流量变现能力快速提升。

  5、用户期盼跨平台互通互联。目前形成的iOS、Android、WindowsPhone三大系统各自独立,相对封闭、割裂,应用服务开发者需要进行多个平台的适配开发,这种隔绝有违互联网互通互联之精神。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甚至不同品牌、类型的移动终端都能互联互通,是用户的期待,也是发展趋势。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原有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竞争结构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6、大数据挖掘成蓝海,精准营销潜力凸显。随着移动带宽技术的迅速提升,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加之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中国移动互联网也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目前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仍然是以位置的精准营销为主,但未来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数据挖掘的不断深入,针对用户个性化定制的应用服务和营销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它将是移动互联网的另一片蓝海。

  五、总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2

  摘要:“互联网+”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河南作为第一农业大省,利用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河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促进河南“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河南省;现代农业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运用的日益广泛,“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寻求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模式的数字化、信息化等特点,凭借互联网开放、透明、共享的特性,充分挖掘和应用有效信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作为最传统的产业,农业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互联网+”的发展理念渗透进农业发展的计划、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从而优化升级农产业链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催生出高效的新型产业模式。在“互联网+农业”中,所谓“+”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人力资源等因素整合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高科技作用,为农业发展提供智慧支柱,提升农产业发展质量,促进农产品更新换代,推动农产业发展。“互联网+农业”将信息经济与传统农业结合,必将给传统农业带来新机遇,增加农产品企业发展空间,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互联网+”形势下河南省农产业发展现状

  在2016年,中央政府明确指出,加大力度推进“互联网+”的现代农业。由此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大量地运用到农业安全生产发展中,加快农业的产业升级。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一直注重农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河南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速本省农业信息化脚步。许多企业通过阿里巴巴、速卖通等综合网络销售平台,产品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目前,河南省共有162个农业信息网站、9个农业专业网站和18个涉农网站,及多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涉及从育种、技术指导、流通、储存、加工、销售、科研的整个农产品产业链。“互联网+”改变了原有的销售模式,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省65家骨干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达到整个贸易额的10%。但由于自身经济、资源相对落后,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我省在大规模推广“互联网+农业”模式中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农村网络普及度不够,农民网络交易意识淡薄。虽然农村的互联网应用已经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但部分地区上网的基础条件仍比较薄弱,网上获取交易信息有些滞后,没有实时更新。加上进城务工的影响,农村留守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素质偏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新技术难以推广开来。由于深受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大多数农户仍然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方式,对新兴的电子商务不甚了解或者不够信任互联网的经营模式,网络交易意识十分落后。2.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网络农业信息平台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需求信息的重要渠道,其完善与否会对农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目前,河南省农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并不完善,表现在相关农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的网络建设滞后,网页信息更新少、网络平台互动性差、网上农业信息不全面,农户的难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难以满足农业从业人员的信息需求。3.乡村级物流配送体系没有成型。大多数农村地区中,现代的物流配送中心几乎是一片空白。我省农业产区存在地域广阔、村庄分散等特点,特别是贫困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同时,由于购销产品量少而分散,也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另外,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特别是一些生鲜产品,由于冷链物流标准不高,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出现质量问题,影响网络销售的难度。

  三、利用“互联网+”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河南省作为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和农村人口第一大省,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具有极其的重要地位,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全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为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拓宽了新的渠道。研究利用“互联网+”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互联网+农业”的本质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简单拼接,而是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全面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从全局出发,加强和完善其顶层设计,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从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各个方面入手,将互联网思维有机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形成全省统筹布局、部门协同推进、各市分类指导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新体系。2.构建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由于信息不对称,传统农业经常出现类似“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要充分互联网技术这个媒介,突破时空限制,大力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实时发布农业相关的各类信息,及时为广大农民、农业企业提供快捷、有效的服务,从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产业链中各类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引导和宣传,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完善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职能,促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市场化。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引导经营性组织参与病虫害防治、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农资配送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到田到户。3.培养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加工物流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建设大型多功能的综合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引导和鼓励个人及企业进入流通领域,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促进河南省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流通。培育引进一批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与物流龙头企业,以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产品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有机结合,以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向产前产后相关产业延伸,积极构建良种繁育、规模生产、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和循环利用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种植和养殖业的比较效益。4.提高新型农民培育效率,加快农村城镇化脚步。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型农民是关键,而互联网的普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当地资源和特点,开始有针对性的农村互联网培训平台,可以在智能终端上提供在线课堂、互动答疑、专家指导等多方面服务。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移动化、智能化,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信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整个技术及技能培训过程中,使农民从思想深处转变对互联网农业的认知,积极主动加入到“互联网+农业”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白冰洁,高美玲.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分析[J].南方农业,2016(8):114-116.

