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

时间:2022-08-24 07:43:24 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而且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并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立人”教育,浅谈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谈素质教育的论文谈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谈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

  谈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

  浅谈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劳动素质,而且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并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立人”教育,浅谈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而审美教育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而且在素质教育中,注重审美教育更有助于提高素质教育效果的实现。那么,怎样在素质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对此,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审美教育与品德教育结合

  1、教育目的一致性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促使人形成特定阶级、集团所需要的政治意志、特定社会所设定的法制、道德等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人格修养、行为规范等教育。”而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有其一致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因此,由于目标的一致性,在素质教育中,加强二者的有机结合,以美成善,以善成美,互为内容和手段,共同发展与提高。

  2、教学方法互补性在教学方法上,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理性性相对较强,“以理说理”,多数具有强制或半强制性质,它是一种刚性教育。而审美教育却是一种柔性教育,它“以情动人”,能充分体现了美使主体产生“直观自身”的愉悦,它给予人的心灵自由。刚柔相济,使学生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在自然而然中获得相应的`认识。例如,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时,面对革命先辈、志士仁人的种种摧人泪下的悲壮美、崇高美,在学生心里油然而生的激动、仰慕、崇敬的情感体验,注重体验是不需要说教、强制灌输的。学生在“直观自身”时,外在的“他律”(社会的道德规范)不由自主地转化为“自律”(成为人自身内心的要求),从而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第二、审美教育与智力教育结合WBR

  《美学与美育》指出:“审美教育有利于智力教育任务的愉快完成,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文化科学的发展,教育文摘《浅谈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也就是说,由于智育包括知识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教育的作用又主要体现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特别是想象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教育也必须以一定的智力教育为基础,为前提的。因此,二者的有机结合,更有助于智力结构的完善和审美心理结构的成熟。 1、活跃学生思维 “智力教育是一种认知活动。”学生的智力教育形式多数在课堂上,而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大量信息,这对学生的智力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心理学》指出,学生在智力活动中,愉快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活动。而美的形象性、情感性特征,在教学中运用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感。这时,美感同时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诱因,它“强化着学生的各种心理能力,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2、增添教学情趣在智育中,整个过程往往显得比较理性化,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中。因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渗入美育,按“美的规律”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审美化。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带来令人振奋的愉悦,消除教学过程中由于理性而带来的焦虑感和疲倦感,而且有助于增添了教学情趣,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感受中保持心理平衡,从而保证智力教育的任务愉快完成。

  3、提高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智育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要经过接受、消化的过程,最终实现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要求。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渗入审美因素,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美的形象对“知识”的感知,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这样,不但情感得以丰富,思维得到拓展,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审美的愉悦中升华了理性的思考。

  第三、审美教育与身心教育的结合

  《心理学》指出:“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人的体质结构是审美心理结构的物质基础,体质结构的改善直接影响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青少年与美》指出,审美教育能有效促进“良好的体质、体能的提高,能使大脑发育更为完善、感官能力更加增强”。也就是说,注重审美教育,最终能有效地促成良好的身心素质的实现。因此,加强审美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强壮体质体能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没有结实的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有人体美。”而人体美表现在健康的体质和体能上。《青少年与美》指出:“体质、体能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体魄,而强壮的体魄是通过体育活动实现。”体质、体能教育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美。因此,注重审美教育,在教育中渗入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标准等,不但提高审美修养,而且帮助“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塑自己的形体,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2、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教育,即心理素质教育。传统教育中比较重视教育的“显性”的目标,诸如,人的品行行为、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发育等,往往忽视“隐性”目标,如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整个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发展中更重要更深层次的内在要素。因此,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是使人的认知心理、情感心理、社会心理等得到协调发展。 3、培养良好心态审美教育主要是一种精神活动,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它对物质功利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其本质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当一个人对物质世界有所超越时,往往表现出一种适宜的心理状态,心情愉悦。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帮助学生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无论面对困难,或者面对利益,都能够保持一种平常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总之,素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潜在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各种教育活动中。在素质教育中,渗入审美教育,不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更为丰富,而且给素质教育找到了应有的形式和方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