  [2]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3]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16):143-147.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 3

  一、公共服务企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公共服务企业,主要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水、电、气、通讯等企业,这些企业一直采取稳健型的经营策略,因此对于“互联网+”的兴起,大多采取观望或投石问路的心态,发展一直缓慢,直到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成为公共服务业“互联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使近两年来“互联网+”公共服务企业呈现跳跃式发展,主要方式包括:网站、微博、企业App、微信、邮箱等。主要内容包括:费用查询、业务办理和受理(如报障、投诉)、修改密码、交费、电子账单、电子发票、业务宣传、预约服务等。从上述可知,公共服务企业的“互联网+”主要仍是一些基础的功能,是基于企业服务需要,创新还是较少。

  二、“互联网+”公共服务企业,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果,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尽管只是发展了短短的两年时间,但“互联网+”的优势已让公共服务企业尝到了甜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表现在:

  1.降低纸张、印刷、打印、派发等费用成本。纸质通知单及纸质发票以其不环保、容易泄露用户信息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但由于其是用户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不得不保留。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费用信息传递不但通过电子渠道传递成为可能,并且更方便、快捷,因此取消纸质通知单及纸质发票已是大势所趋,公司从去年9月开始实施电子账单、电子发票,据不完全统计,估计此措施一年可节省近千万元费用。

  2.节省业务宣传费用。传统的媒体宣传,费用大,动辄上万以及上百万元,同时由于每种类媒体覆盖的受众不同,还需考虑与不同的媒体合作,以达到宣传效果。实现“互联网+”后,通过微信、微博、网站、App的主动推送,宣传对象明确就是目标用户,宣传效果就一步到位,大大节约与业务宣传费。

  3.提高费用回收率。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开通支付宝、微信缴费,改变了传统上通过现场交费及银行代扣的比较单一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不受时间、空间、地点限制的缴费方式选择,更有利于提高费用的回收率。

  4.节约人力成本。通过“互联网+”,可实现了从查询费用到业务办理、缴交费用的一条龙用户自助服务,用户不需要到服务厅办理业务,也减少了致电热线查询,大大减轻了服务厅及热线的`工作量,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三、利用“互联网+”,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促进了用户满意度提高,从而提高企业形象,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互联网的发展,为微信、微博、网站提供了多功能服务的前提,借助这些平台,让用户足不出户,享受到公共服务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从行度自报、费用查询、缴纳,异常费用的提示、业务办理等,从而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率。从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民意调查显示,从2015年开始,用户满意度大幅提高,从86%提高到88%,这主要源于企业利用“互联网+”,通过网站、微信增加了费用咨询、缴费、业务受理等便捷功能,提高了用户服务体验,从而提高了满意度。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获取更多、更大的效益

  1.利用“互联网+”,重塑企业运营流程,获取利益最大化。一方面,从企业生产看,目前公共服务企业主要依赖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调度更多靠经验进行。通过信息技术,可对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升生产效率。以自来水为例,可以通过对天气、水源水质、用户用水量、城市在建工程、楼宇给水模式特点、用户投诉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制定生产、调度的最佳方案,不但利于节能降耗,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同时为将来合理布局水厂、加压站等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从企业日常维护运行来看,通过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技术,实现网格化管理,准确定位企业在全市各个角落的运行设施,完善企业基础信息,并通过远程系统随时取得其运行、故障等方面数据,降低了企业运行、维护成本。

  2.通过“互联网+”,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减少用户投诉。目前部分公共服务企业,如自来水、燃气抄表,由于历史的原因,水表、气表大多在户内,造成企业难以抄见水表、气表的现象。按传统做法,是先暂收,以后多退少补的办法计收费用,但这种形式不但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而且由于暂收标准不被用户认可,容易发生用户投诉。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可以主动提醒抄表日期,鼓励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发送相片主动报告行度信息,就能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3.利用互联网,提速服务响应,提高用户满意度。益民服务是“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公共服务企业,如何益民,是企业一直关注及工作重点。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为益民服务提供了更加大的广阔平台。通过互联网,能够将用户诉求快速传递到一线工作人员,及时用户解决困难,为用户提供管家式的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4.通过“互联网+”,将部分服务外包,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互联网成就了快递业务蓬勃发展,也为公共服务企业提供服务外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我们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一直认为公共服务企业专有的抄表、小修小补工作通过互联网计件外包,通过加强监管、抽查,保证工作质量,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

  5.为用户拓展深度、宽度服务,开拓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互联网+”平台,公共服务企业可利用所拥有的庞大用户资源,开拓深度市场服务,如用量分析、异常分析服务;与其他公共服务企业互推服务;以及以本企业产品为基础的上下游产品链服务,使“互联网+”成为公共服务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公共服务企业在“互联网+”上刚刚起步,但互联网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发展前景无可限量。因此公共服务企业要早规划,早提上议事日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公共服务企业深度融合,转化为企业新的生产力,通过创新促进企业新的经济发展,为企业造强、造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论文】相关文章:

嵌入式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09-24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论文07-31

塑料制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精选6篇)05-16

浅析我国汽车维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精选6篇)05-14

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论文(精选7篇)06-09

教育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范文06-10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通用11篇)09-14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论文08-01

谈通信电源技术发展趋势论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